首页 / 正文

尚书大传卷一

松惕县教谕孙之騄辑

易曰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书之所起逺矣至孔子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逺取近定可为世法者凡百二篇而为之序遭秦灭学燔书汉兴旁求儒雅闻故秦博士伏胜能传其业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焉而伏生年且百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诵二十八篇口授晁错曰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髙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方多士立政无逸君奭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凡二十八篇自是传其学者有欧阳大小夏侯宣帝时复有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与伏生女所诵合二十九篇汉志所谓经二十九卷是也故言书者始济南伏生伏生创大传四十一篇以授同郡张生张生授千乗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儿寛寛授欧阳生之子世世传之至曾孙欧阳髙谓之尚书书是本名尚则伏生所加也欧阳之学又有夏侯都尉受业于张生以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之学胜传从子建别为小夏侯之学故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并立迄汉东京相传弗絶中兴书目云伏生为秦博士至孝文时且百岁张生欧阳生从其学而授之生终后数子各论所闻以己意弥缝其间别作章句因经属指名之曰传刘向校书得而上之凡四十一篇至郑康成始铨为八十三篇及晋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济南伏生之传唯刘向父子所著五行传是其本法而又多乖戾隋志大传三卷郑元注顾彪撰音二卷旧唐书志伏生注大传三卷又畅训三卷新唐书伏生畅训一卷畅训已不复传而隋志所称大传者今遗缺漫灭前后差舛无卷帙伦次可理余披览羣籍钞缀残文寻其端委厘成三卷仍旧名也至伏生之四十一篇与康成铨次之八十三

篇之文篇目既亡孰从而询焉

虞书

三五传

燧人以火纪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托羲皇于人盖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也神农悉地力植谷故托农皇于地天地人之道偹而三五之运兴矣

燧人为燧皇以火纪官(艺文类聚)

伏羲氏作八卦(路史注)

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罗璧识遗)

黄帝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徳施四序与地同功故先黄以别之也(风俗通)

颛者顺也顼者信也悫也言其承文治之以质使天下遵化皆贵真悫也喾者考也成也言其考明法度美誉醇然若酒之芬香也尧者髙也明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髙明也舜者准也循也言其准行道以循尧绪也

禹者辅也辅续舜后庶绩洪茂自尧以上王者子孙据国而纪功徳浸盛故造谥舜禹本以白衣砥美行显名升为天子虽复制谥不如名著故因名焉

汤者攘也言其攘除不轨改亳为商成就王道天下炽昌文武皆以其长能擅国之谓王能制杀生之威之谓王

唐传

克明峻徳(荀子书曰克明明徳)以亲九族九族既睦(陈思王表引传)辩章百姓(索隠引今文)

尚书欧阳说云九族乃异姓有亲属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郑玄曰辩别也章明也

神农始治农功正节气审寒温以为蚤晚之期故立歴名(一作日)

容成作歴(黄帝命容成造葢天仪)

日者阳徳之母阳外发故日以昼明名曰曜灵

月羣阴之宗光内影以宵曜名曰夜光

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稷(一作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昏中可以収敛葢藏畋猎断伐当告于天子而天子赋之民故天子南面而视四星之中知民之缓急急则不赋籍不举力役故曰敬授民时此之谓也(周礼疏及太平御览)

郑玄曰籍公家之常徭

辩秩东作(索隠引大传)辩秩南讹辩秩西成(周礼疏辩秩据书传而言)

书曰分命和仲度西曰栁榖(周礼注疏云书曰者是济南伏生书)

郑玄曰五色聚为栁日入时具五色

便在伏物(索隠引大传)

以正月朝迎日于东郊所以为万物先而尊事天也迎日之词曰维某年某月上日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维予一人(一夲无一人二字)某敬拜迎日于郊(宋书志引尚书大传)

书传畧说云祀上帝于南郊即春迎日于东郊

东方者何也物之动也物之动何以谓之春春出也物之出也故谓东方春也南方者何也任方也任方者物之方任何以谓之夏夏者假也吁荼万物养之外者也故曰南方夏也西方者何也鲜方也鲜讯也讯者始入之貌始入者何以谓之秋秋者愁也愁者物方愁而入也故曰西方者秋也北方者何伏方也伏方者万物之方伏也伏方何以谓之冬冬者中也中也者物方藏于中也故曰北方冬也阳盛则吁荼万物而养之外也阴盛则阴吸万物而藏之内也故曰呼吸者阴阳之交接万物之始终

否不也(文选注引大传)

古之王者必有命民民能敬长怜孤取舍好让举事力者于其君得命然后得乗饰车骈马衣文锦未有命者不得衣不乗车车衣者有罚(艺文类聚)

玉藻疏唐传云古者有命民有饰车骈马衣锦未命为士不得朱轩车不得有飞铃(文选注)

郑玄曰轩舆也士以朱饰之飞铃如今窻车

士乗饰车两马庻人单马木车衣布帛(选注公羊疏)

硕人诗曰衣锦尚蘏(说文引大传)

尧时麒麟在郊薮(选注诗疏引唐传)

外无旷夫内无怨女(诗疏)

孔子对子张曰舜父顽毋嚚无室家之端故谓之鳏(尚书正义诗疏引唐传)

  

虞传

舜贩于顿丘(一作须丘)就时负夏陶于河濵渔雷泽之中尧致舜天下赠以昭华之玉(艺文类聚赠以苕华之玉一本尧得舜推而尊之赠以昭华之玉)

郑玄曰负夏卫地雷泽兖州泽今属济阴

尧推尊舜属诸侯致天下于大麓之野(路史引虞夏传)

郑玄曰山足曰麓麓者録也古者天子命大事命诸侯则为坛国之外尧聚诸侯命舜陟位居摄致天下之事使大録之

舜让于徳不怡(索隠引今文)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作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璇玑者何也曰璇者还也玑者几也微也其变几微而所动者大谓之璇玑是故璇玑谓之北极受谓舜也上日元日也文祖尧文徳之祖庙

郑玄曰转运者为玑持正者为衡(索隠郑注大传云浑仪中筩为璇玑外规为玉衡也)文祖五府之大名犹周之明堂也

七政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人道正而万事顺成又七政布位日月时之正五星时之纪日月有薄食五星有错聚七者得失在人君之政故谓之为政(玉海引大传)

类祭天名也以祀类祭之奈何天位在南方就南郊祭之事也(今文尚书夏侯欧阳说月令疏引)

万物非天不生非地不载非春不动非夏不长非秋不収非冬不藏故书曰禋于六宗此之谓也(生一作覆)

郑玄曰六宗星辰司中司命风伯雨师也星五纬也辰谓日月所会十二次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风师箕也雨师毕也欧阳和伯夏侯建曰六宗上不谓(一作及)天下不谓地傍不谓四方在六者之间助阴阳变化者也

古者圭必有冒(一作瑁)言下之必有冐不敢专达也天子执冐(瑁)以朝诸侯见则覆之故冒圭者天子所与诸侯为瑞也瑞也者属也无过行者得复其圭以归其国有过行者留其圭能改过者复之三年圭不复少黜以爵六年圭不复少黜以地九年圭不复而地毕削此谓诸侯之于天子也义则见属不义则不见属(周礼疏白虎通及山堂考索)

郑玄曰君恩覆之臣敢进

古者诸侯之于天子五年一朝朝见其身述其职述其职者述其所职也(选注)

五年一朝王者亦贵得天下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因助祭以述其职故分四方诸侯为四辈辈主一时(公羊疏引虞传)

五岳谓岱山霍山华山恒山嵩山也(白虎通大传又尔雅疏引虞夏传霍山为南岳)

江河淮济为四渎(风俗通引大传)

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余山川视伯小者视子男(尚书正义云其尊卑所视王制及书传之文)

郑玄曰谓视其牲币粢盛笾豆爵献之数

五岳皆触石出云扶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后汉章帝纪注艺文类聚引大传)

郑玄曰四指为寸扶音肤

惟元祀廵守(一作狩)四岳八伯坛四奥沉四海封十有二山兆十有二州乐正定乐名元祀代泰山贡两伯之乐焉东岳阳伯之乐舞侏(一作株)离其歌声比余謡名曰晳阳仪伯之乐舞鼚哉其歌声比大南名曰南阳中祀大交霍山贡两伯之乐焉夏伯之乐舞谩哉(一作或)其歌声比中謡名曰初虑羲伯之乐舞将阳其歌声比大謡名曰朱干(干一作于)秋祀栁榖华山贡两伯之乐焉秋伯之乐舞蔡俶其歌声比小謡名曰苓落和伯之乐舞玄鹤其歌声比中謡名曰归来祀幽都宏山贡两伯之乐焉冬伯之乐舞齐落(齐一作济)歌曰缦缦并论八音四会归格于祢祖用特五载一廵守群后徳让贡正声而九族(奏)具成

郑玄曰沉祭名祭水曰沈兆域也为营域以祭十二州之分星也阳伯春伯秩宗伯夷为之(路史引大传曰伯夷之子为西岳)株离舞曲名言象物生株离也仪伯羲仲之后鼚动貌哉始也南任也夏伯夏官司马弃为之羲伯羲叔之后秋伯秋官士也皋陶为之和伯和叔之后蔡哀也俶始也宏山即恒山冬伯冬官司空垂为之乐者人性所自有也故圣王廵十有二州观其风俗习其情性因论十有二俗定以六律五声八音七始五音天音也八声天化也七始天统也(选注北堂书抄诗谱)

见诸侯问百年太师陈诗以观民命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好恶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黜以爵变礼易乐为不从不从者君流改制度衣服为畔畔者君讨有功者赏之(白虎通引尚书大传)

天子命诸侯辅助为政所以通贤共治示不独尊重民

之至大国举三人次国举二人小国举一人(公羊疏云书传文)

矜寡孤独天民之穷而无告者皆有常饩(诗疏)

唐虞象刑而民不敢犯苗民用刑而民渐兴犯

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纯中刑杂屦下刑墨幪(公羊疏引唐传今入虞传)

郑玄曰纯縁也时人尚徳义犯刑者但易之衣服自为大耻屦履也幪巾也使不得冠饰

子张曰尧舜之圣一人不刑而天下治何则教诚而爱深也一夫而被此五刑子龙子曰未可谓能为书孔子不然也五刑有此教(路史注引大传子赣曰尧舜之王一人不刑而天下冶敬诚而爱深也)

郑玄曰二人俱罪吕侯之说刑也被此五刑喻犯数罪也故子曰教然耳犯数罪犹以上一罪刑之

子曰古之听民者有过必赦小罪勿増大罪勿累老弱不受刑有过不受罚是故老而受刑谓之悖弱而受刑谓之克不赦有过谓之贼率过以小谓之枳故与其杀不辜宁失有罪与其増以有罪宁失过以有赦

郑玄曰延罪无辜曰累

惟刑之谧哉(今文)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郑玄曰石材柱下礩也石承当柱下布也以外出为饰

舜入唐郊以丹朱为尸(礼正义)

惟十有三祀帝乃称王而入唐郊

郑玄曰舜承尧

帝犹反侧晨兴辟四门来仁贤(选注诗疏)

孔子曰舜以天徳嗣尧西王母来献白玉管(白虎通)

沟渎壅遏水为民害田广不垦则责之司空百姓不亲五品不顺则责之司徒蛮夷猾夏冦贼奸轨则责之司马(艺文类聚北堂书抄)

舜无登而髙不行而逺拱揖于天下而天下称仁

舜好生恶杀凤凰巢其木(一作树)

仁闵覆下则称旻天(说文引虞书)

今尚书欧阳说春曰昊天夏曰苍天秋曰旻天冬曰上天(诗周礼尔雅疏)

舜将禅禹八风修(一作循)通歌大化大训六府九原而夏道兴

郑玄曰四章皆歌禹之功所谓九叙惟歌九徳之歌于此犹可考

惟五祀奏锺石(奏一作定)论人声及乃鸟兽咸变于前秋养耆老而春食孤子(一作春食餔于)乃浡然招乐兴于大麓之野报(一作执)事还归二年谈然(谈一作一作)乃作大唐之歌其乐曰舟张辟雝鸧鸧相从八风回回凤皇喈喈歌者三年昭然乃知乎王世明有不世之义招为宾客雍为主人始奏肆夏纳以孝成舜为宾而禹为主人乐正道赞曰尚考太室之义唐为虞宾至今衍于四海成禹之变时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唱之曰卿云烂兮礼(一作糺一作紏李善引大传作体)缦缦兮(一作漫漫)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八伯咸进稽首曰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于一人帝乃载歌曰日月有辰(一作常一作恒)星辰有行四时从(一作顺)经万姓几诚(一作百姓允臧一作万物允成)施于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圣莫不咸听鼚乎皷之轩乎儛之精华已竭(一作英华欲遂)褰裳去之于时八风循涌卿云藂藂蟠龙偾信于其藏蛟鱼跃踊于其渊鱼鳖咸出于其穴迁虞而事夏也

郑玄曰舜始欲改尧乐百兽之属率舞谈犹灼也大唐之歌美尧禅也招雍皆乐章名也宾入奏招主入奏雍也始谓尸入时也纳谓荐献时也肆夏孝成指乐章名也舜既使禹摄天子之事于祭祀避之居宾客之位献酒则为亚献尚考犹言古考谓徃时也太室明堂之中央室也义当为仪仪礼也谓祭太室礼尧为舜宾之也衍犹溢也言尧之禅天下至于今其徳义溢于四海也缦缦教化广逺也复旦明明相代也藂藂言和气相应也

十有四祀钟石笙筦变声乐未罢疾风发屋天大雷雨帝沈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路史)

圣人与圣也犹规之相周矩之相袭(文选注)

九共传

书曰予辩下土使民平平使民无傲(玉海虞传有九共篇)

 

夏书

禹之君民也罚弗及强而天下治

天子衣服其文华虫作缋宗彛藻火山龙诸侯作缋宗彛藻火山龙子男宗彛藻火山龙大夫藻火山龙士山龙又曰山龙青也华虫黄也作缋黒也宗彛白也藻火赤也天子服五诸侯四次国服三大夫服二士服一(山堂考索引大传)

郑玄曰玄或疑焉华虫五色之虫藻水草苍色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咏(汉律厯志)

索隠曰七始咏古文在治忽今文采政忽史记作来始滑

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一作承)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可志而不志责之丞(承)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其爵视卿其禄视大国之君(孝经疏大国作次国)

搏拊鼓振以秉琴瑟练丝徽鸣者贵玉声也(白虎通)

古者帝王升歌清庙大瑟练达越大琴朱达越以韦为鼓谓之搏拊

郑玄曰清庙乐章名越下孔也山堂考索引尚书大传曰大琴敬达越大瑟朱达越葢越底孔也疏达通之也朱练而朱之也葢丝不练则劲而声清练则熟而声浊孔小则声急大者声迟故疏越以迟其声然后不至于太急练丝以浊其声然后不失之太清

拊革着以穅(白虎通引尚书大传今书传无着穅之文郑元注乐记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今齐人或谓穅为相故知穅为相即拊也余按孔安国传搏拊以韦为之实之以穅所以节乐疑非伏传以白虎通引存焉)

正朔所不加即君子所不臣也(白虎通引大传)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元首君也股肱臣也(选注引大传)

禹贡传

湛浊为地又曰积阴为地故地者浊阴也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子张曰仁者何乐乎山也子曰夫山者恺然髙恺然髙则何乐焉山草木生焉禽兽畜焉财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无私与焉出云雨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此仁者之乐于山也

圻者天子之境也诸侯曰境天子游不出封圻诸侯非朝聘不出境(路史注引大传)

河色黄赤众川之流葢浊之积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大曲一直

非水无以准万物之平非水无以通道任重也

下而平者谓之隰隰之犹言湿也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岛裂于是女娲杀黒龙以祭冀州郑玄曰冀州取地以为名也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

东原底平大而髙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水经注引大传)

尧南抚交趾于禹贡荆州之南垂幽荒之外故越也(水经注)

(一作洧)盘之水出崦嵫山

禺铁在辽西(索隠今文尚书)

荥播既都(今文)

被明都(今文)

文皮千合(索隠数两谓之合也)

予辛壬娶涂山癸甲生启(索隠曰葢今文尚书)

百川趋于海大水小水东流汹汹礚礚皆水声也(文选注)

夏成五服外薄四海东海鱼须鱼目南海鱼革珠玑大贝西海鱼骨鱼干鱼胁北海鱼釼鱼石出填击闾河魭江鳝大龟五湖元唐巨野蓤巨定嬴济中瞻诸孟诸灵龟隆谷(一作阴谷)大都鱼鱼刀青丘青丹丘丹雘(此二句山海经广注引大传)咸会于中国(初学记太平御览俱引大传)

郑玄曰言徳广之所及所贡物鱼须今以为簮又鱼目今以杂珠鱼革今以饰小车兵室之口贝古以为货鱼干鱼胁未详鱼釼鱼兵如釼也鱼石头中石也出填状如凝脂在水上击闾状如鲐鱼大五六尺今海家谓之(缺字)魭当作鼋鼋状如鳖而大鳝或作鼍鼍状如蜥蜴长六七尺鳝或为鳣鳣鲤也五湖扬州浸也今属呉元唐未闻巨大也野鲁薮今属山阳菱芰巨定泽也今属乐安有故县属齐蠃蜗牛瞻诸鼃黾也孟诸宋薮也龟俯者灵周礼天龟曰灵属隆读如厘降之降或如函谷今河南榖城西闗山也大都明都鱼今江南以为鲍鱼鱼刀鱼兵如刀者也言徳能及之异物来至也禹贡合注引大传曰禹成五服齿革羽毛器乃备

甘誓传

战者惮警之也(白虎通艺文类聚)

天子三公一曰司徒公二曰司马公三曰司空公各兼二卿(周礼正义山堂考索引大传)

郑玄曰夏书云六卿者后稷司徒秩宗司马作士共工也周礼天子六卿与太宰司徒同职者则谓之司徒公与宗伯司马同职者则谓之司马公与司寇司空同职者则谓之司空公一公兼二卿举下以是称是其中参六官之事

貌属木言属金视属火听属水思属土水火者百姓之求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正义)

王者一质一文据天地之道(白虎通)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三统者所以序生也三正者所以统天也是故三统三正也三王之统若循连环周则又始穷则反本也(选注太平御览)

诗疏云三正者谓夏与唐虞也正朔三而改夏以建寅为正则舜当以建子尧当以建丑是谓三正也

尚书大传卷一

猜你喜欢
  一、释诂·佚名
  卷七 七之三·孔颖达
  景公惭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称直请赏之第十一·晏婴
  提要·鬻熊
  卷六十一·湛若水
  遵礼篇 第十六 凡二十一条·范立本
  此木轩四书説卷七·焦袁熹
  卷五十·冯复京
  卷之十·张居正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序(释道安撰)·佚名
  維摩詰所說經品目·欧阳竟无
  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太虚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洪·唐圭璋

      洪字子大,扬州人。建炎三年(1129)生。曾知温州及藤州。与弟漳、泳、洤、涮有李氏花萼集。洪又有芸庵类稿。俱不传,今只有辑本。朱祖谋以芸庵类稿之李洪为昭武人,字芸子。本书初刻卷一百六十二以为芸庵类稿乃昭武李芸子

  • 出版说明·魏庆之

      南宋魏庆之的《詩人玉屑》,是宋诗话中较著名和规模较大的一种,和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齐名。   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南宋建安(今属福建)人。他无意仕进,与当时的诗人有广泛的交往,著《诗人玉屑》二十一卷。  

  • 徐灿·龙榆生

    徐灿字湘频,江苏长洲人,海宁陈之遴妻。之遴为明崇祯进士,官中允。入清,累官弘文院大学士,加少保。坐结当营私,以原官发辽阳居住。寻召还,以贿结内监吴良辅论斩,免死流徙,卒於徙所。烂善属文,并精书、画。填词得

  • 提要·贺铸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庆湖遗老集      别集类二【宋】提要【臣】等谨案庆湖遗老集九卷宋贺铸撰铸字方回卫州人唐谏议大夫知章之後元宗时知章致政诏赐镜湖据谢承会稽先贤传谓庆湖以王子庆忌得名後讹为镜故

  • ●自序·何圣生

    世事纷纶,吾人置笔而起,不能更预一事。沧流到地,白日驰梭,奚遣幽忧?惟宜弄墨,有若负剑,所诏绪纟番。所收旧京梦华,或存国典;洼巷丛语,亦荟异闻。掌录备忘,久乃成帙,剔繁纂要,巨细杂综,类皆成于《瓮牖》、《负暄》,不复能权体例。冬日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一·允秘

    表一【亲王 郡王】和硕礼亲王和硕英亲王和硕睿亲王和硕豫亲王和硕肃亲王和硕承泽亲王和硕郑亲王和硕敬谨亲王和硕頴亲王和硕端重亲王多罗饶余郡王多罗克勤郡王多罗谦郡王多罗顺承郡王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一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一·阿桂

    八月丁夘上谕内阁曰前因温福在军营漫无调度仓猝遇变轻以身殉致文武员弁兵丁同时防没揆其失事之由皆因温福之仓皇失算以致折损兵其死乃由自取岂可复邀五等之封已赏给伯爵销去昨巴雅尔至热河询及木果木军营致溃情形

  • 第六章 哈佛大学·林语堂

    我一向认为大学应当像一个丛林,猴子应当在里头自由活动,在各种树上随便找各种坚果,由枝干间自由摆动跳跃。凭他的本性,他就知道哪种坚果好吃,哪些坚果能够吃。我当时就是在享受各式各样的果子的盛宴。对我而言,卫德诺图书馆

  • 卷一百八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高宗时胡寅缴刘僴复秘阁修撰疏曰臣谨按刘僴服事蔡攸以叨官爵天下共知其所历差遣则为大晟府按协声律则为提举道

  • 礼二六·徐松

    郊祀真宗景德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内出《脽上后土庙图》,令陈尧叟量加修饰,仍诏汾阴坛后土黄琮、神州地祇两圭有邸,令文思院以美玉制之。袍,设香、酒、时果、牙盘食,遥拜诸陵,命大臣以香币酒脯诣致告,后陵即别差官。」并诏恭依。

  • 卷六·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六宋 徐天麟 撰帝系六公主公主【高纪如淳曰公羊传曰天子嫁女於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帝姊妺曰长公主诸王女曰翁主师古曰如是说也天子不亲主婚故谓之公主诸王即自主婚故其女曰翁主

  • 附錄·佚名

    ○大王大妃殿書下行錄。先王八歲,予初覿焉,雖沖年,擧止氣象,儼然成德,譪然誠孝,著於辭色,問寢視膳之節,少不違於禮度。乙酉遘大疾,閱月危澟,英廟憂遑焦煎,自丙戌春,英廟患候,屢朔彌留,至三月極重,先王纔經大疾餘,氣未復之中,遑遑焦煎,日

  • 春秋集传辨疑卷三·陆淳

      庄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  左氏曰不称姜氏絶不为亲礼也赵子曰若谓荘公为得礼乎此则非荘公之意若谓夫人为得礼乎则哀姜之孙不去姜氏则知此兼恶在齐侯尔  公羊曰内讳奔谓之孙赵子曰非也书曰尧将孙于位亦是讳奔乎故

  • 卷十一·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十一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一><經部,禮類,通禮

  • 第十六章 4·辜鸿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辜讲孔子说:“有三种友情是有益的,而三种友情是有害的。与正直诚实、忠诚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友是有益的;与强词夺理、曲意奉承、油腔滑调

  • 第七章 2·辜鸿铭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辜讲孔子然后继续说:“在沉默中冥想,耐心地去获得知识,在将知识传教给别人的时候不厌其烦。对于这些事情,我能说自己做到了哪一件呢?”

  • 流星追逐记·凡尔纳

    《流星追逐记》(La Chasse au Météor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原稿共17章,写于1901年,但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而是在作者逝世后经其子米歇尔·凡尔纳修改后出版。修改后的作品共21章;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韦斯顿,正

  • 宋文选·佚名

    三十二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案张邦基《墨庄漫录》,称崔伯易有《金华神记》,编入《圣宋文选后集》中。则此乃其前集,在南渡以前。所选皆北宋之文,自欧阳修以下十四人,惟取其有关于经术、政治者,诗赋碑铭之类不载。中无三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