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孟子精义卷一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孟子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一

宋 朱子 撰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章

明道曰仲尼言仁未尝兼义独于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而孟子言仁必以义配盖仁者体也义者用也知义之为用而不外焉可与语道矣世之所论於义者多外之不然则混而无别非知仁义之说者也又曰万取千焉千取百焉齐语谓某处取某处远

伊川曰君子未尝不欲利孟子言何必曰利者盖只以利为心则有害在如上下交征利而国危便是有害未有仁而遗其亲未有义而後其君便是利仁义未尝不利 又曰益之上九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盖利者衆人之所同欲也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极则侵夺而致怨仇夫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孟子谓先利则不夺不餍诚哉是言也大凡人之存心不可专利上九以刚而求益之极衆人之所共恶於是莫有益之而或攻击之矣故圣人戒之曰立心勿恒乃凶之道也谓当速改也 伊川先生论范尧夫对上之词言陛下富国强兵後待做甚以为非是此言安足谕人主如周礼岂不是富国之术存焉横渠先生曰尧夫抑上富强之说正犹为汉武帝言神仙之学长年不足惜言岂可入圣贤之晓人不如此之拙如梁惠王问何以利国则说利不可言之理极言之以至不夺不餍杨曰君子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使民不後其君亲则国治矣利孰大焉故曰亦有仁义而已何必曰利尹曰梁惠王以利国为言而孟子对以仁义者苟以利为事则不夺不餍矣知仁而不遗其亲知义而不後其君则为利也博矣孟子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彼以利而不知仁义其害岂有既乎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於沼上章

横渠曰不贤者民将去之故不保其乐也

杨曰人君当乐民之乐台池鸟兽岂足乐哉 又曰梁王顾鸿雁麋鹿以问孟子孟子因以为贤者而後乐此至其论文王夏桀之所以异则独乐不可也世之君子其贤者乎则必语王以忧民而勿为台沼苑囿之观是拂其欲也其佞者乎则必语王以自乐而广其侈心是纵其欲也二者皆非能引君以当道惟孟子之言常于毫髪之间剖析利害之所在使人君化焉而不自知夫如是其在朝廷则可以格君心之非而其言易行也

尹曰麋鹿鱼鼈皆遂其性则与民偕乐也可知矣曰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告君之道当然其意深切矣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章

伊川曰古者百步为亩百亩当今之四十一亩也古以今之四十一亩之田八口之家可以无饥今以古之二百五十亩犹不足农之勤惰相悬乃如此 问古者百亩今四十一亩若以地土计之所收似不足以供九人之食曰百亩九人固不足通天下计之则亦少有一家九人者只十六已别受田其余皆老少也故可供有不足者又有补助之政又有郷党賙救之义故亦可足 又曰孟子论王道便实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便先从养生上说将去既庶既富然後以饱食煖衣而无教为不可故教之也杨曰移民移粟荒政之所不废也不行先王之道而徒以是为尽心宜孟子之不与也夫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者不行先王之道故曰自不违农时而下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者仁心仁闻而已未及为政也故为王道之始自五亩之宅而下至黎民不饥不寒此制民之产先王之政也如是而後王道成矣故曰不王者未之有也夫有仁心仁闻而不行先王之政是谓徒善徒善不足以为政行先王之道而无仁心仁闻是谓徒法徒法不能以自行二者不可偏举也故曰尧舜之道不行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此之谓也

尹曰孟子所言王道之始也梁惠王不知出于王道而欲民之多於邻国又归罪於凶岁其不知本也甚矣反以孟子为迂濶而不见用哀哉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章

杨曰翟霖送伊川先生西迁道宿僧舍坐处背塑像先生今转椅勿背霖问曰岂不以其徒敬之故亦当敬耶伊川曰但具人形貌便不当慢因赏此语曰孔子云始作俑者其无後乎为其象人而用之者也盖象人而用之其流必至于用人君子无所不用其敬见似人者不忽则于人可知矣若于似人者而生慢易之心其流必至于轻忽人

尹曰为政之不善一至於此不能遵王道故也恶在其为民父母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章

尹曰古之圣人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惠王据有大国而反败辱焉不能施仁政而遵王道故也仁者无敌岂力不足哉惑而不为焉耳

孟子见梁襄王章

尹曰战国之际干戈相胜非救民於乱者也杀人而已矣欲天下之定于一可乎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章

明道曰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霸者之事也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若履大路而行无复回曲霸者崎岖反侧于曲迳之中而卒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诚心而王则王矣假之而霸则霸矣二者其道不同在审其初而已易所谓差若毫厘缪以千里者其初不可不审也故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故力进于道而莫之御也苟以霸者之心而求王道之成是衒石以为玉也故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而曾西耻比管仲者义所不由也况下于霸者哉

伊川曰孔子之时诸侯甚强大然皆周所封建也周之典礼虽甚废坏然未泯絶也故齐晋之霸非挟尊王之义则不能自立至孟子时则异矣天下之大国七非周所命者四先王之政絶而泽竭矣夫王者天下之义主也民以为王则谓之天王天子民不以为王则独夫也故孟子勉齐梁以王者与孔子之所以告诸侯不同君子之救世时行而已矣 又曰孔子之时周室虽微天下诸侯尚知尊周为美故春秋之法以尊周为本至孟子时七国争雄而天下不知有周然而生民涂炭诸侯是时能行王道则可以王矣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故孟子所以劝齐之可以王者此也 又曰古人善推其所为而已矣此特告齐王云尔圣人则不待推

杨曰齐宣见孟子於雪宫曰贤者亦有此乐乎而孟子对以晏子之言则霸者之事非无传也孟子务引其君於当道则桓文事不足为也已大匠不为拙工改废其绳墨故曰无已则王乎 又曰管仲为政于齐足以合诸侯而正天下其功足録也然学当为王者事故仲尼之徒无道桓文者嬖奚与王良乘王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 十管仲之功曾西未必能为之然管仲之功诡遇也诡遇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曾西羞比管仲正类是与 又曰为天下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其王也孰御焉然虽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者不行先王之道故也故又以制民之产告之使民不饥不寒而後曰不王者未之有也 又曰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其善心而格其非不止就事论事如齐王之爱牛而曰是心足以王论王之好乐而使与百姓同乐论王之好货好勇好色而陈周之先王之事若使为人臣者论事每如此而其君肯听岂不能尧舜其君 又曰孟子之道其要在心术如是心足以王矣此言极好心术明且正何所施而不可学者须是就心上做工夫 问将顺其美後世之说或成阿谀恐是引其君以当道曰然此正如孟子所谓是心足以王若曰以小易大则非其情以为见牛未见羊而欲以羊易牛乃所以为仁引之使之王政之可为是谓将顺 又曰详味此一章可见古人事君之心又曰善推其所为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则无待乎推矣又曰中庸发明忠恕之理正孟子所谓善推其所为者乃是参彼已为言若知孔子以能近取譬为仁之方不谓之仁则知此意

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以其不务本而求末故也观此一章曲尽其理患不能推而行之耳孟子务引其君以当道志於仁者率此类也夫亦在乎为之而已矣

孟子精义卷一

 

猜你喜欢
  ●毛詩多識卷十二·多隆阿
  身之養重於義第三十一·苏舆
  闻过则喜·孔子
  卷十八·胡广
  卷四十二·王道焜
  文公·文公十七年·左丘明
  南塔光涌禅师·惠洪
  修行方便道不净决定分第十二·佚名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二·欧阳竟无
  重刻古尊宿语录序·赜藏主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玄奘
  佛乘宗要论序(三篇)·太虚
  大佛顶首楞严经研究·太虚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六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潘德舆

    苏氏轼曰:&ldquo;太史公论诗:&lsquo;《国风》好色而不氵㸒,《小雅》怨诽而不乱。&rsquo;以予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先王之泽衰,然後变风作,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乎礼义,以为贤於无所止者而已矣。若夫

  • 片玉词 全文·周邦彦

    瑞龙吟(大石 春景)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

  • ●序·姜夔

    宋白石老仙世所称词坛大宗也【奕枢】自总角时即喜诵其小令既读竹垞朱氏词综及黑蜨斋诗余序俱云白石词凡五卷世已无传传者仅数十阕盖竹垞亦未见全书矣壬子春客都门与周子畊余过澹虑汪君邸舍见案头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别

  • 卷九十七·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七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静志居诗话明以贾客而称诗者众矣若歙州之郑作程诰龙游之童佩皆贾也然郑程皆受学于李空同童执经于归太仆则不得以贾人目之故録杂流自谷淮以下而傔从之能诗者附焉】谷 

  • 稿子·刘半农

    “你这样说也很好! 再会吧!再会吧! 我这稿子竟老老实实的不卖了! 我还是收回我几张的破纸! 再会吧! 你便笑弥弥的抽你的雪茄; 我也要笑弥弥的安享我自由的饿死! 再会吧! 你还是尽力的“辅助文明”,“嘉惠士林”罢! 好! 什么都好!

  • 自序·李纲

    元年正月三日,差充行营司参谋官。四日,除尚书右丞、充留守。五日,改充亲征行营使。二月三日,以姚平仲事罢职。五日,以士庶伏阙复旧职,改充都大提举京城四壁守御使。金寇退师,除知枢密院事。六月,差充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七月

  •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洪武十四年九月壬午朔上御奉天门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统率将士往征云南友德等既受命 上谕之曰云南僻在遐荒行师之际当知其山川形势以规进取朕尝览舆图咨询于众得其扼塞

  • 卷之七十八·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九月。丁未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子皆如之。起居注○谕内阁、果勒敏奏、调任杭州副都统富尔荪。未奉谕旨。自行署理乍浦副都

  •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五刑考【一】【臣】等谨按古者以墨劓剕宫大辟为五刑自有虞氏肇始象刑鞭扑流宅之典兴焉厥後寛猛各殊轻重异制隋唐以来作笞杖徒流死之法而五刑

  • 181.黄袍加身·林汉达

    周恭帝即位的时候,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后周的政局不稳。京城里人心浮动,谣言纷纷,说赵匡胤(yìn)快要夺取皇位啦。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将,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赵

  •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左丘明

    襄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九月辛酉,天王崩。邾

  • 卷九·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九宋 夏僎 撰甘誓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甘誓之作盖啓欲征有扈氏将战于甘之野先事于其地以誓众故其书谓之甘誓犹誓于牧野则谓之牧誓说者多疑天子有征无战今此言战于甘之野以天子而与其臣战

  • 卷二十八·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二十八宋 吕本中 撰定公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左氏传正月公侵齐门于阳州师退冉猛僞伤足而先其兄防乃呼曰猛也殿二月公侵齐三月公至自侵齐左氏传公侵齐攻廪丘之郛泰山孙氏曰公一嵗而再

  • 卷四·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四宋 司马光 撰防仪下妇见舅姑妇明日夙兴盛服饰俟见舅姑执事者设盥盆于堂阼阶下帨架在北兄弟姊妹立于盆东如冠礼男女异列男在西女在东皆北上平明舅姑坐于堂上东西相向各置卓子于前赞者见妇于舅姑

  • 九、大通智胜·慧开

      兴阳让和尚因僧问:“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时如何?”   让曰:其问甚谛当。“   僧云:“既是坐道场,为甚么不得成佛道?”   让曰:“为伊不成佛。”   无门曰: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凡夫若知,即

  • 在东普陀同成了观音菩萨·太虚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香港荃湾东普陀讲──今天承茂峰法师招待,到了东普陀。普陀本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观音菩萨的度生悲愿最极深切,所谓‘寻声救众苦,无刹不现身’,他──观音菩萨有遍法界身,所以他的道场亦遍于尘刹。然

  • 卷第十四(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十四(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二分之四尔时诸比丘尼。著革屣持盖诣诸白衣。诸白衣讥呵言。此诸比丘尼如淫女行来。诸长老比丘尼闻种种呵责。乃至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亦如上说。从今是戒应如是

  • 爱的饥渴·三岛由纪夫

    《爱的饥渴》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50年。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悦子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贞操,不再嫁人,但在家中她不时受到性格怪异的公公的引诱,天天处在惊恐不安之中。不久悦子暗中恋上了年轻力壮的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