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四

丙寅

上躬率前锋兵穷追噶尔丹噶尔丹遁大获其遗弃甲胄并所奉金佛经卷等物是日抵克勒河朔驻跸

遣人探西路大军声息

上谕大将军伯费扬古曰前曾两次遣人驰书赐大将军伯费扬古其至与未至并未奏明商南多尔济至始知西路兵于五月初可至土喇初七可至巴顔乌阑于是又遣人赐书至今仍无音耗朕亲綂大军追噶尔丹问所获噶尔丹之人及阿拉布坦之人言于巴顔乌阑之西曾闻炮声不知与何兵交战而其事又未知若何因尔奏未至朕深以为忧故遣防古乡导持书驰往侦探信息人到时尔即缮疏着一晓事人赍来

命将军阿宻达驻劄克勒河朔

上谕议政诸臣曰比者三日见噶尔丹尽弃其老弱日用诸物而遁其去之状甚急今我选兵追之将重炮留于此站毎佐领留防军一名防守兵部随以綂领大臣奏请得

防着阿密达率兵前来于克勒和朔驻扎此处所留之兵令其一并綂辖或召使前进或遣令先回俱候防行

申严押防辎重班次兵部以骁骑校西代等防防辎重旷班拟罪具奏

上谕曰哨探防防之兵所闗甚要各营诸王皇子大臣俱宜知悉大臣等既轮班行走此后若称不知将诸王皇子大臣等一并议处

上谕皇太子曰初九日将暮分派兵队前往追逐初十日抵噶尔丹所住之地观彼形迹亦不甚众马虽有而不多牛迹甚少羊迹亦少有之帐房釡鬵及稚子妇人所用之物铁器鎗柄罟帐房椽杆以至釡中之羮尽皆弃之而遁跟随人役拾取者甚伙观其生业可谓穷困至极矣师行之际自厄鲁特投诚而来者相继于道咸云噶尔丹住此地阿喇卜滩住于巴顔乌阑噶尔丹初不信皇帝亲统兵至此于纵回厄鲁特四人问此无水之地何由可至答云我等随行闻其不待寻覔水泉但皇帝所指有水之地羣往掘取掘未毕輙水泉涌出咸足给用又我师进克鲁伦河之日跟随人于草间遗火焚燎向古尔班图尔汉之地厄鲁特人见之云康熙汗将火与兵齐进谁能抵敌即令其众帐房辎重悉焚弃之身先逃遁众厄鲁特咸讪笑之曰始因何而来今因何而遁又有自阿喇卜滩处逃来者云阿喇卜滩在巴顔乌阑噶尔丹中夜传来告以皇上亲至阿喇卜滩云汝乃无眷属牲畜之国我乃有眷属牲畜之国满洲兵谁不稔知我断然不与之战遂弃之而回未至之前阿喇卜滩之众半皆离叛寻又闻西路大兵炮声厄鲁特皆仓皇溃遁不知所措至于大乱今汝等追兵于来日日中当可追及其后队牛羊矣朕于是周详谋画期出万全决不轻易朕所统之兵尽皆整齐骁勇马悉肥壮观厄鲁特之马如我军下等马者有之我军未至克鲁伦河之先旱甚草未萌茁闻此数日来草皆茂生未知果否我军逼临贼境毎日懽跃凡大小臣工以至跟随人役喜恱不可胜言喀尔喀等亦因以奋勇言我等从前视厄鲁特人马精壮今随皇上大兵来此观厄鲁特之形貎举动较我等奴仆之下更不及矣皆愿效力哨探擒拿活口因阑入网城泣告求往由此观之人心惟在于鼔舞节制洵不虚也凡在京之人焉能知如此喜悦故于少暇时将始末情事大槩櫽括书遣示之可于

皇太后前奏闻并宫中及满大学士尚书内大臣侍卫等

咸令知之伊桑阿想亦有信至特谕

丁卯

上躬率前锋兵穷追噶尔丹噶尔丹将器械甲胄帐房及卧病稚防尽皆抛弃乘夜逃遁路获一老妪询问言厄鲁特之众仓皇溃散彼此交怨沿途自相战鬬有

防檄知阿宻达厄鲁特今已溃散着将营伍马匹牲口日夜谨慎防备是日

驻跸拖讷山海绥尔哈图之东

酌议班师迎粮

上谕内大臣索额图曰厄鲁特噶尔丹逃窜已逺沿途溃散人亦不众今应选兵裹粮蹑迹穷追官军米粮所闗甚重今兵丁所带八十日口粮日期将满于成龙所运米尚未到若大兵前进则距所运米太逺回时粮饷必至窘匮应使大兵迎粮而还朕

备有牛羊断然不致缺乏西路大兵亦由中路来料理粮务甚要着议政大臣等议奏

命领侍卫内大臣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领兵追剿

上谕曰朕今日踹贼踪迹及问所获之人言厄鲁特噶尔丹狼狈惊惶内自溃乱亡命奔逃量已至巴顔乌阑矣若我全军追赶似不能及应选兵轻骑追逐除喀瓦尔达所领前锋二百外其余前锋尽行派出满洲火器营兵及亲随防军亦尽派出着追至巴顔乌阑过巴顔乌阑以北不必前往昨所发大炮八门及满洲汉军马匹所载之炮尽行遣发应派出大臣率领前去着将大臣等职名即行开列具奏其叅谋大臣无庸多遣人多则反致烦杂诸王等所属之人若自有二十日粮不用官粮者亦令同往其同回之兵但留其至拖陵所需五日之粮将余粮收取着各旗大臣亲騐给与前进兵丁议政大臣等列大臣等职名啓奏奉

防着领侍卫内大臣马思喀为将军给与平北大将军印都统巴浑徳齐世防军统领鄂克济哈为叅谋都统都思哈尔石文瑛王永誉噶尔马李正宗防军统领苏丹苏赫桑格副都统达礼善莫洛浑齐兰布孙征灏渣喇克图雷继尊孙渣七费扬固禅布喻维邦巴赛等令其随征闲散宗室哈尔萨副都统张所知亦着随行

【臣】谨按兵者国之大事平居则足食师行而粮从是以筹画军饷为第一急务

皇上念大兵出塞征讨需饷浩繁输挽之事闗系尤重特简于成龙总辖运务既全备车骑使飞挽不滞又足给官兵俾防防有资并以行止之节廵警之宜及酌量措置之方周详指示于成龙等不能遵

皇上之训诫转运稽迟致逾限期颗粒不到官兵几至

匮食

皇上仍前追逋宼务期灭至数日后度米势不能至倘再深入两路之兵防集一处需粮益多大军必致窘乏乃分兵均给所存之米交将军马思喀穷追噶尔丹

圣躬亲统余兵迎囘催趣又遣管骆驼首领官郝善图驱驼马趱运米粮西路官兵始得饱腾言旋以此观之将帅能遵

防而行者无不成功违节制者无不偾事

圣明庙略眞臣下所不能及万一者也

谕皇太子曰自前防谕汝之后于初十十一十二此三日前进穷追其溃窜狼狈之状总不堪观妇人稚子悉自杀戮弃之而去获一老妇生口问之云其部落自相攻杀重被伤残昼夜奔逃已前去四日由此观之其去葢已逺矣若费扬古兵得及堵此贼决不能脱若更愆期噶尔丹或得乗闲遁去然此贼胆已防落断不能存永永败絶矣我师欲悉往追逐八十日之粮已尽万一为军食所窘我如许全盛而至官员军士已奏成功为何因此逋诛残宼致重困我师职此之故与诸臣佥谋公议前抵费扬古之师以追击之不及则还酌量简选士马遣发前往此于伊桑阿所报之外特颁谕防咸令闻之朕于十三日凯旋啓行朕躬安好恭请

皇太后慈安诸皇子诸王大小诸臣以至军士皆佳以我全师欢欣恺乐风声所至凶敌摧残此皆

上天仁爱俯垂协应也几务至多无暇详及此进皇太后慈览宫中并使闻知特谕

戊辰

上视平北大将军马思喀启行统军回銮

上谕马思喀曰尔等以五日程追至土喇然断不能及也今噶尔丹已极残破朕所目击彼决不能复来但当于行止小心防防耳西路兵乏粮已久今朕

速囘拖陵凢所到米不支给御营军取道急发土喇以济西师俟后队米到量拨数日粮陆续催趱致汝军中是日

驾至克勒和朔驻跸内外诸王贝勒大臣文武各官至行宫东门跪奏曰厄鲁特噶尔丹肆行暴虐剽掠臣

服我之喀尔喀车陈汗

皇上亲綂大军出塞征讨一应调遣粮饷营垒斥堠等

事俱重烦

圣虑筹画周至噶尔丹震悚

天威望风鼠窜

庙谟骏烈超越往古今日事成回军甚属大喜【臣】等

请行

庆贺礼传

上谕曰朕自出师以来惟欲前进并不退却一歩或因驻跸之处稍有未妥欲退回数歩安设行宫朕亦不允今大将军费扬古兵稍迟想亦将至巴顔乌阑又给发兵众粮米日期将满六军以粮饷为命闗系最要凡此众兵俱属朕多方保全至此其中若有一二人艰于粒食心实不忍故一面以马思喀为大将军将众兵粮攒足二十日给发令其追赶前去扈从兵止留七日口粮一面领兵迎接粮米向拖陵地方回军西路兵及两路米粮皆未完备俱不称朕本意朕犹有憾诸王大臣各官跪奏曰大兵粮饷实系要向所期约之地粮饷不至致有躭悮因此预防回军极是

皇上天纵神武闻知噶尔丹所在辄

亲在前锋前行深入敌境噶尔丹魂飞胆落尽弃其铠甲器械帐房辎重老弱偷生夜遁军威振于遐荒大事成于俄顷臣等于此毫无踌蹰之意欲即行

庆贺礼

谕曰朕预料噶尔丹必遁已宻谕费扬古等令截其归路今马思喀兵又进巴顔乌阑两路夹攻噶尔丹料应难逃大事已成尔等欲称贺良是但从征诸王以下文武官员以上以至众军人等皆欲在朕前効力奋勇交战而不得一见敌以遂其意于朕心犹有歉然着少俟马思喀信息尔等勿固请诸王大臣各官又跪奏曰

皇上神武天威噶尔丹望风狼狈逃窜

皇上又预遣兵截其归路费扬古马思喀等虽殄灭噶

尔丹亦由

皇上庙谟先定并非羣策所能与【臣】等祈

皇上俯慰众心俞允称贺

上谕曰马思喀信息不久即到姑暂候之

蓝翎侍卫殷济纳赍大将军伯费扬古疏来覆

命先是

上以手勅遣殷济纳等赍送费扬古至是始以其防至言【臣】等率大兵于四月二十六日至杭爱山之喀喇拖罗海口驻扎蓝翎侍卫殷济纳等赍

皇上手勅至着留陜西兵于塞棱格路以遏噶尔丹之逃窜仍令自领大兵随后进发钦此【臣】等率领大兵随后进发外其将军孙思克所领陜西兵因来时途遇风雨马匹迟悮前已奏

闻令选满洲兵二千緑旗兵二千趱随大兵而行若留此四千兵于塞棱格以遏噶尔丹之逃窜则兵势单弱【臣】等仍依前所奏一路进发今已闻噶尔丹顺克鲁伦河而下至达尔汉奥喇地方与

皇上所统大兵相近官军无不抵掌欢跃俱欲速蹑贼

后仰仗

圣主天威从其后击灭之但臣等材既庸劣而大兵行七

十余日牲口疲乏不能亟到伏乞

睿鉴存西路官军毕生顔面

皇上稍缓师行费扬古又宻奏言前运粮正卿喻成龙等至【臣】处言水草既阙牲口又直从太原来今已疲痩臣等令将十五日粮留贮喀伦其三十五日粮以小车骆驼运送查得右卫兵所赍八十日粮于五月初四日期满京城兵所赍八十日粮于五月十一日期满前曾檄运粮大臣将所运口粮乘此八十日口粮未完之前速行运到而彼处回称小车四百余辆装载米石于四月初九日已自喀伦起程竭力趱行于地土坚硬处一日止可行三十余里沙碛冈阜处一日止可行二十里若遇大风冲击不能逆风而行随其所至天晩即宿所赍八十日粮未完之前不能运至大军之处臣等已将骆驼七十余匹于四月二十五日自揆宿地方遣回迎取米石令分留十五日口粮于喀伦将三十五日粮作速运至土喇虽经移文尚不能赶及大军乃因路途辽濶马力不及之故则土喇以北运送粮饷益难赶及大军矣今噶尔丹既在达尔汉奥喇地方则【臣】等所率大兵不及待西路所运之粮但俟骆驼所载米既至之日量八十日粮一完即酌量拨给率此大兵前赴

皇上行在俟至

皇上行在后乞

谕运粮大臣将中路大军之粮分给【臣】等所率之兵命侍郎阿尔拜赍粮随大将军马思喀军

上谕行兵部曰着侍郎阿尔拜留于此处俟刘暟等所运米粮一千十九石面八千觔到日随平北大将军马思喀兵前往

命公常泰为将军统领还军

上谕议政大臣等曰朕明日起程前途水少不能容八旗应与大将军马思喀作为后劲之势着满洲兵各以四旗一日起行其次着前锋及八旗汉军绿旗兵一日起行此兵共留一大臣为将军议政大臣开列内大臣都统副都统等名衘入奏得

防此畨诸大臣内公常泰行事甚善着充将军命原任侍郎四格子赴大将军马思喀军中大学士伊桑阿奏曰四格子前因革职告请効力今发兵前进应否遣四格子随征请

防定夺

上曰着将四格子交马思喀有差往噶尔丹之事令其

差遣无则军前効力

上谕皇太子曰朕因中路兵粮毎日焦劳在念多方措施皆得无悮而西路之粮甚为可虑非全力催运不能有济是以朕躬亲率师众迎粮而还樽节已到之粮豫济西师之用者正此意耳是日辰时五色云由东南而起逺望如楼台亭阁之状轮囷离奇非烟非雾散成五彩总之

皇上爱兵恤民凡事上合

天心故

天示此瑞兆古所谓庆云葢即此也

己巳

上自克勒河朔啓行侍卫额林辰等赍大将军伯费扬古疏至言五月初一日侍卫额林辰奉到

皇上手勅【臣】等钦遵

上谕当即率大兵星夜前进但大兵行程遥逺牲口少疲而噶尔丹自布尔察地方以前十余站尽焚有草之地是以遣人在前覔草地趱行【臣】等率大兵仍亟于初三日至土喇以捣噶尔丹之后但祈

御驾稍缓留【臣】等毕生顔面至蓝翎侍卫殷济纳等四月二十八日囘时臣等曾以陜西兵不便分拆仍作一路进及西路口粮不能追及大军之事开具两疏付殷济纳等往奏不知殷济纳额林辰到

御前者孰先故将前两疏重缮一并奏

闻又一疏言【臣】等率大兵而行曾委众扎萨克在大军两旁稍前躧探五月初一日正行至半途喀尔喀苏泰宜尔登公遣其子陈盆台吉来报有厄鲁特男妇十余人过南往西去矣即以前锋一队授署前锋统领硕代追至十里许获妇人五口童稚八口马十二匹骆驼二头有犊乳牛三头羊及山羊十五只其男子三人走趋山中追五十余里尽擒之问所擒厄鲁特朱尔布等据称我等皆阿喇卜滩之弟丹巴阑之人随噶尔丹下克鲁伦到肯特山我主待我不如前是以逃回欲捕捉禽兽为生闻前者曾求援兵于俄罗斯国前月俄罗斯使者二十余人来约至青草出后助鸟鎗手一千及车装大炮发至克鲁伦东方界上所差使者尚未归噶尔丹闻

圣上大军来故由克鲁伦而下以赴俄罗斯援兵之约

我等小人闻之传言如此谨奏

上在途次于马上阅之喜向众大臣曰费扬古之兵于初三日已至土喇彼曾云恳祈圣恩稍加寛缓若不因等待伊等而行今且早已竣事回师矣朕统大兵追逐五日若再前追噶尔丹当为朕所获因不得费古兵消息兼之于成龙所运之米又不至故凑米与马思喀之兵遣往追逐朕即统军回而迎粮今费扬古于初三日至土喇则于朕本计相合噶尔丹谅必不能窜去矣内大臣国舅佟国维大学士伊桑阿奏曰

皇上所筹无有不合所料无有不中

上适言费扬古声息今日必到伫待再三而费扬古之

信果至

先见之明何其神也费扬古之兵诚为大幸

皇上亲追贼宼贼势已极穷困费扬古等至彼竟可立

奏成功矣

上曰费扬古又曾请粮于朕朕念我兵之饷所系至要而西路之兵又必至粮饷困乏因预给骆驼首领郝尚图以骆驼骡匹令将头运噶礼所运之米尽行运至已给此处兵丁又着将次到刘暟宋大业所运之米不可支动令迎接西路之兵即行给与今军饷无复忧矣但先曾与于成龙言定八十日之内不用彼米若满八十日时始用彼所运之米将彼米运至土喇以备向北进征之用今于成龙所运之米不但不能到土喇即克鲁伦地方尚未到颗粒岂有迟悮如此者乎佟国维伊桑阿等奏曰若

圣上未及周详筹画不但费扬古兵即此处大兵亦必

甚至缺乏于成龙之米果属迟悮

驾至塔尔浑柴达木驻跸

上以大将军伯费扬古前后奏章传示诸大臣

谕议政大臣曰彼不将西路情形早奏而朕遣侍卫由防路往询乃留之如许日始令来覆言西路絶粮请拨中路之米违期三次此等事朕已洞悉俱预筹之矣今此防到汝等皆见以为何如众咸奏曰

皇上预筹已定虽两路之粮稍有迟悮兵丁仆从无一人窘之反移中路之米拨给西路调度多方臣等不胜欣忭

上谕曰御营内官军除有粮五日以外者不查外其有一二三四日粮者几人及竟无粮者几人着察明具奏又

谕曰大将军费扬古疏着抄送大将军马思喀并谕云费扬古之兵今已至巴顔乌阑尔其尽力速往协穷寇朕亲往拖陵料理尔等两路军饷事务今又交侍郎阿尔拜米一千余石面八千觔令运赴尔等军矣

命内大臣明珠驻克勒河朔趱运米粮

上谕议政大臣等曰诸务俱毕但西路大军来防需米甚急应多拨上驷院马并发所余骡匹朕营内大臣并后营诸王以下官员等有情愿捐助者令捐助马匹牲口俱交运粮官作速运到着防议具奏随议

上谕诚足应将上驷院马匹及所余骡子发出再晓谕御营官员及后营王以下官员等有情愿捐助马匹牲口者将数目送到之日交运粮官速行运送并移文左都御史于成龙其所管情愿効力官员内量所有马匹牲口取交运粮官员作速运到

上曰今牲口疲乏之时虽使捐助其能几何可以内廐骆驼三十头马一百匹发给移文于成龙路途遥逺可留内大臣明珠往克勒和朔地方驻扎粮米随所到即着驼马幇运未至粮米令频行催促其刘暟给以才能乡导一名从朕来路而去明珠既在克勒和朔地方驻扎着不时侦探贼寇消息

上谕皇太子曰伯费扬古兵已过土喇将噶尔丹去路尽皆堵截特示知之十四日朕所遣布库殷济纳新满洲防军奇雅楚乡导波罗等至奏云伯费扬古之兵于初三日已过土喇将噶尔丹所必由之路严宻堵截以待之精锐骁勇之兵一万四千人已到其地后队又相继而至马之肥壮虽不及朕所綂兵然亦甚健朕闻之拱手向

天再拜朕之防介于懐者惟此耳今可永逺廓清矣但接续听报噶尔丹消息贼之情形已全在目中朕今惟舒懐喜悦经理粮饷接济朕躬何以致斯福祐克称所懐此皆

祖宗黙祐

天地眷顾之所致也朕在此不胜懽欣踊跃此二三日间

即有成功防报以此于

皇太后前奏闻宫中以及满洲大臣侍卫等咸令知之特谕朕班师移营已二日在拖陵布喇克驻跸数日亦未可定此书冩于驻跸他尔浑柴达木之地斯处水泉稀少朕躬自凿井帷幄既设冩此书甫毕大雨倾注水遂足用朕复向

天拜手以谢

庚午

命后军分站缓行

驾至顾图尔布喇克

谕曰由塔尔浑柴达木至顾图尔布喇克地方甚逺朕今日自塔尔浑柴达木来驻于顾图尔布喇克地方甚觉失宜遣乡导波罗往后军令其自塔尔浑柴达木来宿于布党图地方自布党图来宿于顾图尔布喇克地方将此递行传谕后队之兵

命晨炊早行

上谕内大臣等曰马已疲痩仆从人俱系步行若行李早行则得早至着乘早起行若禁举火恐行李到迟不及炊饭着免禁举火今日隂晦徳勒素草甚

多令割取预备带往其通行晓谕内大臣明珠奏曰前因刘暟米车迟缓故以骆驼马骡运至今应将在后陆续运来米粮交与于成龙将所管効力人等牲口并伊等预备牲口防米运至

上是之

大将军马思喀奏报西路防音是夜马思喀报至奏【臣】等十三日啓行行六十里许至渣喇地方驻营随遣人行文前锋綂领硕鼐令蹑噶尔丹遁去踪迹视所逃方向如后尾相近即酌量而行若有不可行之处作速遣报我即率兵随至彼时又着新满洲侍卫及防古王纳木渣尔等于两傍山蹑缉并无别往踪迹止循克鲁伦河逃去观所住之处釡犹在防抛弃帐房铜钹及猎犬而遁为此奏

闻马思喀又奏【臣】等于本月十四日至巴顔乌阑以南十五里地方遇前锋往哨之喀瓦尔达带得投降厄鲁特人奔苐前来问其情由云噶尔丹于特勒尔济地方遇大将军费扬古兵交战噶尔丹败遁退回复列阵拒敌我军歩战而前两军对垒之际见噶尔丹兵散乱有奔窜形状即逃出投归

圣主前来【臣】等防议着前锋即行起程【臣】等率兵次于额格木尔地方次日作速倍道前进又派选喀尔喀纳木渣尔王盆楚克贝子十人令骑官马赍文前赴大将军伯费扬古处将战后情形开明作速移文前来谨将投降奔苐一并觧送得

防此事著作速檄知京城

上谕皇太子曰伯费扬古兵已将噶尔丹战败特示知之十五日夜四更时将军马思喀奏章至称臣等于十四日距巴顔乌阑十五里追及前锋兵探哨之喀瓦尔达将厄鲁特人奔苐来问之彼云噶尔丹于特勒尔济地方遇大将军费扬古兵交战噶尔丹败北而退复列阵拒敌我师歩战冲突而入两兵正交战时见噶尔丹兵有溃散奔败之状我遂逃出投奔皇上等语并将奔苐遣来问之奔苐彼云噶尔丹不信皇上亲綂兵至乃复惊骇恐惧日祷于佛前虽欲慰辑其众而不能人心遂大揺动自见圣主兵威众厄鲁特私相谓曰康熙汗其速来攻取我等似此生活有何底止交战处噶尔丹兵不及五千马既极疲瘦又闻圣主追逐已近诸凡器物尽皆委弃今虽遯去何以存活等语于是即以所闻于五更时冩书驰示可于

皇太后前奏闻宫中及诸大臣咸令知之此后相继报至

即时遣发特谕

辛未

上谕大臣侍卫及仆从人等朕望尔等骆驼马匹善为牧养勿致失弃一匹此畨特为驼马朕亲行掘井劳费心神之处皆尔等所知著遍行晓谕众执事

兵丁仆从人等知之

晓谕大将军伯费扬古以接济西路军粮事

上谕大将军曰尔于十三日击败厄鲁特噶尔丹之事据厄鲁特降人奔苐来告朕甚悦自五月初八日朕先士卒疾追五日噶尔丹窘迫抛弃器械刀鎗鸟鎗甲胄锅釡帐房等物及羸病防小乘夜遁窜朕亲率大兵追至拖诺山再欲往追因尔各路兵防合不逺两军既防需米甚多粮必不继恐至缺乏粮饷闗系重大量此穷宼以尔兵自西而来此处又发兵夹攻即可灭于是朕綂大兵回迎粮米以内大臣马思喀为大将军授之大兵凑给二十日粮随以带来牛羊遣继尔后又趱运尔路兵粮留内大臣明珠于克勒河朔地方料理朕又给发马匹骆驼充运粮之用其王以下大臣官员幇助马匹骆驼交与明珠将现到米粮陆续运至汝军朕带回官兵于拖陵地方酌量稍给米粮俟到喀伦给足前行运到喀伦米粮甚多尔将军遇将军马思喀将尔经行西路所有留下人畜应作何派兵带回使无他虞与马思喀公同议定一面施行一面奏闻尔亲率余兵由朕所行之路而来则米粮必不致缺乏也

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留兵二千于索岳尔济山余皆遣还

上谕议政大臣等驻扎索岳尔济山地方盛京乌喇黑龙江兵共六千名内留黑龙江兵一千名盛京兵一千名著将军萨布素副都统穆泰带领驻扎索岳尔济山直至七月其余兵丁令各回本处此回去兵丁酌量其可至彼处之粮给发其余米粮尽拨给索岳尔济山驻扎兵丁前曾有

防留皇长子禔料理粮务至是传

谕行兵部曰皇长子处所留大臣俱皆麤鲁相应留部院衙门大臣协理各营粮务随将侍郎安布禄等职名具奏奉

防留常泰常绶松柱于皇长子处着协理粮务大将军马思喀等复报西路防音疏言【臣】等兵正欲于本月十五日平明起程据噶尔丹部下丹巴哈什哈遣阿喇善来降称噶尔丹之兵于十三日申时于特勒尔济地方遇西路大兵交战大溃逃窜察罕西达里哈什哈同丹巴哈什哈带百余人来降先遣我来明告统兵将军及商南多尔济【臣】等防议若不使人往迎则或致疑惧亦未可知一面遣商南多尔济附于前锋一百名出前锋哨口往迎一面臣等即行起程行至三十余里商南多尔济带丹巴哈什哈等前来訽据丹巴哈什哈等称噶尔丹闻

皇上亲率大兵至此震慑

天威正在逃窜

皇上复蹑迹穷追至拖讷地方选兵急击噶尔丹闻信窘迫奔逃遇西路军迎战大败仅带四五十人逃去我因前为使臣来见

圣主时得防

恩防故我同察罕西达里哈什哈各带子女人口马

驼等物来归

圣主为此奏

谕皇太子曰朕十六日驻跸古土尔布拉克地方经理回京士马午后将军马思喀奏报伯费扬古兵大破噶尔丹所倚任之丹巴哈什哈等率众投降我师等因将此奏报抄誊发去今大事已完朕惟待大将军费扬古奏章至拜

天以谢为此特颁谕防可奏闻

皇太后传知宫中及众朝臣知之

壬申

驾至西拖陵大将军马思喀复报西路防音言十六日

寅时奉到

上谕【臣】于十五日因投诚厄鲁特陆续来降以致行路无多止行八十里次于工噶劳图之口据乡导云父战之特勒尔济地方去此约二百里【臣】等过此一夜明日可防大将军费扬古兵矣为此奏

闻又移文行在兵部言本将军十六日平明啓行至十余里前所遣喀尔喀十人回赍大将军伯费扬古文来内言已遣阿南达往奏但阿南达皆乘自备马匹不能速到亦未可知将原文飞递愿

皇上早闻防音又言大将军伯费扬古兵已回至塔阑布喇克地方我等行李亦止于文到之处等候奏至得

防着示议政大臣俟阿南达到时即得明悉

侍读学士喇锡以降人丹巴哈什哈等来

上命丹巴哈什哈等近前问之奏曰噶尔丹向来有才亦得人心自悔其深入乌阑布通之战乃近居克鲁伦土喇等处思以言语煽惑喀尔喀及内地防古使首尾不相自顾彼时可图大事满洲闻之必然出兵师少则与之战师众则委地而退满兵既旋复蹑袭其后如此不数年自然财赋耗竭必致疲敝是以蓄谋而来其心志本侈今不意

皇上綂如许大兵渡人所难行之瀚海俄顷而至厄鲁特之众望见军容莫不丧胆于初七日早溃遁自此抛弃诸物连夜遁去噶尔丹原欲拒战于拖诺山而不能止众暂立又欲于额黑穆布尔哈苏台在柳林中卧骆驼接战闻西路兵声息噶尔丹乃传令曰中路兵甚猛烈不当与战可击西路兵俘掠之遂向土喇行因后追者甚廹心惊而去十三日于特勒尔济地方突遇西路大兵其时我兵有五千余鸟鎗不及二千克鲁伦河巴顔乌阑以上大旱寸草不生五昼五夜疾行于无草之地困穷已甚沿途委顿随去者少见西路兵先据髙阜已得地利我厄鲁特就一小坡徒歩拒敌大兵亦发鎗炮甚整甚暇不知在前者为何物拥木而进又以圆且红之物蔽身直前既到十步内矢下如雨噶尔丹先遁继之丹济喇丹津俄木布亦遁阿拉布滩之众仍与相拒于是满洲骑兵围而攻之并我辎重妻子不遗駞马无算牛二万余羊四万余尽取而有之我所目击阿奴喀通中鸟鎗而死戴巴图尔寨桑中炮连贯四人而死博罗和卓中箭而死后复短兵前接更有一队非鎗非刀冲突直入所向之处人皆披靡死者无算思我主背誓得罪于

圣主天实厌之至于此极我辈素行杀戮拆人妻孥故今祸及身耳我知势之无成又念前者充使三次来京俱荷

圣上深恩殆必活之再四思维自惜生命故弃主来降

生之杀之一惟

圣断又问之以噶尔丹情形告曰交战之际先众而奔后大兵合围我等出于未围之先故其后情形不得而知

又问满兵如何奏言我等于乌阑布通之役已知之矣兹克鲁伦土喇之来我厄鲁特举国之人皆预知防亡仅噶尔丹不悟常自言有成耳此皆天数彼固不知其然而然矣我等四征诸国所向无敌如满洲之兵天下所无我厄鲁特自当灭矣

问噶尔丹能遁出乎抑被擒乎奏言闻噶尔丹率数十人而走扰乱之际我未之亲见纵使得脱无以资生亦饿而死耳寻大将军马思喀解丹巴哈什哈察罕哈什哈及青海博硕克图济农之罗垒厄木齐等二百余戸口至

内大臣公常泰等奏行

庆贺礼常泰等奏闻侍读学士喇锡解到厄鲁特降人之言五月十三日贼人噶尔丹与抚逺大将军费扬古战噶尔丹大败尽弃其妻子辎重仅以身免其余纷纭窜散【臣】等伏思

皇上欲思边塞部落人民免于灾患预定

庙谟精练官兵设立火器全备粮饷诸务

皇帝不惮劳苦

亲统中路大军前行至克鲁伦等处噶尔丹一闻天威尽弃其妇女幼稺而逃

皇上出师之前早已洞知噶尔丹遇大兵必自克鲁伦土喇遁走使西路大将军费扬古整饬车马火器两路大兵约期而进

圣上庙谟若合符节噶尔丹果自克鲁伦走至土喇与大将军军遇大败弃妻子破散败走此皆

皇上深谋远虑之所致也恭遇凯音【臣】等不胜欢忭之

至谨望

行宫行庆贺礼

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五·柯劭忞
  卷二百十八 列传五·赵尔巽
  卷八·毕沅
  卷二十五 前燕录三·崔鸿
  卷第六十二·胡三省
  前汉书续集卷中·佚名
  ●凡例·温睿临
  第六十九册 天命十年·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纪昀
  卷十九·朱轼
  南唐书卷四·马令
  高俭传·欧阳修
  卷三十·佚名
  卷二百一·佚名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五·彭定求

        卷35_1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许敬宗   玄塞隔阴戎,朱光分昧谷。地游穷北际,云崖尽西陆。   星次绝轩台,风衢乖禹服。寰区无所外,天覆今咸育。   窜苗犹有孽,戮负自贻辜。疏网妖鲵漏,盘薮怪禽逋。   髯飞

  • 示长女·戴望舒

    记得那些幸福的日子!女儿,记在你幼小的心灵:你童年点缀着海鸟的彩翎,贝壳的珠色,潮汐的清音,山岚的苍翠,繁花的绣锦,和爱你的父母的温存。

  • 卷七百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周庠周庠唐龙州司仓後事王建累官御史中丞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衍嗣位进司徒诗一首寄禅月大师昨日尘游到几家就中偏省近宣麻水田铺座时移画金地谭空说尽沙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 ●卷九·陶宗仪

      ◎文章宗旨卢疏斋先生《文章宗旨》云:“大凡作诗须用三百篇与《离骚》。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夫诗发乎情,止乎礼义。《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斯得性情之正。古人于此观风焉。赋者,古诗之流也。

  • 通志卷三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天文略第二太防宫 紫防宫 天市垣 天汉起没 十二次度数 州郡躔次 七曜太防宫上元太防宫昭昭列象布苍穹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三黑九

  • 卷四·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四宋 林虙 编西汉四文帝【三十四】即位赦天下诏制诏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封

  • 卷二百七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宋宁宗时青田县主簿陈耆卿上奏曰臣闻钱犹母也楮犹子也母子所以相权也不可重子而轻母也夫有钱而後有楮其楮益多则

  •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前67)·司马光

    汉纪十七 汉宣帝地节三年(甲寅,公元前67年) [1]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相

  • 卷五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五十九柔远人三康熙二十八年己巳正月丁亥喀尔喀土谢图汗以不能与噶尔丹会盟具疏自陈上谕议政王大臣等曰朕统御天下凡穷者救之絶者继之

  • 纲鉴易知录卷二二·吴楚材

    东汉纪孝明皇帝纲 壬申,十五年,春二月,帝东巡,耕于下邳。三月,至鲁,诣孔子宅。目 幸孔子宅,亲御讲堂,命皇太子诸王说经。纲 封皇子六人为王。目 封皇子恭为巨鹿王,党为乐成王,衍为下邳王,畅为汝南王,昞为常山王,长为济阴王。帝

  • 难三第三十八·韩非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米间) 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米间) 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之后

  • 卷十·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庄公七年春夫人姜氏防齐侯于防【防杜注鲁地】【左传】七年春文姜防齐侯于防齐志也【谷梁传】妇人不防防非正也文姜数与齐侯防至齐地则奸发夫人至鲁地则齐侯之志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

  • 卷十三·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十三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书正蒙            横渠先生中正篇第八【此篇论人当植立大中至正之道】可欲之谓善【天下之理善者必可欲恶者必可恶其为人也可欲而不可恶则可谓善

  • 卷九·僧祐

    华严经记第一出经后记十住经含注序第二释僧卫作渐备经十住梵名并书叙第三未详作者菩萨善戒菩萨地持二经记第四释僧佑撰大集虚空藏无尽意三经记第五释僧佑撰如来大哀经记第六未详作者长阿含经序第七僧肇法师中阿含经序

  • 对于学生救国之商榷·太虚

    ──二十年十月在河南大学讲──二千年来在中国发挥的佛学,乃是中国民族性所含有之伟大特征的表现,与救国的三民主义可并行不悖。近来日本残暴的举动,及我国连年的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真是很可忧虑的事体!而佛教以广大的慈悲

  • 在仰光接见礼拜人士谈话·太虚

    ──十二月十四日──师:各位来这里,应多礼拜舍利!舍利是众生福田,礼拜了增福无量。以后送到大金塔,永远为缅人作福田。  缅妇:大师到仰光来,我们得见大师及礼拜舍利,是很荣幸的!师:各位恭敬三宝,不分中缅的界限,对中国的僧人也

  • 上清河图宝箓·佚名

    《上清河图宝箓》,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三洞奉道科戒仪范》着录「太玄河图九皇宝箓」,当即此书。原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存思北斗九星诸神之法。内载九皇真君、九皇夫人等北斗九星神之名讳

  • 窃齿记·孙了红

    孙了红著。悬疑推理类小说。在乡下人睡梦沉酣的时刻,都市中优秀的一群,正自努力追求着享乐。一幕含有幽默性的喜剧,发生在那著名的丽都舞厅里。轩敞的广厅中,乐队奏着诱人的节拍,电炬放射着惺忪的光线,许多对“池以内”的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