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路史卷十

后纪一

禅通纪

太昊纪上

太昊伏羲氏,方牙,一曰苍牙,风姓,是为春皇,包羲,亦号天皇、人帝、皇雄氏,苍精之君也。

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尝暨叔嫟,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跧之。意有所动,虹且遶之,因孕。十有二岁,以十月四日降神,德亥之应,故谓曰岁。

生于仇夷,长于起城,龙身牛首,渠肩达掖,山准日角,奯目珠,骏毫翁巤,龙唇龟齿。长久尺有一寸,望之广,视之专。

继天出震,聪明睿智,盖承岁而王以立治纪,而万世循用之。肇脩文教,为百王典以载德。自木,木实丽,东道不可尚,同乎元气,是偁太昊。得乎中央,别而全宿,而有成因号伏羲,自有句而应世,故又曰有句氏。

方是时也,天下多兽,教人以猎,豢育牺牲,服牛乘马,草鞮皮,引重致远,以利天下,而下服度。天出文章,河出马图,于是观象于天,效法于地,近参乎身,远取诸物。兆三画、着八卦,以逆阴阳之征,以顺性命之理,成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而君、民、事,则阴、阳、家、国之事始明焉。

征显阐幽、章往察来,于是申六画,作十言,以明阴阳之中,以厚君民之德,于以洗心,退藏于密。观象之变、爻之动,于是穷天墬之用,极数之原,叄天两地,而倚数以成变化,而行鬼神八卦,而小成因,而重之以尽生生之理,而天墬之蕴尽矣。

所谓先天易也,原始反终,神明幽赞,于是神蓍着地,灵龟出洛,乃穷天墬之赜,极天下之动。以龟为策,以蓍为筮,献南占之一十八变而成卦,以断天下之吉凶。出言惟辞,制器惟象,动作惟变,卜筮惟占,政治小大,无废取于易者。紾离象法,蝥狐作,为罔罟以畋以鱼(通渔),化蚕桑为繐帛,因罔罟以制都市,给其衣服。靇龙时瑞,因以龙纪官,百师服,皆以龙名作,为龙书,以立制号而同文。稽夬象,肇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而文籍由是兴矣。

于是尽地之制,分壤时谷,以利国用。必不自圣庸,委师于宛华,爰兴神鼎,制郊禅。即命臣芒庖牺,登鳖使鬼物,以致群祠,而升荐之。正姓,通媒妁,以重万民之丽。丽皮荐之,以严其礼,示合姓之难,拼人情之不渎。法乾坤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聚天下之铜,仰视俯观以为棘币好,员法天肉(?),方法地,以轻重,以通有亡。察六气、审阴阳,以赉之身,而四时水火陞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于是尝草、治砭,以制民疾,而人滋信。乃因甲录,合五纬、建五气、消息祸福,以为之元。命潜龙氏筮之,乃迎日推策、相刚,建造甲子,以命岁、时。配天为干,配地为枝,枝干配类,以网维乎四象。故情伪相感,而星辰以顺则。岁、日、月、时亡,易于作旋,盖着躔舍,立九部而民易理。于是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以验其符;矢正爻以配气,置重爻以抵日、以作甲历。岁建寅,甲日、寅辰。

木盛于卯,以卯之辰陞,敷教之台,听八风,民授始。谓君资于民,民安,子安;民危,子危。乃绌神明,开肺意、举六佐,以自策。

命金提俗、指苫盖、谨窖臧,视之未居者,借力成之,以靖敷民。

命鸟明建方泭窽、木绝港道,以济不通。奠八方、旌九位,而分九土。视地之圹、物之伙,其争日大,势不可以偏制而独任,于是经国谋贤,以极治寄,而闳灋制,故不虑不图而人正。

命视冒为貹,志灾恶、察虚实、居百,以平民。

命纪侗中职,定于中邦,仲起司陆,阳侯司海。六佐职,而天墬位;阴阳得,乃体春。明刑政,脩兵仗,以威怀。蹇修为士,以之御败,而下情至。

于是龢率万民,平水土,道泉原,因水居方,而置城邑。

百令具举,乃命蜚龙氏职图父,因尊事以为礼仪,而天下治。长离来翔三坟云:因凤来而作乐。长离者,凤也。,爰作荒乐,歌扶来、咏网罟,以镇天下之人,命曰立其。以立基为立本,大渊为大泉,皆唐人避国讳。斵桐为七尺二寸之琴,绳丝以为弦,弦二十有七,命之曰离,徽天音、撡驾辨,以通神明之况,以合天人之龢;絙桑为三十六弦之瑟,以脩身理性,反其天真;灼土为埙:而礼乐于是兴焉。

负方州、抱员天,体泰,乙统干元,绍天体寂,明一垂策。寝方而枕绳,荡乎亡竟以因应,而觉悟乎天墬之间,不是贤而非愚,不沽巧而尚行。去羡去慕,惟以道化。上亡求欲于下,下亡干进于上。是以百姓足,而宇宙洪宁;官亡共备之民,而死不用郭。鸟兽虫蛇,怀于爪毒。阴阳之所雝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之戾物伤民积者,绝止之。是以事简民纯,亡言而化,天下之人浮游罔养,而莫知所如往。臣子以顺,君亲以尊,故星宿温润而鬼神受职,功揆上下、洞八方而后世不可及也。

乃封泰山禅云云,以昭姓攷瑞而曾报。在治百六十有四载。

落,而女弟娲立。字与包同。年百九十有四,葬山阳,都与宛丘,故陈惟太昊之虚。始其父没,华胥死之,葬覆车之源。厥妃殒洛,是为洛神,代所谓伏妃者。即妃,汉书音义如淳,以为伏羲之女,溺洛而死,为落水之神。非也,明曰妃,岂女哉?

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炤。后炤生顾相,夅处于巴,是生巴人。巴灭,巴子五季流于黔而君之,生黑穴四姓。赤狄巴氏服四姓,为廪君。有巴氏、务相氏。

黄帝应代有风后为之相,因八卦设九宫,以安营垒,次定万民之竁。黄帝灭蚩尤,徽猷多本于后尤,北复以其轻勦,其余于辋谷。人赖其利,遂世祀之,是为金山之神。谡封其后于任,锡之巳姓,黄帝之孙任巳,实归是生帝魁。。其在唐虞,俱有封土,书缺不见。夏后氏之初,封之庖,为姒姓。遾周之兴,武王复其后于宿,后有密宿、须句、颛臾,邑于泲上,寔典太昊之祀,以为东蒙主。是以季氏将伐颛臾,而孔子伤之。须句后为陎所并,鲁复取之。而宿之后则迁于宋,俱不复见。

后有风氏、偑氏、氏、羲氏、希氏、包氏、庖氏、氏、鲍氏、臾氏、颛臾氏、东氏、东蒙氏、胊氏、任氏、姒氏、宿氏、罔氏、伏氏、氏、宓氏、密氏、服氏。

帝之弟郝骨氏为帝,立制,其裔孙子期,帝乙封之太原之郝。后有郝氏、郝骨氏。

赞曰:

泰始云远,圣人成能。出包应世,书契代绳。肇脩文教,以立治纪。经域奠部,畋渔棘币。原始反终,分躔画卦。消息甲乙,以成变化。陞降礼乐,教而不殊。道凝体寂,云自苍梧。负方抱员,明一坐策。不虑不图,鬼神受职。爰兴神鼎,封岱禅云。万世允赖,若稽三坟。

天下有大本『三』,上处其二,下亦处其二。仁者,上之命;义者,下之命;而财者,上下之所共者也。三者之于人,犹鱼之有水,不可顷刻少也。仁义立,人之道,圣人之所以配天墬者也。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惟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是故君子见得思义,非后财也。子既纪伏羲,因玩其画与孔氏之所赞,然后知财之不可以不议也。迟鸡声、撡什器、市朝而趋拢泽者,无非从事于财也。今而曰利,非孔孟所言;而财者,士之不道,不几乎?又欲祸天下欲财乎?嗟乎!喙则钳矣。出而用之,则敛之也,刻之也。剥肤锥髓、百孔并作,而长不足也。何则人心则异,而其情不大相远也?伊圣人之治,天下岂他术哉?亦原人情而已。财者,聚人之大本、天墬之所生、人情之所不能免者也。故虽羲、炎之为世不能舍,是以为治不过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盖天墬之所生财也,莫非养人而生也,是故天墬生财以养人,圣人为天墬生财以为治。是非外生之也,因其理以为之理尔,又非以其所养者害人也。

上漏下溢,割鼻饴口,岂圣人之为也哉?请毋议其它,六十有四卦,莫非财也?而孔子赞之,曰『天墬之大德』,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而乃继之以十三卦之象』,是理财之说也。

畋渔之离,耒耨之益,与交易之噬嗑,必先于垂衣裳之乾坤者,是主财为君之说也。畋渔、耒耨,食货之本也,交易为市通财之术也。市道兴而无道以处焉,则强陵弱、衆暴寡争、鬬攘夺乎食货之场,而不可以一朝居矣。于是变而通之,以除其敝,故能长有其天位而获大有上九之吉。垂衣裳无为,此惟乾坤之所以能用九六也。用则变,变则通,而不穷矣。舟牛致远,是亦以通之也,致之而犹有患也,故又为之击柝弧矢以守之,然后有财者始获其安,而宫室棺椁可作矣。宫室棺椁是使民养生送死无憾者也,是王道之本也。苟为不安,奚暇治礼义哉?此大过之棺椁、大壮之栋宇,所以特后于击柝之豫、弧矢之暌与舟牛之随、涣也。虽然,张官置吏,莫非为财也?不有,以决之不可也。此书契之夬,治百官、察万民之所以不可后也。是羲、炎、黄帝、尧、舜氏之所以为天下者也。

善乎!汉文帝之推言之曰:『吾为天下守财尔。』为天下守财者,亦致其顺而已矣。是故因其情而为之治,则为力易而得其功。以石投水,夫又乌有不受者邪?却壶浆、辞牛酒,利之小也,而民悦之,王业以成,是则所以使之悦者,初不在与之之多也。悦不在多,则其所以使之怨者,奚间于取之之少乎?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为政于天下,而齐宣以千里畏人,由此故也,今而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君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依势作威,倚法以削,圣人之所甚疾,是故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盗者不过于欲利,而聚敛者离吾之赤子者也。制其田产,教之树畜,道其妻子使养其老。施仁政、省刑法、正经界、薄税敛,深耕易耨,不违其时。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则财不可胜用矣;信能行此,则四海之民仰之如父母。如此,则无敌于天下矣。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斯不亦为天墬生财者乎?今也,撡谲诡、饰纎诈,一日百战苟可以得之者,万方俱试而口不好焉,曰『士所不道,吾不信也。』夫言者未必为,而为者常不言。王衍之清谈,吾知其不若鲁褒之能廉也。取之有道,得之有义,乌在其不言哉?刮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岂人也哉?京师之朽(疑为“贁”字),太仓之尘腐,适足重,不肖子之过尔。鹿台、巨桥,非无财也,以多而害于厥躬也,而昧者往往藏舟夜半之壑,独不闻白公之爱夫财乎?是枭之爱其子之说也,兹非不议之过欤?是又乌足语易之道也。

系辞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河图之数也。

洛书,盖取龟象。故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蔡元定曰:图书之象,自汉孔安国、刘歆,魏关朗子,明有宋康节先生、邵雍、尧夫,皆谓如此。至刘牧始两易其名,而诸家因之。故今复之,悉从其旧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七·刘昫
  志第十四 车服·欧阳修
  卷五十八 志三十三·赵尔巽
  卷三百二十二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金台纪闻·陆深
  第六疏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一一一○七-二·佚名
  卷之六十九·祁韵士
  卷七十五·张守节
  卷二十七 上 五行志 第七上·班固
  吴筠传·欧阳修
  张家玉传·张廷玉
  晋纪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387)·司马光
  卷九十一·佚名
  165.郭子仪单骑退回纥·林汉达
  卷六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游杭·周履靖

    【破齐阵引】〔生上〕风月烟霞情致。琴书熏茗襟期。富贵云如。功名梦耳。毕竟亲同蝼蚁。拈花弄月须乘少。问水寻山莫待迟。从人笑绝痴。〔鹧鸪天〕少小摇华振雅音。淸泉白石在胸襟。马非蹀躞宁酬价。人不婵娟肯动心

  • 卷九十二·徐世昌

    费淳费淳,字筠浦,钱塘人。乾隆癸未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恪。诗话:文恪初守太原,民争水利,令开渠分溉。渠成,民筑桥其上,曰“费公桥”。洊擢苏抚,值岁旱,跪赤日中三日乃雨,民为绘图赋诗以颂。督

  • 卷三十六·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六 陆云【字士龙少与兄机齐名吴平入洛刺史周浚召为从事公府掾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後拜吴王晏郎中令成都王颖表为清河内史屡以正言忤旨机败并为颖所害】 大将

  •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柯劭忞

      ○成宗下   三年春正月癸未朔,暹国、罗斛国及没剌由诸番来贡方物。赐暹世子虎符。庚寅,遣使问民疾苦。除本年内郡包银、俸钞。免江南夏税十之三。增小吏俸。置各路惠民局。封药木忽儿为定远王。辛卯,命御史台鞠浙

  • 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一·赵尔巽

      ◎忠义八   姚怀祥全福、舒恭受等 韦逢甲长喜等 麦廷章刘大忠等 韦印福钱金玉等 龙汝元乐善、魁霖等 文丰 殷明恒高腾云等 高善继骆佩德等 林永升陈金揆等 李大本于光炘等 黄祖莲   姚怀祥,福建侯官人。嘉庆二

  •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七十·赵尔巽

      觉罗武默讷 舒兰拉锡 拉锡子旺札尔 孙博灵阿 图理琛 何国宗   觉罗武默讷,正黄旗人,景祖第三兄索长阿四世孙也。顺治四年,授世职拖沙喇哈番,累进三等阿达哈哈番,擢一等侍卫。康熙六年,授内大臣,管佐领。   十六年,命

  • 卷二十三·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二十三宋 张九成 撰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徳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

  • 卷之六十一·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十一月。壬子。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辰皆如之。记注○谕内阁。前因御史李嘉乐奏。河南布政使刘齐衔讳灾暴敛。贻误地方。并

  • 王聀传·欧阳修

    王王圭别名叔..。祖父名僧辩,南梁时官至太尉、尚书令。父亲名岂页,北齐时官至乐陵郡太守。世代居住在..县。他性情稳重恬静,志向度量深邃纯正,对名利际遇看得淡薄,交朋结友绝不随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招聘到秘书内省,

  • 卷四十·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四十   宋 李樗黄櫄 撰桓讲武类禡也桓武志也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间之李曰宣公十二年左传曰武王克商而作颂其三曰

  • 第45章·老子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1)。大盈若冲,其用不穷(2)。大直若诎,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3)。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4)。【题解】任继愈说:“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的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

  • 先賢仲子傳·冯云鹓

    仲子名由字子路魯之卞人也有勇力才藝以政事著名爲人果烈而剛直勇于行義初見夫子冠雄雞冠佩假豚拔劒而舞曰君子固以劒自衛乎夫子曰君子忠以爲質仁以爲衛不出環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則以忠化之侵暴則以仁固之何待劔

  •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佚名

    三藏菩提流支在胡相国秦太上文宣公第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尔时世尊告诸大众。汝当谛

  • 翻梵语·佚名

    今此书也。全部十卷。飞鸟寺信行之撰集。世所希也。一日余登醍醐山。于光台院客亭。悉昙字记三教指归行状记等讲述之日。阅此书深贤师之持本。久收箱底。蠹鱼甚投。携归。遂返璧之次借览。游佛国行汉土之思偏难默止。

  • 杨柳青小志·张江裁

    张江裁纂,民国27年(1938年)《京津风土丛书》铅印本。一卷。杨柳青旧为天津一大重镇,向无专志,此为首创,系张氏客津之时,游杨柳青后,以数日之力而成。分为疆域、河流、产业、民气、风俗、神庙、诗征。全志于风俗民情着

  • 琉球国志略·周煌

    域外地理。清周煌辑。十六卷。 煌, 乾隆进士。官翰林院侍讲。乾隆二十二年(1757)成书。约十一万字。首卷载御书三、诏敕六、谕祭文七。绘图有星野、琉球全图、国都、先王庙、册封中山王、针路等十二图。正文分星野、国

  • 香宋词·赵熙

    三卷,四百十四首。赵熙撰。民国六年(1917)霜甘小阁成都版。有自序。胡先骕《评赵尧生〈香宋词〉》,称其蜀中山水之作,“皆摩诘诗中之画,读之可作卧游者也”,“随手拈来,皆为秀句”。

  • 无垢优婆夷问经·佚名

    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问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之功德差别。佛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