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周官义疏

四十八卷。清鄂尔泰等奉敕撰,乾隆十三年(1748)钦定。据雷熔《方苞行状》载为方苞撰,沈廷芳为方苞传亦略同。方苞生平见《周官集注》。《钦定周官义疏》为清政府钦定《三礼义疏》之第一部。《汉志》载《周官经》六篇,《传》四篇。汉儒杜子春、郑兴、郑众、贾逵、卫宏、张衡所注,皆称《周官》,马融、郑玄所注,称《周官礼》,至唐贾公彦作疏开始沿用省文,称为《周礼》,清儒认为《周礼》并非本名,故在钦定时仍用《周官》。《钦定周官义疏》对汉至清之《周礼》研究进行广泛挖掘,并作了概括性总结,内容精赅详实。书首冠以《御制日知答》,对钦定此书予以说明。《御制日知答》中说:论《周官》者十则,以昭千古之权衡。其采掇群言,则分为七例:一、正义,直诂经义,确无疑的;二、辨正,后儒驳正,准确无疑的;三、通论,或以本节本句参证他篇,比类以测义,或引他经与此互相发明的;四、余论,虽非正确而依附经义,与事物之理有所推阐的;五、存疑,各持一说,义亦可通,或已被驳正,而持此论者多,未敢偏废;六、存异,名物象数,久远无传,难得其真,或创立一说,虽未被接受,而不得不存之以资考辨的;七、总论,本节之义已经训解,又合数节而论之,合一职而论之。并认为《周官》六典,其源确出周公,而流传既久,不免有所混乱,不必以为疑,亦不必以为讳。主张说《周官》者以汉郑玄《周礼注》为专门,而训诂既繁,不免有所出入,不可护其缺,亦不可没其长,颇为公正和客观。郑康成以下说礼者,明典制,王安石以下说礼者,阐义理,各执一说,所见皆偏,《钦定周礼义疏》粗精并贯,本末兼赅,博徵约取,持论至平,于《考工记》注奥涩不可解者,不强为之词,实为集汉学宋学之成。版本有:内府刊本、浙江刊本、清抄本。

《钦定周官义疏》全部章节目录

(1)御制三礼义疏序
(2)监理总裁校对分修校刋诸臣职名
(3)凡例
(4)引用姓氏
(5)目录
(6)卷首
(7)卷一
(8)卷二
(9)卷三
(10)卷四
(11)卷五
(12)卷六
(13)卷七
(14)卷八
(15)卷九
(16)卷十
(17)卷十一
(18)卷十二
(19)卷十三
(20)卷十四
(21)卷十五
(22)卷十六
(23)卷十七
(24)卷十八
(25)卷十九
(26)卷二十
(27)卷二十一
(28)卷二十二
(29)卷二十三
(30)卷二十四
(31)卷二十五
(32)卷二十六
(33)卷二十七
(34)卷二十八
(35)卷二十九
(36)卷三十
(37)卷三十一
(38)卷三十二
(39)卷三十三
(40)卷三十四
(41)卷三十五
(42)卷三十六
(43)卷三十七
(44)卷三十八
(45)卷三十九
(46)卷四十
(47)卷四十一
(48)卷四十二
(49)卷四十三
(50)卷四十四
(51)卷四十五【礼器图一】
(52)卷四十六【礼器图二】
(53)卷四十七【礼器图三】
(54)卷四十八【礼器图四】

猜你喜欢
  中庸章句·朱熹
  公孙龙子·公孙龙
  孔丛子·孔鲋
  法言·扬雄
  传习录·王守仁
  朱子语类·黎靖德
  鬼谷子·王诩
  物理论·杨泉
  杂学辨·朱熹
  榕村语录·李光地
  大学翼真·胡渭
  老子道德经憨山注·德清
  论语学案·刘宗周
  大学发微·黎立武
  论语点睛·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零九·彭定求

        卷109_1 【朝退】李適之   朱门长不闭,亲友恣相过。年今将半百,不乐复如何。   卷109_2 【罢相作】李適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卷109_3 【题汉州西湖】房琯   高流

  • 卷六十九·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六十九目录【一百字】念奴娇【下】石孝友姚勉林正大【三首】文天祥【二首】李彭老王奕柴望王易简董嗣杲王梦应邵博范端臣姚卞梁栋沈刚孙僧挥【二首】僧仲璋葛长庚【二首】李清照

  • 于鹄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于鹄,唐诗人。大历、贞元年间在世。初隐居汉阳山中,大历(766—779)中,从军塞上,担任过从事之类的微职。气质高洁,不合流俗,贞元六年(790)前后,辞官归隐,后卒于山中。 其诗“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

  • 自怡集·刘琏

    瑞粟歌(并序)臣闻洪蒙判而三才之道立,圣人出而天地之功成,此古今不易之理也。钦惟皇上奋兴农亩,君临天下,由武功而致文治,自有载籍以来不能多见也。至于躬览庶务,纎微必求其要领,教诲臣下必本乎道徳仁义,虽劳弗倦,是以皇天上帝欣

  • 第九十八回 良相遭囚呕血致毙 幸臣失势与妇并戕·蔡东藩

      却说谏大夫鲍宣,表字子都,系是渤海人氏。好学明经,家本清苦。少年尝受业桓氏,师弟相亲,情同父子。师家有女桓少君,配宣为妻。结婚时装束甚华,宣反愀然不悦,面语少君道:“少君家富,华衣美饰;我实贫贱,不敢当礼!”少君答道:“家

  • 第五十五回 平叛军太尉建功 保孱王邻封乞命·蔡东藩

      却说吴楚两王,闻得粮道被断,并皆惊惶,欲待冒险西进,又恐梁军截住,不便径行。当由吴王濞打定主意,决先往击周亚夫军,移兵北行。到了下邑,却与亚夫军相值,因即扎定营盘,准备交锋。亚夫前次回驻昌邑,原是以退为进,暗遣弓高侯韩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纪昀

    宦者传辽金元○辽王继恩 赵安仁王继恩赵安仁△王继恩王继恩棣州人睿知皇后南征继恩被俘初皇后以公私所获十岁以下儿容貌可观者近百人载赴凉陉并使阉为竖继恩在焉聪慧通 书及辽语擢内谒者内侍左厢押班圣宗亲政累迁尚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三 订立密约以后·溥仪

    早在旅顺的时候,郑孝胥就跟本庄繁谈妥了由我出任执政和他出任国务总理的条件。这件事情,郑孝胥直到本庄繁卸任前夕才让我知道。 一九三二年八月十八日,郑孝胥来到勤民楼,拿出一堆文件来对我说: “这是臣跟本应司令官办的

  • 卷十四·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十四武备二【武具一】皇帝大阅櫜鞬 谨按周礼夏官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本朝定制皇帝大阅櫜鞬鞬以银丝縀为之緑革縁天鵞绒里面缀金镮系明黄緌櫜以

  • 卷六十三、兴办铁路·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年,秋九月,收还英人所筑上海达吴淞铁路。初,同治五年,徇英商之请,筑铁路于上海江湾间,线长十里。是年展至吴淞,加长十四英里。路成,居民大震,请求江督沈葆桢,照会英领事阻止,不允。由都署商之驻京英使威妥玛,亦不允。后

  • 卷一百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饮食礼【为人后附】礼记曾子问孔子曰宗子为殇而死庶子弗为后也【注族人以其伦代之明不序昭穆立之庙其祭之就其祖而已代之者主

  • 卷十一·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觧頥正释卷十一   明 季本 撰秦朱子曰秦国名其地在禹贡雍州之域近鸟防山初伯益佐禹治水有功赐姓嬴氏其后中潏居西戎以保西垂六世孙大骆生成及非子非子事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

  • 祭义·姚际恒

    此秦人之笔,以篇中「黔首」二字知之,乃儒家之诸子也。虽少有疵处,然大段自醇正。此篇不专言祭,其首言祭,故名祭义尔。(卷八○,页一)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春禘」与郊特牲同,而与王制祭统「春礿」异,礼言不同也

  • 佛地经论卷第三·佚名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尔时世尊告妙生菩萨。妙生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论曰。如是已说教起因缘

  • 卷第十八·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八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使非亲尼浣故衣学处第四之二尔时邬陀夷。闻佛世尊说伽他已。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欲还宫白父王知。佛告邬陀夷。为佛使者理不应然。邬陀夷白佛言。为佛使者其事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五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五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五东晋司马氏都建康(亦云南晋)从元帝建武元年丁丑。至恭帝元熙二年康申。凡一十一帝一百四年。缁素一十六人。所译经律论并新旧集失译诸经。总一百

  • 卷第三(帝年下魏晋宋齐梁周大隋)·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三(帝年下魏晋宋齐梁周大隋)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帝年下者。始自三皇天唯一主。终乎两汉地无二臣。爰洎魏晋已来逮我大隋驭世。其间京邑将若猬毛。鸱蹲鹤立之都二十有二国。其一吴三秦凉魏齐陈

  • 卷第十五·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五 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明 清远渭公传 怀渭。字清远。晚自号竹庵。南昌魏氏子。实全悟俗姓之甥。法门之嗣子也。生时多异征。诵书攻文。不待师授。而知解日胜。全悟喜之甚。亟挽致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