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物理论

魏晋之际杨泉著。自然哲学著作。《隋书·经籍志》:“梁有《杨子物理论》十六卷。”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辑有《物理论》一卷,并保留了原书思想梗概,但其所据武英殿本《意林》误把《傅子》杂入《物理论》。严可均《铁桥漫稿》讲到此点。钱保塘作了重校。叶德辉辑《傅子》,根据宋本《意林》区分了二者。另有黄奭辑《汉学堂丛书》本等。书中提出了气一元论的自然观,认为“夫天,元气 也”。“元气皓大,则称皓天。皓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 他物焉”。从这种元气论出发解释了各种自然现象,指 出:“风者,阴阳乱气激发而起者也。……方土异气,疾 徐不同,和平则顺,违逆则凶,非有使之者也”;“激气成 风,涌气成雨”;“积风成雷,热气散而为电”;“游浊为 土”,“土精为石”

《物理论》全部章节目录

(1)物理论

猜你喜欢
  春秋·孔子
  韩诗外传·韩婴
  西铭·张载
  潜书·唐甄
  管子补注·刘绩
  二程外书·朱熹
  二程遗书·朱熹
  思辨录辑要·陆世仪
  韬晦术·杨慎
  答王龙溪·聂豹
  朱子礼纂·李光地
  论语学案·刘宗周
  四书通旨·朱公迁
  大学证文·毛奇龄
  蒙斋中庸讲义·袁甫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彭定求

        卷810_1 【听莺歌】灵澈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口边血出语未尽,   岂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偶然弄枢机,   婉转凌烟霞。众雏飞鸣何跼促,自觇游蜂啄枯木。   玄猿何事朝夜啼,

  • 权无染·唐圭璋

      凤凰台忆吹箫   水国云乡,冰魂雪魄,朝来新领春还。便未怕、天暄峰蝶,笛转羌蛮。一树垂云似画,香暗暗、白浅红班。东风外,清新雪月,潇洒溪山。   应是飞琼弄玉,天不管、年年谪向人间。占芳事,铅华一洗,红叶俱残。多少烟

  • 卷五·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五蒲州吴雯撰五排寄呈梁大司农承明曾奉召玉署喜相存国士知何忝尚书道最尊孤忠通贝阙素念托棠村騕褭途方远鵾鹏翼正骞愧无将履敬先得下堂言荐祢书仍在投琼语更温何曾分得丧端不异寒暄座席春风接

  • 列传第四十七·刘昫

    ○刘幽求 钟绍京 郭元振 张说 子均 垍 陈希烈附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也。圣历年,应制举,拜阆中尉,刺史不礼焉,乃弃官而归。久之,授朝邑尉。初,桓彦范、敬晖等虽诛张易之兄弟,竟不杀武三思。幽求谓桓、敬曰:“三思尚存,公辈

  • 卷八十五·志第三十五·百官一·宋濂

        ◎百官一   王者南面以听天下之治,建邦启土,设官分职,其制尚矣。汉、唐以来,虽沿革不同,恒因周、秦之故,以为损益,亦无大相远。大要欲得贤才用之,以佐天子、理万民也。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

  • 卷之九十三·佚名

    洪武七年九月癸亥朔以兵马指挥司副指挥世家宝为两浙盐运司副使赐公田米五十石初世家宝为刑部尚书坐事黜为庐陵知县召还为兵马副指挥至是升今官○甲子巩昌府安定县雨雹○乙丑礼部太常司奏祭祀拜礼考之礼记一献三献五献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纪昀

    奸臣传宋 【三】 ○宋三黄潜善 王伯彦 秦桧黄潜善 汪伯彦 秦桧 △黄潜善 黄潜善字茂和邵武人擢进士第宣和初为左司郎陕西河东地大震陵谷易处徽宗命潜善往视归不以实闻擢户部侍郎坐事谪亳州 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闲府靖

  • 毛吉传·张廷玉

    毛吉,字宗吉,余姚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被授予刑部广东司主事。该司管辖锦衣卫。锦衣卫卒刺探百官阴事,他们以片纸入奏,官员即得罪,公卿大夫无不惊恐不安。他们公开请托,轻侮官员,即使有罪被交给刑部,也没有人敢鞭打他们

  • ●卷之三·吕坤

    一和处事情以息争讼事人生天地间谁没个良心各人拏出良心来少人的就还人恼着人就陪话自家得罪于人自家就认不是这等有甚么争竞只为那奸狡的利己损人强梁的欺大压小昧心的枉口刁舌或自知理亏先递拦头假状或买求硬证专告

  • 二十年·佚名

    (壬午)二十年大明崇祯十四年春正月1月2日○壬申,也春住胡億送阿告飢索糧,令本道量給穀物。1月3日○癸酉,憲府啓曰:「守令署經之法,載於令甲,雖累經州縣之人,更爲署經,然後乃敢辭朝,此是祖宗朝古規。其意誠以字牧之爲任極重,苟非其

  • 卷七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二十四宣公十三年考异足利本注尽灭其族谓诛已甚谓作为永怀堂同补遗宋板疏不食其言【一叶左四行】食作实 见一国【六行】一作诸宣公十四年考异

  • 引·季本

    诗说解頥总论引予辑诗说解頥有正释三十卷字义八卷比诸家旧説为详然一以经文为主而于旧说多所破之览者或未防悉逹故述总论二卷以冠其端知总论然后知作诗之本义而考见得失由是而读全经则条理分眀可以得其指意之所在而凡

  • 佛地经论卷第二·佚名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是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成立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卷上·佚名

    无地地主人郭凝之编集师讳本寂。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往福州灵石出家。二十五登戒。寻谒洞山。洞山问。阇黎名甚么。师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山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洞山深

  • 北磵居简禅师语录·居简

    (参学)大观编北磵老师。人品甚高。造道甚深。其为文章。奇伟峭拔。甚似柳柳州。夫不逸於佛。固当在儒林丈人行。至若沈冥得丧之表。超脱死生之际。则文字语言。又特其游戏三昧。彼以文訾之者固陋。以禅誉之者亦浅焉耳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八·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颂古七佛并西天二十八祖传法偈。无相身心即有无有无两绝密交芦迅雷不及掩双耳梦断遥空月自孤。世尊降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惟吾独尊。指天指地已全提四顾周行见

  • 漏网喁鱼集·佚名

    清柯某(名佚,自署悟迟老人)撰。抄本。记道光十六年(1836)至同治六年(1867)间作者在常熟地区的见闻,诸如土豪劣绅横行霸道、农民濒于绝境迭起抗争、太平军与清军战争、太平天国乡官、土地等制度政策等。中华书局1960年

  • 大七宝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失译。说七佛之陀罗尼,能除众生之畏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