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钦定周官义疏凡例

一春秋传云先君周公作周礼其所称引则此经中无有也盖周礼指当时上下所行五礼之经曲以别於夏殷之礼此则分职命官之籍故揭於篇首曰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汉志本称周官经周官传至唐以後乃更名周礼朱子及郑樵辈曾辨之今仍曰周官从其始称且按以五官之职事於义为当也

一六典乃周公兼三王之道尽人物之性运用天理以法万世之书也伏读

圣制日知荟说十则皆五官精义灼见治本深契道揆谨冠全书以为治经者之准的次列经传及大儒之语义贯全经者为纲领其次则传经源流又其次则诸儒论行周官之得失读周官之法与夫注解者之得失竝附焉

一易有程传朱子本义诗有朱子集传书有蔡沈集传亦经朱子指授故折中彚纂皆奉以为宗视其离合以为衆说之去留春秋则有不用胡传更立一义者三礼自朱子请修而未果羣言莫适为主即仪礼经传通解亦仅开其端绪而意义则未暇发明陈澔礼记集说虽列於学官而自始出即不餍衆心兹故特起义例分为七类俾大义分明而後兼综衆说一曰正义乃直诂经义确然无疑者二曰辨正乃後儒驳正旧说至当不易者三曰通论?以本节本句参证他篇比类以测义?引他经与此经互相发明四曰余论虽非正解而依附经义於事物之理有所推阐五曰存疑各持一说义亦可通又?已经驳论而持此者多未敢偏废六曰存异名物象数久远无传难得其真?创立一说虽未即惬人心而不得不姑存之以资考辨七曰总论本节之义已经训解又合数节而论之合一职而论之以此七类叙次排纂庶几大指开卷了然而旁推交通义类可曲尽也案语各以类附七条之後?辞义连贯难以分析则附於最後一条之末

一朱子仪礼经传通解萃三礼而类别之又附益以他书故经传之文间见错出兹则三礼分编各为一书五官之文悉从其旧概无移动

一汉武帝求遗书得周官五篇司空职亡汉人以考工记附之名曰冬官非其实也兹称考工记以从其朔

一宋五子遵周易折中称子郑康成称字其余讲说之家皆以名书

一所取各家之说以经文先後为序不以其人之时代

一贾疏释注者双行小书各分附本注之下後儒说及案语与注疏相证相足者亦然其推阐经义者大书特列

一职方舆地古今异名既采昔人所考辨仍着目今府州县名使学者易晓疑则阙焉

一周官有古文今文异本贾疏云刘向未校之前?在山岩石室有古文考校後为今文郑据今文注故云故书作某盖故书即古文也其杜子春郑司农所读有异同者竝列焉兹不敢芟薙另提附经文音切之下其因此有所论说者仍存本注

一古今器物殊制异名郑康成在东汉之季犹为近古然考工记注语简而意澁难以尽通谨详绎记文及注疏可解者解之非确有所见不敢臆决以俟知者

一宋元明诸家有取注疏改换敷衍以为已说者有词语冗蔓无所发挥及显与理悖不足惑人者概从薙芟亦不置辨

猜你喜欢
  卷三一·邱濬
  孟子集疏卷三·蔡模
  孝经指解·佚名
  卷五·胡士行
  第十四章 5·辜鸿铭
  尚书大传卷二·孙之騄
  卷六十八·山井鼎
  卷四·孔颖达
  卷四十四·李光地
  卷四十八·顺治
  德立·慎到
  卷十三·佚名
  高僧傳卷第九·慧皎
  佛说菩萨本业经·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三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天寳十五载自奉先挈家避地鄜州及陷贼中作】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第能此起不患辞穷】爱客满堂尽豪杰开筵上日思芳草安得健步移逺梅乱挿繁花向晴昊

  • 卷四十四·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四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步陈集【起乙未正月尽五月】谢病归来杜门七百日矣不得已而作闽游忆戊寅春夏间偕朱丈竹垞南行今往还仍取此路东坡诗云团团如磨牛步步踏

  • 小诗五首·刘半农

    (小病中作)一若说吻味是苦的, 过后思量总有些甜味吧。二看着院子里的牵牛花渐渐的凋残, 就想到它盛开时的悲哀了。三口里嚷着“爱情”的是少年人, 能懂得爱情的该是中年吧。四最懊恼的是两次万里的海程, 当初昏昏的过去了,

  • 卷十九·沈德潜

    ☆杨汝字石湖,江南怀宁人。康熙庚辰进士,官至左都御史。○石湖公不动声色,为时名臣,朝野以德人推之。诗亦和平乐易,不愧雅音。○杂诗神龙蛰深渊,杳冥人莫测。玄豹隐南山,泽肤甘不食。造化本无端,归藏始生息。气盛物所尤,名高

  • 卷八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五可止可止姓马氏范阳房山人长近体律诗乾宁中赐紫後唐明宗令住持洛京长夀寺署号文智大师有三山集今存诗九首山居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果长纤枝曲岩崩直道移重猿围浅井鬬鼠下疎篱寒食

  • 卷八十五·列传第二十三·世宗诸子·脱脱

        ◎世宗诸子   ○永中 永蹈 永功(子璹) 永德 永成 永升   世宗昭德皇后生显宗、赵王孰辇、越王斜鲁。元妃张氏生鄗王允中、越王允功。元妃李氏生郑王允蹈、卫绍王允济、潞王允德。昭仪梁氏生豫王允

  • 后汉孝灵皇帝纪上卷第二十三·袁宏

      建宁元年(戊申、一六八)  春正月己亥,上征至,大将军窦武持节迎于夏门亭。   庚子,即皇帝位。   以太尉陈蕃为太傅,〔与〕(以)将军窦武〔及〕(为)司徒胡广录尚书事〔一〕。诏曰:&ldquo;太傅陈蕃辅弼先帝,出纳为允,謇谔之

  • 卷第一百五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七〔起柔兆敦牂(尽强圉协洽(丁未),凡二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尚史卷四十一·李锴

    列传十九晋诸臣传巩朔巩朔晋大夫士庄伯也【所出未详葢亦士氏族】灵公十一年【文十七年】搜于黄父遂复合诸侯于扈公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公子归生与赵盾书乃使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壻池为质焉景公二年【宣十二年】邲之

  • ◎萨镇冰勤俭可风·宣南吏隐

    萨镇冰字鼎铭,闽人,为中国海军前辈。民国二年冬,曾一度为上海之警察督办,出入必乘电车。其至海上,虽寓别克登饭店,然仅二等室计价亦不甚耗费。先是有仆某,性质与主同道,萨爱其勤俭,以女妻之。仆天资亦颇聪俊,成婚后,折节读书,不五

  • 第七章 在苏联 三 我不认罪·溥仪

    既然放不下架子,又不肯学习,我的思想根本不起变化,认罪自然更谈不到。 我知道,,在法律面前,我是犯有叛国罪的。但我对这件事,只看做是命运的偶然安排。“强权就是公理”和“胜者王侯败者寇”,这就是我那时的思想。我根本不

  • 卷一百五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五十雍正十二年十二月上谕十六道初二日奉上谕据浙江巡抚程元章奏称臣以巡抚兼司盐政所有缉私一事必赖弁兵协力同心始克整顿仰恳天恩凡有关於盐政事宜容臣仍令各鎭协营照旧分办督

  •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於古之卫君。【集解】:文颖曰:“六国时,卫但称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索隐】:按:庄者,严也,谓严威也。按:自汉明帝讳庄,故已後“庄”皆云“严”。孝景

  • 一乘品第三之一·佚名

    尔时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问已,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法王子。善哉文殊师利。汝今善能。问於如来应正遍知菩萨所行甚深法门。何以故?文殊师利。汝见诸法实义。现前无有疑惑。究竟到於智波罗蜜第一彼岸。为欲利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摄等品第六之余七等觉支。若别一界一处一蕴摄。若总一界一处二蕴摄。七智知。除苦集灭智。一识识。非随眠随增。初第二第三解脱。三界二处五蕴摄。七智

  • 太平经合校·王明

    道教典籍。170卷,中华书局 1979年版。今人王明编。汉代曾先后流传3种《太 平经》:西汉成帝时有齐人甘忠可的《天历包元太平 经》12卷,东汉末有于吉的《太平清领书》170卷、 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144卷,均已佚。明《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