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钦定周官义疏目録  经部四 礼类一【周礼之属】

卷首

圣制

纲领

总辨

卷一

天官冢宰第一之一

【序官】

卷二

天官冢宰第一之二

【大宰】

卷三

天官冢宰第一之三

【小宰 宰夫】

卷四

天官冢宰第一之四

【宫正 宫伯 膳夫 庖人 内饔 外饔亨人 甸师 兽人 人 鼈人 腊人】

卷五

天官冢宰第一之五

【医师 食医 疾医 痬医 兽医 酒正酒人 浆人 凌人 笾人 醢人 醯人盐人 幂人 宫人 掌舍 幕人 掌次】

卷六

天官冢宰第一之六

【大府 玉府 内府 外府 司会 司书职内 职岁 职币 司裘 掌皮】

卷七

天官冢宰第一之七

【内宰 内小臣 阍人 寺人 内竖 九嫔世妇 女御 女祝 女史 典妇功 典丝典枲 内司服 缝人 染人 追师 屦人夏采】

卷八

地官司徒第二之一

【序官】

卷九

地官司徒第二之二

【大司徒】

卷十

地官司徒第二之三

【小司徒 乡师】

卷十一

地官司徒第二之四

【乡大夫 州长 党正 族师 闾胥 比长】

卷十二

地官司徒第二之五

【封人 鼓人 舞师 牧人 牛人 充人载师 闾师】

卷十三

地官司徒第二之六

【县师 遗人 均人 师氏 保氏 司谏司救 调人 媒氏】

卷十四

地官司徒第二之七

【司市 质人 ?人 胥师 贾师 司虣司稽 胥 肆长 泉府 司门 司关掌节】

卷十五

地官司徒第二之八

【遂人 遂师 遂大夫 县正 鄙师 鄼长里宰 邻长】

卷十六

地官司徒第二之九

【旅师 稍人 委人 土均 草人 稻人土训 诵训 山虞 林衡 川衡 泽虞迹人 卝人 角人 羽人 掌葛 掌染草掌炭 掌荼 掌蜃 囿人 场人 廪人舍人 仓人 司禄 司稼 舂人 饎人稾人】

卷十七

春官宗伯第三之一

【序官】

卷十八

春官宗伯第三之二

【大宗伯】

卷十九

春官宗伯第三之三

【小宗伯 肆师】

卷二十

春官宗伯第三之四

【郁人 鬯人 鸡人 司尊彛 司几筵天府 典瑞】

卷二十一

春官宗伯第三之五

【典命 司服 典祀 守祧 世妇 内宗外宗 冢人 墓大夫 职丧】

卷二十二

春官宗伯第三之六

【大司乐】

卷二十三

春官宗伯第三之七

【乐师 大胥 小胥 大师 小师 瞽蒙眂了 典同 磬师 锺师 笙师 鎛师韎师 旄人 龠师 龠章 鞮鞻氏典庸器 司干】

卷二十四

春官宗伯第三之八

【大卜 卜师 卜人 龟人 □氏 占人簭人 占梦 眂祲】

卷二十五

春官宗伯第三之九

【大祝 小祝 丧祝 甸祝 诅祝 司巫男巫 女巫】

卷二十六

春官宗伯第三之十

【大史 小史 冯相氏 保章氏 内史外史 御史】

卷二十七

春官宗伯第三之十一

【巾车 典路 车仆 司常 都宗人家宗人 以神仕者】

卷二十八

夏官司马第四之一

【序官】

卷二十九

夏官司马第四之二

【大司马 小司马 军司马 舆司马行司马】

卷三十

夏官司马第四之三

【司勲 马质 量人 小子 羊人 司爟掌固 司险 掌疆 候人 环人 挈壶氏射人 服不氏 射鸟氏 罗氏 掌畜】

卷三十一

夏官司马第四之四

【司士 诸子 司右 虎贲氏 旅贲氏节服氏 方相氏 大仆 小臣 祭仆御仆 隶仆】

卷三十二

夏官司马第四之五

【弁师 司甲 司兵 司戈盾 司弓矢缮人 槀人 戎右 齐右 道右 大驭戎仆 齐仆 道仆 田仆 驭夫 校人趣马 巫马 牧师 瘦人 圉师 圉人】

卷三十三

夏官司马第四之六

【职方氏 土方氏 怀方氏 合方氏训方氏 形方氏 山师 川师 邍师匡人 掸人 都司马 家司马】

卷三十四

秋官司寇第五之一

【序官】

卷三十五

秋官司寇第五之二

【大司寇 小司寇 士师】

卷三十六

秋官司寇第五之三

【乡士 遂士 县士 方士 讶士 朝士司民 司刑 司刺 司约 司盟 职金司厉】

卷三十七

秋官司寇第五之四

【犬人 司圜 掌囚 掌戮 司隶 罪隶蛮隶 闽隶 夷隶 貉隶 布宪 禁杀戮禁暴氏 野庐氏 蜡氏 雍氏 萍氏司寤氏 司烜氏 条狼氏 ?闾氏 冥氏庶氏 穴氏 翨氏 柞氏 薙氏 硩蔟氏翦氏 赤犮氏 蝈氏 壶涿氏 庭氏衔枚氏 伊耆氏】

卷三十八

秋官司寇第五之五

【大行人 小行人】

卷三十九

秋官司寇第五之六

【司仪 行夫 环人 象胥 掌客 掌讶掌交 掌察四方 掌货贿 朝大夫 都则都士 家士】

卷四十

考工记之一

【三十工总叙 轮人 舆人 輈人】

卷四十一

考工记之二

【攻金 筑氏 冶氏 桃氏 鳬氏 ?氏段氏 函人 鲍人 韗人 韦氏 裘氏】

卷四十二

考工记之三

【画缋 锺氏 筐人 ?氏 玉人 楖人雕人 磬氏 矢人 陶人 旊人】

卷四十三

考工记之四

【梓人 庐人 匠人】

卷四十四

考工记之五

【车人 弓人】

卷四十五

周官图一

卷四十六

周官图二

卷四十七

周官图三

卷四十八

周官图四

【臣】等谨案周官义疏四十八卷乾隆十三年

钦定周官於汉时最为晚出又经刘歆王安石辈用之而悞致汉儒若何休宋儒若苏辙胡宏皆有异议然三代以上大经大法非是书莫由考见康成之注公彦之疏迭有阐□宋时说者益衆而王昭禹之详解王与之之订义尤为详博明儒若王应电之集传王志长之删翼亦足羽翼前儒我

皇上特命儒臣蒐讨自汉以来诸家之说详加甄

録而

案语推阐精微凡汉儒所假托者悉为抉摘使不为全经之蠧盖程朱所疑而末决者至

今日乃昭然掲日月云乾隆四十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佚名
  墨子閒詁卷一·孙诒让
  进东宫备览表·陈模
  泾野子内篇卷九·吕柟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二·王顼龄
  卷五十八·山井鼎
  卷三十一·胡广
  卷二十·魏了翁
  第四篇 心与物游(上)·丰子恺
  《定性书》原文·程颢
  卷四百四十八·佚名
  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佚名
  甚希有经·佚名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宗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六·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侵边 (北仙吕调家麻韵)·丁耀亢

    【北点绛唇】(鸣角掌号净扮番王上)势压中华,威倾方夏。驱鹰马,醉拥琵琶,直取明朝驾。十万貔貅夜渡河,贺兰山外黑风多。自从夺却阴山地,笑杀南朝日讲和。俺乃西番小王子帐下俺答是也。大元蒙古之后,世居西塞之边

  • 七言巻七十一·洪迈

      七言  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   沈佺期  传闻圣㫖向神京谁念羁囚滞洛城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  无事今朝来下狱谁期十月见横河君看鹰隼俱罢击为报蜘蛛收网罗  奉和幸韦嗣立庄  东山朝日翠屏开北

  • 卷三百七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一 朱纯 夏人歌 仪狄远兮禹德日彰禹泽涸兮醴酪洋洋舟楫败兮沛难杭顾瞻亳邑兮怀乐邦 麦秀歌 周道荡荡行迈靡靡载瞻故都

  • 御选金诗卷二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十一七言絶句三郦权闻砧玉闗消息到长安处处砧声捣夜防想得月残哀响断一灯清泪剪刀寒夷门遣怀梁园花木艳精神尽属东风防缀人雪压老梅香不起问君消得几多春慈恩塔慈恩石刻半公卿时遇闻人为指名

  • 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五·赵尔巽

      ◎孝义二   卢必升 李应麒 李中德 张文龄 黎安理 易良德   方立礼 丁世忠 汪良绪 贾锡成 王长祚刘国宾 曹超   黎兴岕夏汝英 金国选 张愫 李志善弟志勃 彭大士   钱孝则 任遇亨族子裕德 陆国安 徐守质兄

  • 卷十四 崇祯十一年戊寅·计六奇

      元帝降乩  正月,翰林及都察院接出圣上平台诏,百官起大数问天下事。仙降云:九九气运迁,泾水河边、渭水河边,投秦入楚闹幽燕。兵过数番、寇过数番,抢夺公卿入长安。军苦何堪、民苦何堪,父母妻子相抛闪。家家皇天、人人皇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七·陈厚耀

    韩史韩世家【节文】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晋景公十一年厥与郤克将兵八百乗伐齐败齐顷公于鞍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晋悼公之十年献子老寻卒子

  • 沐英传·张廷玉

    沐英,字文英,定远人。幼年时便死去父亲,跟随母亲躲避战乱,母亲又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惜他,收为养子,让他跟随朱姓。十八岁时,授为帐前都尉,驻守镇江。后升为指挥使,驻守广信。不久,跟随大军征讨福建,攻克分水关,夺取崇安,另外又攻

  • 楚归晋知(成公三年)·佚名

    ——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恩怨 【原文】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①,以求知②。于是l饩涨五x矣③,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4),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⑤。执事不以鼓(6),使归即7)君之

  • 梵天品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临般涅槃。告慧命阿难汝可於娑罗双树间安置敷具。如师子王右胁卧法。吾今後夜当般涅槃。阿难。我已究竟涅断除一切有为言说。我已作佛事已,说甘露无有窟宅。寂灭

  • 法句經卷上·欧阳竟无

      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一]無常品第一[二]〈二十有一章〉   [三]無常品者.寤欲昏亂榮命難保惟道是真。   睡眠解寤  宜歡喜思  聽我所說 操集佛言。   所行非常  謂興衰法  夫

  • 复香港女众书(二通)·太虚

    一以深密佛告善现,因论生论,展转谈及不为女人说过五六语等律文。佛于声闻乘专为比丘,初步即超欲界,故经律呵厌女,令女自厌,其处非一;大乘则胜鬘、月上等全异此。深密之告善现,乃以其深解空义,绝不须牵及此问题。我对女佛徒,只劝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二·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南无大威德佛 南无月光佛 南无旃檀香佛 南无须弥劫佛 南无山积佛 南无无垢色佛 南无无染佛 南无龙胜佛 南无金色佛 南无山吼自在王佛 南无金藏佛 南无火光佛 南无火自在佛 南

  • 妙臂印幢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鸡罗娑山诸兽依处妙宫殿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又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靡不皆如童子之形。并贤护等十六丈夫。尔时世尊以正念智。为诸

  • 人天眼目卷之五·智昭

    宗门杂录拈花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家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曰。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经文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

  • 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彭耜

    二卷。宋彭耜撰。古来推崇《老子》的学者,从朝廷命官到隐逸方士,其人数之多,不可胜数;又有帝王凑其趣,更有不知名者杂其间。众家著述之丰,可谓汗牛充栋。彭耜所撰《道德真经集注杂说》,杂录历代帝王崇尚《老子》及尊

  •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马致远

    一作《开坛阐教黄粱梦》。简名《黄粱梦》。杂剧剧本。元马致远、 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合作。四折一楔子, 末本。剧本取材于唐传奇《枕中记》。写书生吕 洞宾应举,宿邯郸黄化店。钟离权来店欲度吕 出家,吕不从。时店

  •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佚名

    唐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谄译,一十六品,与《不空罥索心咒王经》同,末后心印品第十七,沙门慧日翻,续附,总有二十二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