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仪礼章句

十七卷。清吴廷华(1682-1755)撰。廷华字中林,号东壁,初名兰芳,浙江钱塘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举人,由中书舍人历官福建海防同治。乾隆初年被举荐修编《三礼》。杭世骏《榕城诗话》称廷华去官后,寄居萧寺,钻研汉贾逵、唐孔颖达《仪礼》之说,而着《二礼疑义》数十卷(其中《周礼疑义》今已不见),博览精研,尤精于治丧礼。主要着述除《仪礼章句》外,还有《三礼疑义》、《曲台小录》、《东壁书庄集》等。《仪礼章句》以张尔歧《仪礼章句》过于墨守郑(玄)注句读,而王文清《仪礼分解句读》以句读为主,且笺注失之太略,故参考折衷了先儒旧说,以补二书所未及。每篇之中分其节次,每节之内,析其句读,然其训释大旨仍以郑玄、贾逵之注疏为本,亦兼采他说,附自案以发明之,尤以表礼为精细详核。其间亦多有穿凿附会处,然其分句释义,笺疏明简,确为经学之补益。是书成于乾隆初年,有乾隆丁丑刻本、嘉庆刊本、阮刻经解本。

《仪礼章句》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尚书·佚名
  礼记正义·郑玄
  两同书·罗隐
  尚书集传或问·陈大猷
  续孟子·林慎思
  胡子衡齐·胡直
  大同书·康有为
  二程粹言·杨时
  江式近思录集注·江永
  经学启蒙·陈淳
  四书大全·胡广
  四书疑节·袁俊翁
  质孔说·周梦颜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刘逢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童童学士·隋树森

    童童学士,据《蒙兀儿史记·阿术传》和《新元史·卜怜吉歹传》,童童乃河南王阿术之孙,河南王卜怜吉歹之子,蒙古族,兀歹兀良孩氏。其祖、父武功显赫。童童弃武从文,为集贤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泰定间迁河

  • 卷八·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八      宋 陈起 撰赵庚夫 庚夫字仲白莆田人寓居兴化军魏王八世孙两举春官不第以宗子取应得右选赵紫芝名冠四灵而仲白亚於紫芝陈振孙书録解题云刘後村志其墓择其诗百篇为山中小集属

  • 卷二百二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二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遂初小藁尤袤字延之无锡人入太学以词赋冠多士寻冠南宫绍兴十八年登进士第甞为泰兴令修筑外城不为金冠所防吏民为立生祠注江隂学官需次七年为读书计

  • 卷十五·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十五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名家【下之三】韦应物【西清诗话云韦苏州诗如浑金璞玉不假雕琢成妍唐人有不能到至其过处大似村寺高僧奈时有野态】游溪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落花

  • 高观国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高观国(生卒年不详)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史达祖同时,常相唱和,殆同为社友。陆游于嘉泰二年入都修撰国史,高观国有《水龙吟》词贺放翁七十八岁生山。观国复与陈造交,有《凤栖梧。湖头即席与长翁同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一·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五月丙辰朔遣医视周王朝堈疾从其请也○丁巳○陕西洮州地震○戊午○升太仆寺少卿蒋应奎为应天府府尹○己未○内苑先蚕坛进茧 发太仓银一万两于密云二万两并输怀来仓见贮京运米三万石于宣府以充军饷○庚申

  • 七十八、编辑小说杂志·包天笑

      前所纪载,我在上海的时报馆当编辑的时候,同时也写小说,编杂志,一天到晚,就忙了那些笔墨上的事。那个时候,我正当壮年,精种很好,除了编辑报纸杂志以外,每天还可以写四五千字,在卖文上,收入很丰。那个时候,各女学校的教书已不去

  •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孔子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②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①足恭:十足的恭敬。②左丘明:相传即《左传》的作者,但无确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十分谦

  • 卷五·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五宋 陈经 撰益稷【虞书】古书以益稷合于陶谟观此篇之文大槩与陶相连续如陶曰予未有知思日賛賛襄哉帝曰来禹汝亦昌言此文意相接其后乃分为益稷篇因禹有暨稷之事故以名篇帝曰来禹汝亦昌

  • 仪礼小疏卷七·沈彤

    呉江沈彤撰公食大夫礼鱼腊饪注云食礼宜熟飨有腥者疏云乐记云大飨而俎腥鱼郑注云以腥鱼为俎实不臑熟之是飨礼有腥也又左传云王享有体荐【宣十六年】以飨礼用体荐则腥矣故礼记云腥其俎谓豚解而腥之豚解者皆腥也按左传杜

  • 无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佚名

    无常品者,寤欲昏乱。荣命难保。唯道是真。睡眠解寤,宜欢喜思,听我所说,撰记佛言,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亦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七八)心品猎师经第七(第四分别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哆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猎师饲鹿。不如是心。令鹿得肥.得色.得力.得乐.长寿。猎师饲鹿。如是心饲。唯欲近食。近

  • 评宋明学说与佛学之真诠·太虚

    迩来中国之学者,颇有作学术史而窥探佛学者。姚鹓鶵君之作此篇,盖亦由著学术史之眼光出之者,其用心者勤矣!第予谓要论宋、明以来之学术:第一、须知皆儒、佛、道三教混合之学术;第二、须知最重要者尤在乎佛学;第三、须知由五代

  • 一相定无得观总持曼殊般若义·太虚

    古德示‘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训。然此不曰:万法归一,一归无处,正以申其一相之妙定,启其无得之正观也。万法尽归于无,固矣;但滞无成有,一昧于无事甲里讨生活,则将堕枯木禅豁达空等种种流弊。故巧设方便,而曰一归何处,俾行人于色

  •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佚名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如相续解脱经说。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说如来法身。如来法身有何相。佛告文殊师利。地波罗蜜。善修习乘身转集成。文殊师利。是如来法身相。当知复有不可思议相。有二因缘。谓彼离虚伪

  • 卷第十四(宿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四(宿字号) 甲子(周赧王十八年起)丙午(秦昭襄王元年)壬子(秦庄襄王元年)乙卯(秦始皇元年)癸亥(秦始皇九年止) 秦嬴姓。起昭襄王丙午。止子婴甲午。共六主。合四十九年。 (壬辰)十三祖迦毗摩罗传法龙树

  • 青崖集·魏初

    元代诗文别集。5卷。魏初撰。据明人焦竑《国史经籍志》,魏初撰有《青崖集》10卷,但今已不存。现存5卷本《青崖集》,是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本集卷首无序。卷1为五、七言古诗及五、七言

  • 慎言·王廷相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王廷相著。初刻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主要版本有明《王氏家藏集》本、明《王浚川所著书》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侯外庐编《王廷相哲学著作选集》本等。十三篇,计有《道 体》、《乾运》、《作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