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学问

明代王守仁(1472~1529)著。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主要著作有《大学问》和《传习录》。他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对后代反正统理学的思想家有很大影响,被称为阳明学。《大学问》成书于嘉靖三年(1524)。是王守仁在浙江稽山书院讲学时写的。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大人指统治者。统治者应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为大人之学,就必须去其私欲之蔽,自明其明德。要明明德就要亲民,就要致良知,最后才能达到“家齐治国而天下平”。这实际上把《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按自己的哲学思想加以理解,纳入三纲五常之中。为其晚年定论。该文包含了王守仁天人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主要的哲学观点。尤以“致良知”注解《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与朱熹格物说迥异。指出:“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归于正之谓也”。又认为格致诚正之“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可言,而其体之唯一,实无先后次序可分”,还说:“此格物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又把“明德”、“明明德”、“亲民”分别解释为“良知”、“致良知”、“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并提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编入《王文成公全书》。

《大学问》全部章节目录

(1)德洪序言
(2)《大学问》原文
(3)德洪序言白话译文
(4)《大学问》白话译文

猜你喜欢
  毛诗正义·孔颖达
  孝经注疏·邢昺
  子思子·汪晫
  菜根谭·洪应明
  仪礼·佚名
  近思录·朱熹
  申子·申不害
  伸蒙子·林慎思
  明道编·黄绾
  准斋杂说·吴如愚
  榕村语录·李光地
  思辨录辑要·陆世仪
  春秋正旨·高拱
  论语类考·陈士元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六出 酸报·李渔

    〖海棠春〗(外冠带、吉服,小生扶上)画堂今日神仙降,添半颗明珠入掌。未得寸心宽,先令双眸痒。老夫乔国用,只因病躯羸弱,老眼昏花,故此把婚姻大事,都叫女儿自家选择。他已曾相中才郎,约定今宵入赘,要老夫出来做主。叫院子,请小姐出

  • 张协状元·佚名

    题目张秀才应举往长安 王贫女古庙受饥寒呆小二村□调风月 莽强人大闹五鸡山第一出(末上白)【水斗调歌头】韶华催白发,光影改朱容。人生浮世,浑如萍梗逐西东。陌上争红紫,窗外莺啼燕语,花落满庭空。世态只如此,何用苦匆匆

  • 卷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四 王勃【字子安绦州龙门人文中子通孙也】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松吟白云际桂馥清溪里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春日宴乐

  • 卷一百三十三 志一百八·赵尔巽

      ◎兵四   △乡兵   乡兵始自雍、乾,旋募旋散,初非经制之师。嘉庆间,平川、楚教匪,乡兵之功始着。道光之季,粤西寇起,各省举办团练,有驻守地方者,有随营征剿者。侍郎曾国藩以衡、湘团练讨寇,练乡兵为勇营,以兵制部勒之,卒

  • 卷十六·连横

    城池志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是故有百里之封者,必有十里之城;有五十里之封者,必有三里之城;所以驻军旅而卫人民也。连横曰:台湾之建城古矣。澎湖虎井屿之东南,有沈城焉,天空浪静,望之在自,缭垣相错,周可数十丈,渔者常得其砖

  • 泾林续记·周玄暐

    黼庵柴公讳奇,弘治乙卯,读书于清真观池亭之东。四月既望,夜二鼓,月色如昼,公起步庭除,忽见五童子披鹤氅,麾羽扇凌空而下,翩翩为回波之舞。歌曰:驾而风兮策而霆,乘白鹤兮入苍冥,山青青兮海澄澄。又歌曰:月为璧兮珠为星,驾赤虬兮上玄

  • 一四三○ 军机大臣奏各省缴到违碍书籍缮单销毁片·佚名

    一四三○ 军机大臣奏各省缴到违碍书籍缮单销毁片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查各省缴到违碍书籍,共五千三百七十二本。理合缮具清单,缴进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孝闵帝纪·令狐德棻

    孝闵皇帝名觉,字陀罗尼,是太祖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元皇后。大统八年(542),生于同州官署。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当时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史元华见到他,回来后对亲近的人说:“这位公子有极贵之相,只可惜寿命不长。”魏恭帝

  •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吕思勉

    从南北朝至隋,可以算我国历史上一个由乱入治之世。但是其为治不久。论起隋文帝的为人来,也可以算一个英明的君主。他的勤于政治,和其持身的节俭,尤其是数一数二。所以承南北朝丧乱之后,取民未尝有所增加,对于杂税等,反还有所

  • 和与礼的辩证法·孔子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斯:此,这。节:节制,约束。 【译文】 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以前圣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这里,不管小

  • 第七章 36·辜鸿铭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辜讲孔子说:“聪明而高尚的人沉着冷静而高高兴兴;愚钝的人总是牵肠挂肚,整日愁容满面。”

  • 春秋集传纂例卷五·陆淳

    唐 陆淳 撰用兵例第十七赵子曰春秋纪兵曷无曲直之辞与【怪不以客主曲直为褒贬】曰兵者残杀之道灭亡之由也故王者制之【无王命及非侯伯不得兴师】王政既替诸侯专恣于是仇党构而战争兴矣为利【利其土地及党与】为怨【

  • 王言第二十一·管仲

    失传。

  • 卷十·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十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乡射礼第五之三賔北面坐取俎西之觯兴阼阶上北面酬主人主人降席立于賔东賔坐奠觯拜执鱓兴主人答拜賔不祭卒鱓不拜不洗实之进东南面注曰所

  • 卷第十六·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六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道品第十之二复次无觉无观定。如比丘。灭觉观内净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此比丘。故有内净信喜乐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缘得内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七·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如佛所说。边地律师五人受具戒。若有十人律师五人受戒。得戒不。佛言。得具戒。诸比丘得呵罪。如佛所说。过十夜衣。尼萨耆。云何得长衣。谓若入手若在膝上肩上作想。此是我衣。比丘得眠上座卧不。

  • 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李华

    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弟子李华撰三藏沙门输婆迦罗者。具足梵音。应云戍婆誐罗僧贺。唐音正翻云。净师子。以义译之。名善无畏。中印度摩伽陀国人。住王舍城那烂陀寺。本刹利种姓。刹帝利舍俗荣贵。依佛出

  • 五十六种书并序·韦续

    记述书法字体的著作。旧题唐代韦续撰。一卷。序中称后汉东阳徐安于搜读史籀,得十二时书,皆象神形,又加三十三体,共定五十六种(十二加三十三并非五十六,恐有误),则此书非其所作,只是为其所传。五十六种为龙书、八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