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孝闵帝纪

孝闵皇帝名觉,字陀罗尼,是太祖的第三个儿子。

母亲是元皇后。

大统八年(542),生于同州官署。

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

当时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史元华见到他,回来后对亲近的人说:“这位公子有极贵之相,只可惜寿命不长。”魏恭帝三年(556)三月,被定为安定公世子。

四月,任大将军。

十月四日,太祖驾崩,五日,继任太师、大冢宰。

十二月十七日,魏帝下诏以岐阳之地封他为周公。

二十一日,魏帝把皇位让给他。

魏帝驾临朝堂,派民部中大夫、济北公元迪送上皇帝印玺。

他一再推辞。

公卿诸侯劝其即位,太史陈述祥瑞之兆,于是从命登基。

当天,魏帝退居大司马府。

元年(557)春正月一日,即皇帝位。

烧柴祭天,在路门接见文武百官。

追尊皇父文公为文王,皇母为文后。

赦免天下罪犯。

封魏帝为宋公。

当天,槐里贡献四只红色雀鸟。

百官上奏道:“帝王登基,没有不更换历法的,以表明受命于天,改变百姓的观念。”诏命允许。

任命大司徒、赵郡公李弼为太师,大宗伯、南阳公赵贵为太傅、大冢宰,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柱国、中山公宇文护为大司马。

任命大将军宁都公宇文毓、高阳公达奚武、武阳公豆卢宁、小司寇阳平公李远、小司马博陵公贺兰祥、小宗伯魏安公尉迟迥等人为柱国。

二日,在圆丘祭天。

三日,在方丘祭地。

四日,在太社祭祀土神、谷神。

取消市门税。

五日,在太庙祭祀祖先。

七日,在乾安殿接见文武百官,按级别给予赏赐。

八日,诏命举荐贤能之士,昭雪冤枉受罚之人,表彰孝义贞节之人,关心鳏寡孤穷之人,优待八十岁以上老人。

十一日,在南郊祭天。

十二日,立元氏为皇后。

十五日,诏命广封诸侯国,作为周朝的屏障。

于是封太师李弼为赵国公,太傅赵贵为楚国公,太保独孤信为卫国公,大司寇于谨为燕国公,大司空侯莫陈崇为梁国公,大司马、中山公宇文护为晋国公,食邑各一万户。

二十一日,在太庙祭祀祖先。

二十三日,亲自耕种籍田。

二十六日,在剑南的陵井设置陵州,在武康郡设置资州,在遂宁郡设置遂州。

二月四日,在东郊祭日。

六日,改封永昌郡公宇文广为天水郡公。

九日,在太社祭祀土神、谷神。

十八日,楚国公赵贵图谋反叛,被处死。

下诏道:朕父皇从前与各位及众多文武官员,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天下。

自始至终,已有二十三年,辅佐父皇,上下和谐。

因此各位拥戴我登上皇位。

我即使不感恩戴德,难道不明白这一点?因此,我对于各位,同姓者如弟兄,异姓者如甥舅。

希望以此同心同德,平定天下,使各自的子子孙孙,得享百代的荣华富贵。

但是我不聪明,不能和睦上下,以致使楚国公赵贵不喜欢我,与万俟几通、叱奴兴、王龙仁、长孙僧衍等人私下封官,图谋危害国家。

尚未起事,被开府宇文盛等人告发。

经过审讯,都供认有罪。

说到这里,心中忧伤。

但法律是天下人的法律,我既然为天下执法,怎么敢因私情而废弃?《尚书》说:“奖励美德,及于后世;惩罚恶行,止于其身。”赵贵、万俟几通、叱奴兴、王龙仁等,治罪只限一家,长孙僧衍治罪只限一房,其余人均不问。

希望你们文武官员,都了解这件事。

太保独孤信因罪免职。

二十五日,任命大司空、梁国公侯莫陈崇为太保,大司马、晋国公宇文护为大冢宰,柱国、博陵公贺兰祥为大司马,高阳公达奚武为大司寇,大将军、化政公宇文贵为柱国。

三十日,秦州、泾州各献枝干连生之树。

三月一日,接见文武百官,按等级给予赏赐。

十一日,令柱国、卫国公独孤信自尽。

十四日,下诏说:“淅州去年歉收,百姓饥饿,我心中悲悯。

该州赋税未完成的,应当全部免除。

另派使者巡视,对穷饿者予以赈济。”二十五日,裁减六府官员,三分裁减一分。

夏四月一日,任命少师、平原公侯莫陈顺为柱国。

四日,诏命死罪以下的囚犯,各减刑一等。

十四日,拜谒成陵。

十七日,返宫。

十九日,在太庙祭祀祖先。

五月十一日,槐里贡献白色燕子。

皇帝想去昆明池观看捕鱼,博士姜须劝告,于是作罢。

秋七月五日,皇帝在右寝殿听理诉讼,多有哀悯。

十四日,在太庙祭祀祖先。

八月二日,在太社祭祀土神、谷神。

五日,下诏道:“我才登皇位,教化未至,使我百姓,多陷刑网。

如今秋天已到,将要执行死刑,念及群生,责任在我。

应当宽恕有罪之人,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凡犯死罪者,应当降为流放;流放罪以下的,各减一等。

不在赦免范围以内者,不得依此减罪。”二十八日,下诏说:“帝王治理天下,无不广泛访求人才,以治理百姓。

如今二十四军应当推荐贤良而有治理才能的人,每军举荐九人。

被举荐的人,以后如有不称职者,凡举荐的官府,都要治罪。”九月二十四日,下诏道:“我听说治理天下的,并不是只靠帝王一人,而是上下同心才能做到。

如今文武官员及军人未得封爵者,应当各升两大级。”改太守为郡守。

皇帝性格刚直果决,见晋公宇文护执掌大权,十分忌恨。

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以先朝大臣的身份,入宫侍奉皇帝,也忌恨宇文护专权,就与宫伯乙弗凤、贺拔提等人私下计谋,请求皇帝处死宇文护。

皇帝同意。

又引荐宫伯张光洛参与谋划。

张光洛悄悄把此事报告宇文护,宇文护于是令李植出任梁州刺史,孙恒出任潼州刺史。

乙弗凤等人不安,再次上奏皇帝,准备召见众官入宫,乘机杀死宇文护。

张光洛又将此事报告宇文护。

当时小司马尉迟纲总领宿卫兵,宇文护就召见尉迟纲,一块谋划废立皇帝。

命令尉迟纲进入皇宫,假传召见乙弗凤等人讨论政事。

乙弗凤等人抵达后,就一个一个捉住,押送到宇文护府邸,全部杀掉。

尉迟纲于是解散禁兵,皇帝才明白过来,而左右无人,独自在内殿,命令宫人手持兵器自卫。

宇文护又派大司马贺兰祥逼迫皇帝退位。

把皇帝幽禁在原来的官邸。

一个多月后,皇帝被害,当时十六岁。

李植、孙恒等人也被杀害。

武帝处死宇文护后,派太师、蜀国公尉迟迥在南郊尊谥他为孝闵皇帝,名其陵墓为静陵。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 恩幸·李百药
  卷二百四·列传第一百一·柯劭忞
  第八十六回 逞淫谋番妇构衅 识子祸严母知几·蔡东藩
  ●卷十六·陶宗仪
  卷第一百四·胡三省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八·佚名
  第四十九章 清代的盛衰·吕思勉
  第二六九谕同治九年十二月九日一一七○一--九·佚名
  第五示贴太岁(实则光绪)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一一一○七-一·佚名
  绎史卷二十三上·马骕
  耶律老古传·脱脱
  尼布楚条约·佚名
  卷六十七·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八柏类五言古庭柏          【北齐】魏 收古松圗偃葢新柏冩炉峯凌寒翠不夺迎暄绿更浓茹叶轻沈体咀实化衰容将使中台麝违山能见从双柏           【元

  • 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九储光羲临江亭五咏【并序】建业为都旧矣晋主来此而礼物尽备虽云在德亦云在险京口其地也鸣呼有邦国者有兴亡焉自晋及陈五世而灭以今怀古五篇为咏临江亭得其胜槩寄以兴言虽未及乎辩士

  • 卷三十二 【无时代】·陈衍

    ●元诗纪事卷三十二 【 无时代】侯官陈衍辑赵永嘉金方所项平父于演李宗冽徐孟岳吴仁叔吴伯庆杨鹏翼张明侯友彰何有成刘渊郭正平文若李明中张孟张起靼鞑哑◆赵永嘉宝盖山诗刻○宝盖山诗刻

  • 卷第二百八十八 後漢紀三·司马光

      起著雍涒灘(戊申)三月,盡屠維作噩(己酉),凡一年有奇。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乾祐元年(戊申、九四八年)   三月,丙辰,史弘肇起復,加兼侍中。   侯益家富於財,厚賂執政及史弘肇等,由是大臣爭譽之。丙寅,以益兼中書令,行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焦竑

      侯一(世封侯)   ◆世封侯   武定侯郭公英神道碑銘(楊榮)   武定侯郭良   泰寧侯陳珪   武安侯鄭亨傳   鎮遠侯贈夏國公謚武毅顧成神道碑(楊士奇)   鎮遠侯顧興祖   鎮遠侯謚襄恪顧溥神道碑(李東陽)   

  •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洪武十七年夏四月戊辰朔○己巳享太庙○升虎贲左卫指挥佥事王宝为府军左卫指挥同知府军卫正千户张刚单德府军右卫正千户李祥皆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豹韬卫副千户张荣龙骧卫副千户陆福府军右卫正千户蔡昇皆为鹰扬卫指挥佥

  • 第三十六回 识薄姬许负善相 虏魏豹韩信立功·黄士衡

    话说汉王自从彭城大败,回到荥阳,各国国王见楚强汉弱,恐为项王所攻,遂皆反汉归楚。当时雍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趁着汉兵败散之际,投降楚国。赵相陈余,闻得张耳尚在,心怨汉王设计欺己,亦与汉断绝和好。只有魏王豹身在汉军,心中虽然也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正德六年八月戊寅朔□ 大社 大稷○监察御史江万实言朝廷凡大事必令会官议拟正欲合众论之公以求事理之当然非素有一定之见岂能决择于立谈之间况窃听于旁者每如堵墙机密重务不免传泄自今凡有会议先具揭帖送与议者至期乃

  • 四七四 谕内阁国泰审办王仲智收藏不法书籍案殊属过当着交部察议·佚名

    四七四 谕内阁国泰审办王仲智收藏不法书籍案殊属过当着交部察议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国泰奏审办泰安县民王仲智潜居修炼,收藏不法书籍一案,将王仲智比照大逆律问拟,殊属过当。王

  • 立命之学·袁黄

    一、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我童年就失去了父亲。我母亲认为:学习医术可以养生活已,也能济世活人,而且学成一技在手,也可完成父亲的心愿。因此,我听从了母亲的意思,放弃了考试作官的念头,而改学医术。 有一天,在慈云寺遇到了一

  • 卷一五四·邱濬

    ▲四方夷落之情(中)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薰鬻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驼、驴、羸(与骡同)、駃騠(生三日而超其母)、騊駼(生北海)、驒奚(駏

  • 卷十八·孙奇逢

    万章章句上舜往于田章大舜一生心事孟子以怨慕二字括之怨慕二字不宜分析看慕即含蓄在怨内如穷人无所归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是孟子设论以推极其心摹写徘徊自问负罪引慝一段笃挚情况正所谓怨慕也怨非正情之发然怨而

  • 孝经刊误·朱熹

    【古今文有不同者别见考异】宋 朱子 编仲尼闲居曾子侍坐子曰参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卷二十五·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二十五长洲余萧客撰论语论语序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尺二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分居一又谦焉郑序【仪礼疏入】赞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德则大矣比德

  • 卷九·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九宋 魏了翁 撰庄公元年至八年【一】无事而书月闵僖亦然元年王正月正义曰此月无事而空书月者庄虽不即君位而亦改元朝庙与民更始史书其事见此月公宜即位而父弑母出不忍即位故空书其文闵僖

  • 卷七十·道世

    ▲恶报部第十一夫有形则影现,有声则响应。未见形存而影亡,声续而响乖。善恶相报,理路然矣!幸愿深信,不猜来诮。轻重苦报,俱依下述。如身行杀生,或剥切脔截,炮熬蚶蛎,飞鹰走狗、射猎众生者,则堕屠裂斤割地狱中。蒸煮烧炙众生者,则

  • 卷第八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无锡长泰德为宗禅师嘉禾陈氏子。示众森罗万象。常露现前。眨上眉毛。劒去久矣。伶俐的

  • 卷之二十五·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五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佛事黄檗大和尚命蕴谦监寺斋法衣至师举示众云寸丝不挂人天瞻仰无门一线放开众生成佛有分老黄檗既尚普门分付新圣寿亦如雪峤承当不敢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