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四

王勃【字子安绦州龙门人文中子通孙也】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松吟白云际桂馥清溪里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帝里寒光尽神臯春望浃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山亭夜宴

桂宇幽襟积松台凉夜永森沈野迳寒肃穆岩扉静竹晦南阿色荷翻北潭影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磵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怀仙【并序】

客有自幽山来者啓予以林壑之事而烟霞在焉思解缨绂永咏山水神与道超迹为形滞故书其事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賖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忽梦游仙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佩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寥廓沈遐思周遑奉遗诲流俗非我郷何当释尘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寒夜怀友人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江南弄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雾香烟眇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遥相思草徒緑听双飞凤凰曲

秋夜长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露白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鸣环曳佩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纎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郷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采莲曲

采莲归緑水芙蓉衣秋风起浪鳬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揺橹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娼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光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临高台

临高台高台?絶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东迷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緑树揺春风旗亭百队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轮翠盖不胜春叠榭层楹相对起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末空歌屏朝掩翠妆镜照窥红为君开宝髻蛾眉罢花丛尘间狭路黯将暮云开月色明如素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娼家娼家少妇不须颦东园桃李片时春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緑叶青跗映丹萼与君徘徊上金阁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茰幙落花飞撩乱入中帷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落花度氛氲遶高树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铜雀妓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檟冷谁见绮罗情

圣泉宴【并序】

玄武山有圣泉焉浸淫历数百千年乘岩泌涌接磴分流下瞰长江沙堤石?咸古人遗迹也兹乃青苹録芰紫苔苍藓遂使江湖思远寤寐寄托旣而崇峦左岥石壑前荣丹崿万寻碧潭千顷松风唱响竹露薰空潇潇乎人间之难遇也方欲以林壑为天厉琴樽为日用嗟乎古今共逝方深山上之悲少长同游且尽山隂之乐盍题芳什共写高情诗得泉字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薰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寻道观

芝?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见空望白云衢

散关晨度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重别薛华

明月沈珠浦秋风濯锦川楼台临絶?洲渚亘长天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惟有泪还望独潜然

游梵宇三觉寺

香阁披青磴琱台控紫岑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欣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麻平晚行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磵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送卢主簿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樽俗事稀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饯韦兵曹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臯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白下驿饯唐少府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仲春郊外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絶四邻乌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尘

郊兴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踈山人不惜醉惟畏緑樽虚

郊园即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草徧南亭合花浓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金坛疎俗宇玉洞侣仙羣花枝栖晩露峰叶度晴云斜照移山影回沙拥溜文琴樽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春日还郊

闲情兼默语携杖赴岩泉草緑萦新带榆青缀古钱鱼牀侵?水鸟路入山烟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对酒春园作

投簪下山阁擕酒对河梁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繁莺歌似曲疎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閲年光

观内怀仙

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牵花寻紫洞步叶下清谿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秋日别王长史

别路长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潜然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緑齐山叶满红泄岸花销泉声喧後磵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长柳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顔

覊游饯别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竟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易阳早发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危阁寻丹嶂回梁属翠屏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复此凉飈至空山飞夜萤

焦岸早行和陆四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深湾夜宿

津途临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絶滩声隐峰交树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此时故乡远寜知游子心

伤裴録事丧子

兰堦霜候早松路?台深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沈露文曦宿草烟照惨平林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籝金

泥谿

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风生苹浦叶露泫竹潭枝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秋日仙游观赠道士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雾浓金竈静云暗玉坛空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林泉明月在诗酒故人同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出境游山二首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驱羊先动石走兎欲投巾洞晩秋泉冷岩朝古树新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振翮凌霜吹正月伫天浔回镳凌翠壑飞轸控青岑岩深灵竈没涧毁石渠沈宫阙云间近江山物外临玉坛栖暮夜珠洞结秋隂萧萧离俗影扰扰望乡心谁意山游好屡伤人事侵

三月曲水宴

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萦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鄽凤琴调上客龙辔?羣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曦南岭乘沙眇北川傅岩来筑处磻溪入钓前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

晚届凤州

宝鸡辞旧域仙凤历遗墟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

羁春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林塘怀友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

山扉夜坐

抱琴开野室擕酒对情人林塘花月下别是一家春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春游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林泉独饮

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他乡叙兴

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春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临江二首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江臯木叶下应是故城秋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羣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别人

久客逢余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赠李十四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眺极花柳映边亭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冬郊行望

桂密岩花白梨踈林叶红江臯寒望尽归念断征蓬

寒夜思友二首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复此遥相思清樽湛芳緑

始平晩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道賖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普安建隂题璧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秋江送别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今巳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妬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擕手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七

 

猜你喜欢
  卷三·唐圭璋
  第二十七出 魂游·汤显祖
  荆棘·周作人
  时 间·林徽因
  卷三十四·孙默
  卷一百七·冯惟讷
  卷三百八十四·曹学佺
  滕王阁序 译文·王勃
  卷四十二·陈元龙
  卷五十三·陈邦彦
  卷六百九十九·佚名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一·张说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六·黄庭坚
  卷五·施元之
  第十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二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郑曰哥舒翰其先盖突骑施酋长哥舒部之裔也鹤曰翰自陇右节度使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又加河西节度进封西平郡王○天寳十三载在长安作】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

  • 卷二十五 茕斋古赋八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五茕斋古赋八首 明堂赋  并序 昔在天皇,告成岱宗,改元乾封,经始明堂,年纪总章。时缔构之未辑。痛威灵之遐迈。天后继作,中宗成之。因兆人之子来,崇万祀之丕业。盖天皇先天,中宗奉天。累圣纂就,鸿勋史宣。

  • 吴淑姬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淑姬」①北宋人,生平不详。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录其词三首。《全宋词》补断句一。《永乐大典》卷808“诗”字韵引张侃《拙轩初稿》载吴淑姬诗,用陆龟蒙诗“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句,疑即此人。

  • ●明季三朝野史卷之三·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亭林氏编辑  思文纪略  帝讳聿键,初封南阳王,袭祖端王爵。崇祯九年,京师戒严,倡义勤王,以擅自出境治罪,锢高墙。宏光即位,赦出。南京失守,王即位于福州。丙戌八月出奔,没于汀,在位一年。  宏光元年乙酉夏五

  •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七·陈厚耀

    齐桓公下桓公欲赏死事之后曰吾国者衢处之国馈食之都虎狼之所栖也今毎战舆死扶伤如孤【如字当作之】荼首之孙【茶首白首也】仰倳防之寳【倳防谓死事寳谓赏也】吾无繇与之为之柰何管子对曰吾国之豪家迁封食邑而居者君章

  • 名山藏卷之二十·何乔远

    何臣乔远恭辑典谟记二十◆典谟记二十武宗毅皇帝一○武宗毅皇帝一武宗毅皇帝御讳厚■〈昭上火下〉孝宗嫡长子也生二岁立为太子稍长英敏好骑射孝宗大渐召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榻前执健手以托孝宗崩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纪昀

    艺文略 【五】诸子类第六 【儒家 道家 释家 法家 杂家 农家 小说家 兵家】○诸子类第六(臣)等谨案郑志诸子类分十一门今依类编次其名家墨家纵横家谨从四库全书例缺之至宋以后传孟子学者俱归入四书门儒家道家释家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纪昀

    器服略 【二】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君臣服章制度士庶冠服后妃命妇首饰服章制度士庶妻首饰服章制度天子诸臣玉佩剑绶玺印○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臣)等谨按郑志本门列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标题考下首列冕次冠次弁次帻次巾等制

  • 一二○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校勘文津阁全书匠役不敷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一二○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校勘文津阁全书匠役不敷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启者:现奉旨将文津阁所贮四库全书详加校勘,所有应行挖补讹字及改换篇页之处甚多,卷页浩繁,此间匠役不敷,祈大人遴派武英殿妥熟匠

  • 元孝友传·李百药

    元孝友,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临淮王..无子,孝友袭爵。累迁沧州刺史。孝友为政温和,喜施小惠,虽操行不能纯洁,却也无所侵犯,百姓亦以此为便利。魏静帝在华林设宴款待文襄,孝友醉酒,趁机自誉,又说:“陛下许赐臣以才能。”帝笑着说

  • 陈纪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壬辰、572)·司马光

    陈纪五 陈宣帝太建四年(壬辰,公元572年) [1]春,正月,丙午,以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中书监王劢为右仆射。 [1]春季,正月,丙午(初三),陈朝任命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中书监王劢为右仆射。 [2]己巳,齐主祀南郊。 [2]乙巳(初二),北齐后主到

  • 卷一百九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九十三 朱批赫胜额奏摺 雍正五年十月十七日贵州按察使【臣】赫胜额谨 奏为遵 旨事雍正五年八月初五日【臣】恭请 圣训奉 上谕贵州廵抚何世璂前任臬司富贵居官如何之处尔随路访察一到任即

  • 刘寰伟·周诒春

    刘寰伟 年二十六岁。生于美国旧金山。兄琳。业商。未婚。初学于广州广仁小学堂。及岭南学校。毕业。充岭南学校训导员。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政治经济学。民国二年。习土木工程。民国三年。得学士

  • 松阳讲义卷八·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论语先进于礼乐章这一章是圣人欲以周初文质得中之礼乐挽周末文胜之礼乐礼乐只是一个礼乐用之却不同文胜不指变礼易乐者説当周之初文武周公制礼作乐斟酌尽美而当时风俗淳厚用礼乐者莫不彬彬文质得中

  • 卷六十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七钱塘程川撰礼八周礼三人谓周公不言刑秋官有许多刑如何是不言刑【陈淳録秋官】古人屋无廊庑三公露立于槐下九卿露立于棘下当其朝会有雨则止曾子问诸侯见天子入门而雨霑服失容则废【陈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提婆达兜。诣阿阇世王所。到已即就座坐。时王阿阇世。即从坐起。头面礼调达足。还就座坐。时王阿阇世。白调达言:我曾闻尊者调达。彼沙门瞿昙。常作是语。有五

  • 第一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一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缘起品第一伏魔品第二缘起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咸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彦悰

    凡六卷。唐代彦悰撰。又称沙门不敬俗录、集沙门不拜俗议、沙门不应拜俗事、不拜俗仪等事。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书集录由东晋咸康六年(340)至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关于沙门应否拜俗之奏、诏、敕、启、表、状、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