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相应相可经

随机推荐

  • 初集卷三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六古今体七十一首【丙寅八】三箭山龙泉关侧崇崖竦峙康熙二十二年我圣祖经此勒马而射连飞三矢直逾岩顶居民遂呼其处为三箭山经过其下仰维扬之烈蹟切如在之溯思不愧无文因成有述柔弓长箭夙

  • 卷十三·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三      宋 韩淲 撰七言律诗 赵太社出示夕月斋宫所作次韵报之 年时过我涧之南寂寞宽闲所共堪此道吾侪非自苦人情物态是谁谙?心纵惜形容变餬口犹图齿颊甘且和湖边夕月句老生无奈只常

  • 秋崖小藁钞·吴之振

    方岳感风谢客閤閤官蛙鸣,齁齁老牛喘。政坐一朝暄,作此十日沴。天公信难料,气候随手转。吾贫了目前,遽脱春衣典。宁知昨夜雪,缩若蚕作茧。坐令鼻流沫,客邪闭关键。畏风甚防秋,畏酒甚把浅。呼童语之故,有客姑谢遣。使吾早自觉,安

  • 班马异同卷三十一·倪思

    游侠传第六十四史记一百二十四游侠传第六十二汉书九十二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扵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着扵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懐独行君子之徳义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七·佚名

    嘉靖四年正月庚申朔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贺礼○辛酉○代王自宣府还大同上闻之以书慰谕赐银百两纻丝四表里初王在宣府欲还上令守臣谕旨俟叛卒事宁方行至是大同镇巡官启王首恶已获余党悉遁至乃还以永昌守备指挥佥事阎

  • 卷之二百八十二·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闰二月。辛丑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乙卯皆如之。记注  ○成都将军岐元等奏、瞻对番民叛藏。派兵守隘。并未扰及邻界。因藏官贪虐起衅。别无异志。现经派员

  • 第二十二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吕思勉

    夏代事迹,有传于后的,莫如太康失国少康中兴一事。这件事,据《左氏》、《周书》、《墨子》、《楚辞》所载,《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周书·尝麦解》,《墨子·非乐》,《楚辞·离骚》。大略是如此的。

  • 一一九八 军机大臣奏将发下全书内《文子》之错误发交改正并将校对记过片·佚名

    一一九八 军机大臣奏将发下全书内《文子》之错误发交改正并将校对记过片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初三日蒙发下四库全书内《文子》二本,臣等详加阅看。其首页错写撰书人名姓一行,并未挖改;又多写按语一篇,实属错误。除将原书发交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六下·袁枢

    宋 袁枢 撰丁零叛燕晋武帝太元八年丁零翟斌起兵叛秦慕容凤及燕故臣之子燕郡王腾辽西段延等各帅部曲归之初丁零翟斌世居康居后徙中国九年慕容凤王腾段延皆劝翟斌奉慕容垂为盟主斌从之垂至洛阳斌帅其众来与垂防劝垂称

  • 符存审传·薛居正

    符存审,字德祥,陈州宛丘人,原名符存。父亲符楚,任本州牙将。符存审少年时有豪侠气概,多智谋,常谈论兵家战事。乾符末年,黄河以南出现强盗,符存审纠集豪强,保护乡里。此时本郡人李罕之从强盗发家,授予光州刺史,因而前往依附他。中

  • 卷四十九·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四十九明 黄训 编工部【都水司上】重修京都城壕记【呉寛】惟太宗文皇帝入继大统之七年肇建京都于朔方所以临御中国控制四方其形势雄其规模大其谋虑深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 洪武六年三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制中都城隍神主成,遣兵部尚书乐韶凤奉香币,往奉安之,以是月十五日行事,祭用牛、羊、豕各一,仍令临濠行大都督府及各军民诸司官自初六日为始斋戒,至期陪祀。御制祝

  • 尚贤上第八·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

  • 勝鬘師子吼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兩種異譯對勘。(一)唐菩提流志譯勝鬘夫人會.〈大寶積經第四十八會〉校   註略稱唐本。(二)西藏勝友等譯聖勝鬘夫人師子吼大乘經.〈亦編入大寶積經第四   十八會〉略稱

  • 答金中和问(二则)·太虚

    问一:宗教多是清净无为,慈悲博爱,然于国家前途,是否有益,究竟能救国否?答一:有一些人于史实多有认识不清之病,如犹太人因不信基督教故其教不行于犹太,而犹太之亡国于基督无干。且基督于别国而信之者则强,如犹太人驱耶稣教徒于罗

  • 卷二 明月禅心·李叔同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持犯篇)第一门第一章 持犯总义-持犯名字第一门第二章 持犯总义-持犯体状第一门第三章 持犯总义-成就处所第一门第四章 持犯总义-辨犯优劣第一门第五章 持犯总义-方便趣果第一门第六章 持犯总义-阙缘

  • 卷第四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五为显上义复应思择九十八随眠中。几由所缘故随增。几由相应故随增。颂曰。未断遍随眠  于自地一切非遍于自部  所缘故随增非无漏上缘 

  • 学堂歌·张之洞

    《学堂歌》为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4年所创,受外国学堂歌曲及中国古风影响,主要目的是“感发其忠爱之忱,鼓励其自强之志”,格式为六字句加七字句,共分十三段。乐曲曲调厚重凝实,铿锵有力,沉稳中而有起伏变化,充分体现了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