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耀童子经

随机推荐

  • 潘阆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潘阆(?—1009)字逍遥,又号逍遥子,大名(今河北大名)人。至道元年(995),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后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大中祥符二年卒。事迹见于《咸淳临安志》卷六五、卷九三。工诗。有《逍遥集》一

  • 卷第六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八〔起屠维亦奋若(己丑),尽昭阳大荒落

  • 卷第九·徐鼒

    乙酉、我大清顺治二年(一六四五)春正月(明弘光元年。是岁南都亡,唐王立于福州,称隆武元年;鲁王监国绍兴,以明年称监国鲁元年)乙酉朔,日有食之。明福王在南京免百官朝贺(考曰:「圣安本纪」、「绎史」俱云免百官朝贺;而「南都甲乙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纪昀

    唐纪 【五】 中宗二睿宗 ○中宗二 神龙元年 【考异曰新纪长安五年正月壬午大赦甲辰太子监国改元按则天实录神龙元年正月壬午朔大赦改元旧纪唐厯统纪 会要皆同纪年通谱亦以神龙为武后年号中宗因之新纪误也】 春正月癸

  • 楚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楚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何腾蛟何腾蛟字云从,贵州五开卫人,浙江山阴籍也。天启辛酉乡荐。崇祯初,知南阳,流寇每躏其境,腾蛟训练乡健为二十四营御贼,多有斩获,威惠大着。九年,从巡抚陈必谦败贼于安皋,论功入为武库主事。佥事怀

  • 孝宗本纪·张廷玉

    孝宗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名叫朱..樘,宪宗第三子。其母淑妃纪氏,成化六年(1470)七月生朱..樘于西宫。当时,万贵妃得宠于宪宗,宫中敢怒不敢说。悼恭太子死后,宪宗才知道..樘一事,在周太后宫中抚养朱..樘。

  • 卷二十·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小旻之什 小旻大夫刺幽王也 苏氏曰小旻小宛小弁小明四诗皆以小名篇所以别其为小雅也其在大雅者谓之召旻大明独宛弁阙焉意孔子删之矣 朱注大

  • 第十三章 23·辜鸿铭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辜讲孔子说:“聪明人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愚蠢的人只求一致,而不讲求和谐。”

  • 卷四·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四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昏礼第二之二夙兴妇沐浴纚筓宵衣以俟见注曰夙早也昬眀日之晨俟待也待见于舅姑寝门之外古者命士以上年十五父子异宫敖氏曰士妻之纚筓宵

  • 卷十四 总论圣贤·张伯行

    此卷论圣贤相传之统,而诸子附焉。盖自尧舜以来,传之孔子,孔子传之颜曾,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孟子,遂无传焉,楚有荀卿,汉有董仲舒、杨雄、诸葛亮,隋有王通,唐有韩愈,虽未能传斯道之统,然其立言行事,有补于世教,皆所当考也。迨于宋朝诸

  • 四法品第二·佚名

    于是持心梵天。说此偈赞佛已,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何谓菩萨志性坚强意不懈厌。何谓菩萨所言柔和辞无恼热。何谓菩萨所造德本超诸众生。何谓菩萨威仪安详而不卒暴。何谓菩萨于清净白法多所长益。何谓菩萨所至土地游步究缚。

  • 卷二十八·赞宁

    ◎兴福篇第九之三(正传十五人附见一人)○后唐洛阳中滩浴院智晖传释智晖,姓高氏,咸秦人也。权舆总角,萌离俗之心,不狎童游,动循天分。鍻遇圭峰温禅师,气貌瑰伟,虚心体道,?其门者,淑匿旌别矣。谓晖曰:“子实材器多能之士也。”请祈

  • 人 生·太虚

      今天且提出“人生”两个字的名义来谈谈。  “人”是什么?怎样叫“生”?这是两个问题。世俗对于人生的解说,往往以为人生几十年光阴就是人生的安立,把人生概指为“人之一生”、“人的生命”或“人的生活”而已。今谓

  •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六万。菩萨八十亿。摩竭国中众优婆塞六百万。临灭度时最后末年至罗阅只初首新岁。于时世尊即如其像三昧正受。庄严于斯三千大千世界。悬缯幡彩

  • 金刚三昧经论卷下·元晓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真性空品 论曰。真如之法具诸功德。与诸行德而作本性。故言真性。如是真性绝诸名相。以之故言真性空也。又此真性离相离性。离相者离妄相。离性者离真性。离妄相故妄相空也。离真性故真性亦空。以之

  • 野菜赞·顾景星

    《野菜赞》顾景星撰,具体介绍食法及野菜之异名,且有诗赞之

  • 四字鉴略·王仕云

    《四字鉴略》是清代顺治年间,江苏南京进士王仕云着手编纂的一本四字一句的概述中国通史的书。凡一卷,更为简洁,易记易诵。侧重记述政治、军事大事,与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无关的略而不书。 此书顺治年间成书,为了避清帝讳,在翻

  • 四书通·胡炳文

    元胡炳文(字仲虎)撰。二十七卷。此书以为赵顺孙《四书纂疏》、吴真子《四书集成》阐发朱熹之论,偶有相反之说。因而重为著作,附加己说,作为此书。对朱子以前之说都排斥不取,只取赵、吴两书中的十四家说,又增入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