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凡三卷。宋代灵芝元照撰。又称观无量寿经义疏。略称新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本书为观无量寿佛经之注释书。上卷阐述玄义,内分教兴来致、摄教分齐、辨定宗旨、料简异同等四门,中卷、下卷则依文解释。此书广究诸家之要义,其解说采取天台智顗及善导之释义,如十六观之解释取智顗之说,九品之解释则采善导之论,然其于十六观之看法不同于智顗之观心说。又于辨定宗旨一门中有关事理及观法之解释,与料简异同门所说,皆为本书之特点。本书之注释书有:观无量寿经扶新论一卷、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三卷,宋代戒度撰;观无量寿经白莲记四卷,宋代用钦述。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全部章节目录

(1)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序
(2)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上
(3)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之中
(4)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下

猜你喜欢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佚名
  金七十论·佚名
  佛说维摩诘经·佚名
  参天台五台山记·成寻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佚名
  方等般泥洹经·佚名
  禅关策进·祩宏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佚名
  净名玄论·吉藏
  辟除贼害咒经·佚名
  咒时气病经·佚名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佚名
  礼法华经仪式·知礼
  增慧陀罗尼经·佚名
  沙弥尼律仪要略·读体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惊丑·李渔

    〖梨花儿〗(丑头巾、圆领上)灭烛成亲计万全,今宵祸事多应免,挨到明朝便谢天。嗏!只怕他临到秋波那一转。我阙里侯今晚的佳期,与世上人的好事,有一半相同,也有一半相反。喜的是洞房,恼的是花烛;怕近的是容颜,喜沾的是皮肉。所最爱

  • 卷一三二 宋紀十四·司马光

      起強圉協洽(丁未),盡上章閹茂(庚戌),凡四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三年(丁未,公元四六七年)   春,正月,張永等棄城夜遁。會天大雪,泗水冰合,永等棄船步走,士卒凍死者太半,手足斷者什七八。尉元邀其前,薛安都乘其後,大破永等於呂梁

  •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二·阿桂

      太宇文皇帝【崇徳元年丙子五月至十一月】  崇徳元年五月丙午定内院官制  时议叙内院官员以刚林为内国史院大学士范文程鲍承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希福为内宏文院大学士其顶帯服饰及随从人役俱视梅勒章京罗硕罗绣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一年八月丙戌朔丁亥祭 先师孔子遣吏部侍郎方从哲行礼○戊子祭 太社太稷遣驸马都尉侯拱宸行礼○应天府府尹刘日升引疾乞休许之○己丑升南京河道御史张邦俊为河南副使提督学政○生黎罗活等剽掠儋崖琼定诸郡熟

  • 靖康要録卷三·汪藻

    三月一日侍御史孙觌言伏见昨者蔡京王黼乆持国柄攘取国家爵禄之宠萃于私门弟侄子孙悉列从班或视近弼荐绅士民愤怨嵗乆罪恶贯盈稍已暴白于天下矣近闻王闳孚等三人并已落职押归本贯所有资政殿大学士蔡翛保和殿大学士蔡行

  • 防开列校刻通志诸臣职名·郑樵

    奉防开列校刻通志诸臣职名监理和硕和亲王【臣】 昼武英殿总裁内 阁 学 士 兼 礼 部 侍 郎【臣】德 龄大理寺少卿【臣】王防汾国子监祭酒【臣】陆宗楷提调翰林院编修【臣】林蒲封原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

  • ●雪交亭正气录卷三·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丙戌纪檗庵曰:客为予言:晋元、宋高亦孱主也,而亦建立半壁,保有江东;曾谓我明不振、遂至于此,是有说焉。晋诸胡乘贾后、诸王之乱,据地立国;刘、石、苻、姚递相猜噬,未能远略。最后秦坚一举而失慕容,则诸胡之不敢

  • 卷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户部十五俸给二事例洪武十八年令天下有司官俸米折钞每二贯五百文准米一石 永乐元年令各都司并河南浙江江西山东山西五布政司按察司及王府官俸旧全支米者米钞中半兼支湖广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北

  • 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佚名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彖曰:艮,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初六:艮其趾,无

  • 刻意第十五·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疏〕刻,削也。意,志也。亢,穷也。言偏滞之人,未能会理,刻励身心,高尚其行,离世异俗,卓尔不羣,清

  • 立教第一·朱熹

    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则天明,遵圣法,述此篇,俾为师者知所以敎,而弟子知所以学。列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瞽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一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發聚中佛寶論初具足品第一   前禮所應禮 自然正智者 一切智應供 大師利世閒 亦禮真淨法   及聖弟子衆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云何菩萨难行戒。当知此戒略有三种。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舍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萨净戒律仪。是名菩萨第

  •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下·窥基

    自下解证道住处。谓前修习加行位满即入初地。得无漏智体会真如。故名证道。八住处中名净心住处。三地之中名净心地。得无漏故。名曰等心。四证净故名净心也。于见道前。在加行位。虽观空有。犹带彼相。故于三性未真证

  • 卷四十三·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三李卓吾传李卓吾。名贽。泉州晋江人。嘉靖间领乡荐为教官。万历初历南京刑部主事。出为姚安知府。卓吾风骨孤峻。善触人。其学不守绳辙。出入儒佛之间。以空宗为归。於时诸老师独推龙谿王先生。近谿罗先生

  • 十先生奥论注·佚名

    宋代散文总集。40卷。不著编者姓名。最早刻于宋代建阳麻沙坊。此书选程颐、张耒、杨时、朱熹、张栻、吕祖谦、杨万里、胡寅、方恬、陈傅良、叶适、刘穆元、戴溪、张震、陈武、郑湜等16人的策论之文,分为帝王论、古圣

  • 曾子全书·汪晫

    儒学类著作。宋汪晫编。一卷。曾子,孔子弟子,名参。《汉书·艺文志》有《曾子》十八篇,已佚。《大戴礼记》中有《曾子》十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记《曾子》二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曾子》二

  • 海东高僧传·觉训

    残本二卷。高丽僧觉训撰于一二一五年。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记载有关朝鲜高僧之事迹。全篇之组织不详,现存本唯最初之二卷,卷一标‘流通一之一’、卷二标‘流通一之二’。卷一首附流通篇总叙(论曰),次为同卷之目次,共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