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色童子因缘经

十二卷,赵宋惟净译。说佛灭后有大商主子身有金色光,名金色童子。阿难教化之之因缘。

《金色童子因缘经》全部章节目录

(1)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一
(2)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二
(3)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三
(4)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四
(5)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五
(6)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六
(7)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七
(8)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八
(9)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九
(10)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
(11)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一
(12)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二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佚名
  虚舟省禅师语录·虚舟普度
  御制神僧传·朱棣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智旭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佚名
  当来变经·佚名
  大华严经略策·澄观
  观音玄义·智顗
  秘密相经·佚名
  无量功德陀罗尼经·佚名
  一向出生菩萨经·佚名
  咒齿经·佚名
  决罪福经·佚名
  赞僧功德经·佚名
  双论·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二·沈德潜

    ☆朱彝尊字锡鬯,浙江秀水人。明太傅讳国祚曾孙。康熙己未,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著有《曝书亭集》。○竹先生生平好古,自经史子集及金石碑版,下至竹木虫鱼诸类,无不一一考索。纂述如《经义考》、《日下旧闻》

  •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梁启超

    捻乱之猖獗李鸿章以前平捻诸将之失机曾李平捻方略东捻之役西捻之役金陵克复,兵气半销,虽然,捻乱犹在,忧未歇也。捻之起也,始于山东游民,及咸丰三年,洪秀全陷安庆、金陵、安徽全省大震。捻党乘势起于宿州、亳州、寿州、蒙县诸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万历十年四月戊子朔孟夏 上亲享 太庙○谕礼部令民及时农桑毋事游惰○升湖广佥事马鸣鸾本省右参议○铸给福建清军兼理粮饷关防是时督粮参政已裁而诸务总归右布政使故有是给○辛卯赐三辅臣及日讲官宫扇有差○是日午大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纪昀

    艺术传宋 【二】○宋二柴通玄 甄栖真 僧志言僧怀丙 许希庞安时钱乙僧智缘 郭天信魏汉 津 王老志 王仔昔林灵素 皇甫坦 王克明莎衣道人孙守荣柴通玄甄栖真僧志言僧怀丙许希庞安时钱乙僧智缘郭天信魏汉津王老志

  • 乐运传·令狐德棻

    乐运字承业,南阳縮阳人,是晋朝尚书令乐广的八世孙。祖父乐文素,曾任齐国的南郡守。父亲乐均,曾任梁国的义阳郡守。乐运自小好学,博览经史,而不拘泥于辞章之学。十五岁时江陵被平定,乐运按惯例迁往长安。他的亲属大多被入官为

  • 张缅传·李延寿

    张缅字元长,几岁的时候,外祖父中山刘仲德就认为他很不一般,说:“这孩子不是平凡人,不只是张家的宝贝,还会名扬海内。”齐朝永元末年梁武帝起兵,其父张弘策跟随武帝进兵建康,把张缅留在襄陽,当时才十岁,每听到军队有胜负消息,忧喜

  • 卷四十一·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四十一明 黄训 编兵部【职方中之下】刘大夏言行录公为兵部郎中时有中官用事献南防以中防索永乐中调军数公故匿其使者家数被捶若弗闻者独徐以利害告尚

  • 卷一 集醒·陈继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

  • ●牧鑑序·杨昱

    楊昱李仲僎○楊昱牧鑑者集經史百家之格言懿蹟有關於政者為牧人者之鑑也必曰鑑何人欲修容者則冶金為鑑以自見况司牧者可無鑑乎修容者鑒於金則貌可正司牧者鑒於古則治可進故曰鑑曰可傳乎曰不敢也世之仕者多老成諳練之儒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念常

      唐。  ⊙(丙戌) 宪宗纯改元和(顺宗长子。以北突厥承瓘为招讨使。白居易陈自中官为统帅者。天下安宁。咸谓中兴之主。北方天帝降梦。令兴佛法。帝不承命。爱服丹药。致性燥急。后为中官陈弘志弑之。寿四十三岁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七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七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不善品之三◎五结爱结。恚结。慢结。嫉结。悭结。问曰。此五结体性是何。答曰。有三十七种。爱结三界有十五种。慢亦如是

  • 卷第七·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七南岳下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荆州天王道悟禅师渚宫人。姓崔氏。子玉之後胤也。年十五。依长沙寺昙翥律师出家。二十三。诣嵩山受戒。三十。参石头。频沐指示。曾未投机。次谒忠国师。三十四。与国师侍者应

  • 梅村集[四库本]·吴伟业

    明末清初诗文别集。吴伟业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明末清初文学家。此集共40卷,计有诗18卷(五古3卷、七古4卷、五律3卷、七律5卷、五排1卷、绝句2卷),词2卷,文20卷(序7卷、记2卷、神道碑铭2卷、墓志铭1卷、墓表塔

  • 太上混元真录·佚名

    不题撰人。避唐讳,盖唐人所撰。楠山春树《太上混元真录 考》 (《吉冈博士还历记念道教研究论集》,国书刊行会,1977 年)认为本书撰于唐,不迟于法琳、道宣,几与尹文操同时。本 书鲜见其他传本。述老君自殷周以来历代降生的神

  • 雅观楼·檀园主人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16回。檀园主人著。芥轩刻本(刊年不详),线装4册。卷首有竹西逸史《序》。作品叙述了一个恶有恶报的故事。扬州吴文礼,娶妻赖氏,靠放债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骗取一盐商10万两银子,使盐商为此而气死,吴

  • 自杀日记·丁玲

    短篇小说。丁玲著。上海光华书局1929年5月初版。描写女子伊萨在上海因厌倦生活想自杀,写下自杀日记;当房主催交房租时,她让房主将日记拿去出卖抵债。

  • 东汉会要·徐天麟

    记述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会要体史书。徐天麟著。主要版本有明南雍刊本,清岭南学海堂刊本,江苏书局本,广雅书局重编校刊“武英殿聚珍版全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佚名

    简称《华严经感应传》、《华严感应传》。佛教感应集。唐慧英集,胡幽贞刊纂。一卷。慧英原书为上、下两卷,胡幽贞因“鄙其事外浮词,芜于祥感”,删为一卷,前后又加上题记,于唐建中四年(783)完成。该书记载传持《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