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六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金色童子闻诸脍宰互言议已。见叉在地间掘举立。即作是言。苦哉我今受斯危逼。即于生死广大过失深生厌离。忻乐希求解脱胜道。身无依托。心中现起险恶怖畏。于刹那间。又复号哭唱言。苦哉我今捍劳其力极难所得。是日人身不能当作大利益事。苦哉我于生死海中又复流转。又复我今住生死行。又复我于生死旷野诸险难中盘旋踧踖。又复我今还入生死极险恶处。又复我今还坠生死大堕落处。又复我今还投生死大罗网中。又复我当于彼等活众合黑绳[口*睪]叫大[口*睪]叫炎热极炎热阿鼻等诸地狱中生。又复我当于彼象牛群兽飞禽杂类畜趣中生。又复我当于彼常受饥渴等苦。不得少分残弃饮食及大小便利。诸类饿鬼是趣中生。斯等诸趣皆受苦恼。我昔闻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如优昙钵花最胜难得。彼佛世尊知诸法律。能为世间宣说开悟。难得之法刹那具足。又复我今人身难得现生胜处。诸根不缺不聋不哑。亦不挛躄身力具足。亦复能知善说恶说诸有法义。我今离佛世尊当无救护。又若不离八难。虽得人身虚无果利。我于今时当何所作。彼佛世尊大悲愍者。今在何所。惟愿大慈思念于我。悲愍我今无所依托。无主无救。无归无向。复无照烛。险恶艰苦渐大逼迫。世尊大悲。因垂警悟愿来救护。又自惟忖。我之薄祐罪业深重。一何世尊速入涅槃。当是思惟悚怖之时。善慧忽生。又作是念。若佛世尊已入涅槃。佛弟子中大威德者。尊者大迦叶。如来付嘱任持教法。又已涅槃。我闻尊者阿难今现任持如来教法。有大神力具大威德。能为一切众生广作利益。荷负众生曾无休息。而彼尊者有大悲愍。应念于我受斯艰苦惟愿尊者悲心如佛速来救护。念已即时涕泪悲泣。转复于彼生死怖中深极毁责。发起上品求出离心。遥向尊者阿难痛切哀诉。说伽陀曰。

  生死怖中堪大惧  我常不生于欢喜

  尊者阿难悉了知  惟愿今时听此说

  佛一切智大悲者  应化入般涅槃后

  利益众生正法门  付嘱尊者大迦叶

  而彼尊者作利乐  化事圆成次涅槃

  复以世间利益门  付嘱阿难大威德

  尊者迦叶大名称  彼涅槃后迄于今

  尊者世间同一亲  广为众生作利乐

  三界无主作主宰  诸怖畏者施无畏

  疲者置于止息方  无归向者作归向

  尊者世间同一亲  大师所作悉能作

  佛弟子中近侍尊  今善任持佛正法

  尊者今于苦难地  若不为我垂救拔

  此外别无主所依  即见我今极破坏

  生者决定皆归死  智者不应怀死怖

  尊者能于生死轮  善知出离诸要道

  若能出离于八难  所作有利甘趣死

  刹那成事斯极难  由此缘故我悲苦

  诸佛出世示众法  斯即最上极难得

  尊者今时应念来  如过去佛亲化度

  尊者悲心大坚固  为诸众生而出现

  不舍于我大慈悲  我今趣求解脱道

  尊者有大功德力  常起利益众生心

  我今艰苦逼恼中  惟愿慈悲善观察

  我今危苦无救护  愿尊天眼所照明

  尊者慈悲速降临  今应为我救斯苦

 

  金色童子说是伽陀时。尊者阿难广为世间成利乐故。发起悲念。普遍观察无量无边众生乐欲。行利益心相续不断。即以天眼观见金色童子极大苦恼无所依托。作是观已。开发悲心放微妙光。周遍国城宫殿方处。一切境界皆悉昭曜。即与五百大阿罗汉眷属。各运神力俱时腾空。如云如盖住虚空中。普遍一切吉祥相现。周匝光明广照一切。盘旋向于弃尸林所。尔时国主阿阇世王。处于严洁高广楼阁之上。瞻见尊者阿难与苾刍众。如半月相。尊者处中加趺而坐。高涌虚空如云如盖。种种庄严殊妙可爱。渐来向于弃尸林所。国主见已即作是念。尊者阿难决定为彼金色童子故来至此。彼尊来已。斯必广现希有瑞相。欲为宣说未曾有法。我今宜应速往于彼。即时阿阇世王乃向尊者及阿罗汉眷属。恭敬顶礼已。从高楼下。与无数百千眷属围绕。导从徒步前趋出向弃尸林所。

  尔时四监逐官。咸起嗔恚执剑期克。诸脍宰人作是告言。汝等何故斯事延久。不速为彼金色童子安布其叉。诸脍宰人闻其言已咸生惊怖。即为金色童子安立其叉。

  时金色童子又复发起极生厌离。生死过失无所依托。作是唱言。苦哉苦哉。尊者阿难今时若不摄受于我。我必弃置。当其童子发是言时。尊者阿难自远而来。遍发其声安慰一切。即复安慰金色童子谓其言曰。子今勿怖。汝是调善知法律者。我今为汝止其非法。犹如蛇毒。极恶之人令不生害。是故我今令汝脱免如是危难。我今为汝如佛世尊圆满意愿。我于今时如佛知见随应宣示。又如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其正法付嘱尊者大迦叶已。我如其教。真实所作今为汝说。上首声闻大威德者所说之法。我今为汝圆满意乐。我今为汝止其死怖及轮回中一切怖畏。我今为汝拔除疑惑戏论之箭。汝以恶见盖覆净眼。我以智药治令清净。今汝恚火我令息灭。我今令汝离贪清净。我今令汝广植善种。我今拔汝出生死泥。我今令汝渡于苦海。我今令汝出离一切艰险边际。我今为汝解烦恼缚。我今为汝破盖障门。总略而言。我今为汝随应所作。汝于俱胝那庾多百千劫中。积集难得最胜上者。所谓断尽烦恼证阿罗汉。以智慧火遍烧一切烦恼之薪。增上所得离疑惑病。如彼千岁经久大树极难除断。以智金刚连根而断。

  尔时尊者。复说伽陀曰。

  贪嗔憍慢常相续  流注三有海无穷

  乘彼精进智慧舟  我今为汝令枯涸

  生为大苦老为根  死即是极巇险处

  胜慧金刚大利坚  破诸苦山悉摧碎

  经千俱胝劫数中  勤苦积集所未得

  极难得者于今时  谓令汝得无漏法

 

  尔时金色童子得闻尊者阿难如是语已。如还命人。身心安隐生大欢喜。仰观虚空专注一心。向彼尊者瞪目观视。是时四监逐官谓诸脍宰言。汝等当知。此诸苾刍是悲心人。今从空来。或于我等作障难事。汝等宜今速以童子置在叉上。将非我等越王教令。招其罪咎成无义利。

  彼诸脍宰闻是语已。咸为妻子眷属怖其断命。即时举起金色童子欲置叉上。

  尊者阿难速以神力。于彼叉上布净月轮。光明皎洁。轮中出现妙莲花台。其量广阔。尊者神力所加持故。自然令其金色童子处莲花上加趺而坐。登其坐已周遍观察。时虚空中有无数百千那庾多贤圣。俱发声言。奇哉奇哉。说伽陀曰。

  奇哉正教大威力  佛一切智未曾有

  声闻弟子今亦然  能作如来神变事

  尊者阿难于今时  大威德力斯明显

  善逝所作事悉同  广大正法未曾有

  佛日光明虽已没  尊者威光复照明

  诸苦逼恼悉蠲除  奇哉吉祥大欢喜

  自智慧德大威神  光明焕赫大严饰

  尊者犹如妙月轮  出现空中而清净

  善逝光明既已没  暗冥普覆诸世间

  尊者神光复照明  正法于今极彰显

  佛宝最上今虽隐  不思议德悉周圆

  世间髻宝大吉祥  尊者阿难能开显

 

  尔时尊者阿难高处虚空。犹如秋天清净月轮。光明皎洁普照一切。复如云盖。现吉祥相周遍清净。以自威光映夺于日。与五百大阿罗汉眷属围绕住虚空中。为金色童子说伽陀曰。

  如来大师出世间  是即最上大希有

  最胜为彼天人师  五眼清净无障碍

  如佛世尊昔所说  离苦清净妙法门

  是法若能知苦因  彼一切苦悉能断

  由知苦故能断集  即能超越于苦法

  圣八正道如理修  趣向涅槃获安乐

  我今如佛所说时  一切苦法悉除灭

  正智能破无智心  此灭不复受后有

 

  尊者阿难说是伽陀。时金色童子闻是法已。有身见山高二十峰。以智金刚而悉摧破。即证须陀洹果。

  是时金色童子证是果已。譬如商人大获其利。又如耕人所种成熟。复如战阵勇猛得胜。又如得成转轮圣王。而生最上适悦欢喜。即时合掌恭敬向尊者阿难宣说伽陀而伸赞叹。

  阿难尊者我归命  归命最上大尊者

  又复归命诸佛子  建立牟尼大法幢

  希有悲心极广大  希有悲心复最上

  我今苦逼极颠危  尊者慈悲善救度

  尊者阿难于是处  普能闻彼一切声

  我所逼恼无归投  尊者救已得解脱

  苦恼道中极增炽  尊者力故得清凉

  慈悲心如净月轮  出现牟尼清净月

  我今所得所作事  非由父母及诸亲

  尊者善友斯降临  故令我得极善利

  尊者善闭诸恶趣  亦复能开解脱门

  枯涸一切生死流  积骨如山善摧破

  生死本无初中后  烦恼积集诸怖畏

  以智金刚平等门  尊者善出诸边际

  无始时来深陷没  忧箭入心未拔除

  今遇最上大医王  从法口生离诸病

 

  是时空中彼诸贤圣。即向尊者阿难注意瞻仰已于刹那间彼弃尸林所。自然除去内外一切土石砂砾触处。遍洒旃檀香水。烧众名香竖立幢幡及宝楼阁。复有真珠所严众衣。遍散种种可爱妙花。是处忽然清净严饰。犹如诸天欢喜之园。时诸贤圣为尊者阿难。布设种种殊妙珍宝行列庄严。安施一切金宝所成大师子座及承足宝几。复为五百阿罗汉众。各各排设宝庄严座。

  是时尊者阿难从空而下。处于师子之座。五百大阿罗汉亦从空下。各登其座。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六

猜你喜欢
  兀庵和尚语录卷下·兀庵普宁
  俱舍论疏 第二十七卷·法宝
  修行切忌好高骛远·印光
  卷之二十四·纪荫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朱棣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一·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二·欧阳竟无
  卷第四十一·智旭
  二七 起世因本经·佚名
  四念处卷第四·智顗
  第四十七章 [失题]·佚名
  无尽品第六十八·佚名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义净译)·佚名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五·楚石梵琦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玄奘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乙集第三·钱谦益

    王检讨偁六十六首【感寓(二十首)】吾闻上古初,浑灏本一气。羲皇肇人文,龙马飒已至。轩鸿垂衣绅,唐虞臻至治。标巢邈以远,黼黻日云贵。云胡苍姬还,玄酒薄真味。凤衰其如何,寥落匪一世。双精激飞轮,循虚节惊

  • 卖萝卜人·刘半农

    一个卖萝卜人,——很穷苦的,住在一座破庙里。 一天,这破庙要标卖了,便来了个警察,说—— “你快搬走!这地方可不是你久住的。” “是!是!” 他口中应着,心中却想—— “叫我搬到那里去!” 明天,警察又来,催他动身。 他瞠着眼看,低

  • 卷十三·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三     元 方回 编冬日类 虚谷曰日南至为一阳之复以之首节序之选冬难赋莫难於雪已特为之类矣寒跧沍役兴杂感殊着于此 五言【三十四首】 初冬       

  • 列传第十一 赵煚·魏徵

    赵煚,字贤通,天水西人也。祖超宗,魏河东太守。父仲懿,尚书左丞。煚少孤 ,养母至孝。年十四,有人盗伐其父墓中树者,煚对之号恸,因执送官。见魏右仆射周惠达,长揖不拜,自述孤苦,涕泗交集,惠达为之陨涕,叹息者久之。及长,深沉有器局,略

  • 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李延寿

    邵惠公颢 子什肥 导 护 叱罗协 冯迁 杞简公连 莒庄公洛生 虞国公仲 广川公测 弟深 深子孝伯 东平公神举 弟庆邵惠公颢,周文帝之长兄也。德皇帝娶乐浪王氏,是为德皇后。生颢,性至孝,居德皇后丧,哀毁过礼。德皇帝与卫可瑰战,

  • 辩乐解第三十五·王肃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 卷第四十六·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三十九义师(一)凌駉(从子润生、马元騄、谢陛、许来春、高桂等)沈迅(弟迓) 刘孔和 殷渊(宋汤济、郭珩、王拱辰)吴易(孙兆奎、沈自征、弟自炳、弟自駉、华京、吴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六月丙戌朔廷试天下万历三十一年及二十八等年岁贡恩贡选贡生员命辅臣同翰林院掌院学士严加考试取中上中卷各若干进呈下部知之○四川新谷安抚司差都纲番僧仰羊坚藏等八名贡珊瑚左髻等方物各赏给绢钞食茶○

  • 卷之一千四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击鼓·佚名

    --征夫的内心情怀【原文】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土国城漕③,我独南行。"从孙子仲④,平陈与宋⑤。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⑥,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一如前所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颂曰。世别由业生  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  所作谓身语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一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一卷 进大慧禅师语录奏劄(臣)僧(蕴闻)窃以佛祖之道。虽非文字语言所及。而发扬流布。必有所假而后明。譬如以手指月。手之与月。初不相干。然知手之所指。则知月之所在。是以一大藏教为世标

  • 嘉泰普灯录总目·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总目 示众机语二十一卷(一之二十一)  圣君贤臣二卷(二十二之二十三)  应化圣贤一卷(二十四拾遗附)  广语一卷(二十五)  拈古一卷(二十六)  颂古二卷(二十七之二十八)  偈赞一卷(二十九)  杂

  • 广陵妖乱志·罗隐

    笔记。唐罗隐撰。一卷。隐有《甲乙集》已著录。是书记载高骈晚年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府中任用吕用之、张守一、诸葛殷、吴尧卿等人,尽是“役使鬼神,变化黄白”左道之辈。结党营私、恣意妄为,广建楼台殿庙、为骈立生人祠

  • 大般涅槃经(北本涅槃经)·佚名

    亦称《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原经一般认为是在公元3~4世纪之间(或说2~3世纪),产生于克什米尔地区。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以及涅槃、常乐我净等大乘佛性

  • 妙法莲华经·佚名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

  • 禅门要略·智顗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禅门要略》是智顗大师就摩诃止观所作八本经疏之一,即:一、摩诃止观,二、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三、六妙门,四、四念处,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六、禅门章,七、禅门口诀,八、禅门要略。《禅门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