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牧鑑序

楊昱

李仲僎

○楊昱

牧鑑者集經史百家之格言懿蹟有關於政者為牧人者之鑑也必曰鑑何人欲修容者則冶金為鑑以自見况司牧者可無鑑乎修容者鑒於金則貌可正司牧者鑒於古則治可進故曰鑑曰可傳乎曰不敢也世之仕者多老成諳練之儒豈須於此唯畜之俟與有責焉以自鑑而巳曰時未至而預為之亦勞矣乎曰古固有恐過優游將不堪事朝夕運甓者今出入經史纂集抄錄將不可與運甓方乎鑑為類四曰治本治體應事接人類各有目凡三十五目分上中下上述經傳之言中紀古人政蹟下摭儒先議論釐為十卷必首經傳尊其理也必紀政蹟實以事也必摭議論博其趣也能因類逐目詳以鑒焉則根柢之立規模之布設施酬答之宜不將有獲者乎然中於聖賢論治之全旨不載者非外也事以類分懼析也帝王為治之懿範不紀者非遺也鑑為下位者設懼僭也昔賢治效雖隆而所以致之之由不著與夫徒足以驚世駭俗而非可常之道者不取焉非忽也懼其無實而戾中也若夫當采而或遺宜後而置前則見之不廣識之不精天資學力之拘不可卒強也尚幸觀者原之

嘉靖癸巳春二月癸卯汀郡東谿楊昱書

○李仲僎

明奉政大夫福建汀州府同知桂林李仲僎撰

余甫論學入仕每得親賢士大夫相與論政必曰生民之休戚繫政治之得失政治之得失由守令之賢否守令之賢否本學術之邪正然則學術其立政之本乎是故聖門惟顏子好學有志為邦孔子以治天下之道告之漆雕開見道分明始使之仕因其篤志而深喜焉信夫學與政不殊心而得也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則政學本自相因古今之論未有以易此也故余牧楚有感於是嘗彙循良之編而證以聖賢格言亦謂其相因耳有難之者謂世降俗澆古道不復猶湍水不返也何以是為余於是不能不重有感而疑矣久之遷貳閩汀因喜閩為文獻舊邦必有直諒多聞之士可以講究政學之旨而釋所疑爰攜所梓質之庠校偶得牧鑑一書閱之則郡彥楊東谿先生所輯錄者也統以治本治體應事接人四類類各有目凡三十有五要皆意倣西山真氏政經體效文公小學原始要終引經據傳鑿鑿乎經政之規也乃欣然曰天下固有不謀而同之若是者真不啻十朋之獲也暇日輒誦一過以自檢點則又見其旨意所在雖與循良之編同而縝密詳備則實過之閱此不惟有裨於政而尤有資於學其廣識助思長善捄失豈淺淺哉古人謂政不必自己出使余得□此於十年之前則彙編可無刻矣先生歷宰朝城都昌所至必攜以隨故其施設皆攄治本達治體應事接人次第不苟趯趯有聲忽以性不諧俗遂託家艱矯制歸汀養晦東谿之上以十事自頤以受貺自適益精於學非公事不出非正論不談求中乎道而止然則先生之仕固學學亦仕也况所錄古人政教行蹟必平正溫厚明作之中不失敦大之體其刻意出奇利於目前不可範遠者不錄也如與吳祐等之以誠訊讞而略陳襄輩之以術得情進宋均之從容化俗而黜西門豹之治巫近苛意可識矣是集藏之二十餘年不容終晦余因請梓之而先生固遜以未訂正為辭今年春司徒郎木山鄧君庠生康子宗周咸在倚廬皆汀之博雅士也因與考訂詳校特捐俸鋟之人皆曰是集傳而今之有志嚮往師古循良者有真鑑矣其惠政甯有涯乎刻成先生謂余常有言余以先生之自序盡之矣復何言哉迺述政學之相因以見政之有本而今之從政者誠不可無學也先生名昱字子晦東谿其別號也善古文詩歌嘗有偶見錄以識所得教士則有師鑑作宰則有是集歸田則有農圃須知皆得於學而徵於言咸深有益於士民云嘉靖乙卯秋九月望日

猜你喜欢
  第三十卦 离 离为火 离上离下·佚名
  四书通证凡例·张存中
  居业録卷六·胡居仁
  卷十一·程公说
  第十五章 28·辜鸿铭
  卷六·史浩
  卷九·林之奇
  学问仙缘篇·胡兰成
  第四十六卦:《升卦》·佚名
  卷六十一·顺治
  乐者,通伦理者也(1)·戴圣
  兵令下第二十四·尉缭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五·欧阳竟无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三·宗喀巴
  佛说兴起行经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偶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 石湖集补钞·吴之振

    范成大琉璃河烟林葱茜带回塘,桥眼惊人失睡乡。健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此河大中祥符间路振《乘轺录》亦谓琉璃河,惟嘉祐中宋敏求《番录》乃谓之六里河。大抵胡语,难得其真。)挽王提刑彦光论蜀三年戍,还吴万里船。云

  • 圆圆曲·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

  • 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男子之尾·李定夷

    上海白克路宝隆医院头等病房中,近到有年约二十岁左右之张姓男子。其人生有一尾,长不及一尺,形似猪尾,皮色与人身皮肤为异。经德医克利医生摄影后,用利剪剪去,将此尾浸入药水中。此人剪尾后亦无他异,惟素患有神经病,与之言语,不

  • 第九一出示光绪二十年六月廿三日一一二一七-一三·佚名

    新竹知县范,因庄书朱呈玉充任,出示晓谕本城及各庄赏戴花翎、在任候补直隶州、本任台湾县、调署新竹县正堂,随带加二级范为出示晓谕事。案奉宪饬,设立庄书额缺,以为稽查逃粮、匿契等弊,业经各前县遵照定

  • 一一七四 河南巡抚毕沅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部折·佚名

    一一七四 河南巡抚毕沅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部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河南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例汇奏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

  • 卷八十二上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范晔

    (任文公、郭宪、许杨、高获、王乔、谢夷吾、杨由、李南、李郃、段翳、廖扶、折像、樊英)◆方术列传,序,孔子谈到《易经》上说有“君子之道”四项,其一就是用龟甲或筮草进行占卜。所谓“占”,先王用来预测祸福,决定疑难,让神明

  • 聂昌传·脱脱

    聂昌字贲远,抚州临川人。由太学上舍身份开始做官,任相州教授。因为蔡攸的推荐,被授命为秘书郎,提升为右司员外郎。当时三省大员官阶与卿、监相同的人,都站在都司的上面,聂昌认为名分不正,极力争论。诏令从今以后立于都司之上

  • 卷五十三·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五十三典礼【四 朝会】【臣】等谨按大朝受贺制起汉初其曰尊卑以次上夀曰上殿称万岁云者皆寻常颂美之词而非实遇诞辰率公卿庶僚百蛮朝贡之属修称祝之礼也洪惟我皇上八旬庆节位正当阳被四表

  • 卷四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徽宗即位礼部侍郎陆佃上疏曰人君践阼要在正始正始之道本於朝廷近时学士大夫相倾竞进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

  • 卷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九内务府掌仪司二凡朝贺设乐皇帝率羣臣朝贺皇太后【朝仪均详礼部】设中和韶乐於慈宁宫左右檐下设丹陛大乐於长庆门内左右太和殿朝贺礼成皇帝御乾清宫皇后率贵妃妃嫔朝贺诸皇子皇孙咸朝

  • 明太祖的建国·吴晗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国家的含义。近几年来的学术讨论中,有人往往把我们这个时代关于国家的含义等同于历史上的国家的含义。这是错误的、不科学的。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包括政府、土地、人民、主权各个方面。由于政权性质的

  • 我品第二十四·佚名

    魔恐菩萨证法王,虽处天宫常忧恼。放火掣电现诸相,欲令菩萨生退惧。大智菩萨心不动,昼夜常观般若义。如鸟飞空心泰然,一切魔事无能为。菩萨若起瞋怒心,於昼夜分或斗诤。时魔欢喜而精勤,菩萨是远於佛智。菩萨或诤或瞋怒,毗舍左

  • 大乘掌珍論科文·欧阳竟无

         ┌造論緣起   ├觀行方便┬先審所緣[第一頌]   │    └後明次第┬一聞思入有爲空┬立量   │         │       ├遣難   │         │       └結成   │

  • 高僧傳卷第十一·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   習禪(二十一人) 明律(十三人)竺僧顯一帛僧光二竺曇猷三釋慧嵬四釋賢護五釋支曇蘭六釋法緒七釋玄高八釋僧周九釋慧通十釋淨度十一釋僧從十二釋法成十三釋慧覽十四釋法期十五釋道法

  • 佛说七处三观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比丘。比丘应然。佛言。比丘。七处为知。三处为观。疾为在道法脱结。无有结意脱从黠得法。已见法自证道。受生尽行道意。作可作不复来还。佛问比丘

  • 海绡说词·陈洵

    词论著作。近代陈洵著。一卷。前半为通论,阐述其词学观,后半则选周邦彦和吴文英词,逐篇串释。精义迭出,但也时堕玄虚。有《彊村遗书》本和《词话丛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