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七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国主阿阇世王。与无数百千臣佐眷属。既至会已。睹诸胜相。乃至见彼金色童子。净月轮中光明皎洁。莲花台上安处其座。如云散空秋天满月。复如金幢其光焰赫吉祥殊特。时王观已戄然惊异。发生最上希奇之心。身毛喜竖面目熙怡。如海波相深增净信。即向尊者阿难全身委地恪恭拜奉。举口就足复伸歍敬。然后跪膝合掌。谛诚瞻仰尊者阿难。说伽陀曰。

  归命最上大圣者  汝于今日善所作

  普能救度此会人  而复拯拔于我等

  今此我等诸人众  若非尊者所摄受

  若声广震于会中  我等一切皆破坏

  若非尊者所救护  利益众生事皆息

  我等大众于今时  大火逼迫皆焚爇

  奇哉尊者大胜智  具足最上悲愍心

  希有如是胜所行  显明宣演而奇特

  汝今所现神变云  我等咸观未曾有

  最上寂静大威光  与如来光等无异

  世间危苦咸皆集  尊者为主为归救

  汝能广利诸众生  如佛悲心普爱念

  世尊普观诸世间  我等皆获大喜乐

  今汝尊者照世间  任持能仁清净教

 

  尔时阿阇世王说是伽陀伸赞叹已。圆满意愿心生欢喜。速起前诣先安布彼铁叉所。即舒二手承接金色童子。最极欢喜如获爱子。是时童子从莲花座自然而下。王以怜爱增深。趋前持抱再三抚惜。瞪目观瞻喜色盈眸。说伽陀曰。

  如我往昔得王位  我于彼时喜不深

  见今逼迫艰苦中  得解脱者倍增喜

  面轮出生清净目  犹如优钵罗花叶

  光明晃曜映月光  我等今时获瞻睹

  色相圆满复柔软  功德具足众庄严

  一切身分悉周圆  光润莹明咸观见

  汝昔逢值于何等  无悲愍心极恶者

  以汝众所爱念人  将令杀害而弃置

  汝所施作甚调寂  出言闻者欢喜生

  色相端严世亦希  举世何人不爱乐

  于有德人何生恚  功德岂容过失随

  同彼金刚真实心  云何是中起差别

  诸有铁石为心者  及彼都无思虑人

  此等破坏于识心  应于汝子不生爱

  坚固金刚大炽焰  如人举置于我顶

  复如利剑断颈胸  见破坏汝亦如是

  复如猛恶大雷雹  从空堕击于我心

  今汝众所爱乐人  何人教敕令杀害

  苦哉何人猛恶语  于汝造作如是业

  何等极恶怨缚心  今时于汝不爱乐

  何故死王来触娆  何人故起厌恶心

  昔时杀汝是何人  汝今速应为我说

 

  尔时金色童子闻阿阇世王如是语已。即起思念。若我今时以其前事具白于王。岂非我于勇戾大臣造恶业邪。何以故。王性暴急斯须显明。即于今时害其性命。又复惟忖。但自审观宿业。我于先世历诸生中。决定自造诸不善业。作已成熟报应斯明。是知先世业因不能忘报。故我今时实无过咎。为他欲杀而使弃置。作是念已决定无疑。即诣王前说伽陀曰。

  如我昔于先世中  自所造作不善业

  业成果熟理昭然  而今报应当发现

  今日所招非爱果  皆由自作不善因

  此时受报必无疑  王应为我善伺察

 

  童子说是伽陀已。前诣尊者阿难所。全身委地顶礼双足。退住一面。

  是时尊者阿难告童子言。童子。此迦尸孙那利童女。先为蛇毒隐覆支体。汝以真实加持之力。令今起止速获轻安平复如故。亦使此会一切大众咸生净信。

  尔时金色童子闻尊者语已。乃于一切众生深心坚固。即起思念。勇发真实加持之力。若法真实所说真实。我于迦尸孙那利童女。决定不曾生起微细烦恼。若贪若嗔若痴若害。及余别别心所随烦恼等。即法真实所言真实。令此女人身毒销散平复如故。童子作是真实加持思念已。彼迦尸孙那利童女身毒销散即时苏省。回旋升举安乐如故。宛转四瞻即见一切大众集会。

  是时一切无数百千人天大众。异口同音发如是言。奇哉希有。金色童子心意清净。有大神用具大威力令能如是。以彼真实加持力故。令其迦尸孙那利童女升举轻安还所爱命。

  时彼迦尸孙那利童女。审复四顾普观众会。乃至见彼弃尸林中。有尊者阿难。与大苾刍众处半月相。众宝光明广大微妙。师子座中次第而坐。及见国主阿阇世王与无数百千臣佐眷属俱在会中。又见自身先卧竹舁之上。青黄赤白缯彩所严。童女见已心生疑怖。我今或是梦所见邪。心迷乱邪。又或应知自业所感致如是邪。其后彼之亲族。即为如实广说前事。谓言童女。此诸事相。悉是尊者阿难降临于此。以威神力令汝还命。

  是时童女闻此语已。即于尊者阿难发起最上清净信奉希奇之心。乃自惟忖。先在园中。为彼勇戾大臣起破坏意。死怖逼迫心日迷乱。恶分位时深自厌患。省觉女身多为损恼。苦哉苦哉。女人之名。比于余类而极卑贱。众苦所集。我今云何而能舍此志所厌恶女人分位。作是念已。速起离会求一妙衣。持捧前诣尊者阿难所。顶礼双足以衣奉上。发生最上清净信心。思念尊者阿难最上功德前以真实加持之力令我轻安。汝法真实汝言真实。汝于如来诸弟子中多闻第一。胜中胜上。上中最上。声闻中龙。声闻中师子。声闻中大仙。声闻中调善者。声闻中钵讷摩花。声闻中俱母陀花。声闻中白莲花。声闻中调御者。声闻中导师。声闻中月。声闻中日。声闻中宝。声闻中髻珠。法中多闻者。任持教法者。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去除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善解脱。有大神用具大威德。及大光明为大施田。尊者如是有大功德。若法真实言真实者。令我今日转女人身成男子相。发是言时。以尊者真实加持力故。迦尸孙那利童女于刹那间即转女身成男子相。所成男身色相具足。端正殊妙人所乐观。诸妙衣服及庄严具而为严身。是时空中自然雨出种种殊妙悦意天衣。其衣广大遍空如轮普覆一切。于须臾间彼弃尸林中。衣轮映蔽日光不现。

  尔时彼会人天大众见是事已。咸生惊异。尊者阿难有大威神功德如是。即时空中有无数百千俱胝那臾多天人。咸作是言。奇哉奇哉。广大殊特实未曾有。尊者阿难具大威德。最上清净作大施田。彼迦尸孙那利童女。持以一衣行净施持。愿力相续乃转女身成男子相。大哉行愿。殊胜若斯。时诸天人俱生净信。即于空中雨众天花。复奏清妙可爱天乐。

  尔时迦尸孙那利男子。以尊者阿难大威德力。随自所欲圆满意愿。显观如是现果报已。发生最上庆悦之心。身毛喜竖。即起前诣尊者阿难所。双膝著地合掌恭敬。谛诚赞叹说伽陀曰。

  归命难得不思议  净妙功德所庄严

  我于今日无所依  由尊者故得还命

  若我今时不得汝  清净智眼所救护

  我之余命不能存  尊者今还施我命

  奇哉功德大力势  奇哉普施众生喜

  今于色逼苦难中  善为多人作救护

  奇哉汝为应供者  最极难得善清净

  我以一衣表施心  威神转小成大利

  又复一衣至微小  持奉尊者大牟尼

  随自乐欲得圆成  由汝善力现招果

  如我意者女人身  积集广大诸过失

  尊者威力所加持  得转女身成男子

  转转还同天人相  天庄严具以严身

  空中复雨妙天衣  缤纷而坠增欢悦

  如是功德妙福田  若人不能如实作

  斯人鲜福果利虚  痴等烦恼怨所缚

 

  说是伽陀伸赞叹已。时彼男子显观如是现果报事。即自思念。我今所转色相若斯。又复具观爱非爱果。理事彰明。我今不复处白衣舍。应求出家。作是念已。前诣尊者阿难所。顶礼双足白言。尊者。我今愿于尊者法中清净出家。受具足戒成苾刍相。于尊者所誓修梵行。

  是时尊者阿难即为教授出家之法。乃至成苾刍已。断诸烦恼证阿罗汉果。当于尔时日照商主并其妻室。先为金色童子离别忧苦慞惶驰逐。于王舍城中街衢巷陌。偃仆于地施起旋伏。进止盘桓惊忧迷乱。举手击身高声唱言。苦哉我子。苦哉我子。哀声逼迫而复涕泣。即时商主忽闻人言。尊者阿难自空而来弃尸林中。为救护彼金色童子。广为施作诸希有事。日照商主并其妻室。闻是言已。如甘露水灌注心顶。发生极大欢喜之心。又如转轮圣王受灌顶位最胜悦乐。即时从地宛转而起。速疾奔行出王舍大城诣弃尸林。到已乃见金色童子。如秋满月清净皎然。云翳散空罗睺去障。近于尊者阿难安庠而坐。又见尊者大威德力。能生希有殊胜事相。天人惊异广大神化。商主见已。即于尊者阿难发生最上清净信奉奇特之心。全身委地礼尊者足。起已重复双膝著地。合掌恭敬谛诚瞻仰。大喜增极满目泪流。乃向尊者阿难一心赞叹。说伽陀曰。

  奇哉尊者大福力  广大威神极显彰

  我今危逼恶难中  尊者善为作救护

  奇哉悲愍大胜德  奇哉妙智悉具圆

  汝一切智等世尊  最上清净而明显

  如我今时为子故  沉没艰危苦海中

  尊者智慧大威光  方便善为我救拔

  若我今时不得值  尊者悲心为摄受

  我及妻子久已投  忧苦网中无出离

  尊者今时来降此  大悲威力所出生

  子已得渡忧海中  亦复出离忧险处

  忧绳昔缚今得脱  忧行迁流今亦停

  忧惑怖畏今已除  忧笼拘絷而今出

  不为忧泥所陷溺  不为忧刺所伤身

  不被忧蛇恶毒侵  不遭忧箭而射击

  不使忧剑所断割  不与忧怨相值遇

  忧恼大鱼不相吞  不遭忧火而焚爇

  尊者今日善所作  妙光普照大众会

  众生净眼悉开明  一切心意咸欢悦

  尊者其名庆喜尊  众生利乐喜中生

  如是善开救度门  我今获得大欢喜

 

  尔时日照商主说是伽陀赞尊者已。即同妻室前诣金色童子所。以子育之心增剧怜爱。趋前持抱再三抚惜。大喜增盈满目垂泪。父母同时举熙怡目谛观童子。说伽陀曰。

  秋天满月吉祥相  清净身光普照明

  多种意愿悉圆成  父母欣复见汝面

  绀目睛光赤铜相  修广殊妙极端严

  斯由尊者所降临  父母欣复见汝面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七

猜你喜欢
  卷第六(宙字号)·朱时恩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玄奘
  论中国应努力产生世界新文化·太虚
  怎样增高佛教在国民中的地位·太虚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九(论本第三十三第三十四)·窥基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亦名五字咒法)·佚名
  卷第二十九·昙噩
  卷第二·佚名
  卷八·僧祐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下·别庵性统
  卷第一·佚名
  菩萨行先从人道做起·太虚
   第九十七則 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胡兰成
  卷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六出 城守·孟称舜

    【六么令】〔杂扮守城军上〕禁城围绕,密密扎扎排列枪刀。女墙边,几点阵旗飘。轮班去,走周遭,遍城头巡视无昏晓,遍城头巡视无昏晓。俺们是把守成都的军丁,因为番兵入犯,奉帅府军令,着俺等排家编户,上城把守,只得昼夜在此巡警着。

  • 提要·李辕

    臣等谨案草阁集六巻拾遗一巻明李昱撰昱字宗表号草阁钱塘人南雍志作临安人葢钱塘左宋临安地偶署前代地名非明之临安也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昱元季避地永康东阳间馆于胡氏故集中与胡伯宏兄弟赠答之什最多此集乃昱没后伯宏

  • 东都事略卷三十四·王称

    列传十七  荆罕儒冀州信都人也少为盗晋天福中诣范阳事燕王赵延寿延寿从耶律徳光入京师以罕儒为密州刺史髙平之战周世宗既戮败将何徽樊爱能等乃择骁勇士为将以为招收都指挥使以功擢至团练使建隆初加郑州防御使改晋州

  • 第三十八回 弃边城抚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闲游·蔡东藩

      却说监察御史程颢,系河南人,与弟颐皆究心圣学,以修齐治平为要旨。颢尝举进士,任晋城令。教民孝悌忠信,民爱戴如父母。后入京为著作佐郎,吕公著复荐为御史。神宗素闻颢名,屡次召见。颢前后进对甚多,大要在正心窒欲,求言育

  •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迁

    王延海 译注【说明】本文是一篇民族史传,记述了我国西南(包括今云南以及贵州、四川西部)地区在秦汉时代的许多部落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民情,以及同汉王朝的关系,记述了汉朝的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和王

  • 孙处传·沈约

    孙处字季高,会稽永兴人,他的户籍上写的是季高,所以他的字反而通行社会上。孙处年轻时任情放纵,高祖东征孙恩,季高很乐意随从,高祖平定京城,用他当振武将军,封为新夷县五等侯。广固之战,孙处立了最先攻进城内的功劳。卢循进逼京

  • 薛向传·脱脱

    薛向,字师正。以祖荫任太庙斋郎,又为永寿主簿,权京兆户曹。有一个胡商带了二箧银子,又拿出了枢密使王德用的信,说是给他弟弟的。薛向当时正好监税,对这事感到怀疑,说“:哪里有大臣要寄家书而委托胡人的呢?”遂把胡商抓起来审讯

  • 尚贤下第十·墨子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皆欲其国家之富也,人民之众也,刑法之治也。然而不识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王公大人本失尚贤为政之本也。苟若王公大人本失尚贤为政之本也,则不能毋举物示之乎?今若有一诸侯于此,为政其国家也,曰:“凡

  • 卷二十五·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五宋 夏僎 撰吕刑刑罚国之重事而穆王训之不系于穆王而系于吕侯何也葢穆王盘游无度日事车马视刑罚为何事今日训刑之书虽曰穆王训之而实吕侯之命也故序书与作书者皆先以吕命题其首而目其篇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六章 强弱·林语堂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 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语译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形质是柔弱的;死了以

  • 直觉与理智·钱穆

    思想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运用语言文字而思想的,我已在物质与精神,经验与思维的两篇中约略说过。另有一种不凭借语言文字而思想的,这一种思想,最好先用不能运用语言文字的动物来说明。其实此种思想,用语言说来,便是不思想。

  • 文公·文公九年·左丘明

    【经】九年春,毛伯来求金。夫人姜氏如齐。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辛丑,葬襄王。晋人杀其大夫先都。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夏,狄侵齐。秋八月,曹伯

  •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第一·佚名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夷城力士生地。熙连河侧坚固林双树间。与八百亿比丘前后围绕。二月十五日临般泥洹。时诸众生各各悦乐。自计清净无疑厌想。忽自觉悟今日如来应供等正觉。哀愍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八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八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八 观世音菩萨受记经一卷(一名观世音受决经第三出与西晋法护道真出者同本见王宗僧佑李廓法上等录及高僧传)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沙门释法勇。名昙无竭

  • 卷第二十八·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八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书(一) 与郑方水大宗伯 顷在樵阳。闻德星光临栖凤。及拜领佳什。珠玑满案。铿锵作声。至讲经座。本以无舌证一章。贫衲甚喜。大居士不易到此田

  • 辽东行部志·王寂

    记行著作。金王寂(1127——1194)撰。一卷。寂字元老,蓟州玉田(今属河北)人。天德进士。官县令、刺史、转运史。著有《北迁录》、 《拙轩集》。是书为寂提点辽东路刑狱任时,于明昌元年(1190)巡查沈州、望平、广宁、宜民

  • 龙王兄弟经·佚名

    梵名Nandopa=nanda -na^ga-ra^ja-dhamana-su^t=ra 。全一卷。又作难龙王经、降龙王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凡八百余字,叙述目连尊者降伏难头、和难二恶龙,使归从佛教,受持五戒之事。

  •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佚名

    全一卷。刘宋法颖集。又作十诵比丘尼大戒、比丘尼大戒、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十诵律比丘尼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系自广律集出者,计有三百五十四学处。敦煌出土之六朝时代古写戒本一卷,缺首部及尾题,记载三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