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四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日照商主涉渡大海获利成办。不日还复王舍大城。当入城时商主忽见不吉祥相。即时商主心生惊怖身极颤掉两目眴动。其相所谓群飞聚前厉声鸣噪。商主素解其占。即作是念。如我今者所见之相极不祥善。决定我子金色童子有娆乱事。今应在近。如相法说必有别离。于是商主说伽陀曰。

  如我两目俱眴动  群飞厉声而鸣噪

  决定我子于今时  别离之苦应在近

  又若身支发颤掉  其心热恼惊怖生

  决定亲子今别离  恶相同前应在近

 

  商主说是伽陀已。当其身心颤怖之际。思百千种无义利事。迟疑盘旋不知所止。又复惟忖。我今何故来复此城。乃至后时闻多人众举声[口*睪]叫。商主闻是[口*睪]叫声时。又复思念乃适四衢。复见多人如被罗刹怖畏侵恼。各各皆有别离苦逼。居商主前。乃见一人即发问言。仁者。今此何故事相如是。彼人答言。日照商主有子其名金色童子。色相端严众德圆具。而彼童子于自园中杀害迦尸孙那利女。王官不能审察是事付执法人。将欲弃置四衢巷陌。众所共闻。童子非久。往弃尸林命垂殒谢。

  是时日照商主闻是语已。以子别离苦恼逼故。即时闷绝而躄于地。以水洒面良久乃苏。扶持渐起极大号哭流泪如雨。四顾观察作如是言。苦哉我子金色童子今在何处。于是商主速疾周行巷陌寻求。乃见己妻荒迷散发拊膝悲号逼迫哀声周行驰走。以子别离极大苦故。商主见已极生悲恼。哽咽流泪渐近其前。妻见夫已倍复悲号。忧箭射心流泪如雨。速诣夫前举体投地。于是日照商主。前执其手高声号哭。妻乃趋前虔伸拜奉。即作是言。仁者夫主。救我救我。我今从夫乞彼爱子。愿夫哀察。说伽陀曰。

  愿今夫主安慰我  我无福分无欢喜

  我今与子别离时  极大苦恼徒悲泣

  夫主共知子生时  若获最上大喜者

  何故爱子复于今  执持受死而非久

  我子调善复少勇  多种教典悉明解

  色相端严无比伦  大智之子将命殒

  断我大族中种姓  破我大族中根源

  族中明炬大吉祥  息灭如是诸光照

  我子是为心中宝  是为相续中深爱

  我子众中甘露眼  为执法者将刑戮

  一切皆为子所作  失子犹如眼丧灭

  集聚心宝子亦然  何故今时将破坏

  夫当速疾发勤勇  为子广施善方便

  若人能救我子时  一切珍宝我今与

  我见汝子于今时  未临刑戮余命在

  随汝意乐及思惟  宜今速作救护事

 

  尔时日照商主。虽复以子离别忧苦逼迫哀切。然且奋警身心扶持。前诣诸人众所。合掌告言。汝诸仁者咸听我语。我于今时险恶艰难斯现所发。汝等何不少施方便放舍救护。若旷野中事难明察。今在王城汝岂不见。况复我子有德显明。何故付执法人持将刑戮。汝等何不少发悲心勤力救护。云何王者多种法律不审思惟。何不勇锐其心放舍我子。

  时诸人众中一答言。商主。汝此童子圆具众德我等悉知。且于今时非汝一人独受艰苦。我等内外一切人众悲苦亦同。然亦我等未见方便能令童子而获放舍。是故我等心各愁忧咸生热恼。商主复言。汝诸仁者。又复应知。今此童子毕竟纯善。悲心增剧有大威德。法欲具足爱念众生。岂于如是无义利事而能发心。况复行邪愿诸仁者。速于今时特为审察。如是事相若或详审。而此童子事有实者。此之危难愿令放舍。汝等人众若于是事详证可成。一切人众同汝教令。是故无少过失可得。此外别无悲愍之心而为发现。若其然者汝等能善爱敬有德悲心显明。汝等。若发悲愍心已。应诣王所求王教令敕前臣辅。如汝所言宣示其事。无复别异而可信听。仁者当知。我今为子将其别离毕竟艰苦。能救护者。我今悉与一切珍宝。惟愿汝等广施恩惠。为此童子如理详察。

  时诸人众闻商主言。具明其意互相谓曰。今此童子众德咸具深可爱敬。即时众中召其二三有智之人明正理者。遣诣王所具奏于王。若王今时为金色童子。敕彼臣辅。令其审细重复详察事之虚实。我等民众以十万金奉上于王。王从所奏。时有智人诣掌法司。先敕详辩勇戾大臣之所。

  尔时勇戾大臣远见二三人来。即发问言。汝等无其事缘。何故来此。诸人答言。我等王舍大城所居人众哀告。仁者。今此金色童子色相端严众德备具多人爱念。彼将别离。王舍城中一切人民极大逼恼。况复此人常乐正法诸法律等德行具足。此人无有少分过失。众所共信。王敕仁者。今为金色童子重复审细详辩前事。我等以十万金奉上于王。日照商主亦自排备众多珍宝而以奉之。令王广藏有所增益。

  时勇戾大臣闻是语已。忿恚答言事定已久。汝等何故复令详辩。又复何言与十万金令增王藏。岂我今时非理取财增王府库。汝等诚谓不知王意。汝诸人众。于一切处巧设计智。欲令王者作无义利。此非方便乃是汝等出讥谤言谤于王者。若或余事欲令王者同斯详辩。即见多人悉皆破坏。

  时勇戾大臣呵责彼等二三人已。即时呼召四类恶人。所谓造作极恶业者。不忍辱者。无慈愍者。无悲心者。召已谓言。汝等今速监逐彼诸脍宰之人出于城外。依我所言如王法令杀彼童子。汝等勿得辄令放舍。自余臣佐或有所言亦不可放。汝等若或依我教令斯即甚善。若不从命起异见者。我与汝等大生怨缚。彼等答言。我今从命。

  是时四监逐官受旨命已。各执利剑监逐前行。时诸脍宰审虑百端运谋方计。徐缓进步执持童子。迂转四衢周行巷陌。欲令一切普使闻知。乃作是言。苦哉我今作何方计。今此童子脱免斯难。我等今时岂能作此无义利事。

  是时四监逐官各执利剑。诣诸脍宰之前。告语彼言。汝等宜应如彼大臣所授旨命速营其事。汝等若不速出城外如彼法令杀其童子。我即今时断汝等命。而彼四类极恶监逐之官。各执利剑其状可畏。怒目观视彼诸脍宰。是时彼等虑其断命咸生惊怖。皆言。苦哉我等今时无复方计救此童子。须宜从命而将致杀。言已悲伤满目垂泪。是时四监逐官疾速催驱金色童子出于城外。当其童子出城之时。有无数百千人众奔驰瞻睹。伤痛流泪异口同音咸作是言。苦哉苦哉。日照商主大宝散失。又此日照商主根源上族而悉断坏。日照商主族中明炬而将息灭。日照商主族中最上髻珠坠落。日照商主清净眼灭。日照商主妙好庄严今悉离散。日照商主心极痛伤其犹开剖。日照商主体中命殒。苦哉苦哉。何故令此童子出于城外旷野孤迥寂寥之所。盘旋宛转无救无依。今此童子于其最胜王舍城中。如清净月为彼罗睺之所吞食。又此王舍大城如空中日白昼销殒。王舍大城所居人众丧甘露眼迷失方处。王舍大城所居人众相续深爱而悉离散。王舍大城所居人众。妙好庄严今已废弃。王舍大城所居人众髻珠坠落。王舍大城所居人众心所爱宝今悉破坏。王舍大城所居人众目既丧明将何瞻睹。我等今时见是事已。云何能生悦乐。心意诚谓我等无所依止。

  尔时童子既出城已。彼监逐官遣人来白勇戾大臣。金色童子已出王舍大城。时勇戾大臣闻已欢喜。

  尔时先所来者。其二三人闻是事已愁忧不乐。寂然无依还访城中先同议者。彼彼人众具陈上事。彼诸人众闻已愁忧寂无依托。互相议言。汝等应知。我之国主阿阇世王。是恶王者不遵正理。昔害父命今作非法。以其有德色相端严众所爱念胜智之人。而令杀害。苦哉王者极无悲愍。苦哉王者不知有德。王及臣辅无胜知见。何故不令依正法律审细详辩。以胜善人轻为弃舍。又或时数使其然哉。正法隐陷增长非法。于浊时中信恶人语。故令有德极善之人生别离苦。苦哉苦哉。深无义利。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四

猜你喜欢
  一切如来真实理金刚三昧仪轨分第二·佚名
  卷一·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玄奘
  唯生论的方法论阅后·太虚
  卷第六·朝宗通忍
  一贯别传卷二·吹万广真
  万善同归集卷下·延寿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五·澄观
  怎样发心报恩·太虚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第六 力相应·佚名
  卷十四·佚名
  为追荐罗斯福总统告全国佛教徒电·太虚
  卷第二十七·佚名
  卷七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高伯达·唐圭璋

      南渡初人。参汉宫春“绛阙朝元”一词按语。   汉宫春   寿张安国舍人   绛阙朝元。倦飞鸾控鹤,来寓人间。天都散舒和气,好与春还。蓬瀛罢宴,褪仙裳、欲冠貂蝉。应是念、潇湘胜概,来与蕃宣。   宣室向来初见,叹

  • ●卷四·魏元旷

    光绪丁酉七月,赴国子监送考。夜半子正,城门始开。城洞倚墙悬一监,循宫墙道上,每数丈内辄立一监,宫墙亦悬有蹬,隐约微明,与疏星相映。街尘未起,夜色如水,烟笼禁树,殿阁参差。寂寂千门,惟车声相续,投北而去。建章风月,恍惚前人所咏。

  • 安晚堂集卷八·郑清之

    宋 郑清之 撰冬节沍寒约客黙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佳园丁以矮梅至如见东郭顺子使人之意也消欣然呵皲手冻笔占数语呈刘菊坡博一笑少日爱花螽趯趯老去冻蚕已休织水村山郭一枝晓忽到前三叹息年年雪里自作春摇手

  • 卷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七      宋 陈起 编释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 曲江野眺 偶来清赏曲江头人自无言水自流欲作新诗图取尽乱峯寒木更孤舟 【晓莹   裴宜直  总老   吕居仁】 舟中书事 南昌城郭枕江

  • 列传第二十 何尚之·李延寿

    尚之少颇轻薄,好摴蒱,及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爲陈郡谢混所知,与之游处。家贫,初爲临津令。宋武帝领征西将军,补主簿。从征长安,以公事免,还都。因患劳病积年,饮妇人乳乃得差。以从征之劳,赐爵都乡侯。少帝即位,爲庐陵王义真车

  •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张廷玉

        李时勉 陈敬宗 刘铉邢让林瀚 谢铎 鲁铎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

  • 卷四十八 咸平四年(辛丑,1001)·李焘

      起真宗咸平四年正月盡是年五月   春正月甲戌,德音降天下死罪以下囚,杖罪釋之。   殿前都指揮使、河西節度使范廷召有疾,辛巳,上親臨問之,及卒,贈侍中。廷召善騎射,在軍中踰四十年,由顯德以來,凡親征,未嘗不從也。   

  • 三·况周颐

    小说家盛称杨家枪法,盖亦有本。无锡朱氏,相传其先世业农,偶掘地,得一人头,乃金所铸成,不知何代物也。朱氏因居积致富,族姓綦蕃,号为“金头朱家”云。回教之初入中国也,所订教规曰诸肉不食。嗣徒党不能遵守,乃改为猪肉

  • 一四一九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续缴违碍书籍片·佚名

    一四一九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续缴违碍书籍片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署江西巡抚臣姚棻跪奏:再,【真按:疑系节录本!】查江西省设局收缴违碍书籍,历经奏明解毁在案。臣复屡经通饬,实力查缴。兹据布政使托伦详称:乾隆五十六年

  • 卷四十二之二·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二之二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三异同表庄公元年春王正月【陆氏淳曰左氏云文姜出母以得罪去国犹曰不忍父为他国所弑其情若何不举其大而举其细非通论也】【刘氏敞曰

  • 南唐书卷六·马令

    宋 马令 撰女宪第一呜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家之法在于女宪而女之所以为宪者毋倾城之哲也毋索家之言也究德性之厚原道化之本不过于以顺为事以贞为节而已顺贞以化天下何往不格哉是故

  • 宫他亡西周之东周·佚名

    【提要】 由于人性中的黑暗和贪婪,残酷时常发生在我们周围。在对付那些黑暗事物和人物时,我们一定要当机立断、杀伐果决。国与国之间无道德仁义可言,该用暴力时就要用暴力,该用计谋时就应该用计谋。人与人之间当然有着道

  • 九年·佚名

    (甲戌)九年大明正德九年春正月1月1日○乙丑朔,上率百官,行望闕禮。又進賀于慈順王大妃,受百官賀,進豐呈于康寧殿,御勤政殿,行會禮宴。1月2日○丙寅,臺諫合司啓曰:「柳子光奸兇誤國之罪至重,故朝廷參酌功罪,竄逐于外,豈可以一大臣謬

  • 卷二十 秦誓第三十二·孔颖达

    秦穆公伐郑,遣三帅帅师往伐之。○事见鲁僖公三十三年。三帅,谓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帅,色类反,下注同。晋襄公帅师败诸崤,崤,晋要塞也。以其不假道,伐而败之,囚其三帅。○崤,户交反。塞,悉代反。假,工下反。还归,作《秦誓》。

  • 論語筆解序·韩愈

    昌黎文公著筆解論語一十卷其間翺曰者盖李習之同與切磨世所傳率多訛舛始愈筆大義則示翺翺從而交相明辨非獨韓制此書也噫齊魯之門人所記善言既有同異漢魏學者注集繁闊罕造其精今觀韓李二學勤拳淵微可謂窺聖人之堂奥矣豈

  • 通例(例者略也类也举略以知类也)·志磐

    佛祖统纪通例(例者略也类也举略以知类也)释本纪释迦如来。最初得佛之后。大悲利物。未来不息。以故果后示权。数数出世。莫可以三际求其始终。况于十方国土。唱生唱灭。处处不同。岂当于此南洲一方毕其能事。然今所录

  • 医原·石芾南

    医论。清石寿棠撰。二卷。寿棠字芾南,安东 (今江苏涟水)人。家七世业医。曾举孝廉。晚年以候选同知奉檄赴巡抚治所,客死苏州。另辑有《温病全编》。临证注重“轻重之准,刚柔之质,先后之宜”,更重于原,“因病之原,探医

  • 玉支肌·天花藏主人

    白面书生,红颜女子,灼灼翩翩非不美。若无彩笔附高名,一朝草木随流水。江梦生花,谢庭絮起,千秋始得垂青史。闲将人品细评论,果然独有才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