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德中途中书事寄李僴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 
-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春秋臣传>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十五     宋 王当 撰成公二	晋赵文子【武】	赵文子晋卿也名武字孟父朔是为赵庄子八年□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 
-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二十三	魏	曹丕【文帝】	谨案曹丕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高帝除秦苛虐蠲楚暴戾恢张雄图铺绎远畧创业垂统 
- 松  江  府       三国  吴陆  绩陆绩,字公纪,吴郡人。康子。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绩意在儒雅,非其志也,虽有军事,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江南通志) 
-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七下景穆十二王景穆皇帝十四男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阳平幽王新成尉椒房生京兆康王子推济隂王小新成阳椒房生汝隂灵王天赐乐良厉王万夀广平殇王洛侯母并阙孟椒房生 
- (宋)杜大珪 编马正惠公知节神道碑王安石推忠保顺同徳翊戴功臣彰徳军节度观察留后特进检校太尉使持节相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郡开国公食邑六千六百户食实封二千二百户谥曰正惠马公以天禧三年十月戊戌葬开封祥符县 
-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十八乾隆二十年秋九月壬午谕防赞大臣哈达哈等安抚齐木库尔游牧上谕军机大臣曰额林沁多尔济奏齐木库尔于阿睦尔撒纳未逃之先将伊欲叛情形告知甚属可嘉着传谕哈达哈阿兰泰不必将伊游牧 
- 孟子游齐,历威、宣二世,(参读《考辨》第九八。)正当稷下盛时,而孟子则似不伍于稷下。《盐铁论 论儒篇》:“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髠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是以孟轲、淳于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七 洪武十四年夏四月丙辰朔,诏改建国子学于鸡鸣山下,命国子生兼读刘向《说苑》及律令。上谕祭酒李敬曰:“士之为学,贵于知古今,穷物理,圣经贤传,学者所必习。若《说苑》一书,刘向之所论次,多载 
- (甲戌)二年大明景泰五年春正月1月1日○癸丑朔,世祖與左議政鄭麟趾、右議政韓確及讓寧大君禔、孝寧大君補、諸宗親、駙馬、文武百官,啓曰:「臣等前日請納妃再三,未得蒙允,退而思之,義不可中止。今日百官以宗社大計更啓,請須勉從 
- 子思游齐、陈庄伯与登泰山而观、见古天子巡狩之铭焉、陈子曰我生独不及帝王封禅之世、子思曰子不欲尔。今周室卑微诸侯无霸。假以齐之众连邻国以辅文武子孙之有德者。则齐桓晋文之事不足言也。陈子曰非不悦斯道力不堪 
-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	中庸【上】	中庸一篇乃列圣相传之心法子思惧其久而失真故笔之於书以诏後之学者凡三十三章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其功在致知力行其要在诚身尽性始 
-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破邪论两卷  崇正录十五卷  甄正论三卷  十门辩惑论两卷  右四论二十二卷同此卷音。  破邪论序    慧琳音  窅冥(上腰皎反说文云窅深目也从穴中目今文笔之土每有制作皆用 
-   南岳下十一世石霜圆禅师法嗣杨歧方会禅师袁州杨歧方会禅师,郡之宜春冷氏子。少警敏,及冠,不事笔砚,系名征商,课最坐不职。乃宵遁入瑞州九峰,恍若旧游,眷不忍去,遂落发。每阅经,心融神会,能折节扣参老宿。慈明自南源徙道吾石 
-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入因果胜相第四因果位章第一释曰。此义有十一章。一因果位。二成立六数。三相。四次第。五立名。六修习。七差别。八摄。九对治。十功德。十一互显论曰。如此已 
-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五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普说上	诸山请普说。近日世风薄恶。祖道荒芜。诸禅人邪风入骨。魔毒缠心。争弄口鼓。全无实得。为师者。若曲从时好。祇图门庭热闹。却似捄燃增燥。援溺加濡。非徒无益。反 
- 简名《平虏传》。章回小说。明无名氏著。二卷十九回。书成于崇祯 年间。记述崇祯初军民抗击关外“东酋”的事 迹。史载天启末至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曾率 军大举南侵,书以此为背景。小说写到固安刘 知县率军民坚抗,斩敌 
- 本书(一册五二面三一、二○○字)系选自「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雍正朝对于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此一朝(一七二二~三五),时当朱一贵变乱之后,清廷对台湾始渐引起警觉与注意。建元之年,析诸罗县北半线地方另设彰化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