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维摩经疏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六卷。(1)北淡76,首尾均残,存六百零三行。所释为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经》之《佛国品第一》(首残),《方便品第二》、《弟子品第三》。(2)P.2049,首尾俱全,系卷三。所释为《弟子品第三》。(3)P.2040,首尾俱全,系卷六。所释为《香积佛品第十》至《嘱累品第十四》。(4)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533号,首尾均残,存六百九十五行,应属卷一。此疏原著不全,故全疏科分不清。疏释各品时,大体均以辩来意、解品名、释文义三门进行。文内大量引用各种佛教著作,兼引僧肇之《注维摩诘经》与慧远之《维摩义记》。释文并参考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并在一些方面引征了唯识派的观点。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敦煌遗书出土后,P.2049、2040两号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研究者或认为此疏是敦煌著名佛教学者昙旷的著作。

《维摩经疏》全部章节目录

(1)维摩经疏
(2)维摩经疏之二
(3)维摩经疏卷第三
(4)维摩经疏卷第六
(5)维摩经疏之四

猜你喜欢
  无门关·慧开
  群牛譬经·佚名
  法身经·佚名
  树提伽经·佚名
  浴佛功德经·佚名
  三具足经忧波提舍·佚名
  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佚名
  造塔延命功德经·佚名
  三弥底部论·佚名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佚名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佚名
  通玄百问·佚名
  华严经文义记·灵裕
  盂兰盆经赞述·佚名
  首罗比丘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淮·唐圭璋

      淮,天台人。   满江南   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   形势地,还如昔。谈笑里,封侯觅。岂有于前

  • 哀时命·屈原

    【原文】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往者不可扳援兮,徕者不可与期。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深谋!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

  • 志第十一 礼乐十一·欧阳修

    声无形而乐有器。古之作乐者,知夫器之必有弊,而声不可以言传,惧夫器失而声遂亡也,乃多为之法以着之。故始求声者以律 ,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广,积而为分、寸;一黍之多,积而为龠、合;一黍之重,积而为铢、两。此造律之本也。故

  • ●卷第三十一·胡三省

    【汉纪二十三】起屠维大渊献,尽强圉协洽,凡九年。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三年〔(己亥、前二二)〕①春,三月,壬戌,陨石东郡八。②夏,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九郡。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逐捕,以军兴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十月壬午增设大同平虏卫收粮州判官及井坪守御千户所收粮州吏目各一员从巡抚都御史叶淇请也○命蔚州左卫署都指挥佥事陈云光副总兵协守延绥神武后卫署指挥同知杨能分守居庸关义勇左卫指挥使孙鉴协守兴武营

  • 第一○五供词同治十三年十月九日一一三○四-一四·佚名

    脱逃跑勇温天送四求宽限据温天送供:小的母亲在外措备,尚未齐足,求限三日,将银如数缴案就是。堂谕:限三日缴银,此谕。〔同治十三年〕十月初九日供刘坤值缮

  • 志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六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十一。嘉礼杂仪。上元燃灯会仪。○小会日坐殿前期都校署设浮阶于康安殿阶前。 尙舍局率其属设王幄于殿上设便次于王幄东设二兽炉于前楹外

  • 毛鸿宾传·李延寿

    毛鸿宾,长得大鼻子大眼睛,满脸的络腮胡须,又黑又胖,面貌形状十分怪异,氐族和羌族的人看见他都很害怕。他很有胆略,又善于骑马射箭;倜傥洒脱,不拘小节。在兄弟当中,他最为轻财好施。他的哥哥毛遐虽说较早出来做官,但名望却在他之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四·钱若水

    起雍熙二年九月,尽十二月九月壬寅朔以主客郎中史馆修撰张宏比部郎中 知制诰知广州徐休复并守本官充枢密直学士休 复仍知广州乙巳以西上阁门使王侁领蔚州刺史 丙午制曰朕祗膺景命嗣守丕图夕惕晨兴十年于 此风雨咸若禾麦

  • 杨子折衷卷之六·湛若水

      人性至善人性至灵人性至广至太至高至明人所自有不待外求人所自有不待外学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见牛觳觫谁无不忍之心见孺子匍匐将入井谁无徃救之心是谓仁义之心是谓良心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

  • 四书因问卷一·吕柟

    明 吕柟 撰大学介问大学旧本云何曰言大人者之学其道在明此明徳以亲爱下民而止至善也夫至善则所止之地也非先知之则不能得也故有先后焉盖所止之地皆物也则有本末尽止之功乃事也则有终始能知所先后则物本可得而兼末不

  • 卷二十六·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二十六安溪 李光坡 撰深衣第三十九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集說曰朝服祭服喪服皆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

  • 卷二十一·段昌武

    <经部,诗类,段氏毛诗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一宋 段昌武 撰甫田之什甫田刺幽王也君子伤今而思古焉倬彼甫田取十千我取其陈食【音嗣】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畆或耘或耔黍稷薿薿【鱼起反】攸介攸止烝我髦【

  • 卷四·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四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庄公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陈人杀其公子御寇谷梁传公子而不言大夫公子未命为大夫也其曰公子何也公子之重视大夫命以执公子【执一作视】二十有六年夏曹杀其大夫【左氏无传】公羊

  • 卷三·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三宋 魏了翁 撰大禹谟【一】禹加大字并尧禹皆为虞书此舜史所录史加大其功使异于臯陶于此独加大字与臯陶并言故也谟谋释诂文此三篇皆是舜史所录上取尧事下录禹功善于尧之知已又美所禅得人故包

  • 卷十五·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二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三等诸佛回向。此菩萨摩诃萨。随顺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回向。此菩萨。修菩萨行时。见好恶色。其心清净而无憎爱。欢喜悦乐起无坏心。离诸忧恼得正直心。身意

  •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尔时会中有频婆娑王。其王夫人名贤吉祥。亦名酤胝金光。阿阇世王是彼所生。从座而起五体投地礼如来足。如是礼已。双膝踞地长跪合掌色相怡悦。以妙音声赞叹佛德。复以百

  • 佛说无常经(亦名三启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静奉 制译  稽首归依无上士  常起弘誓大悲心  为济有情生死流  令得涅槃安隐处  大舍防非忍无倦  一心方便正慧力  自利利他悉圆满  故号调御天人师  稽首归依妙法藏  三四二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