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巡狩第八

子思游齐、陈庄伯与登泰山而观、见古天子巡狩之铭焉、陈子曰我生独不及帝王封禅之世、子思曰子不欲尔。今周室卑微诸侯无霸。假以齐之众连邻国以辅文武子孙之有德者。则齐桓晋文之事不足言也。陈子曰非不悦斯道力不堪也、子圣人之后、吾愿有闻焉、敢问昔圣帝明王巡狩之礼、可得闻乎、子思曰凡求闻者。为求行之也。今子自计。必不能行。欲闻何为。陈子曰吾虽不敏。亦乐先生之道。于子何病而不吾告也。子思乃告之。曰古者天子将巡狩。必先告于祖禰。命史告群庙及社稷圻内名山大川。告者七日而遍。亲告用牲。史告用币。申命冢宰而后清道而出。或以迁庙之主行载于斋车。每舍奠焉。及所经五岳四渎皆有牲币。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过诸侯各待于境。天子先问百年者所在而亲问之。然后觐方岳之诸侯有功德者。则发爵赐服以顺阳义。无功者。则削黜贬退以顺阴义。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命市纳价。察民之所好恶以知其志。命典礼正制度。均量衡。考衣服之等。协时月日辰。入其疆。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君免。山川社稷有不亲举。土荒民游为无教。无教者则君退。民淫僭上为无法。无法者则君罪。入其疆土地垦闢。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君有庆遂南巡五月至于南岳。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北岳。其礼皆如岱宗。归反舍于外次。三日斋。亲告于祖禰。用特。命有司告群庙社稷及圻内名山大川。而后入听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礼也。陈子曰诸侯朝于天子盟会霸主、则亦告宗庙山川乎、子思曰告哉。陈子曰王者巡狩不及四岳、诸侯盟会不越邻国、则其礼同乎异乎、子思曰天子封圻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虞夏殷周之常制也。其或出此封者。则其礼与巡狩朝会无变。其不越封境。虽行如国。陈子曰古之义也吾今而后知不学者浅之为人也。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陆陇其
  提要·焦袁熹
  第四章 14·辜鸿铭
  卷三十八·李明复
  卷六十四·胡广
  卷二十六·范处义
  春秋传卷十九·胡安国
  卷五·张廷玉
  卷八·陈大章
  卷二·柯尚迁
  如来道品第二十二·佚名
  跋说诸佛世尊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太虚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佚名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佚名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425_1 【续古诗十首】白居易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坼。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   妾身有存殁,

  • 卷二·杜甫

    (天宝中公在京师作) 乐游园歌 (原注: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中作) 乐游古园萃森爽, 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 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 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 白日雷霆夹城仗。 阊阖晴开荡荡, 曲江

  • 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一·赵尔巽

      阮元 汪廷珍 汤金钊   阮元,字伯元,江苏仪徵人。祖玉堂,官湖南参将,从征苗,活降苗数千人,有阴德。   元,乾隆五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第一,授编修。逾年大考,高宗亲擢第一,超擢少詹事。召对,上喜曰:“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

  • 卷二十一·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巻二十一宋 张九成 撰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纪昀

    载记 【七】吴越○吴越钱镠 元瓘佐倧俶 【附】 惟浚惟治孙承佑沈承礼钱镠钱元瓘钱佐钱倧钱俶附△钱镠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羣儿戏木下镠坐大石指麾羣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羣儿皆惮之及壮不事生业以

  • 卷之四·林时对

    明州野史拾遗氏蠒翁纂马阮合交之由阁部史公以四藩防江马士英不知左帅避闯南奔撤江防兵以阻遏南都三疑案蠡城监国王之仁攘夺义饷以致江干溃散阮大铖代草假方国安、王之仁具疏请除东林余孽思文即位于闽端溪滇桂十六载纪

  • 孟郊传·欧阳修

    孟郊的字叫东野,湖州武康县人。年轻时隐居嵩山,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合得来。韩愈见到后就和他成了好朋友。孟郊五十岁时,考中了进士,任溧阳县尉,县里有投金濑、平陵城,草木丛生,下边有水潭。孟郊有空就去坐在水潭边,徘徊做诗,公务

  • 卷三十·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防义卷三十唐 长孙无忌等 撰断狱下【凡二十条】监临以杖捶人【问荅一】诸监临之官因公事自以杖捶人致死及恐廹人致死者各从过失杀人法若以大杖及手足殴击折伤以上减闘杀伤罪二等防义曰谓临统案验之

  • 卷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三礼部四十二祭祀四陵寝【国初追封诸王及外戚坟附】熙祖陵在今凤阳府泗州蠙城之北洪武初尊号曰祖陵设泗州祠署置奉祀一员又望祭德祖懿祖二陵置陵户二百九十

  • 卷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官制三吏部四官在外各布政使司正官左右布政使各一员左右参政各一员【後因事添设无定员】左右参议各一员【後因事添设无定员】首领官经历各一员    都事各一员照磨所照磨各一员    检校

  •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章·佚名

    是有圣人之道四焉, 以言者尚其辞, 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主子将以有为也,将以有行也, 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助念佛三昧品第二十五   菩薩應以此 四十不共法 念諸佛法身 佛非色身故。   是偈次第略解四十不共法六品中義.是故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   新發

  • 禅观林大纲·太虚

    ──二十二年春订──一 本林属世界佛学苑之一部,以专习禅观为主,就雪窦禅堂改设之。二 每日除早暮功课外,禅观三时,讲授二时。三 请班首四人,首座提唱宗门禅,西堂讲授净密禅,后堂讲授大乘性相禅,台贤禅,堂主讲授余乘禅。四

  • 玄鉴五宗引·佚名

    直指单传初无委曲。五宗不传之妙谁敢举扬。后来法久成毙生出异端。故五家依门傍户者。或设为五位君臣。四种料拣。三关九带。十智同真。门庭各立。互相提唱。虽则一期建立。讵知后代儿孙一个个堕在参天荆棘中。枝上牵

  • 杂毒海卷二·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  礼祖像  寰中  问其般若何为体。依样随声他答他。句后更无针隙地。半檐红雨落残花。  法济  门外刀兵队队来。阿师掩息未全灰。当时若斩为三段。安得重新又活埋(象

  • 第四十二章 略究四部义·多罗那他

    以上所述的僧伽一切部派都是由四部和十八部分出来的,因此,若是略引其端述说他们的安立,那末,解释十八部各自的见行虽然没有什么不一致,但对分裂的情况,产生了种种不同的意见。上座部诸师的意见: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大

  • 稗海纪游·郁永河

    日记体游记。又名《采硫日记》,删节本名为 《渡海舆记》、《裨海纪游略》,是有关台湾较早和最重要的行役记。作者郁永河,字沧浪,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曾受命赴台采硫磺, 自台南至淡水北投,历时10

  • 五代史阙文·王禹偁

    史书。北宋王禹偁撰。一卷。书成于真宗初年。补叙薛居正《旧五代史》记事避嫌漏略共十七事。包括后梁三事,后唐七事,后晋一事,后汉二事,后周四事。皆辨正精严,足补史阙。欧阳修《新五代史》多用其说。有汲古阁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