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凡二卷。宋代施护译。略称为佛顶放光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属于密教杂密经轨之成就法。本经之缘起,系佛于睹史多天宫时,为救济忉利天摩尼藏无垢天子之苦恼,乃为诸天子宣说二则陀罗尼及其成就法。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全部章节目录

(1)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上
(2)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下

猜你喜欢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佚名
  佛大僧大经·佚名
  转女身经·佚名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无所有菩萨经·佚名
  证契大乘经·佚名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大吉义神咒经·佚名
  莲华面经·佚名
  降三世忿怒明王念诵仪轨·佚名
  四谛论·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佚名
  净土或问·惟则
  还山录·为霖道霈
  长老尼偈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戊午(咸丰八年)·林占梅

    闻内地近信书叹世事乱如麻,闻来痛益加;有兵皆扫箨,无饷转量沙。浩劫三千里,沉冤百万家;城廛邱陇似,寂寞只啼鸦。与张鑑三(朝纲)封君重话旧事感赠燕翼谋贻老景饶,平居无谄复无骄;家庭德誉原功艺,幕府才名比郄超。廿载时光嗟浪掷,半

  • 卷九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舒待制诗集舒亶字信道明州慈溪人也擢进士调临海尉民有使酒逐其叔母者亶命执之不服即斩之投劾去王安石当国闻而奇之用为审官院主簿熙河路分画界疆命亶驰徃

  • 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二百十五·外国八鞑靼·张廷玉

        ◎外国八鞑靼   鞑靼,即蒙古,故元后也。太祖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率师取元,元主自北平遁出塞,居开平,数遣其将也速等扰北边。明年,常遇春击败之,师进开平,俘宗王庆孙、平章鼎住。   时元主奔应昌,其将王保保

  • 卷六·本纪第六·成祖二·张廷玉

        ◎成祖二   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及属国使。乙酉,享太庙。辛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复周王橚、齐王榑、代王桂、岷王楩旧封。以北平为北京。癸巳,何定侯孟善镇辽东。丁酉,宋晟为平羌将

  • 冠颂第三十三·王肃

    邾隐公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于孔子。子曰:“其礼如世子之冠。冠于阼者,以着代也,阼主人之阶以明其代父醮于客位,加其有成,冠于阶若不体则醮用酒于客位敬而成之户西为客位。醮子肖反三加弥尊,导喻其志,喻其志使加弥尊

  • 卷一百六十九 皇祐二年(庚寅,1050)·李焘

      起仁宗皇祐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八月乙卯朔,詔罷祀前一夕警場。先是,帝謂輔臣曰:「明堂直端門,而致齋於內,奏嚴於外,恐失靜恭之意。」下禮院議曰:「警場本古之鼓鼜,所謂夜戒守鼓者也。故王者師行、吉行皆用之。乘輿

  • 提要·姚之骃

    【臣】等谨案元明事类钞四十卷国朝姚之骃撰之骃有后汉书补逸巴著录是编盖摘取元明诸书分门载亦江少虞事实类苑之流而核其条目则实类书也其所纂述大抵典则可观如元代故实载于説部者最少是书志疆域则引刘郁西使记以证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

  • 炀愍皇后萧氏传·李延寿

    隋炀帝的愍皇后萧氏,是梁明帝萧岿的女儿。江南一带风俗,二月里出生的孩子不抚养。皇后正是二月出生的,于是便由她的叔叔萧岌收养下来。不久,萧岌夫妇都去世了,她又被转养在舅舅张轲家。张轲家境贫寒,皇后亲自劳作,生活艰苦。

  • 胡氵荧传·张廷玉

    胡氵荧,字源洁,武进人。生下来是白发,满月后才变黑。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被授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升为户科都给事中。惠帝在大火中驾崩,而有人说他逃走了,还有许多旧臣随从。皇上很怀疑。五年,派胡氵荧出去颁发御

  • 书呆子与空想家·孔子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 罔:通“悯”,迷罔,无知的样子。殆: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惆,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读解】 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只空想不

  • 卷第五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二或有二俱不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苦集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见灭道所断见结不相应法。并于色无色界修所断法无二

  • 卷第五十四·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上答前二十句问明十住行法竟。下有三十门答前十行三十句问。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二 佛子

  • 续古今考·方回

    三十七卷,南宋末元初方回撰。阳山人,魏方翁曾撰《古今考》,未成而卒。咸淳三年,方回从魏了翁之子手中得其书手稿,乃推衍其意,撰成《续古今考》三十七卷。并载魏了翁原书,而各附论于条下,分别以鹤山(魏了翁号)先生曰、紫阳方氏

  • 先醒斋广笔记·缪希雍

    成书于1622年。明代缪希雍撰。清道光辛卯年武林涵古堂木刻本,1983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该书约12万字,分4卷。卷1,载有中风、寒、暑、疟、痢、泄泻诸疾。卷2,载脾胃、虚弱、吐血、消渴、妇人诸疾。卷3,载有幼科

  • 启颜录·侯白

    笑话。 隋侯白撰。 原十卷, 今佚。白字君素,魏郡临漳(今属河北)人。出身秀才,初官儒林郎,后召入秘书省修国史。好学有捷才,滑稽善辩,好为诽谐杂说,提供笑料。《旧唐志》、 《新唐志》均有记载,十卷,已佚。这是继魏邯

  • 搔首问·王夫之

    《搔首问》写成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船山70岁之后,即船山年71或72所作。民国四年,湖南船山学社社长刘人熙从衡阳刘氏借得康熙间抄本《搔首问》,首次石印行世。刘人熙尚作一小序冠于前,言“《搔首问》者,即屈子之《天问

  •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佚名

    一卷,失译。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之旧译也。师子奋迅菩萨,新译作师子游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