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下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三藏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告帝释天主言。若复有人能书写此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造塔安置或修饰旧塔安置。复以粖香涂香作众妓乐而为供养。又复洁净身心。于一昼夜六时。念诵此陀罗尼。又复旋绕一百八遍。能灭一切恶业。能生一切善种天主若欲安置此心明者。至日初出时面东而坐。以诸香泥涂曼拏罗。面向于日散种种华。烧沉水香咄噜瑟迦香等。归命顶礼一切如来一百八遍。书此心明安于塔中。由如以九十九百千俱胝那余多殑伽沙等如来。一一如来全身舍利。置于塔中而无有异。复更书此佛顶无垢普门三世如来心陀罗尼安于塔中。陀罗尼曰。

  唵(引一)怛赖(二合引)地吠(二合二)萨哩嚩(二合三)怛他(引)誐哆(四)纥哩(二合)那野(五)誐啰鼻(二合引)入嚩(二合)罗(六)达哩摩(二合)驮(引)睹(七)誐啰鼻(二合引八)僧贺啰(九)阿(引)喻(十)僧输(引)驮野(十一)播(引)波(十二)萨哩嚩(二合十三)怛他(引)誐哆(十四)三满睹(引十五)坞瑟抳(二合)洒(十六)尾摩罗(十七)尾秫第(引十八)娑嚩(二合引)贺(引十九)

  天主若有于此佛顶无垢普门三世如来心陀罗尼塔而生恭敬。所有过去短命之业而得消除。复增寿命诸天护持。此人命终舍此身时由如蛇蜕。便得往生安乐世界。不堕地狱傍生焰魔罗界。乃至不坠一切恶趣。亦复不闻地狱之名。获如是报得未曾有。

  尔时帝释天主。于世尊处授此明已。为摩尼藏无垢天子。而于彼时往自宫中。先依如来所说仪轨。依法作塔如彼法相。烧香礼拜一心念诵祈消业报。当作之时彼摩尼藏无垢天子。所有一切罪业苦恼之报皆悉消除。又复获得殊胜之身如彼真金。目青莹澈发鬒光洁。又复获得一切如来。当于面前虚空中现。彼诸如来口称善哉。时摩尼藏无垢天子得业清净罪障消除。复见自性生大忻庆。即说颂曰。

  如来不思议  明力亦难思

  正法复亦然  获得见果报

 

  复说偈言。

  顶礼归命真实际  释迦牟尼大导师

  本行悲愍济众生  随愿等同如意宝

 

  尔时摩尼藏无垢天子说此偈已。归自宫殿。与诸眷属天子天女之众。各各执持种种天华华鬘。种种天香粖香涂香。乃至天衣庄严殊妙。并天帝释亦复严持天诸香华妙供养具。复往睹史多宫诣世尊所。到佛所已作大供养。复以种种天诸事业而为供养。又复旋绕多百千匝。伸供养已坐世尊前而欲闻法。

  尔时会中四大天王梵王那罗延天大自在天金刚手大药叉主等。向世尊前合掌恭敬。白世尊言世尊。此摩尼藏无垢天子。宿造何业获得如是极恶果报。受大苦恼忧愁无量。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问斯义。汝当谛听为汝宣说。金刚手过去之世。彼南印度有城名广圆满。有婆罗门名曰无垢。而住彼城为说法师。性识聪敏善能分别诸法之相。色貌端严形仪威肃见者欢喜。有善信者当为说此心明。而复广为利益一切众生故。于此明王陀罗尼。恒常思惟审谛观察。是时复有长者名曰光明。亦住彼城。财富无量得大自在。诸婆罗门咸所随顺。复次无垢婆罗门。一时为人解说此心明王陀罗尼。是时光明长者生不喜心作如是思惟。此婆罗门我当如鱼如龟片片割截。复以粪秽著于口中。时彼长者作是思惟兴恶心已。寻便获得白癞病报。受大疼痛极大苦恼直至命终。既命终已。生于无间大地狱中。住彼一劫受大苦恼。出彼狱已生鱼龟中。亦经一劫而受苦报。然后命终。又复生大黑绳地狱。受大苦恼亦复一劫。后出彼狱。却于本住之城生盲种中。生即无目。以宿缘故得闻苾刍住彼彼寺。心生信重亲自寻觅。而彼苾刍常行悲愍。既见来已慈心摄取。更与美食。然后复与解说此心明陀罗尼。既得闻已审谛思惟。乃于此生获宿命通。即能思惟本所从来。又复思惟业力甚大。悔恨无量作是念已。即便命终。承陀罗尼威德力故。生忉利天处妙宫殿。与诸天女眷属受大快乐。余业熟故此苦现前。

  金刚手尔时彼长者生疑毁谤者。即摩尼藏无垢天子是金刚手彼摩尼藏无垢。当受如是诸苦报已。后修善业归命三宝渐证善果。乃至当来获得佛菩提故。

  金刚手尔时无垢婆罗门者。后为苾刍复与彼生盲。解说此陀罗尼者。即文殊师利童子是。

  尔时诸天大众等。得闻说此过去事已。叹言希有甚奇甚特欢喜无量。乃发大声即说颂曰。

  不可思议大明力  解脱三涂乃求得

  同如意宝而平等  此实如来真三昧

 

  尔时彼众会中九十二千天子得不退转。百千俱胝天女变女人相而成男子。亦复获得住不退转。尔时金刚手大药叉主。白佛言世尊。大不思议而能赞叹此大明王陀罗尼。世尊愿更宣说成就仪轨。当使众生于后时分获得利益安乐。不堕地狱傍生焰魔罗界。

  尔时世尊愍彼请已。告金刚手大药叉主言。谛听谛听我今为汝宣说此陀罗尼成就仪轨。于后时后分。若有族姓男族姓女苾刍苾刍尼邬播索俱邬播斯迦。念诵此明王一遍。由如旋绕二十如来全身之塔。又若念诵此二如意宝一遍。同彼十殑伽沙等百千俱胝那余多如来所。而种善根。获大福报。五无间业悉皆灭尽。乃至地狱傍生焰魔罗界。一切罪障皆得解脱复得长寿。此界命尽由如蛇蜕。即便往生安乐世界不受胞胎。于莲华中自然化生。所生之处得宿命智。又复恒常亲近供养一切如来。一切所求皆悉满足。若彼依法清净澡浴著鲜洁衣。作四方曼拏罗。用好桦皮书此心明。复作五塔安坛四角及彼中心。于五塔中安置心明。又于中心安置相轮。于相轮楟上系赤色绢以为幖帜。坛上安四贤瓶四香炉烧四种香。所谓藿香沉香栴檀及安息等。散诸名华粖香。置阏伽器等旋绕曼拏罗。念诵此二如意宝一百八遍。若人为蛇所螫。或疾病缠染寿命将尽或中夭者。至于兵戈怖畏乃至为求子息。当于曼拏罗前安五般林树之叶。以彼树叶拂于身上。于塔曼拏罗发谛善心作诸供养。若能一一依此仪轨者。于前百千劫所有积聚罪业障难获得解脱。一切烦恼一切疾病。一切怖畏悉皆远离。至于地狱傍生焰魔罗界。一切恶业亦得解脱。乃至世间一切罪障。毒害苦恼咸皆破灭。若有专注念诵。短寿之人获得长寿。若有久患疮痍久久不瘥便得痊瘥。身根圆满清净微妙。意所求事皆悉获得。乃至命终面前不见一切苦恼。命终之后由如蛇蜕。往生安乐世界。所生之处莲华化生。诸所受用悉皆殊妙得宿命通。若依仪轨日日三时念诵二十一遍。乃至诵满一年。获得普门观察光明三摩地。得见十方一切佛刹中一切如来。又得无垢清净焰炽极清净身得心清净。同于八十二殑伽沙等百千俱胝那余多佛所而种善根。轮回往返常处清净。应有佛刹求往皆至。欲生安乐世界应念即生。死相苦恼皆不现前。乃至梦中亦复不见。若于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旋绕如来全身之塔。诵此二大如意宝陀罗尼八百遍。当诵之时塔中有声。安慰行人而称善哉。彼人现世所有一切罪障及诸烦恼。乃至贪嗔痴无明垢秽皆悉消除。获得无垢极清净身。若复男子女人童男童女闻念诵声。所有罪障悉得解脱。若念诵之声堕诸傍生。及以飞禽四足二足多足无足种种虫蚁含识之类。一切业道悉皆解脱。若于冢间掘取骸骨。咒其沙土二十一遍散于骨上。彼之神识随其方处所堕地狱。悉皆解脱生善逝天。彼彼天人身雨异花降于冢间。若复行人在于冢间山间念诵之时。所有飞禽走兽种种之类。游行至彼悉得解脱业报之身生善逝天。若念诵佛顶无垢普门三世如来心陀罗尼八千遍者。火不能烧。所作恶业乃至五无间业便得解脱。若诵百千遍。命终之时被焰魔使以索系颈。牵入焰魔罗界。彼界之内一切地狱悉皆破坏返生怖畏。寻令回还而得解脱。谓彼行人法王之使。住静虑道无有疑惑。欲生安乐世界随愿往生。若诵百千遍得金色之身相貌圆满。三世如来视如一子。若书写百千本造其百千塔。如法安置庄严炽盛。决定得不退转安住十地。由如于彼九十九百千俱胝那余多殑伽沙等如来所。而种善根获得受记。即说颂曰。

  彼一塔中安心明  竖立轮楟著幖帜

  同三世佛全身藏  满百千塔此应知

  又若于彼一切故塔重加修饰。获不退转当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利益人天迨及蠕动。解脱恶趣得不退转。功德无量不能称赞。

  尔时金刚手大药叉主。四大王天梵天那罗延天大自在天。在睹史多宫所住天子。乃至帝释及忉利天子摩尼藏无垢等。咸皆一心绕佛三匝。却住佛前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如意宝陀罗尼。大不思议甚奇希有难见难闻。世尊我等同心于后世时。若有众生恒常受持此如意宝令久住世。为诸众生分别解说者。我等恒常以诚谛心。潜密拥护由如赤子。佛言善哉善哉汝等如是。我今以此如意宝明王付嘱汝等。汝善护持。佛说是经已。诸大菩萨及诸天众。咸皆欢喜作礼而退。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下

猜你喜欢
  第十三品 无量分别·佚名
  佛说陀邻尼钵经·佚名
  佛学之心理卫生·太虚
  佛说魔逆经·佚名
  佛说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佚名
  辟支佛因缘论卷上·佚名
  卷五十三·佚名
  卷第十三·永觉元贤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重刊序·宗密
  四分律卷第三十五(二分之十四)·佚名
  卷第二·永觉元贤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佚名
  卷第十八·祖琇
  致孙总司令书·太虚
  对于学人之训辞·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静庵集巻四·张羽

    明 张羽 撰五言絶句杂咏空山无四隣闲扉映秋水时有负樵人唱歌白云里秋夜卧病清斋夜方寂卧病谁相亲秋萤如有意殷勤来照人题蕉移得山后蕉种傍山前屋扶疎数叶开还如山后緑緑绮含风弱芳缄巻露新忆在闲庭院婆娑映玉人题画

  •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司马迁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駞、驴、驘、駃騠、騊駼、驒騱。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

  •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司马光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玄黓閹茂(壬戌),凡五年。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開成三年(戊午、八三八年)   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塗有盜射之,微傷,左右奔散,石馬驚,馳歸第。又有盜邀擊於坊門,斷其馬尾,僅而得免。上聞之大驚,命神策六軍

  • 卷三百五十五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四月丁亥盡其月   四月丁亥,太皇太后曾祖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冀王瓊追封漢王,曾祖母贈冀國太夫人李氏贈漢國太夫人,贈冀國太夫人李氏贈雍國太夫人。祖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越王繼勳追封豫王,祖

  • 卷之一千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战国策卷六·鲍彪

    宋 鲍彪 注赵【初分晋得赵国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髙阳郑□乡东有广平钜鹿清河河间渤海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安河以北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襄子【简子子 定王十六年戊子

  • 卷一百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

  • 李庸阝传·刘昫

    李庸阝,字建侯,江夏人。北海太守李邕之侄孙。父亲暄,官至起居舍人。李庸阝于大历年间应举进士,又以其书法判为高等,官授秘书正字。为李怀光征聘,屡屡擢升官至监察御史。及至李怀光依据蒲津叛乱,李庸阝与母亲妻子俱陷贼中,耽心

  • 卷之五十五  謇齋瑣綴錄三(明)尹直 撰·邓士龙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三 宣德五年二月,兩朝實錄成。賜監修官太師英國公張輔、少師兼行在吏部尚書蹇義、少保兼太子少傅

  • 二年·佚名

    (己巳)二年大明隆慶三年春正月1月16日○庚申,上御夕講于夜對廳,〈依召對例。〉講《近思錄》。奇大升進啓曰:「自古人主,始初淸明,將大有爲之志,不久而始勤終怠,陷於他岐,鮮克有終者,滔滔皆是。蓋人心操舍無常,易致差謬,聖帝明王以

  • 卷三百七十七·佚名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六十六之五复次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於一切无相无觉无得无影无作法中。圆满精进波罗蜜多。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离相无漏之心而修精进。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勇

  • 高僧傳序錄卷第十四·慧皎

      原夫至道沖漠。假蹄筌而後彰。玄致幽凝。藉師保以成用。是由聖□迭興賢能異托。辯忠烈孝慈。以定君敬之道。明詩書禮樂。以成風俗之訓。或忘功遺事。尚彼虛沖。或體任榮枯。重茲達命。而皆教但域中功存近益。斯蓋

  • 论因果之理·印光

     甲、论因果之理●因果一法, 为佛教入门之初步, 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书二】十●因果者, 世出世间圣人, 平治天下, 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救民之急务,

  • 第七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七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智成就品第十六忍成就品第十七证涅槃品第十八智成就品第十六佛告阿难。时彼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栴檀那。白放光如来应供正遍觉言。世尊。如佛所说三法藏门

  •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跋·高峰原妙

     (侍者)持正录 (参学)洪乔祖编参禅虽以不立文字不假修证为宗。然既可参则必有要。要者何。如网之有纲。衣之有领。使人一举而径得其直遂者是也。万目非不网也。舍纲举目。网必不张。万缕非不衣也。遗领举缕。衣必不

  • 道听途说·潘纶恩

    笔记小说集。近代潘纶恩著。十二卷,一百零八篇。纶恩,字箨园,著有《箨月山房诗钞》。筠坪老人序谓题材来源于“道听途说”,故名。体例则仿《聊斋志异》,篇末以“箨园氏曰”发议论。内容多为奇闻异事。创作于清代道光

  • 迷青琐倩女离魂·郑光祖

    元杂剧剧本。简名《倩女离魂》。郑光祖撰。旦本。剧写书生王文举幼时父母给他与张倩女订下终身,但后来倩女母亲以“俺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为由迫使文举赴考。王文举启程后,张倩女灵魂与躯壳脱离,身躯卧病在床,灵魂却赶上

  • 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失译。从《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