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659_1 【省试秋风生桂枝】罗隐    凉吹从何起,中宵景象清。漫随云叶动,高傍桂枝生。   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远吹斜汉转,低拂白榆轻。   寥泬工夫大,乾坤岁序更。因悲远归客,长望一枝荣。   卷659_2  
-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华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始,居汲共城山下,华固请举进士,俄擢高第。调冠氏主簿,太守李岘视若布衣交。迁安西封常清节 
- 后梁纪六〔起屠维单阏(己卯)十月,尽玄黓敦牂(壬午),凡三年有奇。〕《均王下》贞明五年〔(己卯、九一九)〕1冬,十月,出蒙为楚州团练使。〔承上卷徐温恶蒙事。〕2晋王如魏州,发徒数万,广德胜北城,日与梁入争,大小百余战,互有胜负。左射 
-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严考察○隆庆元年十二月丙申上谕吏部朝觐官来 
- 丧仪节四初终下唐开元礼三品以上丧干学案开元礼原本分三品以上五品以上六品以下为三篇杜氏通典及新唐书凶礼志则彚而为一今依通典取三品以上为主而四品以下之异者则仍采通典之注以别之庶便于观览云初终 有疾丈夫妇人 
- 三月二十一日(己丑),李侍尧奏言:接副将丁朝雄等具报,郝壮猷收复凤山之信;窃意南路自此廓清,可用全力向北路会剿巢穴。及接黄仕简抄录折稿,称尚需驻兵搜捕,未敢遽离府城。是黄仕简既坐守郡城,而郝壮猷亦不能撤兵往北路会剿,可知。 
- 元定推演绍兴辛巳。蔡元定在显庆堂推演后世子孙休咎。赋云。显庆堂将后世推。子孙绍复承吾书。四传学业家还在。五世因贪人产除。缵俗流风六七代。继兴遗迹八九渠。数终轮奂犹有代。御史尹仁为吹嘘。厥后子沉集书经传 
-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八十六歌颂【六】万夀恭拟南交问答一篇【谨序】【协办大学士吏部臣尚书而广总督公】福康安皇上御极之五十有五年秋八月恭遇圣夀八旬大万夀醲化匝洽湛恩汪濊东西朔南外暨裔夷君长靡有小大奔 
- (明)王世贞 撰○郡王太祖以下郡王宗系秦府永兴简懿王尚烈愍第二子邓妃生洪武己巳年甫六岁太祖召至京育于禁中宠爱甚至永乐元年二月十八日册封之国陜西巩昌府比至兄隐王请留西安以敦同气十五年薨寿三十四子恭宪王志■〈 
- 第一节楚的兴起江水在四川、湖北间被一道长峡约束住;出峡,向东南奔放,泻成汪洋万顷的洞庭湖,然后折向东北;至武昌,汉水来汇。江水和汉水界划着一大片的沃原,这是荆楚民族的根据地。周人虽然在汉水下游的沿岸(大部分在东北岸)零 
-   長白多隆阿著   鄭風   齊風   魏風   唐風   ◆鄭風◆   無折我樹杞   無折我樹桑   無折我樹檀   襢裼暴虎   弋鳧與雁   顏如舜華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   東門 
-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七古经解钩沉      五经总义类提要【臣】等谨案古经解钩沉三十卷国朝余萧客撰萧客字仲林长洲人是编采録唐以前诸儒训诂首为叙録一卷次周易一卷尚书三卷毛诗一卷周礼一卷仪礼二卷礼记 
-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辜讲孔子年老的时候说:“在我年轻的时候,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书,提到公认的历史书籍中所没有记录的一些信息;有马的人愿意借马给朋友来骑,而现在那种机会和相处方式已经荡 
-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八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仪礼公食大夫礼第九○郑目録云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也【脱也字从释文校毛本主误王郑目上衍注字】音义【食音嗣下注后食飨食礼同十字脱】疏此篇据小聘之 
- △第二分缘起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五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 
- 	嘉兴大藏经 护法录	宋文宪公护法录卷第四	皇明金华宋濂着	云栖袾宏 辑	虞山钱谦益订	碑	重兴太平万寿禅寺碑铭	洪武七年七月二十四日 呈帝御武楼下中书右丞相胡公惟庸率百官晚朝 上诏曰太平府万寿禅寺宜复还浮屠 
- 明清之际王夫之的政论著作。一卷。作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分“原极”、“古仪”、“宰制”、“慎选”、“任官”、“大正”、“离合”七篇,另附后序。认为君位“可禅、可继、可革”,反对“孤秦陋宋”。反对“私神器 
- 梵名Vajrasu^ci^ 。法称(梵Dharmaki^rti )造,宋代法天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基于佛教的立场,批判吠陀时代以来印度之阶级制度。除引用婆罗门教经典之文献而加以反驳外,并提倡人间平等,为一部简明之论书。本书之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