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五十九

 

  卷659_1 【省试秋风生桂枝】罗隐

  凉吹从何起,中宵景象清。漫随云叶动,高傍桂枝生。

  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远吹斜汉转,低拂白榆轻。

  寥泬工夫大,乾坤岁序更。因悲远归客,长望一枝荣。

  卷659_2 【思故人】罗隐

  故人不可见,聊复拂鸣琴。鹊绕风枝急,萤藏露草深。

  平生四方志,此夜五湖心。惆怅友朋尽,洋洋漫好音。

  卷659_3 【寄陆龟蒙(李相公在淮南征陆龟蒙诗)】罗隐

  龙楼李丞相,昔岁仰高文。黄阁寻无主,青山竟未焚。

  夜船乘海月,秋寺伴江云。却恐尘埃里,浮名点污君。

  卷659_4 【题方干诗】罗隐

  中间李建州,夏汭偶同游。顾我论佳句,推君最上流。

  九霄无鹤板,双鬓老渔舟。世难方如此,何当浣旅愁。

  卷659_5 【秋江】罗隐

  秋江待晚潮,客思旆旌摇。细雨翻芦叶,高风却柳条。

  兵戈村落破,饥俭虎狼骄。吾土兼连此,离魂望里消。

  卷659_6 【寄制诰李舍人】罗隐

  梁王握豹韬,雪里见枚皋。上客趋丹陛,游人叹二毛。

  门闲知待诏,星动想濡毫。一首长杨赋,应嫌索价高。

  卷659_7 【秋日怀孟夷庚】罗隐

  秋日黄陂下,孤舟忆共谁。江山三楚分,风雨二妃祠。

  知己秦貂没,流年贾鵩悲。中原正兵马,相见是何时。

  卷659_8 【送李右丞分司】罗隐

  分漕得洛川,谠议更昭然。在省曾批敕,中台肯避权。

  所悲时渐薄,共贺道由全。卖与清平代,相兼直几钱。

  卷659_9 【郴江迁客】罗隐

  不是逢清世,何由见皂囊。事虽危虎尾,名胜泊鹓行。

  毒雾郴江阔,愁云楚驿长。归时有诗赋,一为吊沉湘。

  卷659_10 【感旧】罗隐

  剑佩孙弘阁,戈鋋太尉营。重言虚有位,孤立竟无成。

  丘陇笳箫咽,池台岁月平。此恩何以报,归处是柴荆。

  卷659_11 【鹰】罗隐

  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

  眼恶藏蜂在,心粗逐物殚。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卷659_12 【秋日寄狄补阙】罗隐

  红尘扰扰间,立马看南山。谩道经年往,何妨逐日闲。

  病中霜叶赤,愁里鬓毛斑。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卷659_13 【寄易定公乘亿侍郎】罗隐

  谢舞仍宫柳,高奇世少双。侍中生不到,园令死须降。

  班秩通乌府,樽罍奉碧幢。昭王有馀烈,试为祷迷邦。

  卷659_14 【寄大理徐郎中(一本大理下有寺字)】罗隐

  佐棘竟谁同,因思证圣中。事虽忘显报,理合有阴功。

  官序诜枝老,幽尘范甑空。几时潘好礼,重与话清风。

  卷659_15 【寄苏拾遗(拾遗,许公之后,今犹居开元中旧第)】罗隐

  早岁长杨赋,当年谏猎书。格高时辈伏,言数宦情疏。

  慷慨传丹桂,艰难保旧居。退朝观藁草,能望马相如。

  卷659_16 【寄许融(一题作与于韫玉话别)】罗隐

  多病仍疏拙,唯君与我同。帝乡年共老,江徼业俱空。

  燕冷辞华屋,蛩凉恨晓丛。白云高几许,全属采芝翁。

  卷659_17 【寄礼部郑员外】罗隐

  栾郄门风大,裴王礼乐优。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

  夜直炉香细,晴编疏草稠。近闻潘散骑,三十二悲秋。

  卷659_18 【菊】罗隐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卷659_19 【台城】罗隐

  水国春常在,台城夜未寒。丽华承宠渥,江令捧杯盘。

  宴罢明堂烂,诗成宝炬残。兵来吾有计,金井玉钩栏。

  卷659_20 【旧游】罗隐

  良时不复再,渐老更难言。远水犹经眼,高楼似断魂。

  依依宋玉宅,历历长卿村。今日空江畔,相于只酒樽。

  卷659_21 【寄虔州薛大夫】罗隐

  祝融峰下别,三载梦魂劳。地转南康重,官兼亚相高。

  海鹏终负日,神马背眠槽。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卷659_22 【苏小小墓】罗隐

  魂兮檇李城,犹未有人耕。好月当年事,残花触处情。

  向谁曾艳冶,随分得声名。应侍吴王宴,兰桡暗送迎。

  卷659_23 【寒食日早出城东】罗隐

  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卷659_24 【秋日怀贾随进士】罗隐

  边寇日骚动,故人音信稀。长缨惭贾谊,孤愤忆韩非。

  晓匣鱼肠冷,春园鸭掌肥。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机。

  卷659_25 【乱后逢友人】罗隐

  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

  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

  卷659_26 【残花(一作杨发诗)】罗隐

  已叹良时晚,仍悲别酒催。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

  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

  卷659_27 【秋日富春江行】罗隐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卷659_28 【寄侯博士】罗隐

  规谏扬雄赋,邅回贾谊官。久贫还往少,孤立转迁难。

  清镜流年急,高槐旅舍寒。侏儒亦何有,饱食向长安。

  卷659_29 【送沈光侍御赴职闽中】罗隐

  未至应居右,全家出帝乡。礼优逢苑雪,官重带台霜。

  夜浦吴潮吼,春滩建水狂。延平有风雨,从此是腾骧。

  卷659_30 【寄袁皓侍郎】罗隐

  东台失路岐,荣辱事堪悲。我寝牛衣敝,君居豸角危。

  风尘惭上品,才业愧明时。千里芙蓉幕,何由话所思。

  卷659_31 【寄金吾李荪常侍】罗隐

  西班掌禁兵,兰锜最分明。晓色严天仗,春寒避火城。

  安危虽已任,韬略即嘉声。请问何功德,壶关寇始平。

  卷659_32 【商於驿与于蕴玉话别】罗隐

  南朝徐庾流,洛下忆同游。酒采闲坊菊,山登远寺楼。

  相思劳寄梦,偶别已经秋。还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卷659_33 【封禅寺居】罗隐

  盛礼何由睹,嘉名偶寄居。周南太史泪,蛮徼长卿书。

  砌竹摇风直,庭花泣露疏。谁能赋秋兴,千里隔吾庐。

  卷659_34 【钱】罗隐

  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

  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

  卷659_35 【投寄韦右丞】罗隐

  赤壁征文聘,中台拜郄诜。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

  幞被从谁起,持纲自此新。举朝明典教,封纳诏书频。

  禁树曾摛藻,台乌旧避尘。便应酬倚注,何处话穷鳞。

  卷659_36 【红叶】罗隐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卷659_37 【期徐道者不至】罗隐

  辽鹤虚空语,冥鸿未易亲。偶然来即是,必拟见无因。

  霜霰穷冬令,杯盘旅舍贫。只应蓟子训,醉后懒分身。

  卷659_38 【岁除夜】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卷659_39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卷659_40 【旅梦】罗隐

  旅梦思迁次,穷愁有叹嗟。子鹅京口远,粳米会稽赊。

  漏涩才成滴,灯寒不作花。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卷659_41 【秋寄张坤】罗隐

  庭树已黄落,闭门俱寂寥。未知栖托处,空羡圣明朝。

  酒醒乡心阔,云晴客思遥。吾徒自多感,颜子只箪瓢。

  卷659_42 【伤华发】罗隐

  旧国迢迢远,清秋种种新。已衰曾轸虑,初见忽沾巾。

  日薄梳兼懒,根危镊恐频。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卷659_43 【九江早秋】罗隐

  雨过晚凉生,楼中枕簟清。海风吹乱木,岩磬落孤城。

  百岁几多日,四蹄无限程。西邻莫高唱,俱是别离情。

  卷659_44 【初秋寄友人】罗隐

  九华曾屏迹,罹乱与心违。是处堪终老,新秋又未归。

  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

  卷659_45 【秋居有寄】罗隐

  端居湖岸东,生计有无中。魇处千般鬼,寒时百种风。

  性灵从道拙,心事奈成空。多谢金台客,何当一笑同。

  卷659_46 【雪霁】罗隐

  南山雪乍晴,寒气转峥嵘。锁却闲门出,随他骏马行。

  一竿如有计,五鼎岂须烹。愁见天街草,青青又欲生。

  卷659_47 【堠子】罗隐

  终日路岐旁,前程亦可量。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

  雅旨逾千里,高文近两行。君知不识字,第一莫形相。

  卷659_48 【初夏寄顾绍宗】罗隐

  江上偶分袂,四回寒暑更。青山无路入,白发满头生。

  郢浦雁寻过,镜湖蝉又鸣。怜君未归日,杯酒若为情。

  卷659_49 【寄第五尊师】罗隐

  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只说泊船无定处,

  不知携手是何人。朱黄拣日囚尸鬼,青白临时注脑神。

  欲访先生问经诀,世间难得不由身。

  卷659_50 【寄西华黄炼师】罗隐

  西华有路入中华,依约山川认永嘉。羽客昔时留筱簜,

  故人今又种烟霞。坛高已降三清鹤,海近应通八月槎。

  盛事两般君总得,老莱衣服戴颙家。

  卷659_51 【所思(一作西上)】罗隐

  西上青云未有期,东归沧海一何迟。酒阑梦觉不称意,

  花落月明空所思。长恐病侵多事日,可堪贫过少年时。

  斗鸡走狗五陵道,惆怅输他轻薄儿。

  

猜你喜欢
  王梦应·唐圭璋
  曾宏正·唐圭璋
  卷十七·阮阅
  白石道人歌曲别集·姜夔
  第二十九出 旁疑·汤显祖
  曹文贞公诗集卷六·曹伯启
  哈代八十六岁诞日自述(译诗)·徐志摩
  夏敬观·龙榆生
  卷10 ·佚名
  卷三百一·陈思
  第七歌 情哥郎你要出香房·刘半农
  死·闻一多
  和靖集补钞·管庭芬
  卷十·韦应物
  卷九·王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五折 金牌伪召·冯梦龙

    【双调引新水令】[生戎妆,二卒随上][生]寒烟一缕随线长,对陵京转添惆怅。虽然暂喜边尘荡,只是二帝呵未还京,望燕云尚有千重障。[岳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招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惜香乐府卷七·赵长卿

    水龙吟(事为之词)危楼横枕清江上,两岸碧山如画。夕烟幂幂,晚灯点点,楼台新夜。明月当天,白沙流水,冷光连野。浸栏干万顷,琉璃软皱,打渔艇、相高下。何处一声羌管,是谁家、倚楼人也。多情对景,无言有恨,欲歌还罢。把酒临筵,阿谁知我

  • 卷三百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一王建题栢岩禅师影堂山中砖塔闭松下影堂新恨不生前识今朝礼画身送人河亭收酒器语尽各西东囘首不相见行车秋雨中春意二首去日丁宁别情知寒食归缘逢好天气敎熨看

  • 卷一·贾岛

    钦定四库全书长江集卷一唐 贾岛 撰古意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望山南山三十里不见踰一旬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一作里】日日雨不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纪昀

    宋纪 【十五】度宗○度宗度宗皇帝讳禥父与芮嗣荣王理宗母弟也理宗在位岁久无子乃属意于帝初赐名孟启授贵州刺史厯庆远军节度使封益国公旋改 名孜进建安郡王宝佑元年立为皇子 【宋史作立为皇太子考理宗纪帝于宝佑元年

  • 重印自序·胡适

    这十七卷《留学日记》,原来题作《藏晖室札记》,民国二十八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曾排印发行,有民国二十五年我写的自序,说明这七年的日记保存和付印的经过。这书出版的时候,中国沿海沿江的大都会都已沦陷了,在沦陷的地域里我的书

  • 刘磡传·房玄龄

    刘萛字子真,平原高唐人,是汉代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父亲刘广,是斥丘县令。刘萛少年贫苦,卖牛衣为生。然而勤奋好学,编牛衣时,手里拿着草绳,边编边诵书,故能博通古今。为人清身洁己,行为无瑕疵可指。郡里举为孝廉,州里举为秀才,都未

  • 尾声·辜鸿铭

    现在,我必须结束这个中国的牛津运动故事了。我并不想在世界公众面前,去批评现任摄政王统治下的帝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作为现政府的一个下级官员,我认为这样做也是不合适的。如果我对于现政府有什么非说不可的话,还是宁愿说

  • 问乘马第七十(缺)·管仲

    失传

  • 序·赵鹏飞

    春秋经筌序蜀在天一方士当盛时安於山林唯穷经是务皓首不辍故其着述往往深得经意然不轻于自衒而人莫之知书之藏于家者又以国难而毁良可嘅叹麟经在蜀尤有传授盖濂溪先生仕于合伊川先生谪于涪金堂谢持正先生亲受教于伊川

  • 卷二百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六体国经野书禹贡荆河惟豫州锥指传曰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曽氏曰临沮之荆山其隂为豫州其阳为荆州渭案河南河也其不言南者蒙上至于南

  • 第38章·老子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1)。上德无为,而无以为(2)。下德无为,而有以为(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4)。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5)。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

  • 常欢喜品第三十·佚名

    菩萨爱乐为众生,修治佛刹清净行。恒行精进波罗蜜,无如微尘心退倦。大智菩萨俱胝劫,久修苦行为菩提。不离精进波罗蜜,无懈怠心终得证。从初发心为菩提,乃至得获寂静证。恒於昼夜行精进,大智菩萨应如是,有言能破於须弥,方证无上

  • 专门为造就僧才设的学·太虚

    已言办普通的小学、中学、大学,不是专为造就僧才矣。而专为造就僧才的教育,则除等于教会大学内神学院的佛学院外,应尚有两学制:一、等于佛学院程度而横分的佛学英美文系,──或法文、德文、俄文等随加──,佛学藏蒙文系,佛学

  • 正信会员每日必修之常课·太虚

    正信会员应以受三皈以上者,方具有会员资格。曾受三皈者,每晨一次或每晨昏二次,必应恭敬供养修三皈。念诵法如下:甲 慈宗者一、皈命仪 第一、皈命教主释迦:    1.意观,释迦世尊为根本。    2.口称,弟子某姓某法名,依某某

  • 月灯三昧经卷第三·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世尊。知月光童子心所默念而作偈问。告月光童子言。若菩萨与一法相应。皆悉能获最胜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谓一法。童子。若菩萨于一切法体性如实了知。童子。云何于一切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六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六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时左右六军使睹此庆云陈表奉贺。永泰元年九月三日特进右龙武大将军知军事上柱国徐国公臣刘仙智等上表。臣仙智等言。昨日迎新译仁王护国般若

  • 上蔡语录·曾恬

    南宋曾恬、胡安国所记录谢良佐的言行录,后经朱熹删定,于绍兴29年(1139)成书,共3卷。《四库全书》列入子部儒家类。有浙江巡捕采进本。黄宗羲所编《宋元学案·上蔡学案》,对《语录》作了精细摘录。此书详尽地记述了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