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章 25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辜讲

孔子年老的时候说:“在我年轻的时候,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书,提到公认的历史书籍中所没有记录的一些信息;有马的人愿意借马给朋友来骑,而现在那种机会和相处方式已经荡然无存了。”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三 朱子十·黎靖德
  卷四·高诱
  平书订卷一 分民第一·李塨
  公孙丑上篇·王夫之
  理与气·钱穆
  卷之十四·邵经邦
  襄公·襄公二十四年·左丘明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佚名
  卷五百七十四·佚名
  多闻品第二十二·佚名
  因明正理門論本·欧阳竟无
  复黄健六居士书·太虚
  致王晓西居士函(二通)·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八卷·宝亮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七·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高文秀

    (外扮孛老、净扮府尹、搽旦同上)(孛老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老汉乃刘二公是也。自从我这女孩儿,问赵元讨了休书,招下本处臧府尹。将赵元着他解送文书于上京,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不期此人

  • 列传第三十九 蛮东南夷·萧子显

    蛮,种类繁多,言语不一,咸依山谷,布荆、湘、雍、郢、司等五州界。宋世封西阳蛮梅虫生为高山侯,田治生为威山侯,梅加羊为扞山侯。太祖即位,有司奏蛮封应在解例,参议以“戎夷疏爵,理章列代;酋豪世袭,事炳前叶。今宸历改物,旧册杓降,而

  • 卷七十八·志第五十四·食货二·张廷玉

        ◎食货二   ○赋役   赋役之法,唐租庸调犹为近古。自杨炎作两税法,简而易行,历代相沿,至明不改。太祖为吴王,赋税十取一,役法计田出夫。县上、中、下三等,以赋十万、六万、三万石下为差。府三等,以赋二十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五·苏天爵

    中书耶律文正王(楚材) 中书杨忠肃公(惟中) ○中书耶律文正王(楚材) 中书耶律文正王 卷五之一 王名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金尚书右丞文献公履之子,为燕京行省员外郎。岁乙亥,城降,遂属国朝,扈从征伐诸国。辛卯,拜中书令。

  •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陈颢传·宋濂

    陈颢字仲明,祖先居住在卢龙,后迁徙到清州,于是成了清州人。陈颢幼年就很聪慧,日记千字。稍长,游学京师,求教于王磐、安藏门下学习典章、蒙古语。安藏推荐陈颢入宿卫,不久,在太学府中为仁宗讲解经史。仁宗侍母后居怀庆,颢随行,每

  • 十二年·佚名

    (庚戌)十二年大明宣德五年春正月1月1日○壬寅朔,上率世子及百官,行賀正禮,御勤政殿,受王世子及百官朝賀。諸道進箋獻方物,議政府進表裏鞍馬。○遣知申事許誠,邀使臣至,上迎入勤政殿慰宴,日暮乃罷。御勤政門,與使臣觀放火砲。○命

  • 气质·张载

    变化气质。孟子曰:“居移气,养移体”,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居仁由义,自然心和而体正。更要约时,但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全好。礼曰“心广体胖”,心既弘大则自然舒(大)[泰]而乐也。若心

  • 春秋释例后序·杜预

    春秋左氏汉初本无传者刘子骏始建明之欲立学官诸儒莫应然传之者亦巳众多贾景伯服子慎并为训解及晋而杜元凯又作经传集解三十卷释例四十卷且歴诋刘贾之违独不言服氏岂或不见服氏书乎亦不应不见也世族谱本之刘向世本地志

  • 中庸朱子序·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中庸通>中庸朱子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通曰道统之传朱子独于中庸言之何也朱子尝曰圣人之道所以异乎老释之徒者以其精粗隠防体用浑然莫非大中至正之矩而无偏倚过不及之差

  • 卷十一·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十一    宋 黄仲炎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夏秦伯之弟鍼出奔晋按左氏秦伯之弟鍼富於秦惧得罪

  • 惠子·惠施

    序《惠子》一卷,周惠施撰。《战国策.魏惠王》、《襄王》、《哀王》皆记其事言。《庄子.至乐篇》云:惠子相梁。则施魏人,作相在惠、襄之世,至哀王时犹存也。《汉志.名家.惠子一篇》注:名施,与庄子并时。其书《隋》、《唐志》皆不

  •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三   云何緣.幾是緣.爲何義故觀緣耶。謂因故.等無間故.所緣故.增上故是緣義.一切是緣.   爲捨執著我爲因法故觀察緣。何等因緣.謂阿賴耶識及善

  • 第九年海潮音继续出版之希望·太虚

    海潮音月刊,于过去八年中继续出版,从未中辍,遂为中国佛教界唯一之言论机关。所以能维持如此之久远者,以悉本公开态度之所致。虽有一贯之宗旨以为摄持,然关于佛学之任何歧异思想,皆可容纳讨论,故材料不虞缺乏。而历来之收支用

  • 般若灯论释 第七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七卷偈本龙树菩萨 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观薪火品第十复次前品已遮取及取者。除其执见。今复令解不一不异缘起法故。有此品起。外人言。第一义中有取取者。何以故。由此二

  • 第十二品·佚名

    第一章 律仪业论今称律仪业论。此处,依止于&ldquo;以眼见色取相&hellip;&hellip;乃至&hellip;&hellip;不取相。&rdquo;之经[文],言&ldquo;律仪、非律仪皆是业&rdquo;,乃大众部之邪执。一(自)律仪是业耶?(他)然。(自)眼根律仪是眼

  • 聂隐娘·裴铏

    唐代传奇小说。裴铏撰。原为《传奇》中的1篇。《太平广记》卷194采入。托名段成式《剑侠传》也收入本篇。《古今说海》本不署撰人。《无一是斋丛抄》本题唐段成式撰。《绿窗女史》题唐郑文宝撰,皆属误题。《旧小说》

  • 春秋三传谳·叶梦得

    二十二卷。宋叶梦得撰。知唐啖助、赵匡及宋孙复一反汉晋以来尊经重传之传统,提倡弃传求经,直于经寻求《春秋》大义,此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经学。叶氏亦受其影响,故此书摘抉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传,于《公羊》、《穀梁》多所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