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供养仪轨

亦称《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简称《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文殊菩萨供养法》、《文殊五字念诵法》等。密教仪轨经典。唐不空译。一卷。属瑜伽密教仪轨书,说五髻文殊瑜伽供养法(文殊五字瑜伽法)。见载于《金藏》及明清诸藏。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供养仪轨》全部章节目录

(1)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供养仪轨一卷

猜你喜欢
  阿閦佛国经·佚名
  佛本行集经·佚名
  唐高僧传·道宣
  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佚名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佚名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佚名
  大云轮请雨经·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湛然
  金光明经文句·智顗
  四分比丘戒本疏·定宾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冥祥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晦堂祖心
  华严经持验记·佚名
  集文字禅·蕰上
  阿育王刻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五·唐圭璋

    丹阳神光灿○遇仙亭继重阳韵喜喜蓬头。达达根由。永永誓不贪求。渐渐归于正觉,申申燕处优游。万万尘缘识破,专专志做持修。遇遇风仙传口诀,疑疑涤尽更何搜。灿灿不昏幽。玉玉金光结,心心愿做渡人舟。累累

  • 余集卷二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二十古今体三十九首【戌午四 已未】文园狮子林得句武水文园里【曩作热河考详言热河乃会濡水而非濡水之源盖濡源出察汗陀罗海滙固都尔河茅沟河赛音郭勒河三源流至

  • 卷十·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       宋 韩淲 撰七言律诗 西山道院立春日 春风吹我上箯舆山路梅花已雪如道院闲寻旧题句故人不?一行书物华满眼知春至世事装怀逼岁除犹喜重来有佳伴何妨相送入樵渔 晩春 幽砌疎畦

  • 卷227 ·佚名

    陆游 秋雨排闷十韵 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 空蒙迷远望,萧瑟送寒声。 衣润香偏著,书蒸蠹欲生。 坏檐闻瓦堕,涨水见堤平。 沟溢池鱼出,天低塞雁征。 萤飞明闇庑,蛙闹杂疏更。 药醭时须焙,舟

  • 卷一百六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十五 彭汝砺 瓦鼓【自新建令仲文得之】 客游南昌归归我四瓦鼓浑完自甄冶质朴排罂甒触之散遗声往往中商羽声来殆天得不用询有瞽野心爱不彻取之置林宇竹

  •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五·柯劭忞

      亦鲁该 阿勒赤 忽难 迭该 古出古儿 木勒合勒忽 布拉忽儿 汪古儿者歹 朵豁勒忽 哈剌察儿 阔阔搠思豁儿豁孙 蒙古兀儿 客帖 木格 速亦客秃 种索 轻吉牙歹 塔亦儿 阿儿孩合撒儿 八剌扯儿必 八剌斡罗纳儿台 掌吉帖木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三年秋七月按是月戊子朔己丑诏民间所欠私债还利过本者并与依条除放先是温州布衣万春上书乞将民间有利债负还息未还息及本未及本者并与除放庶几少抑豪右兼并之权而伸贫民不平之气诏送户部上谓大

  • 卷四·连横

    独立纪光绪二十一年夏五月朔,台湾人民自立为民主国,奉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初,朝鲜事起,沿海戒严。清廷以台湾为海疆重地,命巡抚邵友濂筹防务。友濂,文吏也,不知兵。复以在籍太仆寺正卿林维源为会办。维源,淡水人,家巨富。既又

  • 卷之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五 鲁老太太·周作人

    鲁老太太是鲁迅的母亲;她母家姓鲁,住在会稽的安桥头,住民差不多全是姓鲁的。她的父亲号晴轩,是个举人,曾在户部当主事,因病辞职回家,于光绪甲申年去世。她有两个姊姊,一个哥哥,号怡堂,一个兄弟,号寄湘,都是秀才,大约在民国前后也都

  • 卷一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四宗庙考【八】太庙祫祭【臣】等谨按我国家行祫祭而未尝行禘祭圣祖仁皇帝朝监察御史李时谦疏请举行禘礼下九卿詹事科道会议礼部尚书张玉书等议曰臣等综考礼制言禘者不一有谓虞夏禘黄

  • 卷一百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六雍正九年五月上谕十二道初二日奉上谕今岁命往陕西西安驻防兵丁?出直隶张家口营兵一百八十余名闻各兵家口支领钱粮而该管武弁等以各兵应有钱粮俱给与新募之兵支领无可给发以致

  • 虚道第四·徐干

      人之爲德,其猶器(原作"虚器",據《治要》删)歟?器虚則物注,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衆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治要》作"不肖")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下五字原脫,據《治要》補)而不

  • 公食大夫礼·佚名

    主国国君用食礼招待来聘问的大夫的礼仪:国君派大夫到馆舍告诉来聘的大夫(到主国的朝庙接受食礼),各自按相同的爵位去告之。上介出门问来馆舍有何事,进门报告。辞谢三次后答应。主宾出外门,为主国的大夫屈尊来迎接自己行拜礼

  • 马喻品第十九·佚名

    譬马调能软,随意如所行。信戒及精进,定法要具足。获法第一义,利用故无穷。一心行和忍,得免轮回苦。忍和意得定,能断诸苦恼。从是得住定,如马善调御。断恚获无漏,如马能自调。弃恶至平坦,後受生天乐。不恣在放恣,於眠多觉悟。如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五·慧立

    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尼干占归国终至帝城之西漕鸠摩罗使未至间。有一露形尼乾子。名伐阇罗。忽入法师房来。法师旧闻尼干善于占卜。即请坐问所疑曰。玄奘支那国僧。来此学问岁月已久。今欲归还。不知达不。又去住二

  • 弥勒下生经·佚名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又称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观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弥勒当来下生经、下生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古来说弥勒下生之诸经中,本经为最受重视者。内容叙述于未来蠰佉转

  • 天公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篇幅甚短,仅二百余字。本经好几处经文实据《观世音经》及净土经典敷衍而成,重点在宣传净土思想。文内“螺文”、“重光”等提法,证实本经确为中国人所撰。本经最早见录于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