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公食大夫礼

主国国君用食礼招待来聘问的大夫的礼仪:国君派大夫到馆舍告诉来聘的大夫(到主国的朝庙接受食礼),各自按相同的爵位去告之。上介出门问来馆舍有何事,进门报告。辞谢三次后答应。主宾出外门,为主国的大夫屈尊来迎接自己行拜礼。大夫不回拜,转达国君的命令。主宾再拜稽首,接受国君的命令。大夫返回复命。主宾送行,不行拜礼,于是跟随大夫前往。主宾穿朝服在大门外就位,如同聘礼。

主人就位。招待主宾的食物陈列在朝庙门外。肉熟了。甸人陈列七个鼎,对着门,面向南,以西为上位,设置鼎杠、鼎盖,鼎盖用茅草,或者捆扎,或者编结。洗的摆放位置与飨礼相同。小臣在东堂下为国君摆放盛水的盘和匜。宰夫在户西摆放蒲筵,在室中摆放萑席,在左边摆放几。没有酒尊。清酒、酨浆放在东房。凡是宰夫掌管的饮食器具、饭食都在东房。

主国国君如同主宾一样穿朝服,在大门内迎接主宾。大夫按国君的命令引主宾进入,主宾进门,站在西方。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避开,再拜稽首。国君拱手行礼进入,主宾跟随着,到祢庙的庙门,国君拱手行礼进入,主宾进入,每到转弯处拱手行礼,对着碑拱手行礼,相人偶拱手行礼。到达台阶,三次谦让,国君登上二级台阶后,主宾登阶。主国的大夫站在正堂的东边,面朝西,以北为上位。士站在门的东边,面朝北,以西边为上位。小臣在东堂下,面朝南,以西边为上位。宰在东夹屋北边堂下,面朝西以南边为上位。内宰属下的士在宰的东北方,面朝西以南边为上位。介在门的西边,面朝北以西边为上位。国君与梁齐,面向北,主宾到达堂上,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下堂,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在西阶的东边,面朝北回拜。摈者辞谢主宾回拜,主宾仍行拜礼,国君走下一级台阶亲自辞谢。摈者辞谢说:“敝国国君跟随您下堂,将要行拜礼,您还是起来吧。”主宾连步上台阶登堂,不行拜礼。国君命主宾完成拜礼,主宾在台阶上面朝北再拜稽首。

士扛鼎,在门外去掉鼎盖,按顺序进入,在碑的南边摆放鼎,以西边为上位。鼎右的人抽出鼎杠,坐下把杠放在鼎的西边,南北方向放置。从鼎的西边出来。鼎左的人等着把鼎中的牲肉取出放在俎上。雍人拿着俎进来,把俎摆放在鼎的南边,旅人面朝南,把取食物的匕放在鼎上,退出。大夫站在洗的东南洗手,大夫们面朝西,以北为上位,依序进前洗手。退回的人和进前的人在洗的南边交错。洗手完毕,依次到碑的南边,鼎的北边,面朝南用匕取鼎中的牲肉。左人面朝西。鱼和腊物煮熟。载放牲体和腊物进前,肉皮朝上。鱼七条,纵放在俎上,鱼的右半朝下。肠胃七份,放在同一俎上。纹理精细的猎肋条肉七份。肠胃和肋条肉都横放在俎上,两边下垂。大夫已经用完匕,把匕放在鼎上。按与进前时相反的顺序退下,回到原位。

国君下堂洗手,主宾下堂,国君辞谢。洗完手,国君拱手行礼一次,谦让一次,国君登堂,主宾登堂。宰夫由东房出来,把用醋和的酱交给国君,国君亲自摆放它。主宾辞谢,面朝北跪下移动醋酱,向东移动到当放的位置。国君站在东墙内,面向西,主宾站在台阶的西边,正立不动。宰夫由东房进献豆六,摆放在酱的东边,以西边为上位。腌韭菜往东是肉汁酱,腌蒲根,腌蒲根的南边是带骨的麋肉酱,在西是腌韭菜花,带骨的鹿肉酱。士在豆的南边摆放俎,以西为上位。牛、羊、豕,鱼在牛的南边。腊、肠、胃依次往东。猪肋条肉单独一行。旅人拿匕,甸人抬鼎,顺次而出,放在对着门的地方。宰夫在俎的西边摆放六簋黍、稷,二二并列,以东北方为上位。黍对着牛俎,它的西边是稷,交错排完,往南陈设。煮肉汁,没有盐、菜拌和,放在瓦豆里。太宰右手拿着瓦豆,左手拿着盖,从庙门外进入,由东阶登上,走到台阶尽头,不登堂,把瓦豆交给国君,拿着盖子走下台阶,出门放下盖子,然后进门回到原位。国君把瓦豆放在酱的西边,主宾辞谢,坐下往东移。宰夫在豆的西边摆放四只盛菜和羹的鼎,以东为上位。牛肉羹的西边是羊肉羹,羊肉羹的南边是猪肉羹,猪肉羹的东边是牛肉羹。把清酒斟在觯中,放在丰上。

宰夫右手拿着觯,左手拿着丰,进前摆放在豆的东边。宰夫面朝东,坐下揭开簋的盖子,各仰放在簋的西边。佐助的人背向着东房,面朝南,报告国君正馔准备完毕。

国君两次行拜礼,拱手请主宾进食。主宾下堂行拜谢。国君辞谢。

主宾登堂,再拜稽首。主宾登上席位,坐下取腌韭菜,一一浸入到肉酱里,在腌韭菜和肉酱两豆之间祭。佐助的人面朝东坐下取黄米饭,放在左手中,一一取过,又取小米饭,一一取过,放回右手。站起来交给主宾,主宾祭饭。把牛羊豕三牲的肺切断,佐助的人逐一取过来,一一交给主宾。主宾站起来接受,坐下祭,主宾擦手,用角制祭勺舀取放在上位的小鼎中的菜,逐一浸入其他三个小鼎中。在上位盛有牛肉羹的小鼎和盛有羊肉羹的小鼎之间祭。在上豆之间祭清酒。鱼、腊、酱、湆不祭。宰夫把小米饭递给国君,国君把它放在肉羹汁的西边,主宾面朝北辞谢,坐下往西移放。国君和主宾都回到原位。宰夫进献稻米饭,放在小米饭的西边。士进献各种美味食物,都有大块的肉放在上面,食器上有盖,像太宰那样拿着豆。先进献的人返回门外拿取,再由门进入,从西阶登堂,先进献的人一人登堂,把食物放在稻米饭的南边,黄米和小米饭的西边,主宾可中间往来。偏西的一旁摆放四列美味食物,以西北为上位。牛肉羹的东边是羊肉羹,羊肉羹的东边是猪肉羹、烤牛肉。烤牛肉的南边是肉酱,往西是牛肉块、肉酱、牛鮨。牛鮨的南边是烤羊肉,往东是羊肉块、肉酱。烤猪肉,烤猪肉的南边是肉酱,往西是猪肉块、芥菜酱、鱼脍。进献食物的众人走完台阶,不登堂,交给先进献的人,拿着盖走下台阶,出门。佐助的人背向着东房,向国君报告,各种美味食物都准备完毕。

佐助的人按国君的命令让主宾登堂就席。主宾在席的未端坐下取粱米,就手取稻米饭,在酱和肉羹汁中间祭。佐助的人面朝北坐下,遍取美味食物中的大肉块,站起来,一一交给主宾。主宾一一接受,一次同时祭。主宾下堂拜谢,国君辞谢。主宾登堂,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

国君再次回拜。

主宾面朝北,在正馔和加馔之间坐下,左手抱着盛有粱米的簠,右手拿着盛有肉羹汁的小鼎,下堂。国君辞谢,主宾面朝西坐下,把拿着的食物放在台阶西边,面朝东回答,面朝西坐下拿取放下的食物。一步两级台阶地登堂,面朝北把食物放回原来的位置,下堂辞谢国君。国君允许,主宾登堂,国君拱手行礼,退到东厢,摈者退回,背对东塾站立。主宾坐下,于是把加席卷起,国君不辞谢。主宾就肉汁羹和酱吃三口饭。宰夫拿着斟有浆饮的觯和承托觯的丰进前,主宾擦手,站起来接受。宰夫把丰摆放在稻米饭的西边。陈设庭实。主宾坐下祭,然后饮尽觯中浆饮,把觯放在丰上。

国君接受宰夫送上的束帛,用来酬谢主宾,面向西站立。主宾走下筵席,面朝北。摈者进前辅佐国君送上礼物。主宾下堂辞谢礼物,登堂,听从国君的命令,下堂拜谢。国君辞谢。主宾登堂,再拜稽首,接受礼物。对着东楹柱,面朝北,退回到西楹柱的西边,面朝东站立。国君行一次拜礼,主宾下堂,国君两次行拜礼。介在主宾前出门。主宾面朝北拱手行礼,拿着庭实出门。国君下堂站立,上介接过主宾手中的礼物,从者迎着随主宾出来的主国拿着兽皮的人,接过兽皮。

主宾从门的左边进入,在屋檐的尽头,面朝北,再拜稽首。国君辞谢,拱手行礼、谦让同开始时一样,登堂。主宾再拜稽首,国君回拜两次。主宾下堂辞谢国君同开始时一样。主宾登堂,国君拱手行礼退到东厢。主宾吃完黍、稷饭,三次饮浆漱口。不用酱和肉汁羹。

主宾擦手站起,面朝北坐下取粱米饭和酱下堂,面朝西坐下放在台阶的西边。面朝东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国君下堂,两次行拜礼。介由进来时相反的方向出去,主宾出门。国君送到大门内,两次行拜礼。

主宾不回视。

有司收起三牲的俎放在篚中,带到主宾的馆舍。鱼腊不予。

第二天,主宾穿着朝服到主国国君的大门外拜谢赏赐,拜谢食礼和酬礼,都是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主国掌管迎候接待的官听凭主宾行拜礼。

如果来聘问的是上大夫,食礼是八豆,八簋,六铏,九俎,鱼和腊物都是二个俎,鱼、肠胃、纹理精细的猪肋条肉的数目因官爵不同而不同,或者九,或者十一。下大夫或者是七,或者是九,美味食物东西向排列,不超过四列。上大夫,美味食物二十(东西四行,南北五行)。

比下大夫多加四豆,用的是雉、兔、鹑、鴽。

如果国君不能亲自主持食礼,就派大夫各按爵位穿朝服把食礼的酬谢礼物送上。腌菜、肉酱等放在瓦器里,陈放在楹柱外,两两并列,往北陈放,黍稷饭等放在筐里,陈放在楹柱内,在两楹柱间,两两并列,往南陈放。美味食物放在碑的北边,庭实陈放在碑的南边。牛、羊、豕陈放在门内西边,以东为上位。主宾穿朝服接受,如接受饔的礼仪。没有摈。第二天,主宾穿朝服在国君大门外拜谢国君的赏赐。接待的人听凭他拜谢。

主国大夫用食礼招待主宾,自己亲自通知,邀请。在大门外迎接主宾,为主宾到来行拜礼,都如食礼一样行拜礼。大夫下堂洗手,接过酱、肉羹汁,酬谢的礼物——束锦,都是由东阶下堂接受。授者登上一级台阶,主宾停止不动。主宾拿着粱米饭和肉羹汁,到西墙的前端。主人辞谢,主宾返回席位。主宾卷起加席,主人辞谢,主宾按原样摆设加席。

主宾辞谢主人的礼的礼物,走下一级台阶。主人跟随着。主宾接受束锦,再拜稽首。主人送上束锦也是再拜稽首。主宾向主人辞谢,走下一级台阶。主人跟随着。食礼结束,大夫在西墙前端撤去食物。主宾面朝东两次行拜礼,下堂出门。其他都如同国君用食礼招待来聘大夫的礼仪。

如果大夫不能亲自主持食礼,那么,国君就派爵位相同的大夫穿朝服把礼物送上。主宾在堂上接受礼物,没有摈。

[记]不在行食礼的前一天斋戒。行食礼告诉主宾后不再召请。不为主宾授几,东阶上没有席位。在门外东边烹煮食物。司宫准备几和一丈六尺长的蒲草编的筵,筵用墨色布作边,筵上加八尺长的细苇编的席,席用黑色帛作边,筵、席都从末端卷起。宰夫铺设筵席,出自东房,主宾乘坐的车,在大门外的西边,主宾就位时面朝北站立。盛羹的小鼎中放的菜,牛肉羹放豆叶,羊肉羹放苦荼,猪肉羹放薇菜,都有调味的佐料。

佐助的洗手,随俎登堂。盛稻粱的簠,有盖子和遮盖子的巾。凡吃烤肉的,都不用酱。上大夫,蒲草编的筵,上边加上细苇编的席,筵、席的边饰和下大夫筵、席的边饰相同。卿充当上摈,在堂下诏礼。堂上佐助的人由下大夫充当。上大夫,有各种美味食用,宰夫又进献清酒、浆饮,上大夫饮清酒、浆饮时也可吃美味食物。上大夫拜谢食礼和酬谢的礼物,都是再拜稽首。

猜你喜欢
  為人者天第四十一·苏舆
  凡例·李塨
  孟子集疏卷九·蔡模
  皇言定声録卷七·毛奇龄
  卷一百四十七·秦蕙田
  第42章·老子
  绿衣·佚名
  第一 捭阖 2·王诩
  菩提資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附錄義淨補譯正理門論初段釋文·欧阳竟无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二·圆悟克勤
  学佛的成果·太虚
  汉藏教理融会谈·太虚
  药师经析疑·李叔同
  宗镜录卷第十二·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陆采

    第三十一齣 假公荐举【北点绦脣】〔末上〕月淡星疎。花凝淸露。晓啼乌。千官蹈舞。玉陛动山呼。雉尾高张拥玉皇。彤庭金榜灿明光。侍臣鹄立阶前地。欲纪尧年化日长。自家乃晋朝黄门官是也。时値早朝。但见星河光淡。

  • 第三折·佚名

    (萧相领祗候上,云)小官萧何。自从与樊哙商议那韩信之事,不想差一使去,果然赚的韩信回朝,将他斩了。只是他手下有一蒯彻,闻知他屡劝韩信,不要灭楚,与俺家三分天下。近日又劝韩信不要入朝,好生无礼。本待拿将此人,一并杀坏。争奈

  • 提要·陈杰

    自堂存藁四巻别集类三【宋】臣等谨案自堂存藁四巻宋陈杰撰厉鹗宋诗纪事载杰字夀父分宁人淳祐十年进士制置司属官有自堂存藁然鹗仅録其题梅坛毛庆甫云悦楼诗一首云出梅仙事实则实未见其集故所载爵里亦不能具其始末今从

  • ●卷一·杨循吉

      金起自辽之属部,号女真,又曰女直,于夷狄中最微且贱者也。世居东海上,而在高丽之北,有七十二部落,不相统制。辽兴,既吞诸蕃,于是,女真之众,有生、熟二种。熟女真在南,生女真在北,皆不得相通。而生女真犹居其故地,其山曰长白山,江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天启五年十二月乙亥朔上传兵部马世龙向来戴罪杜门准他回卫其中部总兵员缺速推堪任的来用见今河冰已合著经略高第督率道将严加防御务保无虞○兵部覆世龙回卫 上复以世龙劳苦三年著回府遇缺推用该部即与优叙○尚宝司卿

  • 卷之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纪昀

    列传宋 【四十六】○宋四十六张方平 王拱辰 张升赵槩胡宿【宗炎 宗愈宗回】张方平王拱辰张升赵槩胡宿△张方平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

  • 一三七 琐屑的因缘·周作人

    一九二〇年毛子龙做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校长,叫钱秣陵送聘书来,去那里讲欧洲文学史,这种功课其实是没有用的,我也没有能够讲得好,不过辞谢也不听,所以也就只得去了。其时是女高师,讲义每小时给三块钱,一个月是二十七元,生病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一帝号上太祖皇帝即位仪 太宗皇帝即位仪皇统元年册礼  天德贞元册礼太祖皇帝即位仪収国元年春正月壬申朔诸路官民耆老毕防议创新仪奉上即皇帝位阿里罕宗翰乃陈耕具九祝以辟土养民之意复以良

  • 少牢馈食礼·佚名

    少牢馈食之礼:祭日用丁日或己日,如以先月下旬之丁日筮来月上旬之丁日,则以丁日筮并筮日之日数共计十一天。在庙门之外卜筮。卜筮之时,主人衣朝服,面朝西,立于门的东边。家中主筮事者史亦衣朝服,左手执蓍草,右手揭开韇盖,而后与

  • 卷五·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二(正传十四人附见五人)○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大仪)释法藏字贤首,姓康,康居人也。风度奇正,利智绝伦,薄游长安,弥露锋颖,寻应名僧义学之眩属奘师译经,始预其间,后因笔受、证义、润文,见识不同而出译常至天后朝,传译

  •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佚名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佛、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佚名

    大唐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大弘教三藏沙门金刚智奉 诏译  如是无量力不动圣者毗卢遮那使者心。一切利益成就法。欲受持者。先当行四种精进行。自约身心令念不散。一志坚固速得证验令满所愿。云何四种行自约。一者断食二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五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五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易行品第九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说若堕声闻地及辟支

  • 卷第九·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 上明华藏中央之剎种以为主剎。次下明十方右绕之伴剎。乃右旋十海。即绕处

  • 琉球国志略·周煌

    域外地理。清周煌辑。十六卷。 煌, 乾隆进士。官翰林院侍讲。乾隆二十二年(1757)成书。约十一万字。首卷载御书三、诏敕六、谕祭文七。绘图有星野、琉球全图、国都、先王庙、册封中山王、针路等十二图。正文分星野、国

  • 三吴水考·周大韶

    水利志。一名《水利图说》。明张内蕴、周大韶撰。十六卷。内蕴为南京吴江(今属江苏)生员。大韶为华亭(今江苏松江)监生。万历四年(1576)因南京、苏州、松江、 常州、镇江诸府水利久湮,于是命御史林应训规划治理,凡六

  • 悼亡姬十二首·厉鹗

    组诗。厉鹗早年娶妻蒋氏,无子。雍正十三年(1735)到吴兴,因友人沈幼牧介绍作伐,纳姬人(妾)朱氏满娘,以中秋月夜,舟迎碧浪湖口,同载而归。厉鹗给朱氏取名净居女士,字之曰月上。他们共同生活了七年,夫妻情感甚笃。不意乾隆九年(1744)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