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破邪论

凡二卷。唐代法琳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书中评破道教之邪说。唐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书高祖,以为寺塔、僧尼多于国有害,列述十一条,极力排佛,主张废除佛教、沙门还俗。时法琳等奉敕辨破之,更著书反驳傅奕之邪说,揭示道教之说反于世有害。卷首冠有虞世南之襄阳法琳法师集序。

《破邪论》全部章节目录

(1)破邪论卷上
(2)破邪论卷下

猜你喜欢
  八吉祥经·佚名
  应法经·佚名
  妙色王因缘经·佚名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佚名
  成具光明定意经·佚名
  净意优婆塞所问经·佚名
  明报应论·慧远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佚名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不可思议
  出生无量门持经·佚名
  五事毗婆沙论·佚名
  瑜伽师地论释·最胜子
  十一面神咒心经·佚名
  从容录·行秀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楚林上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五十三回 飘泊孤身不堪谈旧事 兵戈满目何处访仙源·萧晶玉

    且说梦鸾小姐与曹元帅辞驾出朝,各自回府安歇。次日五鼓,起身上朝,辞王别驾,二帅一同出朝。各率本部将左兵丁出城,祭旗升炮,扶营起寨,兵分南北。一声令下如山倒,两下儿郎拔大营。旗幡招展军威壮,杀气腾腾锁碧空。甲胄銮铃声振耳

  • 安晩堂集卷十一·郑清之

    宋 郑清之 撰谢徐德夫右司和御制赐诗直道何曽较尺寻昔贤垂范到斯今臯谟勉勉歌元首説诲年年沃朕心幸遇千龄开圣治顷尘三事愧宵箴奎文衣被真难报盥诵新诗爱助深朅来林下破天悭要使明时见一闲齿屐印苔春纵步颈壶蒸粟晩

  • ◎试院现形·李定夷

    县知事试验为中华民国考试士子之第一事前后已举行三次,旧僚新进,聚集一堂,所演笑柄,不一而足,兹琐述之,足供茶余酒后之一粲。当亦读者所许也。 口试一场,照知事试验章程,原系询问地方之人情风俗习惯,乃据应考者之传述。询问之

  • ●浦阳人物记后序·宋濂

    浦阳人物载于鄱阳洪氏郡志者不过蒋邵张敦傅柔扬扶陈太竭何千龄六人而已邑之儒先朱氏因之以撰县志别出新意析为四门会稽李知退为县有善政隶遗爱传太竭千龄钱遹梅执礼隶孝节传卲敦柔扶及吴傅王万隶名徳传寳掌祖登玄朗灵

  • 匈奴列传第五十·司马迁

    王延海 译注【说明】本文是记述匈奴与中国关系的传文。全文共四段,首段记述匈奴的历史演变及其同中国的历史关系,以及他们的民族风俗、社会组织形态等;第二段写汉朝初年,匈奴与汉朝的和亲关系和反复无常

  • 二年·佚名

    (丙午)二年清雍正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午,太白晝見巳地。○下諭八道觀察使、兩都留守,令勸農恤民。○左議政閔鎭遠上箚曰:臣竊覵殿下,深懲於向日群凶輩鋒刃之慘毒,欲一反其道,咸新舊汚,偕之蕩平之域,所以開示臣隣者,前後非一二

  • 卷六 广要道章第十二·邢昺

    [疏]正义曰:前章明不孝之恶,罪之大者,及要君、非圣人,此乃礼教不容。广宣要道以教化之,则能变而为善也。首章略云至德、要道之事,而未详悉,所以于此申而演之,皆云广也。故以名章,次《五刑》之后。《要道》先于“至德”者,谓以要

  • 卷二十四·刘因

    <经部,四书类,四书集义精要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四  元 刘因 撰论语二十阳货二章【性相近也】性即理一语自孔子后惟程子言之此一语即千万世説性之根基理者公共之物不会不善【贺孙】○孟子未尝言气质之

  • 礼记析疑卷十九·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学记就贤体逺体逺体恤幽逺小民之疾苦也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学之法莫备于周凡有地治者皆兼教事不独师儒也虽农工商贾少时皆受小学于里塾不独秀民也是以无人不明于伦理而仁让之心易生无事不

  • 卷六·梁益

    <经部,诗类,诗传旁通钦定四库全书诗传旁通卷六      元 梁益 撰小雅鹿鸣之什受厘厘与禧同福也汉文帝受厘宣室殿汉仪注曰祭天地二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厘受厘者受所祭之福也鹿鸣于旅也语礼记乡射义古者于旅也

  • 卷十七·刘玉汝

    <经部,诗类,诗缵绪>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十七     元 刘玉汝 撰 周颂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於人斯 颂诗多用於字以致咏叹形容不尽之意此首言於穆犹商颂首言猗与

  • 我之宗教观·太虚

    ──十四年秋在苏州东吴大学讲──一 宗教之名义  二 宗教之起因  三 宗教之本质  四 宗教之差等  五 宗教之将来一 宗教之名义宗与教之二字,虽吾国文字之所素有,而连缀宗教二字成一名词,乃由日人从译自西

  • 修真辩难·刘一明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清代刘一明撰。其书以师徒问答形式,阐述内丹功理。作者认为内丹乃性命凝结而成,所以必须性命双修,指出性命之道与阴阳之道密切相关,性命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性命之用。性即理,命即气,气不离理,理不离气,因此性

  • 房中炼己捷要·朱权

    明·朱权撰。该书所撰年月、内容欠详。现存《房术奇书》后附本书“序”及“五字妙诀”。即存者、缩者、抽者、吸者、闭者等5种房中术的交媾方法与气功修炼术式。对明清房中思想影响甚大。

  • 易筮通变·雷思齐

    宋末元初雷思齐撰。思齐字齐贤。三卷,五篇。卷上卜筮、之卦,卷中九六,卷下衍数、命蓍。颇有新意,不囿旧法。《四库全书》收入。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易类(简称四库本)

  • 李家庄的变迁·赵树理

    长篇小说。赵树理著。1946年1月华北新华书店初版,标为“通俗小说”。它“不但是表现解放区生活的一部成功的小说,并且也是整风以后文艺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水准之一例证。”(茅盾:《谈〈李家庄的变迁〉》)。全书共16章,以太

  • 唐四僧诗·佚名

    六卷。不著编者。此集共六卷。所录皆为唐僧人之诗。包括《灵澈诗》一卷、《灵一集》二卷、《清塞诗》二卷、《常达诗》九卷。据 《书录解题》载 《灵澈诗》、《灵一集》,皆一卷,而 《清塞诗》 与《常达诗》皆失载。《

  •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元照

    简称《律钞资持记》、《资持记》。律学著述。宋元照撰。三卷(或十六卷)。系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的注释书。据元照自序称,《四分律》译传东土,“虽九代相承,而六师异辙”,故在随文注释之前,略标五例:“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