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四僧诗

六卷。不著编者。此集共六卷。所录皆为唐僧人之诗。包括《灵澈诗》一卷、《灵一集》二卷、《清塞诗》二卷、《常达诗》九卷。据 《书录解题》载 《灵澈诗》、《灵一集》,皆一卷,而 《清塞诗》 与《常达诗》皆失载。《灵澈集》,《灵诗》,《常达诗》前均有宋僧赞宁奉敕所作本传,而《清塞诗》则无,盖宋时已遗其名。《灵澈诗》前还有刘禹锡序一篇,《文献通考》也引用。盖灵澈当时与僧皎然游,得见知于侍郎包佶、李纾,因而来往长安,其名较著,得以求序于名流。然禹锡序其诗,共十卷。此集中仅一卷,可知也是吉光片羽,非其完书。灵澈姓汤,字源澄,越州 (今浙江绍兴等地)人。灵一姓吴,广陵 (今江苏扬州)人。常达姓顾,字文举,海隅人。清塞即周朴,其人后返初服,不应列为四僧中。语详李宏秀集条下,此不详述。有汪如藻家藏本。

《唐四僧诗》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唐四僧诗巻一
(3)唐四僧诗巻二
(4)唐四僧诗巻三
(5)唐四僧诗巻四
(6)唐四僧诗巻五
(7)唐四僧诗巻六

猜你喜欢
  克斋词·沈端节
  悼离赠妹诗·左思
  㑇梅香骗翰林风月·郑光祖
  纳兰词·纳兰性德
  吴儆诗集·吴儆
  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国垣
  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佚名
  百正集·连文凤
  西楼记·袁于令
  林外野言·郭翼
  温飞卿诗集笺注·温庭筠
  谭曲杂札·凌濛初
  洛神赋·曹植
  清苑斋诗集·赵师秀
  甬上耆旧诗·胡文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连久道·唐圭璋

      久道,已见“全”。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十有小传。   水调歌头   游洞霄赋   雨后烟景绿,春水涨桃长。系舟溪上、笋舆十里踏平沙。路转峰回,好处无数,青荧玉树,缥缈羽人家。楼观倚空碧,水竹湛清华。   纵幽寻,飞蜡

  • 周氏·唐圭璋

      氏,丁宥侧室,号得趣居士。   瑞鹤仙   和丁基仲   画楼帘卷翠。正柳约东风,摇荡东霁。缃桃雨才洗。似妆临宝镜。脂凝铅水,云遍髻子。坠钗梁、羞看燕垒。最堪怜,锦绣香中,早有片红飘砌。   闲记。琴弹古调,曲按清

  • 范成大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隆兴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累迁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六年(1170),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使金,撰《揽辔录》

  • 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十五·柯劭忞

      客烈亦王罕桑昆 札合敢不乃蛮太阳罕 不月鲁克古出鲁克 抄思别的因   客烈亦部,未详所出,或谓始居唐麓岭北谦谦州之地,后徒于土拉河。相传其祖生子七人,面黝黑,蒙古语黑为喀喇,故名其部为喀喇,又讹为客烈。后族类繁衍

  • 卷四百五十七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辛卯,三省言:「吏部奏,供備庫副使趙思復乞以磨勘轉西京左藏庫副使一官,回授男三班差使希元轉借職。」詔:「思復為是趙普之後,特許回授,餘人毋得引例。」   起居郎、權中書舍人孫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万历十二年四月丁未朔 上亲享 太庙○先是以杨巍言调丁此吕给事中王士性御史江东之李植杨四知等交章劾巍语侵首辅 上乃传谕大学士余有丁许国拟温旨令元辅尽心赞理而放高启愚留此吕独未及巍于是二臣言臣等恭阅前<婠勶

  • 二六五 户部尚书王际华等奏请增武英殿誊录名数及减议叙年限折·佚名

    二六五 户部尚书王际华等奏请增武英殿誊录名数及减议叙年限折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六日*臣王际华、臣嵩贵谨奏,为请旨事。查武英殿修书处向设有行走国子监贡生十名,随同纂修翰林分司缮写。嗣于乾隆三十四年十月,臣王际华因

  • 卷七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史记七十三 白起者郿人也【郿音眉岐州县】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今洛州伊阙】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

  • 耿九畴传·张廷玉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宣德六年(1431),被授予礼科给事中。他议论持大体,有清正的名望。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得重名节的人去治理,于是推选九畴为盐运司同知。他痛革宿弊,向朝廷提出了五项建议,皇上

  • 梁惠王下篇·王夫之

    一“乐天”、“畏天”,皆谓之天,则皆理也。然亦自有分别。此与“斯二者天也”“ 天”字一例。大当字小,则是天理极至处,仁者所体之天也。以小事大,则有非天理之极至处者矣,则智者

  • 第三编 近古哲学史·钟泰

    第一章 宋儒之道学《宋史》于《儒林》之外别立《道学》一传,议者多訾之。以为“儒之名本不轻,周、程诸子虽贤,要亦服儒之服,言儒之言,行儒之行。今必别于儒林而谓之道学,乱史例而启争端,甚无谓也”。顾吾谓《宋史

  • 第十四章 13·辜鸿铭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

  •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二善现,阿罗汉果清净故鼻界清净。鼻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阿罗汉果清净。若鼻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阿罗汉果清净故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

  • 叹深品第五十五·佚名

    尔时诸欲天子诸色天子。以天名花而散佛上。来诣佛所头面作礼。叉手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难晓难了。不可思议。是智者之所知。是一切世间所可信者,是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道径。从是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者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二·陈梦雷

    北齐北齐置昭元寺。设大统诸员。以掌佛教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昭元寺。掌诸佛教。置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亦置功曹。主簿员。以管诸州郡县沙门曹显祖天保二年。诏稠禅师至邺都。建寺居之。帝请受菩萨戒 按

  • 佛说兴起行经卷下·佚名

    后汉外国三藏康孟详译  佛说地婆达兜掷石缘经第七  闻如是。一时佛在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六通神足。唯除一比丘。阿难也。是时佛告舍利弗。往昔过去世。于罗阅只城。有长者名曰须檀。大富

  • 准提净业卷之二·谢于教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前专持诵。而略观行。便於流通。此专观行。而兼持诵。切於修证。或公务忙迫。不能全依观行次第。於中随人节取用之亦可)。准提大明经云。若有在家出

  • 立宪法议·梁启超

    实行立宪政体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一直追求的政治目标。梁启超是第一位明确提出宪政目标并筹谋一整套实施方案的人。他于1901年6月在《清议报》上发表《立宪法议》一文。文章指出,宪政就是实行有限权力的政治,人各有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