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性论

凡四卷。世亲(梵Vasubandhu ,四世纪)着,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详释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第五至第七等三品,阐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内容由缘起分、破执分、显体分、辨相分等四分十六品组成,详论佛性之体相,以明一切众生本具之佛性,认为佛性有三种:(一)凡夫生来本具之佛性(住自性性),(二)经过修行显现之佛性(引出性),(三)达到佛果所具之佛性(至得性)。并论破小乘、外道与大乘偏见者之否认悉有佛性说。

《佛性论》全部章节目录

(1)佛性论 第一卷
(2)佛性论 第二卷
(3)佛性论 第三卷
(4)佛性论 第四卷

猜你喜欢
  金刚经·佚名
  佛说大集法门经·佚名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佚名
  身观经·佚名
  甚希有经·佚名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法照
  西方发愿文注·省庵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佚名
  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佚名
  请宾头卢法·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佚名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书玉
  天宫事经·佚名
  中部经典·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二十六·彭定求

        卷826_1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贯休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卷826_2 【读离

  • 卷147 ·佚名

    孔武仲 忆九江呈李端叔 家园大江东,清湓映匡庐。 波光摇空阔,岚悴随卷舒。 廊然形影消,所见惟清虚。 此是列仙宅,当年来不居。 一官老南北,十年弃樵渔。 谅无飞升骨,宜与烟霞疏。 子赤喜登

  • 卷第四十六·胡三省

    【汉纪三十八】起柔兆困敦,尽阏逢涒滩,凡九年。肃宗孝章皇帝上〔讳炟,显宗第五子,母贾贵人,以马后母养为嫡,即位。谥法:温克令仪曰章。伏侯古今注:「炟」之字曰「着」。〕建初元年〔(丙子、七六)〕①春,正月,诏兖、豫、徐三州禀赡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一年十二月甲申朔○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国泰言 福王之国定在明春 皇上明示天下以无可疑天下亦咸服 皇上之英断矣祗因田额取盈日期未定催请屡廑 睿览其望俞旨不啻饥渴为 皇上计予之以广地孰若予之以令名既

  • 志第十七 五行五 (原文)·范晔

    射妖 龙蛇孽 马祸 人疴 人化 死复生 疫 投蜺《五行传》曰:“皇之不极,是谓不建。厥咎眊,厥罚恒陰,厥极弱,时则有射妖,时则有龙蛇之孽,时则有马祸,时则有下人伐上之疴,则时有日月乱行,星辰逆行。”皇,君也。极,中也。眊,不明也。说

  • 世宗本纪·张廷玉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叫朱厚趈,明宪宗的孙子。其父兴献王朱..木元,封国于安陆,正德十四年(1519)死。当时世宗朱厚趈才十三岁,以世子身份处理封国事务。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九日,还没有除去丧服,特命

  • 卷八十七垦牧树艺·冯煦

    皖省为寒暖适中之地,土脉滋润,最宜树艺。顾自兵燹以后,田赋至今未能复额。查通省原有荒田共六万一千余顷,除清赋案内先后查出隐垦新垦之田二万一千余顷外,尚有荒田四万余顷。其中水冲沙压人力难施,或畸零硗确不能垦复者,约去

  • 96.刘备进益州·林汉达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又花了一年多时间,把曹操的人马从荆州赶走。荆州究竟应该归谁呢?刘备认为,荆州本来是刘表的地盘,他和刘表是本家,刘表死了,荆州应该由他接管;但孙权认为,荆州是靠东吴的力量打下来的,应该归东吴。所以周瑜只把

  • 卷七十六·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七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修虞衡上【贡赋附】 易繋辞传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臣若水通曰此是圣人制网罟之器以为佃渔取离卦之象也作者创始之名网以取兽曰佃

  • 律吕阐微卷九·江永

    婺原江永撰审度三代已前之尺已见第一卷此论汉晋以后朱载堉曰汉平帝时命刘歆同律度量衡变汉制从周制葢伪周尺也王莽因之以铸钱货铜斛望臬晋武帝时荀朂因钱货铜斛望臬重制此尺故名晋前尺蔡元定所着律书大率宗此尺则黄钟

  • 利议第二十七·桓宽

    【题解】本篇是大夫和文学围绕兴利的问题所展开的辩论。文学主张“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企图瓦解经济基础,以达到复古的目的。大夫则针锋相对,指责文学“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

  • 念佛品第二·佚名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於此法中云何为恶知识。云何为善知识。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馀比丘。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比丘。汝当观身取是身相。所谓不净。当观一切诸有为法皆悉无常。观一切法空无有我。

  • 卷第九·佚名

    祖堂集卷九 祖堂卷九 落浦 落浦和尚嗣夹山,在澧州。师讳元安,凤翔麟游人也,姓谈。自少歧阳怀恩寺从兄佑律师受业。至于论经,无不该通。先礼翠微,次谒临济,各有所进。后闻夹山直造澧阳。才展座具,时夹山问:“这里无残饭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五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五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师子吼品之二起卷是第二劝修。初劝修后论义。上云十住闻见至佛眼见。若欲闻见眼见。应当受持十二部经。故有劝修。师子吼言下。第二论义。六番问答。

  • 大光明藏序·宝昙

    冲虚道人史 弥远 撰橘洲老人蜀英也。有奇才能属文。语辄惊人。一日忽弃所业。参上乘于诸方。后造妙喜室中决了大事。犇轶绝尘如空群之月题也。先父文魏王去玄鹤之鼎。一见喜动眉睫。自是文交道契。相羊于东湖山水之

  • 周易辑闻·赵汝楳

    南宋赵汝楳撰。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系汝楳承其父善湘之学而作。其《辑闻》六卷,阐说六十四卦经传义旨;所附《易雅》一卷,略仿《尔雅》释《诗》之例,类释《易》学名义;《筮宗》

  • 诚求集·朱世扬

    儿科类中医文献,列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疳症、痢疾、发搐、霍乱、浮肿、伤暑、燥症、火症、诸热、多困、肛门作痒、咬牙等小儿病三十四种,每病症后载治验及处方。

  • 韵语阳秋·葛立方

    诗话,又名《葛常之诗话》、《葛立方诗话》,二十卷。南宋葛立方(?-1164)撰。立方字常之,丹阳人,徙吴兴(今属浙江)。绍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阳秋”即“春秋”,晋人避简文宣郑太后阿春讳,改“春”为“阳”。书前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