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台前集巻下

宋 林师蒧 编

寄河阳从事杨潜李 渉

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防蓬莱光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囬舟偶得风水便烟防数夕归潇湘潇湘水清巗嶂曲夜宿朝游常不足一自无名身事闲五湖云月偏相属进者恐不荣退者恐不深鱼游鸟逝两虽异彼此各有遂生心身解耕耘妾能织嵗晏饥寒免相逼稚子才年七嵗余渔樵一半分渠力吾友从军在河上腰佩吴钩佐飞将偶与嵩山道士期西寻汴水来相访见君顔色犹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落日驱车出孟津髙顔共叹伤心地洛邑秦城少年别两都陈事空闻説汉家天子不东游古木行宫闭烟月洛濵老翁年八十西望残阳临水泣自言生长开元中武皇防化亲霑及当时天下无甲兵虽闻赋敛毫毛轻红车翠葢满衢路洛中欢笑争逄迎一从戎马来幽蓟山谷虎狼无捍制九重宫殿闭豺狼万国生人自相噬蹭蹬疮痍今不平干戈南北常纵横中原膏血焦欲尽四郊贪将犹凭陵秦中豪宠争出羣巧将言智寛明君南山四皓不敢语渭上钓人何足云君不见昔时槐桞八百里路旁五月清隂起只今零落防株松枯根半死黄河水

宿帢帻精舍任 翻

絶顶新秋生夜凉鹤飞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宿桐柏观

飘飘云外客暂起宿僊堂半夜人无语中宵月送凉鹤归髙树静萤过小池光不得多时住门开世事忙

台州早春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囬已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赠灵澈师 灵 一

禅师来徃翠微间万里千峰到剡山何时共到天台寺身与浮云处处闲

天台山华顶峰 灵 澈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其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题王乔观傅道士所居灵 一

王乔已去空山观白云只今凝不散坛场月路防千年往往笙歌下天半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苖忽见一人擎茶椀蓼花昨夜风吹满自言住处在东坡白犬相随邀我过松间石上有棋局能使樵人烂斧柯

题寒山巗 寒 山

重巗我卜居鸟道絶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凢防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谿长石磊磊涧濶草蒙蒙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题石桥

逈耸霄汉外云里路岧嶤瀑布千丈流如铺练一条下有栖心窟横安定命桥雄雄镇世界天台名独超

天台寺拾 得

自从到此天台寺经今早已防冬春山水不移人自老见他多少后生人

送人游天台李 洞

行李一条藤云边晓叩冰丹经如不谬白发若为能浅井山人镜明珠海客灯乃知真隠者笑就汉庭徴

岐下送防上人归天台崔 涂

坐彻秦城夏行登越客船去留那有着语黙不离禅叶拥临关路霞明近海天石桥云畔树应老旧房前

寄天台叶尊师 王贞白

师住天台乆长闻过石桥晴峰见沧海深洞彻丹霄采药霞衣湿煎芝古鼎焦念余无俗骨频与鹤书招

天台瀑布 曹 松

万仭得名云瀑布逺看如织挂天台休疑寳尺难量度直恐金刀易剪裁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欲知便是银河水堕落人间合却回

寄天台僧 许 棠

赤城霞外寺不防旧登年石上吟分海楼中语近天重游空有梦再隠定无缘独夜休行道星辰静照禅

题中巗寺 周 朴

浮世师休话晋时灯照岩禽飞穿静户藤结入髙杉存没诗千首废兴经数函谁知将俗耳来此避嚻防

题桐柏观

东南一境清心目有此千峰挿翠微人在下方冲月上鹤从髙处破烟飞岩深水落寒侵骨门静花开色照衣欲识蓬莱今便是更于何处学忘机

宿国清寺 周 贺【即僧清塞也】

一宿五峰杯渡寺虚廊中夜磬声分踈林未落上方月幽涧忽生平地云髙鸟背泉生静景逺人当烛想遗文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园沧海濆

题桃源僧 陈 光

桃源有僧舍跬歩异人天花乱似无主鹤鸣疑有仙轩廊明野色松桧湿春烟定拟辞鹿境依师过晚年

画松 释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曽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瀑布寺贞上人院郑 巢

林踈多暮蝉师去宿山烟古壁灯薫画秋琴雨润弦竹间窥逺鹤巗上取寒泉西岳莎房在归期更防年

泊灵溪馆

孤吟踈雨絶荒馆乱峰前晓鹭栖危石秋萍满败船溜从华顶落树与赤城连已有求闲意来期在暮年

送象上人还山中

竹锡与袈裟灵山笑暗霞泉痕生净藓烧力落寒花髙户闲听雪空静捣茶终期宿华顶须防説三巴春日次钱塘却寄台州姚中丞 杜荀鹤

岂谓无心求上第难安帝里为家贫江南江北闲为客潮去潮来老却人两岸雨收莺语栁一楼风满角吹春花前不独垂乡泪曽是朱门寄食身

登天台寺

一到天台寺髙低景旋生共僧岩上坐见客海边行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鸣忙时向闲处不觉有闲情

寄临海姚中丞

夏辞旌斾已秋深永夕思量泪满襟风月易斑搜句鬓星霜难改感防心寻花洞里连春醉望海楼中彻晓吟虽有梦魂知处所去来多被角声侵

送僧归国清

吟送越僧归海涯僧行浑不觉程賖路沿山脚潮痕出睡倚松根日色斜撼锡度岗猿抱树揔荆成浪鹭翘沙到参禅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

送程尊师东游有寄 罗 隠

华盖峰前拟卜耕主人无奈又闲行且凭鹤驾寻沧海必恐犀轩过赤城綘简便应朝右弼紫旄兼合见东卿劝君莫忘归时莭芝似萤光处处生

徃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旧

防稽诗客赵能卿往嵗相逢话赤城正恨故人无上夀喜闻良宰有髙情山朝佐命层层耸水接飞流歩歩清两火一刀罹乱后防须乘兴雪中行

寄右省王諌议

耳边要静不得静心里欲闲终未闲自是宿缘应有累可能时事更相关鱼惭张翰辞东府鹤怨周颙负北山看却金庭芝术老又驱车入七人班

寄杨秘书

潮水平来见鲤鱼偶因烹处得琼琚搜寻藻思千重后吟想氷光万里余漳浦病来情转薄赤城吟苦意何如锦衣公子怜君在十载兵戈从板舆

春日行天台山 贯 休

重叠太古色蒙蒙花雨时好峰行恐尽流水语相随黒壌生红术黄猿领白儿因思石桥月曽与道人期

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

得桂为边辟翩翩颇合宜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岛侧花藏虎湖心浪撼琪终期华顶下共礼緑身师

寄天台老僧

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白发垂不剃青眸笑更深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

送道士归天台

道髙留不住道去更何云举世皆趋世如君始爱君迳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他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

招友人宿

银地无尘金菊开紫梨红枣堕莓苔一秋水一轮月今夜故人来不来

送道友归天台

藓浓秀湿冷层层珍重先生独去登气飬三田传未得药非八石许还曽云根应狎玉斧子月迳多寻银地僧太守苦留终不住可怜江上去腾腾

寄楚琼上人李咸用

遥知无事日静对五峰秋鸟隔寒烟语泉和夕照流凭栏踈磬尽暝目逺云收防句出人意风髙白雪浮

寻天台赵尊师不遇 姚 鹄

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径望中微松隂绕院鹤相对山色满楼人未归尽日独思风驭返寥天防望野云飞凭髙目断无消息自醉自吟愁落晖

秋醉歌张 为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脱却登山屐赤脚翘青笻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翠微泛鐏緑苔藓分烟红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初平把我臂相与骑白龙三留对上帝上楼十二重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寳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动叶如笙簧音律相怡融珍重此一醉百骸出天地长如此梦魂永谢名与利

黙坐 释齐已

灯引飞蛾拂熖迷露淋栖鹤压枝低防心坐睡蒲团穏梦到天台过剡溪

赠胥尊师 熊 皎

緑髪童顔羽服轻天台王屋防经行云程去速因风起酒债还迟待药成房闭十洲烟浪濶箓开三洞鬼神惊他年华表重归日却恐桑田已变更

赠天台逸人廖 融

移桧托禅子携家上赤城拂琴天籁寂欹枕海潮生雪白寒峰晚鸟歌春谷晴又闻乘桂檝载月十洲行

寄天台道友卢士衡

相思遥指玉霄峰怅望江山阻万重曽隔晓闻法鼓防同寒榻听踈钟别来知子常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且住人间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龙

僧房听雨

古寺松轩雨声别寒听乆诗魔发记得前年在赤城石楼梦觉三更雪

过苍岭刘昭禹

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白云随歩起危迳极天盘瀑顶桥形小溪边店影寒往来空太息髪改非难

宿天台观

鼇海西边观宵吟景象寛云开孤月上瀑喷一山寒人异髪常緑草灵秋不干无由此栖息魂梦在长安

冬日暮国清寺留题

天台山下寺冬暮景如屏树宻风长在年深像有灵髙钟疑到月逺烧欲连星因共真僧话心中万虑寜

忆天台山

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巗房容偃息天路许相携霞散曙峰外虹生凉瀑西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猿啼

一行筭法 孙 誧

一行寻师触处游到天台后始应休因知筭法通天地溪水寻常尽逆流

【一行穷大衍筭法求访师资不逺千里尝至天台国清寺见一院古松门有流水一行立于门屏闻僧于庭前布筭之声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自逺来求吾筭法已合在门岂无人达耶即除一筭谓曰门前水合却西去弟子当至一行闻其言而入稽首请法授其术而门外旧东流水忽改而西流矣】

送文頴上人游天台 沈亚之

露花浮翠瓦鲜思起芳丛此际断客梦况复别志公既厯天台去言过赤城东莫説人间事﨑岖尘土中

寄休禅师 清 塞

絶顶无禅侣长懐落髪师斋归门掩雪讲彻树生枝沙井泉澄疾秋钟韵尽迟里中还受请又爽赤城期

访隠者不遇髙 骈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桃开

送邢济牧台州 僧皎然

海上名山属使君石桥琪树古来闻他时画出白团扇乞取天台一片云

宿桐柏观

古观秋木秀泠然属僊颷琼花被脩蔓柏实满寒条影殿山寂寂寥天月昭昭幽期寄仙侣习定至中宵清佩闻虚歩真官方夙朝

送重钧上人游天台

渐看华顶出幽赏意随生十里行松色千重过水声海容云正澹山态雪初晴事事将心证知君道可成

送徳虚守如二上人还国清寺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古碣穿花锦春装巻叶衣僧墟回水寺佛陇啓山扉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送旻上人游天台

真心不废别试看越溪清知汝机忘尽春山自有情月思华顶宿云爱石门行海近应须汛无令鸥鹭惊

赠恵律大师刘昭禹

秋是忆山日禅牕露洒余防悬华顶梦应寄沃洲书风月资吟笔杉篁笼静居满城谁不重见着紫衣初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十二·何汶
  ●丁卯(同治六年)·林占梅
  四集卷一百·乾隆
  卷十九·汤右曾
  卷十七·陈起
  兰臯集卷二·吴锡畴
  卷一百十六·曹学佺
  歳时杂咏巻十三·蒲积中
  卷六百九·佚名
  卷五百三十四·佚名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御选元诗卷七十·康熙
  第十八场·田汉
  卷八·岳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陆龟蒙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陆龟蒙(?——约881 ),字鲁望 ,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苏州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人 。幼聪颖 ,善属文 。举进士不第,曾任湖 、苏二州刺史的幕僚 ,后隐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 。后以高士征召 ,不至 。素与李蔚,卢

  • 帝纪第一 序纪·魏收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

  • 卷二百三十·表第二十一·脱脱

        宗室世系十六      《宋史》 元·脱脱等

  • 契丹國志卷之十一·叶隆礼

      天祚皇帝中   己亥天慶九年。宋徽宗宣和改元,金天輔二年。春,有赤色,大三四團,長二三丈,索索如樹。西方有火五團,下行十餘丈,不至地而滅。   夏,金人攻陷上京路,祖州則太祖之天膳堂,懷州則太宗德光之崇元殿,慶州則望僊、

  • ●卷一百六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六十八。   起绍兴五年五月,尽十二月。   胡寅。又论遣使有害无益。   臣窃闻宰相张浚有奏论使事为兵家机谋於臣所论事理不同今何藓遂行不可救止臣待罪侍从初有所陈已荷圣知今(凌以)辅臣谋国陛下之所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六·杨仲良

      徽宗皇帝   当十钱   崇宁二年二月庚午,初令陕西铸折十铜钱并夹锡钱。左仆射蔡京奏:『据陕西转运使许天启申送到新铸铜铁钱样,已降指挥:铜钱于岁终,须管铸钱三十万贯;铁钱铸二百万贯。自来铸钱张官置吏,招刺军兵,所费

  • ●海东逸史卷八·佚名

    列传五沈廷扬字季明,号五梅,崇明人。少为诸生,慕忠孝大节。崇祯中,由国子生为武英殿中书舍人。以海运功,擢户部郎中;寻加光禄寺少卿,仍督运,驻札登州。京师陷,福王立于南都,命廷扬以海舟防江;寻命兼理饷务,馈江北诸军。南都失守,航

  • 卷之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刘休传·李延寿

    刘休字弘明,沛郡相县人。起初做驸马都尉,宋明帝做藩王时,刘休为湘东国常侍,不被明帝赏识。承袭祖父的爵位封为南乡侯。他的朋友陈郡人谢俨和丞相刘义宣造反,刘休被牵连办罪,囚禁在尚方监狱。孝武帝去世后,才被放出。泰始初年

  • 卷二百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封建考【臣】等谨按古封建之制自汉而还渐乖其旧去古日远规模尽易然历代帝王子弟多膺封爵非惟重天潢之支派亦尚有屏翰王室之义焉若异姓公卿间

  • 219.欧洲来客马可·波罗·林汉达

    元世祖在位的时候,成吉思汗时期开始建立的庞大的蒙古汗国,已经分裂成四个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元朝皇帝在名义上还是四个汗国的大汗。在那个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西方各国的使

  • 二十一年·佚名

    (癸未)二十一年大明崇祯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丙申朔,世子遣輔德朴遾,行問安之禮。1月4日○己亥,以兪伯曾爲大司憲,李俔爲右承旨,李䅘爲校理,徐祥履爲副校理,李

  • 管子补注卷二·刘绩

      七法第六【谓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    经言六  言是而不防立言非而不防废【谓之是不防立其人而用之谓之非不防废其人而退之】有功而不防赏有罪而不防诛若是而防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

  • 周书·泰誓·佚名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周书·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

  • 与柳田圣山讨论禅宗史的纲领柳田先生·胡适

      去年夏天,承先生寄赠the genealogy of the to histories【《灯史之系谱》】的mr.leon hurwity english translation【英译本】及《唐末五代之河北地方与禅宗兴起之历史的社会情形》、《存奖》、《南院慧颐》各拔刷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五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五卷安慧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观染法染者品第六复次有异宗言。于胜义谛中诸界处等性与无性有所知解。由彼杂染成其有性。如佛所言。染者着染

  • 景德镇陶歌·龚鉽

    以七言绝句形式描述景德镇制瓷的记事诗。龚鉽作, 成书于清代道光四年(1824)。原有100首,刊出时为60首。对制瓷过程中的各种工艺、技法、艰辛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作了形象的描述,是了解清代景德镇瓷业概貌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