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悉昙字记

全一卷。唐代智广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内容系解说悉昙之摩多(母音)与体文(子音),并略述其合成法之十八章。本书系著者受南天竺沙门般若菩提(梵Prajn~a^ -bodhi )之指导,笔录而成。本书前后部分叙述十八章之建立,中间插置悉昙字记之标题。因而被推测,可能原为二本,后合并,或本文中混入注释。乃最早就字母及悉昙十八章作有系统之解说,故为后世之悉昙学者所广泛引用,从而注释者亦颇多。

《悉昙字记》全部章节目录

(1)悉昙字记(南天竺般若菩提悉昙)

猜你喜欢
  比丘尼传·宝唱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智旭
  大净法门经·佚名
  琉璃王经·佚名
  阿弥陀经通赞疏·窥基
  立世阿毗昙论·佚名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佚名
  坏相金刚陀罗尼经·佚名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佚名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知讷
  鼻奈耶·佚名
  寂调音所问经·佚名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净讷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本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昨夜入梦 四·胡也频

    生计我见过海的波涛,似水族争斗之锣鼓,但其可怕,远不及艰难之生计的伸展。多少因贫穷而颠沛,死亡,呻吟或低头垂泪,统成为命运之哀歌,不幸其回响,乃温饱之人们的冷笑。虽暂时忍住痛哭,为求生奔波,不计年月的新旧,如是经过了若干厄

  • 提要·毛晋

    【臣】等谨案三家宫词三巻明毛晋编晋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已着録三家者一为唐王建一为蜀花蘂夫人一为宋王珪各七言絶句一百首建集别着録其宫词百首旧刻杂入王昌龄长信秋词一首刘禹锡魏宫词二首白居易后宫词一首张

  • 诗女史凡例·田艺蘅

    国风虽有妇人女子之诗多不可考除緑衣燕燕日月终风柏舟载驰河广七篇存其姓氏然皆属邶墉卫三国其汝坟草虫行露殷其靁小星江有汜谷风竹竿伯兮九篇已不知其为谁何世远人湮深可怜惜其余皆宋人臆说不可尽据小序汉笺可证文人

  • 卷三十三·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三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四十一首 【起在兵部洎迁礼部尚书作】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

  • 卷五·张籍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张司业集] 钦定四库全书 张司业集卷五 唐 张籍 撰 七言律诗 书怀寄元郎中 转觉人间无气味常因身外省因缘经过独爱游山客计较唯求买药钱重作学官闲尽日一离江岛病多年吟君钓客诗中语便欲南归

  • 臧榮緒晉書卷十五·汤球

      庾亮   亮。中興初拜中書郎。領著作。侍講東宮。其所論釋。多見稱述。與溫嶠俱為太子布衣之好。時帝方任刑法。以韓子賜皇太子。亮諫。以申韓刻薄傷化。不足留聖心。太子甚納焉。書鈔。中書侍郎。引晉書。   

  • 第十八回 创新仪太后联婚 报宿怨中宫易位·蔡东藩

      却说清郑亲王济尔哈朗,及都统谭泰两军,俱已奏捷清廷,郑亲王且奉旨还朝,独博洛尼堪,出征大同,尚与姜瓖相持不下,且四处接到警耗,统是死灰复燃的明故官,招集数百人,或千人,东驰西突,响应姜瓖。博洛不得不分兵堵御,一面遣人飞报

  • 卷八十七·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第八十七歌颂【七】万夀恭纪五言排律一首用八庚全韵【谨序】吏部尚书【臣】彭元瑞运函苞符数合天地上章司龠南吕畅?日衍叶於闰桐辰称觥而得酒三百六羲

  • 易经·说卦传·第三章·佚名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 卷二十一·郑玄

    典命掌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之命。(五仪,公、侯、伯、子、男之仪。五等,谓孤以下四命、三命、再命、一命、不命也。或言仪,或言命,互文也,故书“仪”作“义”,郑司农“义”读为“仪”。)[疏]注“五仪”至“为仪”○释曰:云“

  • 卷四十二 士虞礼第十四·郑玄

    [疏]《士虞礼》第十四。○郑《目录》云:“虞,安也。士既葬父母,迎精而反,日中祭之于殡宫以安之。虞于五礼属凶。《大戴》第六,《小戴》第八,《别录》第十四。”○释曰:案此经云“侧亨于庙门外之右”,又记云“陈牲于庙门外”,皆

  • 卷十七·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七汉 高诱 注说林训【木丛生曰林说万物承阜若林之聚矣故曰说林】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劒遽契其舟?【契刻也?船弦板也堕劒於中流刻下舩弦言识其於此下失劒也?音汜】暮

  • 卷三·佚名

    △平等品第三佛告降伏一切障碍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菩萨具有十法与地平等。何等为十。一者广大无量。二者养育众生。三者有恩无恩无有异想。四者能受大法雲雨。五者一切众生所依止处。六者种善根处。七者为珍宝器。八者

  • 出家功德尸利苾提缘品第十五·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中。尔时世尊。赞叹出家。功德因缘其福甚多。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听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无量。【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摩伽

  • 卷第五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二或有二俱不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苦集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见灭道所断见结不相应法。并于色无色界修所断法无二

  • 说呼全传·佚名

    小说。清“半闲居士、学圃主人同阅。”卷七、卷八改题“培杏居士、学圃主人同阅”,卷九改题“半痴道人戏编,笔耕老叟加点”。作者无考。十二卷四十回。书叙宋仁宗时,忠孝王呼必显之子呼守勇、呼守信,因右丞相庞集之子庞黑

  • 中兴论·陈亮

    陈亮撰。见《龙川文集》卷二。陈亮撰写此文时,金统治集团内乱刚刚平息,南宋王朝也稍稍稳定,其内部又出现了苟且偏安的气象。陈亮于此时向宋孝宗呈递《中兴五论》,《中兴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论述

  • 田子·田骈

    一卷。原题周田骈(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田骈,亦称陈骈,号田口子,战国时齐人,彭蒙的学生,齐国稷下学者之一。据《庄子·天下》记载,田骈和慎到同为道家一派。主张 “贵齐”,认为“万物皆有所可,皆有所不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