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一卷。清代云淙净讷撰。净讷论述宝镜三昧本义,解说云岩之重离六爻、偏正回互。阐释洞山良价的正偏为根本而立五位功勋,曹山本寂的功勋为根本而立五位君臣,石霜的正偏功勋、君臣之制为根本而立五位王子,以彰显《宝镜三昧歌》的原旨。收入《续藏经》。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全部章节目录

(1)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猜你喜欢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佚名
  七处三观经·佚名
  护净经·佚名
  六道伽陀经·佚名
  修行道地经·佚名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佚名
  诸法最上王经·佚名
  灌顶经·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佚名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圆照
  净土往生传·戒珠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佚名
  大悲忏法·知礼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祇园行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372_1 【列女操】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卷372_2 【灞上轻薄行】孟郊   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   自叹方

  • 游子蒙·唐圭璋

      待考。   满江红   春玉苍山,屏星暖、佳辰难得。看柳眼梅金,全似海沂春色。和气欢声俄尔许,祥烟瑞霭今何夕。是风流、儒雅黑头公,悬孤日。   福不尽,贵无敌。愿岁岁,见华席。捧霞觞称寿,寿如南极。见说蟠桃正发,柔

  • 姚勉·唐圭璋

      勉字述之,一字成一,高安人。嘉定九年(1216)生。宝祐元年(1253)廷对第一。除校书郎、兼太子舍人。景定三年(1216)卒。有雪坡词。   沁园春   太学补试归涂作   锦水双龙,鞭风驾霆,来游璧池。有一龙跃出,精神电烨,一龙战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朱鼎

    第三十一齣 繫狱【虞美人】〔淨上〕奸雄背主心怀二。敢肆螳螂臂。将倾晋社总难支。纵自粉身效报曾何济。〔小外上〕入幕善谋。底囊多智。几将羣策屈羣雄。争奈吾王忽却经邦计。〔见介淨〕尀耐温峤背逆无状。昨已差人

  • 卷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六孟冬【大厯元年冬防州作鹤曰公时寓居夔州之西阁】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巫峡寒都薄乌蛮瘴逺随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闷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卷帘唯白水隐几亦

  • 第六章 概论一 唐五代·吴梅

    词者诗之余也。诗莫古于三百篇,皆可以合乐。周衰,诗亡,乐废。屈宋代兴,虽《九歌》侑乐,而已与诗异途矣。经秦之乱,古乐胥亡。汉武立乐府,作《郊祀》十九章,《铙歌》二十二章。历魏晋六朝,皆仍其节奏,(其名历代不同,其歌法仍袭旧。

  • 卷十·张九成

    <经部,四书类,孟子传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十宋 张九成 撰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爲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

  •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张彪重入鄂州城·李定夷

    前清湖北提督兼第八镇统制张彪,自共和后,即避居天津。其在武汉所置财产,约值百余万,均为民国没收。其后黎黄陂为张巳呈恳大总统,批准发还。因特南下清理,以便按册收回。抵汉住于金台旅馆,渡江入城。鄂军界之旧属,至江干欢迎者

  • 序·缪荃孙

    旧草金石出于缪氏,限于时期,所调查者甫及三郡,后之例言谓所续办艺风旧本并以搀入,止得五百,已利刊行。缪本专家,其所考证,自属翔实。今为搜补,又限时世,不能调查。郡邑诸志,凡所已见原未有者均为缀辑。高广尺寸,行数字数,有已录者

  • 一四八八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八八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广西巡抚臣陈用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

  •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司马迁

    邱永山 译注【说明】在这篇记载田叔事迹的传记中,作者以赞佩的口吻突出表现了田叔“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的品质和“刻廉自喜”的性格。在这个人物身上,虽然瑕疵互见,但瑕不掩瑜,他的忠诚、严于律

  • 刘遂清传·薛居正

    刘遂清,字得一,青州北海人,后梁开封尹刘寻阝的侄子。父亲刘琪,以鸿胪卿身份退休。刘遂清小时聪颖仁惠,开始时,事奉后梁担任保銮军使,历任内廷各司使,唐庄宗进入汴州,没有改任他的职务。明宗继承皇位,加封检校尚书仆射,任为西都监

  • 阿鲁浑萨理传(附岳柱传)·宋濂

    阿鲁浑萨理,畏兀族人。祖父阿台萨理在太祖定西域回来时,随蒙军至燕,后又西还,精于佛学。父乞台萨理,精通佛学之经、律、论三藏。至元十二年(1275)为佛教都总统,拜正议大夫、同知总制院事,又加资德大夫、统制使,年七十而卒。阿

  • 元年·佚名

    (甲子)元年清同治三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癸卯。詣殯殿,行晝茶禮。大王大妃敎曰:「此人之昔年受眷,予所深知者也。在今日不可無示意之擧,副護軍朴珪壽特加一資。」特擢李載元爲同知經筵事,特除趙成夏爲承政院同副承旨。1月2日

  • 左传折诸卷十二·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十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成公败绩于徐吾氏程子曰王师于诸侯不言败不敢敌王也于夷狄不言战不能抗王也不敢敌不能抗者理也其敌其抗王道之失也桓王伐郑兵败身伤经不书败刘康公邀戎败于徐吾不

  • 词论·李清照

    宋李清照著。她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诗与词的关系。苏轼主张“词为诗裔”,偏于以文学观点立论。而李清照和他不同,偏于以音乐的观点立论,强调“尊体”,主张词“别是一家”。她要求词要“协律”、“铺叙”、“典重”、“文

  • 大乘无量寿宗要经·佚名

    梵名Aparimita^yur (-jn~a^na)-na^ma dha^ran!i^。全一卷。译者佚名。又作大乘无量寿经、无量寿宗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无量智决定王如来之陀罗尼及其功德。本经与宋代法天所译之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