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四八

禡祭天头原批:「军礼。」

【宋会要】

太(祖)[宗]太平兴国五年十一月十日,帝亲征河东。出京前一日,遣右赞善大夫李斡、潘慎修就出郊用少牢祭蚩尤禡牙。又令着佐郎李巨源就北郊望气坛,用香柳枝、灯油、乳粥、酥(密)[蜜]、饼果祭北方天王。

真宗咸平四年七月十六日,(设)[诏]太常礼院定禡祭仪,付河北三路总管。祭日,所司除地为坛,四方各五十步,设两壝,绕以青绳,张幕,置军牙六纛神位版。版方七寸,厚三分。祭用刚日,具常馔,牲用太牢。以羊豕代。其币军牙以白,六纛以皁,各长一丈八尺。都总管为初献,以次将官为亚献、三献,皆戎服。清斋一宿,将校陪列。礼毕焚其币,衅 以一皮。《禡牙文》:「维年月日,某官某乙敢以牲牢告于军牙之神曰:五材并用,谁能去兵;四夷不庭,必将右武。是故我国家凿门命将,授钺出征,驱桓桓之师,整堂堂之阵,式遏乱略,龚行天诛,大庇生民,抚宁方夏。爰以刚日,告于明神。神其奋发威灵,导迎吉气,使飙驰霆击,所向无前,履险摧坚,一月三捷。助貔貅之贾勇,剿豺狼之沓贪,尽焚虏庭,大空漠北,饮马瀚海,勒石燕然。役不踰时,兵无血刃,歼厥丑类,惟神之功。急急如律令。」《祭六纛文》:「维年月日,某官某乙谨以牲牢致祭于六纛之神:夫四夷猾夏,《虞典》所以明五刑;十乘启行,《周礼》所以申九伐。蠢兹獯虏,盗有燕陲,为雠大邦,荐扰边鄙,使爟火不得彻警,战士劳于被坚。未焚老上之庭,犹遣轮台之戍。帝赫斯怒,命将出征。虎贲 勇于颜行,天威震曜于夷落。乘匈奴之运尽,建戎旆以长驱。是用昭告于尔大神,神其假太乙之威灵,奋长庚之芒角,使星狼戢耀,旄头不明,助汉将于九天,灭阴山之胡国。渠魁斯获,悬首槁街,丑类毕歼,筑尸京观。乞灵徼福,式伫神休。尚飨。」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太常寺言:「朝廷兴师,欲依典故行禡祭,用祝文,述以金人败盟、朝廷不得已而兴师,冀获阴助,剿除妖孽,以速万全之意。以甲(戊)[丙]戊庚壬刚日行礼,献官以大将军、招讨使充;奉礼郎、太祝、太官令各一员,以所在州县官充。」从之。

礼 宋会要辑稿 礼四八 〔受〕降

〔受〕降

【宋会要】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二月二日,诏亲征太原。

五月四日,帝自草诏赐刘继元,谕以速降,必保终始富贵。

五日,幸城南,督诸将急攻之。城欲坏,帝恐屠其城,因麾众少退。是夕夜漏上十刻,刘继元遣伪客省使李勋上表纳欸,束身请罪。帝喜,赐勋袭衣、金带、银器、锦彩、涂金鞍勒马等,即命通事舍人薛文宝赍诏书入城宣谕。

六日,夜漏未尽,幸太原城北连城,盛陈兵卫,张乐,宴从官于城台。迟明,继元率伪官属等,皆白衣纱帽,俯伏待罪台下。遣合门使宣诏释罪,赐继元袭衣、玉带、金银鞍勒马三匹、金器五百两、锦彩二千段、银器五千两,伪官各赐衣服、金银带、器币。帝亲劳之,继元叩头言曰:「臣闻车驾亲临,即愿束身归罪,致銮舆暴露,臣尚敢以孤罍拒战,盖亡命卒惧死劫臣,不许降耳。」先是,军中有亡命投继元者,继元悉以隶亲卫,帝命籍之,得八百人,斩于纛下。其降卒数万人,尽赐以衣服、钱帛,分隶诸军。

七日,文武从官诣行宫称贺,肆赦。

五月二十九日,授继元特进、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上柱国、彭城郡公、食邑三千户。伪官二十四人,悉命以官。时方在军中,故多不备礼。

礼 宋会要辑稿 礼四九 尊号 册尊号 杂录附 尊号 一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儒林一·脱脱
  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四·宗室二·脱脱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九·柯劭忞
  国语解叙·左丘明
  第七十五回 传伪诏连促班师 设毒谋构成冤狱·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一·佚名
  东林本末(下)·吴应箕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周纪·张居正
  嗣圣·周绍良
  卷十七 楚语上·左丘明
  柳庆传·令狐德棻
  张九龄传·欧阳修
  一、孔子生年考·钱穆
  卷二十六杂律·窦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江顺诒

    ◎一曰源○词源于古乐府汪晋贤[森]词综序云:“自古诗变而为近体,而五七绝句传于伶官乐部,长短句无所依,不得不变为词。当开元盛时,王之涣等诗句,流播旗亭,而李白菩萨蛮等词,亦被之歌曲。诗之与乐府,近体之于词,齐镳并骋,非有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三·焦竑

      河南二(知府 同知 通判 推官 知州 同知 知縣 典史 教授)   ◆知府   河南懷慶府知府方公徵傳(郡志)   衞輝府知府孫鎮傳   河南府知府李君驥墓志(楊□)   開封府知府魚侃傳   懷慶府知府李君湘墓志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三·阿桂

    三月丙子阿桂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臣】等查罗博瓦山峯一带业已攻开官兵随在可以相机直捣且距勒乌围日近贼势日形窘迫衞死防巢自必前来死鬭但贼人深知官兵精鋭异常而弓箭尤为所畏断不敢明来接仗必于夜间侵扰【臣】等先

  • 卷八十五 东夷列传第七十五·范晔

    (夫余国、高句骊、北沃沮、南沃沮、女儿国、倭国、州胡国、倭奴国等)《王制》说:“东方称为夷。”夷是根的意思,是说上天仁爱并且爱惜生灵,万物顶着泥土长出地面。所以东方的人生性柔顺,容易用道义驾驭,以至于有君子国、不死

  •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范晔

    (窦武、何进)◆窦武传,窦武字游平,扶风郡平陵县人,安丰戴侯融的玄孙。父亲窦奉,定襄太守。窦武年轻时以经术德行而著名,曾经教授大泽中,不涉及时政,名声显著关西一带。延熹八年(165),长女被选进宫中,桓帝命为贵人,任窦武为郎中。

  • 傅岐传·姚思廉

    傅岐字景平,北地灵州人。高祖傅弘仁,是宋朝的太常。祖父傅琰,齐朝时任山陰县令,有治国才能,从县令提升为益州刺史。父亲傅岁羽,天监年间,历任山陰、建康县令,亦有能干的名声,官做到骠骑咨议。傅岐起初是国子明经生,入朝做官时任

  • 梁纪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526)梁纪七 梁武帝普通七年(丙午,公元526)·司马光

    [1]春,正月,辛丑朔,大赦。 [1]春季,正月辛丑朔(初一),梁朝大赦天下。 [2]壬子,魏以汝南王悦领太尉。 [2]壬子(十二日),北魏命令汝南王元悦兼任太尉。 [3]魏安州石离、穴城、斛盐三戍兵反,应杜洛周,众合二万,洛周自松岍赴之。行台常

  • 卷二百八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七舆地考【十九】广东省【臣】等谨按马氏舆地考惟以潮州梅州入古扬州域余则别列为南越以丑岭之南即非禹迹所及也周初以南海为藩服其後楚既灭

  • 第一节 高祖、太宗之治·吕思勉

    汉、唐并称中国盛世。贞观、永徽之治,论者以比汉之文、景,武功尤远过之。然非其时之君臣,实有过人之才智也。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文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

  • 卷八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九宋 陳祥道 撰祀明堂我將詩序曰祀文王於明堂孝經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月令季秋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

  • 卷六十一·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一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僖公经元年公败邾师于偃注偃邾地【四字脱】传公出节注故无深浅常准【案准本作凖宋避冦忠愍名省文作准】疏元年至礼也○故以礼居之【居字疑】公败邾师

  • 卷八·辅广

    钦定四库全书 童子问卷八       宋 辅广 撰颂四 周颂清庙之什四之一 清庙 一章【周雅当涵咏至於颂则尤不可不涵咏也如清庙之颂涵咏之则意味深长若用言语解着味便短周公祀文王於穆然清庙之中其显相诸侯之德

  • 卷三百·佚名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之三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行佛十力甚深性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甚深性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舍利子,佛十力甚深性则非佛

  • 最上乘论·弘忍

    第五祖弘忍禅师述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

  • 金刚般若经宣演卷下·道氤

      敕随驾讲论沙门道氤集经。须菩提忍辱至说非忍辱波罗蜜 演曰。第九为离不忍苦障。即第十法界无量回向。第十三忍苦住处。前希当福以修胜因劝励虽成须能忍苦。若修道时不耐他害。不能安受寒热疲乏生老等苦。虽勤修

  • 文定集·汪应辰

    诗文别集。南宋汪应辰撰。二十四卷。应辰,字圣锡,初名洋,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学称玉山先生。本农家子,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高宗为改此名。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侍读。卒谥文定。政治上因主战与秦桧不和,为政多

  •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佚名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本篇言存神佩符,开解体内胞胎结节之法。其内容文字与《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基本相同,疑系南北朝道士摘录该经改编而成。

  • 眼科奇书·佚名

    《眼科奇书》又叫《眼科宜书》,系清代渝州李氏家传秘本,相传为仙人所授(真实著者不详) 。是书论目病机着眼于风寒,治疗目病力主发散,确与一般眼科专书有异。该书为清代眼科专著,自流传以来一直以奇方奇效著称,颇受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