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傅岐传

傅岐字景平,北地灵州人。高祖傅弘仁,是宋朝的太常。祖父傅琰,齐朝时任山陰县令,有治国才能,从县令提升为益州刺史。父亲傅岁羽,天监年间,历任山陰、建康县令,亦有能干的名声,官做到骠骑咨议。

傅岐起初是国子明经生,入朝做官时任南康王左常侍,迁行参军,兼尚书金部郎,服母丧离职,居丧期间衣食住行全依照礼制规定。服丧期满,因病很久未复官任。当时正改建北郊祭坛,起初,取用傅岐监知缮筑,事情完毕后,任始新县令。县中乡民斗殴打死了人,死者的家人告到郡里,郡里抓获凶犯,刑讯拷打始终不能让犯人服罪,郡狱便将这一案件移交给县里,傅岐便命令解除犯人身上的枷锁,好言相问,犯人随即认罪。按法令打死人抵命,刚好冬至节到了,傅岐便放犯人回家,让他与家人过节一天再回狱中。曹掾坚决地争执说:“过去确有这样的事情,现在不能如此行事。”傅岐说:“他若不守信用,县令我当连坐,你们不必担忧。”果真按期返回监狱。太守感到特别奇异,便将有关情况上报朝廷。傅岐后来离开始新县,百姓不分老少,都出境拜送,啼号之声几十里都听得见。回到京城,任廷尉正,入宫兼任中书通事舍人,迁任宁远岳陽王记室参军,仍兼任中书通事舍人。

傅岐容貌举止端庄,博览群书,能占卜应对,大同年间,梁朝与魏国和亲,魏国使臣一年中两次到梁朝,朝廷时常派傅岐接待应答。太清元年(547),累迁太仆,司农卿,仍任中书通事舍人。在禁省十余年,有关机密知道很多,仅次于朱异。这年冬天,豫州刺史贞陽侯萧渊明率众攻彭城,兵败被魏国俘获。太清二年(548),萧渊明派使者回梁朝,讲述魏人想与梁朝再次和好,皇帝下令让有司和近臣讨论决定。左卫朱异说:“高澄的这番意思,当是想继续让两国和好,不违以前的和亲;边境因此也能安定民众,平定寇乱,是件好事。”参与讨论的人都同意他的看法。傅岐却说:“高澄既然刚刚得志,他的势力不弱,有何理由求和呢?这肯定是设反间计,所以命贞陽侯萧渊明派使者,让侯景自己怀疑当用贞陽侯交换侯景。侯景心意不安,肯定会发生祸乱。现如同意与高澄和好,正中他的计谋。况且彭城去年兵败,涡陽刚又败退,如立即同意和亲更表明国家虚弱。如果按我的意见,这次和亲不能同意。”朱异等固执己见,高祖便同意了朱异的意见。到派遣和亲使者,侯景果真有此疑虑,多次请求追回使者,但朝廷的答覆却是模棱两可,含混其辞。到八月,侯景便起兵反叛。十月入寇京城,请求诛杀朱异。三年(549),傅岐任中领军仍兼任中书通事舍人。二月,侯景在宫前上表,请求割让江右四州,安定他的部下,如果同意便解除对京城的包围回到镇所,皇帝下令同意。于是在城西设盟宣誓,请求派宣城王出送。傅岐坚决地说宣城王是皇帝的嫡长子,有继嗣天下的重任,不应当同意这一要求,派遣右城公大款送侯景。到与侯景立盟完毕、城中文武百官欢喜雀跃,希望能解除重兵包围。惟傅岐对众人说:“贼臣侯景兴兵作乱,求和不成,少数民族兽心一样,未必可信,这次和解最终还是贼臣的骗局。”众人都怨恨责怪他。等到侯景违背盟约,人们无不叹服傅岐的远见。不久皇帝下诏,因傅岐勤劳有功,封为南丰县侯,食邑五百户,傅岐坚决辞让不接受。京城失守,傅岐带病突围逃出,死于家中。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欧阳修
  卷第二百七十四·胡三省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一·佚名
  卷二十三·叶盛
  ◎王大娘单独结婚宣言·吴虞公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二·王世贞
  《宋书》简介·沈约
  元祯传·李延寿
  徐世淳传·张廷玉
  海瑞传·张廷玉
  卷第五·佚名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梅窗·唐圭璋

      梅窗姓氏无考。   菩萨蛮   春闺   碧窗纱透春寒极。极寒春透纱窗碧。谁送缕金衣。衣金缕送谁。   玉肌生嫩粟。粟嫩生肌玉。温处坐香茵。茵香坐处温。   又   咏梅   折来初步东溪月。月溪东步初

  • 田间诗学卷十·钱澄之

    荡之什三之三荡 序曰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邹氏云通篇托之文王叹商危言不讳而卒不能啓王之聪故异时彘之乱国人围王宫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従以及此难骤谏者非独春秋外传所载谏监

  • 补注杜诗跋·黄希

    山谷尝谓老杜作诗无一字无来处第恨後人读书少不足以知之今生乎数百载之後欲探古人之心於数百载之前凡诸家笺注之所未通者皆断以已见自非胷中有万卷书其敢任此责耶黄氏之於此诗盖如班马父子之作史凡两世用工矣积两世之

  • 卷一百十五·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五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刋词话【宋二】苏轼於中秋夜宿金山寺作水调歌头寄子由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 卷一百二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四城郭类五言古晩登三山还望京邑    【齐】谢 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滛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

  • 卷二·蔡正孙

    杜子美朱文公云:“作诗须先看李、杜,如士人治本经然。本既立,方可及苏、黄以次诸家诗。”又曰:“杜诗初年甚精细,晚年旷逸不可当。”又《跋集注杜诗》云:“杜诗佳处,有在用事造语之外者。惟虚心讽

  • 少帝纪四·薛居正

    开运二年夏五月丙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大赦天下。丁酉,以右卫上将军马万为左金吾上将军致仕。戊戌,陕州节度使宋彦筠移镇邓州,澶州节度使何建移镇河阳。以左神武统军潘环为澶州节度使,以宣徽北院使李彦韬遥领寿州节度使兼侍

  • 卷五·金履祥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五 丁巳殷高宗武丁元祀王宅忧甘盘为相 子张问曰书云高宗谅隂三年不言何谓也孔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已以听於冢宰三年○经世曰高宗践位甘盘为相

  • 史纠卷五·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宋史孝宗帝纪帝纪之谬莫过孝宗姑举大臣之书薨者言之干道六年既书辛次膺薨淳熙八年复书辛次膺罢淳熙元年二月既书虞允文薨淳熙八年八月复书以敷文阁学士虞允文为兵部尚书淳熙五年七月既书李显忠薨淳熙八

  • 三六 鲁家·周作人

    现在来把鲁家的事情简单的结束一下。怡堂的儿子延孙娶了东关金家的姑娘,她是鲁迅的小姑母的堂房小姑,由她做媒折了辈分嫁过去的,在怡堂去世不久之后延孙病故,他的夫人在民国以前也已亡故,没有子女。怡堂那位女儿早已出嫁,记

  • 天复·周绍良

    №天复001【盖】失。【志文】唐故彭城县太君刘氏墓志铭并序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前守左羽林军将军知军事御史大夫上柱国史哲撰大君清门裔绪,华族芳枝,性禀端凝,袖假淑美。故徐州监军使、赐紫金鱼袋、彭

  • 梁纪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528)梁纪八 梁武帝大通二年(戊申,公元528年)·司马光

    [1]春,正月,癸亥,魏以北海王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 [1]春季,正月癸亥(初五),北魏任命北海王元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 [2]魏北道行台杨津守定州城,居鲜于礼、杜洛周之间,迭来攻围;津蓄薪

  • ●庸吏庸言上卷·刘衡

    南丰刘 衡存稿 巴县到任自誓告示 到任谒城隍神誓 博采良谟告示 鸣锣条款 严禁捕役妄拏告示(各役妄用锁炼附) 不用差役传案票稿 劝谕书吏告示 禀严束书役革除蠹弊由 札各牧令严禁蠹役由 札商各牧令官须自做慎用门丁由

  • 文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文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正即位,正也。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葬曰会,其志重天子之礼也。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薨称公,举上也。葬我君,接上下也。僖公,葬而后举谥,谥所以成德也,于卒事乎加之矣。天王

  • 春秋管窥卷十一·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定公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防于京师元年无首月者以内外无君故谷梁谓昭无正终定无正始不言即位丧在外也然昭无正终固不待言定无正始非无始也六月戊辰公即位乃春秋之正其始也于正月尚未立君安得有即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九章 掩饰·林语堂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 ,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 胜矣。语译兵家曾说:“我不敢先挑起战端以兵伐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起而应战;在作战

  •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佚名

    西晋优婆塞聂道真译若那师利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菩萨何因身有所行。不令他人得长短。口所言。不令他人得长短。心所念。不令他人得长短。何缘身不法他人长短。口不说他人长短。心不念他人长短。持是身所行口所言心

  • 释摩诃衍论 第九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九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已说修行方便善巧门。次说广释魔事对治门本曰。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