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一

卷四十一
  康熙十七年九月己亥朔,敕总漕帅颜保赴吉安。上谕兵部:向以江西可虞,因调总漕帅颜保前往。今南昌已为内地,其令帅颜保赴吉安镇守。
  辛丑,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奏吴三桂死,永兴贼遁。简亲王喇布、侍郎郭丕疏言:八月二十四日,据侦报:三桂初病中风噎膈,有犬登其案而坐,因病甚,口不能张,且下痢。十七日遂死。贼党匿不发丧,闭郡城门;潜调伪将军胡国柱、马宝等于永兴诸处,取三桂孙于云南。越四日,国柱等自永兴至衡州,始启城门,通行旅。将军穆占亦奏:据护军统领拉赛、前锋统领萨克察巴图鲁报:贼自八月初二以至二十日屡逼永兴,满汉官兵奋勇御敌,城坏于炮,随以筐及囊盛土补之,昼夜坚守,屡退贼众。二十一日夜,贼焚其营遁。
  敕诸路大兵乘机剿贼。上谕议政王等曰:览大将军简亲王等奏逆贼吴三桂已死,渠魁既殒,贼必内变,诸路将军宜乘时各统大兵分路进剿,克复疆圉。永兴贼既遁去,简亲王宜由茶陵赴安仁,进逼衡州。其永兴官兵劳苦已久,可驻茶陵诸处暂息。自陕西调来副都统夸岱所领每佐领兵二人,不必遣赴茶陵,即留岳州军前。大将军贝勒察尼等务水陆夹击,速取岳州。
  臣谨按:军事之要,必相其机之所在,而亟乘之;则略地攻城,所向靡不克捷。是时贼渠吴三桂罪积恶盈,已遭天殛。皇上即料逆党心携,必生内变;乘机进师,成功自易。若失此事会,迁延引日,俾贼得徐相要结,复为固守之计;恐荡定之勋,未能克期而奏。爰趣诸将分路剿击。于是在岳大兵仰遵明诏指挥,困贼愈急;贼粮糗既尽,遂弃城而窜。岳州一拔,而群寇果望风溃散,疆土以次底定。皇上之审势料敌、应机决胜,信乎为独神矣!
  壬寅,命诸路将军、大臣招抚从逆人员。上谕诸路王、贝勒、大将军、将军、督、抚、提、镇等曰:兹据大将军简亲王等报称:逆贼吴三桂顷已身毙。三桂数年以来构兵倡乱,荼毒生灵,罪大恶极,故天命殛之。当日许其迁移,本欲保全安插,始终眷宠。不意其包藏祸心,辄行反叛;背累朝豢养之恩,逞一旦鸱张之势。横肆凶逆,扰乱疆土。元凶既服天诛,胁从宜施宽典。凡在贼中文武官员兵民人等,皆朕赤子,素受国家恩养,必非甘心从逆。或志存忠义,不能自拔;或势被迫驱,怀疑畏罪,陷身逆党:朕甚悯焉。其各体朕好生之心,翻然悔悟,争先来归;朕必优加恩赉,论功叙录。尔等即宣布德意,广示招徕;务使怀忠抱义之士,顺天命以图全、审事机而建绩。抚绥戡定,早奏荡平,以副朕嘉与维新至意。
  癸卯,黜将军华善等,令从军效力。上谕议政王等曰:将军华善、署副都统多诺自六月调遣永兴,迄今未至,殊负厥职。其集议以闻。于是议政王等议言华善、多诺俱宜革职披甲,令赴大将军简亲王军前效力。上谕:我国家将士凡遇调遣,驰赴而已,从未有若此迟延观望者。使华善等兵未事而至,未必无功;今已事毕,至将安用!华善、多诺,宜如议处分。但正值讨贼之际,免其革职披甲;俱委署夸兰大,付将军穆占令军前效力。
  己酉;趣大将军贝勒察尼取岳州,调副都统关保率兵赴之。先是,上谕亲征议政王等集议应作何进兵?令大将军安亲王岳乐、顺承郡王勒尔锦、贝勒察尼详议敷陈。至是,勒尔锦奏言:以守兵余力并入行军、复多增枪手,五路渡江,齐力大举,庶可灭贼。岳乐奏言:臣亲赴岳州,仍旧布置舟师,调诸路大炮急攻,陆营势必克复。察尼则奏言:舟师入湖三月余,虽未大挫贼锋,贼亦不敢公然出战。近闻逆贼粮饷将绝,将军林兴珠又献策谓:湖水涸后宜围以木筏、立木桩、列火炮,俾小船巡警;可乘之机,正在此时。然湖水之涸,为期尚迟。两三月间,贼中安知无变。今乘水势未退,立一营于南靖港;俟水涸酌拨舟师,营于君山高家庙,绝其粮道。贼势穷蹙,不难扑灭。又一议言:九贵山虽经立营,而围犹未匝。若水涸则君山、高家庙诸处俱涸,贼于石首、华容、澧州、常德陆路皆通。君山、高家庙不以大队立营,则围城难遍。风浪之中,船不可泊,徒至坏损。若于舟师分拨立营,万无余力。上览三疏,因谕:今吴三桂已死、诸逆溃变之际,宜急取岳州。动支如许钱粮营治舟舰,入湖三月余,而将军侯林兴珠献策甚明,俟湖水尽涸,我船及贼船俱无所施,彼时多掣舟师无不足用;我之船舰兵卒颇属有余,岂可推诿,使大事中沮!今宜于南靖港、君山、高家庙诸处俱立营垒,断贼粮道,务须困取岳州。至于君山、高家庙诸处既需大队,应令副都统关保所率之兵无徃江西,改赴岳州,听贝勒察尼调遣。如舟师必难久顿湖中,速以状闻。贝勒察尼等既困取岳州,安亲王、顺承郡王所奏俱不必行。
  辛亥,遣刑部侍郎禅塔海造船于茶陵。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奏:茶陵、攸县水陆俱通衡州,诸处宜造战船及小沙船百艘备用。议政王等议如所请,令劝勉绅衿百姓输助,速行营造。上谕:造船事关紧要,令刑部侍郎禅塔海于江南动支正项钱粮:备药炮及需用器物,前赴茶陵诸处督理修造。前尚书伊桑阿带徃造船官员,仍令皆徃。
  丁巳,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泉州围解。时,杰书遣署副都统禅布等进剿海逆,两路夹击;遂败贼众,恢复惠安,解泉州围。是日,福建巡抚吴兴祚奏:败贼于白鸽岭,复永春、德化等县,贼渠刘国轩等悉遁。随遣官兵击海贼,败之于赤澳诸处,沈烧贼船六千余,斩六千余级。
  辛酉,敕将军穆占等遣兵守永兴。先是,穆占奏:因华善等至郴州,永兴贼遁;故臣未赴永兴,遣副都统保住、总兵官赵应奎、署副都统雅秦等各以所部兵从华善往守,撤臣所部前锋护军甲兵及汉军绿旗兵尽还郴州休息军马,以候谕旨。已而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奏:臣闻上三旗内府佐领兵三百人未发永兴,因檄询华善等。华善等言:此兵至郴州,皆愿军前效力;穆占遂留之。以臣所遣之兵,华善不启臣知,竟留穆占军前,穆占亦不以留兵之事闻之于臣。倘遇警急有所调发,亦皆如此,恐误军事。嗣后华善之兵,或听穆占调遣、或听臣调遣,伏候睿裁。上谕;简亲王方剿抚逆寇之际,穆占尽撤其属兵,茶陵、攸县、安仁诸处所存兵每佐领不足七人;大将军安亲王每佐领兵二人复遣还长沙,致简亲王兵力单弱。遇有调遣,穆占又相去甚远,诚难应时即至。今简亲王赴安仁相机进剿,其所部兵当听随宜调遣。简亲王所发官兵,穆占并未商酌,任意留之,不合!其内府佐领兵三百人,仍令发回。至永兴地方,本令穆占、简亲王协同镇守。今若止令简亲王兵驻守,倘简亲王相机前进,或逆贼来犯,恐兵力单弱,关系匪轻。其令穆占、简亲王协议,各酌遣官兵共守永兴。今逆贼吴三桂已死,正急宜剿抚之会。穆占、简亲王其凛遵谕旨,同心合力,以图济事。已而,喇布复奏:华善、多诺俱已降黜,永兴见缺统帅,因授内大臣阿密达扬威将军印,以夸兰大硕塔、阿进泰等副之,遣往驻镇。上谕:简亲王既赴安仁,参赞不可无人,阿密达仍与简亲王偕徃。永兴去郴州不远,况穆占前奏郴州别付一大臣镇守,以便亲赴永兴;宜令穆占或选彼处所有大臣一员往镇永兴、或亲往镇守,酌可而行。
  乙丑,削副都统德业立等职,留任图功。先是,贼乘船自岳州赴湘阴取粮米、火药,副都统德业立、提督周卜世等驻扁山不行擒获,俾贼逸出;已而贼船由扁山入岳州,彼等又不邀击,纵之入城。将军鄂鼐等以闻。上谕:以如许钱粮造成船舰、调集诸路官兵,水陆并进以围岳州;乃贼船冲出,既不行阻御,竟致逸出!及其入城,以如许舟师,何以不行邀击,任意纵入?大将军贝勒察尼其严察明白具奏。至是,察尼奏言:德业立、周卜世等特率一百三十船截剿兹贼,贼仅二十余船,未能获其一艘;畏缩怯懦,纵贼入城。议政王等议:德业立、周卜世等应革职充伍,令军前效力。上谕:德业立、周卜世等本宜如议处分;但值剿贼之际,可俱革职留任,效力赎罪。鄂鼐总统舟师、身为主将,乃用庸懦之徒,致误大事;事平之日,从重议处。
  丙寅,尚之信请开海禁,上不许。之信奏:剿除海逆,亟需船艘;其如公帑方匮,势难营造。请暂开海禁,许商民造船由广州至琼州,采捕自便;则臣得藉商船大创海寇,由广海海陵、龙门一带进取,以收捣巢之功。上谕:向因尚之信言粤东虽已底定,郑逆仍踞厦门,宜申海禁,以绝乱萌;故准旧界,严行禁戢。今若开海禁、令商民采捕自便,恐奸徒乘此与贼交通,侵扰边海人民,亦未可定;海禁不可轻开。其鼓励地方官员捐助造船,备征剿之用。
  丁卯,授尚之信为奋武大将军。初,将军莽依图奏言:进定广西,亟需厚集兵力。见在绿旗之兵,有名而无实。臣思平南亲王尚之信练习戎行,器械整备;请调赴梧州统辖官兵,委以平粤之责,与臣等协谋而行,实于大事有济。上命尚之信会同将军额楚、总督金光祖、巡抚金儁等定议以闻。至是,之信奏:臣向以逆贼偏注永兴,恐都统王国栋不能制敌,拟于九月初旬亲徃策应。顷闻吴三桂已死、永兴贼遁,今湖南势如瓦解,取之甚易;臣当进定广西。上谕:乘此逆贼惊扰之时,大兵亟宜前进,剿抚并用,绥定疆圉。授平南亲王尚之信为奋武大将军,统兵赴永兴、郴州诸处,会合大将军简亲王、将军穆占等并力同心,以图进取。将军莽依图、额楚、傅宏烈、总督金光祖等各驻本汛,相度机宜,规定广西。应给尚之信敕印,准满洲大将军、王等例,遣内阁官员赍徃。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六·志第一百三十九·食货下八·脱脱
  卷七十三·志第二十六·律历六·脱脱
  卷二十六·毕沅
  東觀漢記卷七·多人
  卷四·程俱
  ●卷十八。题名四·梁章钜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卷四·王当
  第三四六禀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二二○三--四·佚名
  ●绩碑传选集目录·佚名
  第四章 河边的眼泪·冯玉祥
  张昭传·姚思廉
  杨廉传·张廷玉
  李信圭传·张廷玉
  杨溥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应奉爱理沙·顾嗣立

    爱理沙,字允中,鹤年之次兄。至正间进士,官应奉翰林文字。 题九灵山房图 题前余姚州判官叶敬常海堤遗卷 题锺秀阁 ○题九灵山房图 【戴叔能读书处。时叔能避地明州。】 梦里家 【一作乡。】 山十载违,丹青咫尺是耶非?墨池新

  • 卷四·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遄归集【起壬戌五月尽癸亥九月】客杨中丞幕下且三年德尹以壬戌正月北游余在黔闻之遂束装遄返与季弟润木局促里居甫周一岁不及待仲归又将出

  • 卷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七      宋 陈起 编释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 曲江野眺 偶来清赏曲江头人自无言水自流欲作新诗图取尽乱峯寒木更孤舟 【晓莹   裴宜直  总老   吕居仁】 舟中书事 南昌城郭枕江

  • 鸡肋集补钞·管庭芬

    鸡肋集补钞晁补之行路难和鲜于大夫子骏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玳瑁明月之雕床,一茧秋蝉之丽壳,百和更生之宝香。秾华纷纷白日暮,红颜寂莫无留芳。人生失意十八九,君心美恶那能量。愿君虚怀广末照,听我一曲关山长。不见班姬与陈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二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十乾隆二十八年春正月辛酉谕伊犂将军明瑞等预备移驻官兵各事宜上谕军机大臣曰新疆平定有年伊犂应多驻官兵以筹乆逺昨谕将凉州荘浪等处官兵携眷迁移交军机大臣详悉妥议因念官兵三四

  • 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钱穆

    盛唐的光辉,终于因安、史之乱而没落。自此以往,唐室政治,常在黑暗与混乱的状态下敷衍或挣扎。 一、唐中叶以后之藩镇唐自安、史之乱以后,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互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

  • 卷十四·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四诸王传文献钦义皇帝【按原书以东丹王□传日据下文自在太子称皇帝隆佑称皇太弟皆其追加之号不应托云独异今改称文献缼义皇帝以符体例】东丹王名托云太祖长子母曰舒噜氏大祖攻渤海

  • ●劉序·多隆阿

      詩三百篇蓋皆感物造端寓詞託諷大都比興為多其所舉鳥獸蟲魚草木之名夥矣然古今異時鄉土殊產徒執今時所目驗與夫方俗之稱名以求當於風雅頌之所詠有以知其齟齬而不能合也經生所恃以考證者毛鄭而外惟爾雅釋草等七篇次

  • 卷九·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九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乡射礼第五之二司马命获者执旌以负侯注曰欲令射者见侯与旌深有志于中郝氏曰旌先倚侯三耦将射乃命获者执旌北向背侯立俟司马命也张氏曰上

  • 卷五十四(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十大自在天授记品第十二尔时佛告舍利子,往昔过去大蕴如来应正等觉。为精进行童子,广说如是四无量法。及说六波罗蜜多已,尔时彼佛复告精进行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随摄法转。童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具足如

  •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一卷·佚名

        大唐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我今顺瑜伽  金刚顶经说  摩尼莲花部  如意念诵法  修此三昧故  能如观自在  先择其弟子  族姓敬法者  多人所敬爱  智慧而勇进  决定毗离耶  觉慧常不舍

  • 方是闲居士小稿·刘学箕

    宋代诗文别集。2卷。刘学箕著。卷首有刘淮作序,称其“笔力豪放,诗摩香山之垒,词拍稼轩之肩”。《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其诗虽大体出白居易,而气味颇薄,歌行则往往放笔纵横,时露奇崛,或伤于稍快稍粗,与居易又别一

  • 玄珠歌·张果

    经名:玄珠歌。原题通玄先生,当为唐道士张果。底本出:《正统道藏》洞玄部众衍类。“玄珠”,本是一个哲学的用语,首出于《庄子·天地》。篇中之“玄珠”,本意是比喻道家的形上本体之“道”。由于“玄珠”渗入了神秘性内涵, 因

  • 廿载繁华梦·黄世仲

    一名《粤东繁华梦》。社会小说,四十回。黄小配著。初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香港《时事画报》; 光绪三十三年(1907)有汉口东亚印刷局版线装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有上海书局版石印本。卷首标“近事小说”,且有华亭过

  • 七发·枚乘

    汉枚乘作。本文假设楚太子患病,吴客往问,用七种不同类型的事启发楚太子,故名《七发》。文中开头一段作为序曲,叙述此文写作的缘起,下面依次陈说音乐、美食、车马、游观之乐,但都引不起太子的兴趣;再说以田猎、观涛,太

  • 列子译注·列子

    8卷。旧题周列御寇撰。原本已佚,今本出于晋人收集。其内容庞杂,多宣扬道家虚无思想,兼言佛儒及神仙之说,但保存了较多的古代寓言,神话及民间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散文发展颇有影响。《列子》注本以晋张湛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