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定集

诗文别集。南宋汪应辰撰。二十四卷。应辰,字圣锡,初名洋,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学称玉山先生。本农家子,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高宗为改此名。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侍读。卒谥文定。政治上因主战与秦桧不和,为政多革时弊,少从吕本中,胡安国、张九成诸家学,又与吕祖谦、张栻相善,文章学问具有渊源,表侄朱熹颇引以为重。著有《石林燕语辨》。原有集五十卷,世久无传,明程敏政于文渊阁得旧本,摘抄其要,编为廷试策一卷、奏议二卷、内制一卷、杂文八卷,余散佚。嘉靖中,乡人夏浚列刻时,又附遗事、志传等二卷。清乾隆朝,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载与程本互相比较,删重补缺,诠次为二十四卷,虽仅得原书之半,然其精华略备于是。应辰平生不喜为文,以为不宜敝精神,然每作辄过人,代笔制诰,温雅典实。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木活字本。另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福建刻本、广雅书局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附清陆心源辑目、傅以礼录《拾遗》一卷。今人栾贵明据现残存《永乐大典》又辑得十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可补以上诸本之缺漏。

《文定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陶山集·陆佃
  经济类编·冯琦
  庾子山集·庾信
  盘洲文集·洪适
  梅花道人遗墨·吴镇
  颍滨文钞·苏辙
  南腔北调集·鲁迅
  文选注·李善
  橘山四六·李廷忠
  临川集[四库本]·王安石
  黄御史集·黄滔
  牧斋有学集·钱谦益
  蟋蟀轩草·刘士骥
  宝刻丛编·陈思
  庸斋集·赵汝腾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一·陈衍

    一、近於书堆检得尧生旧作一首《戏和瘿公赠酒》,未收入《近代诗钞》者。急录之,云:“罗侯不饮能好客,客中往往有酒癖。酒半罗侯掷客去,两脚盘山蹋天碧。酒人十九无酒钱,各盼罗侯转双屐。宣南雪花大如席,一夜西山玉龙白

  • 卷八十八·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八明 高棅 编七言律诗七正变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鎻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縁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筹笔驿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

  • 卷十六·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十六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先肃斋先生 讳鼎字玉铉邺嗣四世祖也本宋太尉忠襄公显忠後宋末徙家于鄞隐居三世至先生博学有诗名亦工书法闭门寡营自称大隐里中称为肃斋先

  • 李曾伯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曾伯(1198-?)字长孺,号可斋,怀州(今河南汝阳)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

  • 宋史纪事本末卷一·陈邦瞻

    太祖代周宋太祖建隆元年周恭帝宗训元年也先是周显德六年十一月镇定二州上言北汉会契丹兵入冦至是年正月辛丑朔遣殿前都防检检校太尉归德节度使赵匡率兵御之殿前副都防检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时主少国疑中外宻有推载匡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乙未朔礼部尚书冯琦上皇太子及 四王冠礼仪注言会典 皇太子冠礼皆冠席醴席于文华殿内今文华殿既为临御遣官之地则带冠醴席似不敢设于殿内不得不移于殿之东序在 皇太子一向讲读之所 亲王冠礼旧在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秋七月。辛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  ○派詹事府詹事良弼、顺天府府尹孙楫、为顺天乡试监临。早事  ○壬午。谕内

  • 萧摩诃传·李延寿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父亲萧谅,在梁朝为始兴王郡丞。摩诃随父亲到始兴郡,几岁父亲就死了,他姐夫蔡路养当时在南康,就收养了他。年岁稍长后,果敢坚毅而有勇力。侯景作乱时,陈武帝赴建康救援,蔡路养起兵抗拒武帝。摩诃当时才十

  • ●皇朝通典卷八十三·佚名

    刑四 ○刑四 詳讞一 △詳讞一 (臣)等謹按我朝紀綱整肅刑讞最詳律法例條既己屢經修定至內外刑官審擬各案俱於年終覆奏時恭候睿裁無非矜慎用刑惟平惟允所謂辟以止辟而刑期無刑者至詳且盡矣然猶慮有司奉行未當弗克深體聖懷

  • 恒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桓公元年元年春。王。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正月,公即位。继故不言即位,正也。继故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

  • 卷十二·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二钱塘程川撰易十二上经五问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曰九是天德健中便自有顺用之则天下治如下文乃见天则则便是天德与上文见羣龙无首又别作一様看【刘砺録干文言第三节】乾元者始而亨一段始而亨

  • 卷十一·朱鹤龄

    <经部,书类,尚书埤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卷十一呉江朱鹤龄撰旅邹季友曰五峯胡氏皇王大纪以旅为成王时书或云武王崩周公为师召【音邵】公为保以辅成王召公在武王时必未为太保也当从胡氏説移篇次于金縢之后愚按篇

  • 第46章&nbsp;射义·戴圣

    古代诸侯举行射礼,一定要先举行燕礼;卿、大夫、士举行射礼,一定要先举行乡饮酒之礼。之所以先举行燕礼,是为了明确君臣的名分;之所以先举行乡饮酒之礼,是为了明确长幼的顺序。所以射箭的人,不论前进还是后退,左旋还是右转,动作

  • 公子牟子·魏牟

    公孙龙问魏牟曰:「龙少学先生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公子牟隐几太息,仰天而笑

  • 第三回·胡兰成

    舍利子之句。舍利子有两解,一解为释迦座下英年早逝的徒弟舍利弗。一解为在释迦之前修行有成的观音菩萨舍利子。两者都有寓意。舍利弗是释迦首席弟子,相当于孔子的弟子颜回,本是五印度的知识第一人,属外道。当时印度被波斯

  • 印学管见·冯承辉

    亦称《古铁斋印学管见》。印学论著。清冯承辉撰。一卷。论述治印下笔、结字、运刀、构思的内在矛盾。指出“古朴”与“秀气”、“疏落”与“整齐”、“光洁”与“锋芒”、“直”与“曲”、“虚”与“实”、“出”与“

  • 涑水记闻·司马光

    笔记。北宋司马光撰。十卷。今通行本作十六卷。司马光为夏县涑水乡人,人称涑水先生,书名本此。此书杂录宋代旧事,起于宋太祖,迄于神宗,每条之下皆注其述之人,故名《记闻》,据传本书为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后记》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