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八十七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七

舆地考【十九】

广东省

【臣】等谨按马氏舆地考惟以潮州梅州入古扬州域余则别列为南越以丑岭之南即非禹迹所及也周初以南海为藩服其後楚既灭越越子孙散处江南海上是为百越考百越之称一在禹贡扬州之域史记秦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又以闽越王东海王地置闽中郡是也一在扬荆二州徼外即古南越亦称百粤又名扬越史记秦并天下略定扬越又汉立尉陀为南越王使和集百越是也禹贡扬州曰淮海说者以为及潮阳之海而止盖自江西大庾岭东南羣山绵亘以逹於广东潮州府之掲阳即扬之南界荆州曰荆及衡阳说者以为及岭而止盖自湖南骑田岭迤西接都龎萌渚越城诸岭即荆之南界故水经注谓五岭者天地以隔内外也秦汉以来日渐开辟至我

朝德化远被道一风同自岭峤以外文物声明蔚然极盛洵乎

圣治之隆非山川风会之所能限已若夫广东诸郡半皆濒海昔禹贡言东渐於海而朔南但曰暨者以其未至於海也今则海疆清晏琛賮毕臻若夫小西洋及南洋诸岛贡市来往悉取道於广东长波万里浮舶不惊斯尤承平之盛轨迥越乎前古者矣

广东明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广州府领广州韶州南雄惠州潮州肇庆高州亷州雷州琼州十府罗定一州又置广东都指挥使司领广州等十五卫增城等各守御千户所

本朝初因之设总督驻广州府兼辖广东广西设广东巡抚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并驻广州康熙二年令总督专辖广东四年仍兼辖两广雍正元年复令专辖广东後复兼两广七年陞连州为直隶州十一年陞程乡县为直隶嘉应州凡领府十直隶州三各卫所以次裁并入州县东西距二千五百里南北距一千八十里东至福建漳州府诏安县界一千里西至广西南宁府界一千五百里南至海三百里北至湖南郴州府阳县界七百八十里东南至海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厓州海二千四百里东北至江西赣州府长宁县界八百里西北至广西平乐府贺县界七百三十里在

京师西南七千五百七十里

广州府为省治东西距四百二十里南北距六百四十五里东至惠州府博罗县界二百二十里西至肇庆府高要县界二百里南至香山县前山寨三百四十里北至韶州府英德县界三百五里东南至海四百里西南至肇庆府阳江县界五百四十里东北至英德县界三百五十里西北至连州连山县界七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一百八十五里明为广州府领州一县十五

本朝初因之康熙二十四年增置花县雍正五年升连州为直隶州以阳山连山二县往属凡领县十四

南海县【附郭治府东境】

番禺县【附郭治府西境】

顺德县【在府西南一百里】

东莞县【在府东南一百八十里】

从化县【在府北一百三十里】

龙门县【在府东北二百十里】

增城县【在府东一百六十二里】

新会县【在府西南二百三十里】

香山县【在府南二百二十里】

三水县【在府西北一百七十里】

新宁县【在府西南三百六十里】

清远县【在府北三百四十里】

新安县【在府东南二百六十里康熙五年省入东莞县八年复置】

花县【在府北九十里康熙二十四年析南海番禺二县地置县】

【臣】等谨按广州府属有澳门孤悬海中明史谓之濠镜澳自明嘉靖中移蕃舶互市于濠镜後许其筑室于澳岁纳地租佛郎机人始居之明季有意大大里亚人居澳自後来者日衆遂专为大西洋人所居我

朝加惠远人仍准其依栖澳地乾隆八年设军民同知驻前山寨专理澳夷事务於是抚绥有道稽核有方俾外域夷人均得涵濡

圣化诚柔远之盛轨也

韶州府在省治北少东一千里东西距六百里南北距五百九十里东至南雄府始兴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连州阳山县界四百五十里南至广州府清远县界三百七十里北至湖南郴州桂阳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南至惠州府连平州界二百八十里西南至清远县界四百五十里东北至始兴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郴州界二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三百三十五里明为韶州府降英德州为县

本朝初因之领县六

曲江县【附郭】

乐昌县【在府西北八十里】

仁化县【在府东北一百里】

乳源县【在府西少南九十里】

翁源县【在府东南一百八十里】

英德县【在府西南二百二十里】

南雄府在省治东北一千三百里东西距三百四十里南北距三百四十里东至江西赣州府信丰县界一百四十里西至韶州府仁化县界三百里南至翁源县界二百五十里北至江西南安府大庾县界九十里东南至信丰县界二百里西南至翁源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信丰县界二百里西北至大庾县界二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三十五里明为南雄府

本朝因之领县二

保昌县【附郭】

始兴县【在府西一百里】

惠州府在省治东少南三百里东西距六百九十三里南北距六百七十里东至潮州府揭阳县界五百九十三里西至广州府东莞县界一百里南至海一百二十里北至江西赣州府龙南县界五百五十里东南至潮州府惠来县界四百四十里西南至广州府新安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北至赣州府长宁县界六百七十里西北至韶州府翁源县界四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四百八十五里明改惠州路为府废循州增置连平州领州一县十

本朝初因之雍正九年增置陆丰县十一年以兴宁长乐二县往属嘉应州凡领州一县九

归善县【附郭】

博罗县【在府西北三十里】

长宁县【在府北少西四百里】

永安县【在府东少北二百里】

海丰县【在府东少南三百里】

陆丰县【在府东三百五十里雍正九年析海丰县地置县】

龙川县【在府东北四百二十里】

连平州【在府北四百里】

河源县【在府北少东一百五十里】

和平县【在府东北四百二十里】

潮州府在省治东八百七十八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三百三十里东至福建漳州府诏安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惠州府陆丰县界三百五十里南至澄海县海岸九十里北至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界二百四十里东南至海门二百四十里西南至惠州府海丰县界七十八里东北至诏安县界四百里西北至江西赣州府长宁县界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千六十三里明为潮州府领县十一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一年升程乡县为直隶嘉应州以平远镇平二县往属乾隆三年增置丰润县凡领县九

海阳县【附郭】

丰顺县【在府东一百五十里乾隆三年析海阳县地置县】

潮阳县【在府南一百四十里】

揭阳县【在府西少南八十里】

饶平县【在府东少北一百五十里】

惠来县【在府西南二百七十里】

大埔县【在府北少东一百六十里】

澄海县【在府东南六十里康熙五年省入海阳县八年复置】

普宁县【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

肇庆府在省治西二百九十里东西距四百九十里南北距九百九十里东至广州府三水县界九十里西至广西梧州府苍梧县界四百里南至高州府电白县界七百四十里北至广州府清远县界二百五十里东南至广州府新会县界二百八十里西北至电白县界五百二十里东北至三水县界二百五十里西北至广西平乐府贺县界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九百八十五里明为肇庆府降德庆为属州废封恩新三州共领州一县十一

本朝初因之雍正九年增置鹤山县凡领州一县十二

高要县【附郭】

四会县【在府东一百三十里】

新兴县【在府东一百三十里】

阳春县【在府西南三百二十里】

阳江县【在府南四百四十里】

高明县【在府东南七十里】

恩平县【在府南二百七十里】

广宁县【在府西北二百九十里】

开平县【在府东南二百六十里】

鹤山县【在府东南一百七十里雍正九年析开平县及广州府之新会县地置县】德庆州【在府西二百十里】

封川县【在府西三百三十里】

开建县【在府西北四百十里】

高州府在省治西南一千十里东西距五百十里南北距三百十五里东至肇庆府阳江县界一百九十里西至亷州府合浦县界三百二十里南至吴川县海岸一百十五里北至广西梧州府容县界二百里东南至阳江县界一百九十里西南至雷州府遂溪县界二百里东北至罗定州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梧州府博白县界二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六百四十七里明为高州府降化州为属州

本朝因之领州一县五

茂名县【附郭】

电白县【在府东南一百六十里】

信宜县【在府东北八十里】

化州【在府西南九十里】

吴川县【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石城县【在府西南一百九十里】

亷州府在省治西南一千四百九十里东西距五百四十里南北距三百五十里东至高州府石城县界一百六十里西至广西上思州界三百八十里南至海八十里北至广西南宁府横州界二百二十五里东南至石城县界一百十八里西南至交址界四百二十里东北至广西梧州府博白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横州界二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千六十五里明为亷州府寻降为州属雷州府十四年复为府其钦州初升为府後降为属州

本朝因之领州一县二

合浦县【附郭】

钦州【在府西少北一百八十里】

灵山县【在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雷州府在省治西南一千四百二十二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九十五里东至高州府吴川县界二十里西至亷州府合浦县界一百四十里南至琼州府琼山县界一百八十里北至高州府石城县界二百十五里东南至海岸二百里西南至琼州府临高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吴川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海岸二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千五百五里明为雷州府

本朝因之领县三

海康县【附郭】

遂溪县【在府北一百八十五里】

徐闻县【在府南一百六十里】

琼州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七百里东西距九百七十里南北距九百七十五里东至万州海岸四百九十里西至儋州海岸四百八十里南至崖州海岸九百六十五里北至海岸十里东南至陵水县海岸五百四十里西南至感恩县海岸八百十里东北至文昌县海岸一百六十里西北至临高县海岸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千七百十五里明改为琼州十四年升为府改吉阳军为崖州万安军为万州南宁军为儋州并来属

本朝因之领州三县十

琼山县【附郭】

澄迈县【在府西六十里】

定安县【在府南八十里】

文昌县【在府东南一百六十里】

会同县【在府东南二百九十里】

乐会县【在府东南三百三十里】

临高县【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

儋州【在府西南三百里】

昌化县【在府西南五百五里】

万州【在府东南四百五十里】

陵水县【在府东南五百七十里】

崖州【在府南中隔黎峒由东路至府八百七十里西路至府九百六十五里】

感恩县【在府西南六百四十五里】

【臣】等谨按琼州府有黎地中为黎母山黎人环居其旁内为生黎外为熟黎其熟黎之外始为州县元时设黎兵万户府管黎峒千百户明时屡加招抚授以土官而终明世黎寇不靖

本朝雍正八年各峒生黎输诚向化愿纳丁银自是琼属诸黎悉为良民矣

罗定州在省治西南六百五十里东西距三百里南北距三百三十里东至肇庆府高要县界一百八十里西至广西岑溪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高州府茂名县界一百八十里北至肇庆府封川县界一百五十里东南至肇庆府新兴县界一百六十五里西南至高州府信宜县界一百八十里东北至肇庆府德庆州界一百四十里西北至广西梧州府苍梧县界二百里本州境东西距八十五里南北距九十一里东界东安县西南北俱界西宁县自州治至

京师七千八百六十里明初为泷水县属德庆州万历四年以县改置直隶罗定州

本朝因之领县二

东安县【在州东少北一百二十里】

西宁县【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

连州在省治西北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三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韶州府英德县界二百三十里西至广西平乐府贺县界一百五十里南至广西梧州府怀集县界一百里北至湖南衡州府临武县界一百里东南至怀集县界三百里西南至贺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湖南郴州宜章县界一百十里西北至湖南永州府江华县界九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南并界阳山县西界连山县北界临武县自州治至

京师七千四百二十五里明洪武初并桂阳州入连州寻省十四年复置连州属广州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五年升为直隶州以阳山连山县来属凡领县二

阳山县【在州东南二百里初属广州府雍正五年分属连州】

连山县【在州西少南一百十里初属广州府雍正二年分属连州】

【臣】等谨按马氏以连州入古荆州域考连州本在骑田岭之外东与韶州府西与广西平乐府准望相直马考以韶州平乐列於南越则连州亦当为越地

又按连州有八排徭山周围四百余里向未通声教於康熙四十一年归顺设理猺军民同知驻三江口城专理猺民事务此外如广州韶州惠州潮州肇庆高州亷州等府及罗定州并有猺山皆恪守官法各安其穴云

嘉应州在省治东七百里东西距四百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七十里东至潮州府大埔县界一百四十五里西至惠州府泷川县界二百七十里南至潮州府海阳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福建汀州府武平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潮州府海阳大埔二县界八十里西南至惠州府永安县界二百四十里东北至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界一百二十五里西北至江西赣州府长宁县界一百六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九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五十五里东界大埔县西界兴宁县南界海阳县北界镇平县自州治至

京师八千七百六十三里明洪武初废州为程乡县属潮州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一年升为直隶嘉应州以惠州府之兴宁长乐二县潮州府之平远镇平二县来属凡领县四

兴宁县【在州西七十里初属惠州府雍正十一年分属嘉应州】

长乐县【在州西一百十里初属惠州府雍正十一年分属嘉应州】

平远县【在州西北七十里初属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分属嘉应州】

镇平县【在州西北六十里初属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分属嘉应州】

【臣】等谨按两广之域在汉时并为交址部盖自虞书载宅南交史记载帝舜南抚交址王制则称南方曰蛮雕题交址上世南服未辟凡五岭左右有蛮之地皆得以交址称之逮吴置广州其後交址之名专指安南一隅遂有疑两广为在九州疆域者其说仿於晋太康地志至晋书隋书於交广二州直书禹贡扬州之域杜氏作通典始别南越於九州之外且云岭南邻接荆州不当舍荆而属扬其说诚当今就形势考之广东自潮州一府嘉应一州之外若广州韶州南雄惠州四府在古扬州徼外自肇庆以西至广西浔州府绵地千余里皆在古荆州徼外南宁以西至安南则又在古梁州徼外矣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七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三 志九十八·赵尔巽
  提要·欧大任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纪昀
  一一四六 军机大臣奏改正抽换《说铃》《酌中志》情形并将原本进呈片·佚名
  列传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一百十九·郑麟趾
  论略·李天根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迁
  卷二十八 上 地理志 第八上·班固
  德宗本纪·刘昫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三·王世贞
  卷八十八·佚名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118.石勒读汉书·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冠·唐圭璋

      冠字世英,历城(今济南)人。以文学称,与王樵、贾同齐名。官乾宁主簿。有东皋集,不传。   蝶恋花   春暮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

  • 第七出 闺和·李渔

    〖画堂春〗(生上)金风到处冷飕飕,洞房偏喜春留。去春此日正悲秋,独倚书楼。欲托云中青鸟,传言天上仙俦:温柔乡里近封侯,不羡瀛洲。小生自从娶了笺云小姐,并头联句,交颈论文,虽是夫妻,却同社友。风流之愿已饱,陇蜀之望不奢。就是功

  • 第一齣~第十齣·汤显祖

    第一齣 本传开宗【西江月】〔末上〕堂上敎成燕子。窗前学画蛾儿。淸歌妙舞驻游丝。一段烟花佐使。点缀红泉旧本。标题玉茗新词。人间何处说相思。我辈锺情似此。【沁园春】李子君虞。霍家小玉。才貌双奇。凑元夕相逢

  • 卷四百二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二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六十 王云凤 铜雀台 我走邺城道忽忆铜雀台台下漳河水一去不复囘主人当途高意气昔何健余狂不自禁翠翘三十万日日长歌舞玉斚照琼筵锦殿春溶漾绮窗月婵

  • 卷二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一·张廷玉

        姜应麟 陈登云 罗大摐 李献可 孟养浩朱维京 王如坚 王学曾 张贞观 樊玉衡谢廷赞 杨天民 何选   姜应麟,字泰符,慈谿人。父国华,嘉靖中进士。历陕西参议,有廉名。应麟举万历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户科给事

  • 卷二百十二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起神宗熙寧三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壬戌,詔司農寺檢察諸路所申雨澤,如有水旱特甚州軍以聞。   知秦州李師中言:「奉詔勘會昨展置甘谷城所拘占湯谷地界,係與不係心波等三家【一】,仍令王韶、劉希奭與蕃部首領指引標定

  • 卷二十七·吴广成

      元丰七年、夏大安十年春正月,大举攻兰州,粮匮引还。  秉常集河南诸监军司兵,克日齐驻葫芦河,游骑直至河外。宣庆使李宪知必大举,益增守备。秉常果以步骑八十万围兰州,督众急攻。矢如雨雹,云梯革洞,百道并进,十昼夜不能克

  • ◎帝系一·徐天麟

    ○帝号丰公太上皇父也,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

  • 卷之一千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王湘绮与史馆·李定夷

    湘潭王壬秋先生,耆年宿学,久为当道所佩仰。民国二年,奉大总统电召赴京担任国史馆馆长。因病未能启程。三年,又奉大总统电。其文曰:王壬秋先生鉴:前以史职奉屈高贤。企望来仪为日久矣。安蒲稽程,遂经寒暑。顷闻旌从颇快,遨游所

  •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范晔

    (郭伋、杜诗、孔奋、张堪、廉范、王堂、苏章、羊续、贾王宗、陆康)◆郭伋传,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高祖父郭解,武帝时以任侠闻名。父郭梵,为蜀郡太守。郭伋少时就有志行,哀帝平帝时征召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陽都尉。王莽时为上

  • 小雅·节南山之什·佚名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惨莫惩嗟。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 卷五百四十三·佚名

    △第四分随喜回向品第六之一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谓具寿善现言:大德。诸菩萨摩诃萨所有随喜回向俱行诸福业事。於馀有情施戒修等诸福业事。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无等无等等。尔时具寿善现问慈氏菩

  • 龙舒净土文序·王日休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其中种种殊胜庄严。阿弥陀经载之详矣。阿弥陀乃彼中之佛。未成佛以前。有四十八愿。愿愿度

  • 俱舍论记 第十一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一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世品第三之四如是已说至今当说者。此下大文第二明器世间。就中。一明所居器。二明能居量。三明三分齐就明所居器中。一别明小器。二总明大千就别明小器中。一明三轮。二明九山

  • 卷第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论】第四所示因圆果满别者显佛果有三种不同一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二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

  • 紫微集·张嵲

    诗文别集。又称《张巨山集》、《张紫微文集》、《张紫微先生集》、《张紫微集》。三十六卷。宋张嵲撰。《遂初堂书目》著录,不言卷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著录为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同。《文渊阁书目》卷九著

  • 太上七星神咒经·佚名

    太上七星神咒经,撰人不详。盖为宋元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黄老元帝与天老帝君相互问答,讨论如何解救下界黎民所遭天灾厄难。天老令念诵「七星神咒」。据称每日面向东方念七遍,「可以上消天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