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生年考
孔子生年,聚讼二千年矣。《春秋》公羊、榖梁二传,皆谓鲁襄公二十一年孔子生,司马迁《史记》,谓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依前说者,贾逵(《左氏解诂》。)、服虔(《左氏传解谊》。)、边韶(《老子铭》。)、何休(《公羊解诂》。)、杨士勋(《榖梁疏》。)、王钦若(《册府元龟》。)、刘恕(《通鉴外纪》。)、胡安国(《春秋传》。)、洪兴祖(《阙里系谱》。)、黄震(《黄氏日钞》。)、马端临(《文献通考》。)、宋濂(《宋学士集》。)、胡广(《四书大全》。)、王圻(《续文献通考》。)、崔述(《洙泗考信录》。)、钱曾(《读书敏求记》。)、江永(《乡党图考》,《孔子年谱》,及《群经补义》。)、李锴(《尚史》。)、孔继汾(《阙里文献考》。)、钱大昕(《养新録》,及《三史拾遗》。)、李惇(《群经识小》。)、孙志祖(《读书脞录》。)、蔡孔炘(《孔子年谱》。)、狄子奇(《孔子编年》。)诸人。依后说者,杜预(《左传注》。)、陆德明(《左氏音义》。)、苏辙(《古史》。)、刘安世(《元城语录》。)、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孔传(《东家杂记》。)、郑樵(《通志》。)、朱熹(《论语序说》。)、吕祖谦(《大事记》。)、叶大庆(《考古质疑》。)、罗泌(《路史 馀论》。)、孔元措(《祖庭广记》。)、金履祥(《通鉴前编》。)、薛应旂(《四书人物考》。)、邓元锡(《函史》。)、彭大翼(《山堂肆考》。)、夏洪基(《孔子年谱》。)、吕元善(《圣门志》。)、黄宗羲(《南雷文约》。)、万斯大(《礼记偶笺》。)、马骕(《绎史》,《孔子年谱》。)、阎若璩(《困学纪闻笺》,《潜邱剳记》。)、齐召南(《帝王表》。)、梁玉绳(《古今人表考》,《史记志疑》。)、陈宏谋(《四书考辑要》。)、郑环(《孔子年谱》,《孔子世家考》。)、成蓉镜(《经义骈枝》。)、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考》。)诸人。(详见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考》。)韩非有言:“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吾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外储说左上》。)若孔子生年,殆亦将以后息者为胜。余兹姑取后说,(近人俞樾、刘师培从前说,最近崔适《史记探源》从后说。)至于详考确论,不徒不可能,抑且无所用。今谓孔子生前一年或后一年,此仅属孔子私人之年寿,与世运之升降,史迹之转换,人物之进退,学术之流变,无足重轻如毫发。而后人于此,月之日之,考论不厌其详。而他学者,如老庄,如杨墨,则人之有无,世之先后,年之夭寿,茫不加察,晦沦终古,是乌足当知人论世之实哉?今所考论,一以确有援据而有关大体者为断。至于细节,则略勿致辨,以避劳而且拙之讥。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七·李心传 卷五 英宗·王夫之 唐鉴卷四·范祖禹 卷之五十八·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卷七十七·司马迁 卷六十·雍正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考功部·佚名 卷六十八·佚名 卷之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