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孔子生年考

孔子生年,聚讼二千年矣。《春秋》公羊、榖梁二传,皆谓鲁襄公二十一年孔子生,司马迁《史记》,谓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依前说者,贾逵(《左氏解诂》。)、服虔(《左氏传解谊》。)、边韶(《老子铭》。)、何休(《公羊解诂》。)、杨士勋(《榖梁疏》。)、王钦若(《册府元龟》。)、刘恕(《通鉴外纪》。)、胡安国(《春秋传》。)、洪兴祖(《阙里系谱》。)、黄震(《黄氏日钞》。)、马端临(《文献通考》。)、宋濂(《宋学士集》。)、胡广(《四书大全》。)、王圻(《续文献通考》。)、崔述(《洙泗考信录》。)、钱曾(《读书敏求记》。)、江永(《乡党图考》,《孔子年谱》,及《群经补义》。)、李锴(《尚史》。)、孔继汾(《阙里文献考》。)、钱大昕(《养新録》,及《三史拾遗》。)、李惇(《群经识小》。)、孙志祖(《读书脞录》。)、蔡孔炘(《孔子年谱》。)、狄子奇(《孔子编年》。)诸人。依后说者,杜预(《左传注》。)、陆德明(《左氏音义》。)、苏辙(《古史》。)、刘安世(《元城语录》。)、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孔传(《东家杂记》。)、郑樵(《通志》。)、朱熹(《论语序说》。)、吕祖谦(《大事记》。)、叶大庆(《考古质疑》。)、罗泌(《路史 馀论》。)、孔元措(《祖庭广记》。)、金履祥(《通鉴前编》。)、薛应旂(《四书人物考》。)、邓元锡(《函史》。)、彭大翼(《山堂肆考》。)、夏洪基(《孔子年谱》。)、吕元善(《圣门志》。)、黄宗羲(《南雷文约》。)、万斯大(《礼记偶笺》。)、马骕(《绎史》,《孔子年谱》。)、阎若璩(《困学纪闻笺》,《潜邱剳记》。)、齐召南(《帝王表》。)、梁玉绳(《古今人表考》,《史记志疑》。)、陈宏谋(《四书考辑要》。)、郑环(《孔子年谱》,《孔子世家考》。)、成蓉镜(《经义骈枝》。)、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考》。)诸人。(详见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考》。)韩非有言:“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吾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外储说左上》。)若孔子生年,殆亦将以后息者为胜。余兹姑取后说,(近人俞樾、刘师培从前说,最近崔适《史记探源》从后说。)至于详考确论,不徒不可能,抑且无所用。今谓孔子生前一年或后一年,此仅属孔子私人之年寿,与世运之升降,史迹之转换,人物之进退,学术之流变,无足重轻如毫发。而后人于此,月之日之,考论不厌其详。而他学者,如老庄,如杨墨,则人之有无,世之先后,年之夭寿,茫不加察,晦沦终古,是乌足当知人论世之实哉?今所考论,一以确有援据而有关大体者为断。至于细节,则略勿致辨,以避劳而且拙之讥。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七·李心传
  卷五 英宗·王夫之
  唐鉴卷四·范祖禹
  卷之五十八·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卷七十七·司马迁
  卷六十·雍正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考功部·佚名
  卷六十八·佚名
  卷之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制选历代诗余序·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选历代诗余序诗余之作盖自昔乐府之遗音而後人之审声选调所由以缘起也而要皆昉於诗则其本末源流之故有可言者古帝舜之命夔典乐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可见唐虞时即有诗而诗必谐於声是近代倚声之词

  • 提要·萨都剌

    (臣)等谨案雁门集三卷集外诗一卷元萨都拉撰【案萨都拉原作萨都刺今改正】萨都拉字天钖号直齐其祖曰萨拉布哈【案萨拉布哈原作思兰不花今改正】父曰傲拉齐【案傲拉齐原作阿鲁赤今改正】以世勲镇云代居于雁门故世称雁门萨

  • 第八十六回 反罪为功筑宫邀赏 寓剿于抚徙虏实边·蔡东藩

      却说隋左卫大将军杨惠,佐命有功,易名为雄,初封邗国公,旋且晋封广平王,见八十一回。职掌禁旅,宠绝一时。长安人士,号为四贵中第一人。四贵除杨雄外,就是苏威、高颎、虞庆则。雄又宽容下士,甚得众心。隋主坚因此加忌,改拜雄

  • 卷五十一·杨士奇

    永乐四年二月壬戌朔○擢国子监生彭进徐鉴方霖林道顾斌窦承芳朱福玉辅彭鉴刘焕黄员相都察院令史殷昶方巽并为监察御史○丙寅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并必力工瓦国师端竹监藏等各遣使贡物赐赍有差○

  •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毕义云传·李延寿

    毕义云,小名瞓儿。少年粗犷豪侠,家住在兖州北部,常常打劫来往的行人,州里的人都把他当成祸患。年纪很大才强自克制,改恶从善,出来做官,升至尚书都官郎中。他的性情严酷刚烈,事情处理得大多干练果断。齐神武帝高欢做东魏的丞相

  • 仪制一一·徐松

    宰相追赠【宋会要】宰相追赠: 司徒兼门下侍郎王钦若天圣三年十一月赠太师、中书令。 司空兼门下侍郎薛居正太平兴国六年六月,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李沆景德元年七月,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向敏中天僖四年三月。以上赠太尉、中书令

  •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集解墨子曰:“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於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墨子不遂而反焉。日者曰:‘我谓先生不可以北。’”然则古人占候卜筮,通谓之“日者”。墨子亦云,非但史记也

  • 卷十八·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十八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章总防 张彦陵曰此章见圣人之穷于遇然遇固不足以穷圣人也 以此意作头以去就之义处困之道作两脚极妥卫灵公问陈于孔子节 犂弥谓齐景公

  • 九经辨字渎蒙卷五·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经典传异春秋左传且 【隠元年传】且告之悔 且作具 【僖五年传】罪虞言易也言上有且字 【十五传】且召之 且作国 【文八年传】且复致公 【成二年传】且辟左右 【昭二十五传】且召六卿 且皆作旦废

  • 卷三十四·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四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士相见礼第三○郑目録云【上毛本衍注字】疏案周礼行夫是士官其有美恶无礼特行无介【行夫误行人美经作注云美福庆也恶丧荒也此事之小者无礼】贽冬用雉节注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四·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悲泣下。请式。科云请法。即法式也。三世尊下。因请往赴二。初分科。胜鬘等者。胜鬘夫人也。即舍卫国波斯匿王女。末利夫人所生。为逾阇国妃。其后父母遣书云。佛出我国。神通自在。普益众生。胜鬘

  • 集刻五教仪缘起·续法

    五教仪者。诸佛说法之规矩。历祖判释之权衡也。教理智断。皆出乎此。行位因果。亦不离此。一乘由之而成三觉。大乘由之而阶三道。三乘随之而超三界。人天仗之而越三途。是知舍此无以莹煜乎自体。去此无以化导乎众生。

  • 氏族大全·佚名

    全称《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二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所引的事迹至南宋末年。据此推断,此书可能是无人所为。建阳麻沙刊版。此书每二卷为一集,以广韵排列,以四声分隶各姓。末二卷为复姓。复姓之中,以上一字为韵而排

  • 乾坤体义·利玛窦

    二卷。明利玛窦(1552—1610)撰。利玛窦意大利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万历十年(1582)来中国,初在广东肇庆传教,万历二十九年到北京,进呈自鸣钟等物,与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周子愚等交往,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知

  • 太清经断谷法·佚名

    经名:太清经断谷法。未着撰人。似随唐前故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方法类。《通志》著录。述断谷法。多以服中草药及药膳为方。卷中记抱朴子于西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将服食巨胜方“寓 (疑为写) 以为要

  • 战国策校注·吴师道

    注释书。元吴师道撰。《四部备要》本33卷。《战国策》编自汉刘向,注始后汉高诱。传至北宋,正文及高注均有佚缺。曾巩曾合诸本作校补。南宋时姚宏及鲍彪以曾巩校本为基础,分别作注。姚氏仍刘向所定编次,稍补高注之缺,

  • 维摩诘所说经·佚名

    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