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行之義第四十二

  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是故木受水,而火受木,土受火,金受土,水受金也。諸授之者,皆其父也;受之者,皆其子也。常因其父以使其子,天之道也。是故木已生而火養之,金已死而水藏之,火樂木而養以陽,水克金而喪以陰,土之事火竭其忠。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五行之為言也,猶五行與?是故以得辭也,聖人知之,故多其愛而少嚴,厚養生而謹送終,就天之製也。以子而迎成養,如火之樂木也。喪父,如水之克金也。事君,若土之敬天也。可謂有行人矣。五行之隨,各如其序,五行之官,各致其能。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是故木主生而金主殺,火主暑而水主寒,使人必以其序,官人必以其能,天之數也。土居中央,為之天潤。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時之事,故五行而四時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雖各職,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之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氣也,猶五味之有甘肥也,不得不成。是故聖人之行,莫貴於忠,土德之謂也。人官之大者,不名所職,相其是矣。天官之大者,不名所生,土是矣。

猜你喜欢
  卷二十 泰族训·刘安
  春秋释例卷十四·杜预
  论语集注考证卷四·金履祥
  此木轩四书説卷五·焦袁熹
  卷二百·山井鼎
  卷五·张自超
  卷第一百二十·秦蕙田
  卷三十五·秦蕙田
  卷四·叶梦得
  昭公·昭公二十九年·左丘明
  卷三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上·佚名
  对于中央民训部修订中国佛教会章程草案之商榷·太虚
  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印光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七·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金粟词话·彭孙遹

    ○词以自然为宗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便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乃造平澹耳。若使语意澹远者,稍加刻画,镂金错绣者,渐近天然,则乎绝唱矣。○论吴周词宋人张玉田论词,极推少游、竹屋、白石、梅、梦窗诸家,而

  • 31.李白:战城南·施蜇存

    去年战,桑乾源; 今年战,葱河道。(韵一) 洗兵条支海上波, 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 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 古来唯见白骨黄沙日。(韵二) 秦家筑城备胡处①, 汉家还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 征战无已时。(韵三) 野

  • 关于《缀白裘》·钱德苍

    《缀白裘》(新集),清代刊印的戏曲剧本选集,收录当时剧场经常演出的昆曲和花部乱弹的零折戏。书名《缀白裘》,是“取百狐之腋,聚而成裘”(李宸序)的意思。全书12编(集)48集(卷),由钱德苍根据玩花主人的旧编本增删改订

  • 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三·赵尔巽

      瑚尔起 爱隆阿弟巴灵阿 舒明 福禄 齐里克齐 阎相师 伊柱努三乌勒登   瑚尔起,瓜尔佳氏,满洲镶蓝旗人。自笔帖式累迁协领。乾隆十三年,从征金川。迁呼伦贝尔总管。二十年,从征准噶尔,加副都统衔。二十一年,从参赞大臣

  • 名山藏卷之九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本士记◆本士记读书怀孤独之行而身孝悌岂非世之所谓君子者哉荣之与利人所趋也为是行者皆必违而去之不如是不足以恬澹其心而远于歆人间或其人足自善而巳不能有所康济于时其行事或涉于

  • 自序·继昌

    光绪癸巳六月,奉先妣那拉太夫人讳,读礼家居。谢绝尘事,惟与笔墨为缘。因忆见闻所及者,拉杂书之,洎甲午裒然成帙。乙未春二月,先君又复弃养,昌且在病中。苦块之余,只药炉茗碗相伴,心绪益复无聊。仍假笔记为消遣计,迨病起服阕,此事

  • 第三九六佥禀同治十一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二--五·佚名

    生员、廪生、贡生、监生及庄耆等,禀举李逢年为铜锣湾总理(不准)具佥禀治下竹南二保铜锣湾等庄总理彭继生、隘首金树福、廪生刘廷珍,暨垦户、绅耆等,为联庄有〔效〕□地咸宜,佥恳给发谕戳,以专责成,弭盗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纪昀

    列传元 【二十五】○元二十五彻辰巴图尔 奇奇哩【桑噶苏】塔本哲尔【塔尔齐 重喜】尼古尔【阿都齐 嘉珲 济延布哈】 阿尔斯兰哈玛尔图阿穆尔 博啰哈达约斡实 摩哩特默齐 巴图尔彻辰巴图尔奇奇哩 【桑噶苏】

  •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陈寿

    (曹操)武帝纪,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东汉桓帝在位时,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封为曹亭侯。他的养子名曹嵩,继承了他的封爵,曾官至太尉,但没有人知道他是从谁家过继来的。曹嵩生下了太祖。太祖儿

  • 卷六·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六礼部官奏请皇上御讲筵上由奎文阁东入承圣门歩升诗礼堂御幄升座鸿胪寺卿移成格少卿何玺引大学士明珠王熙吏部尚书伊桑阿礼部尚书介山工部尚书萨穆哈内阁学士麻尔图席尔达翰林院掌院学士常书孙

  • 三十年·佚名

    (甲戌)三十年清乾隆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亥,上謁太廟、永禧殿,仍拜靈壽閣,閣卽太祖、肅宗入耆社後奉安御牒之所也。上之二十年甲子,依故事繼入社,今年是聖上周甲,而又値太祖入社之歲,故特於元日展拜,仍手書小識于御牒,以寓追

  • 周书·立政·佚名

    周公作《立政》。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

  • 四书因问卷六·吕柟

    明 吕柟 撰离娄上斆问离娄之明以下孟子既言治天下当遵法度又言圣人既竭目力以下者何曰言人当知所以可遵也出于圣人心思之政如之何其勿遵之不然不智孰甚焉何以又言惟仁者宜在髙位曰惟有仁心仁闻者为能遵行仁政故耳故

  • 第十一章 21·辜鸿铭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

  • 無著菩薩本 世親菩薩釋·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習世定及出世定速能捨離諸煩惱故.述此方便。   頌曰.   求脫者.積集. 於住勤修習. 得三圓滿已. 有依.修定人。   釋曰.此初一頌總標六門。言求脫者謂是求解

  •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自性颠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四、见,五、大见。“须菩提!受、想、行

  • 一瓶毕雷矿泉水·伊迪丝·华顿

    坐着心热而气短的“老爷车”在险象环生的小道上挣扎子两天,又雇了一匹烈马骑了两天,雅典美国考古学校的小伙子梅德福心里不由得纳罕,他古怪的英国朋友亨利-阿尔莫汉为什么要住在沙漠里呢。

  • 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佚名

    释七图。述阴阳陟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七元等,论内丹之理。疑为房中术。与《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似为上下卷,盖亦不早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