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百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孟子第十四

孟子曰不仁至及其所爱也【尽心下】

考异古本注所亲爱之臣民无亲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发政施仁一国被防好战轻民灾及所亲着此魏王以戒人君也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考异古本注于三王之法三作二足利本同今本 皆不得其正者也无皆字○章指言春秋拨乱时多战争事实违礼以文反正征伐诛讨不自王命故曰无义战也

补遗古本注敌国不相征不下有得字足利本同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考异古本注言争或过争作事 天不能问于民无于字 武城之篇名作武城逸书之篇名 而迎其王师无王字 则不取之也无之字○章指言文之有美过实圣人不改录其意也非独书云诗亦有言嵩高极天则百斯男亦已过矣是故取于武城二三而已

补遗古本注甫刑曰皇帝无皇字足利本同

孟子曰有人至焉用战

考异古本注何谓而后我作何谓后我 已説于上篇矣无矣字 欲令武王来征已之国欲上有各字○章指言民思明君若旱望雨以仁伐暴谁不欣喜是以殷民厥角周师歌舞焉用善战故云罪也

孟子曰梓匠轮舆

考异古本注拙者虽得规矩之法亦不能成器也无之法亦三字能作以 盖喩人不志仁虽诵典宪不能以善无此十四字○章指言规矩之法喩若典礼人不志仁虽诵宪籍不能以善善人修道公输守绳政成器美惟度是应得其理也谨按足利本惟作凖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

○章指言阨穷不悯贵而思降凡人所难虞舜所隆圣德所以殊也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

○章指恕以行仁远祸之端暴以残民招咎之患是以君子好生恶杀反诸身也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

○章指言修理关梁讥而不征如以税敛非其式程惧将爲暴故载之也谨按疏载作讥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

考异古本注虽妻子不肯行之无虽字 而况他人乎乎上有者字○章指言率人之道躬行为首故论语曰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

○章指言务利蹈奸务德蹈仁舍生取义其道不均也补遗古本注营荀得之利而趋生荀作苟足利本同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

考异古本注季札之类类作俦 郑公子公子作子公鼋作魭○章指言廉贪相殊名亦卓异故闻伯夷之

风懦夫有立志也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

考异古本注故财用有所不足故也作故财用不足无有所故也四字○章指言亲贤正礼明其五教爲政之源圣人以三者爲急也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

○章指言王者当天然后处之桀纣幽厉虽得犹失不以善终不能世祀不爲得也

补遗古本注谓象封于有庳谓下有若字足利本同故不得有天下焉焉作也足利本同

孟子曰民为至则变置社稷

考异古本注而更置之之作也○章指言得民爲君得君爲臣民爲贵也先黜诸侯后毁社稷君爲轻也重民敬祀治之所先故列其次而言之

孟子曰圣人至况于亲炙之者乎

考异古本注柳下惠之和和作厚足利本同今本 喩作谕 况于亲见而薰炙之者乎作况亲见熏炙者也足利本于字同今本○章指言伯夷柳下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谓之圣人美其德也谨按足利本柳下下有惠字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

○章指言仁防须人人能宏道也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

考异古本注言矣此不复説焉无此七字足利本此注作迟迟接淅注义见万章下首章○章指言孔子周流不遇则之他国远逝惟鲁斯恋笃于父母国之义也

孟子曰君子之戹于陈蔡之间

考异古本注君子道者三道者作之道○章指言君子固穷穷不变道上下无交无贤援也

貉稽曰至文王也

考异古本注如之何也无也字 而仕者作而爲士者亦不陨厥问陨作殒下皆同 陨絶作殄絶○章指

言正己信心不患众口众口諠哗大圣所有况于凡品之所能御故答貉稽曰无伤也谨按之恐非误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考异古本注法度昭明明作昭 是躬行之道可也行作化 而欲使人昭明人上有他字○章指言以明昭闇闇者以开以闇责明闇者愈迷贤者可遵讥今之非也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

考异古本注正若山路正作比○章指言圣人之道学而时习仁义在身常常被服舍而不修犹茅是塞明为善之不可倦也谨按足利本上常作当

补遗古本注山径山之岭岭作领足利本同

高子曰至两马之力与

考异古本注禹之尚声乐尚下有贵字 磨齧磨作擘蠡欲絶之貌也蠡下复有蠡字足利本同今本但无

也字 是两马也无此四字○章指言前圣后圣所尚者同三王一体何得相逾欲以追蠡未达一隅孟子言之将啓其防

齐饥陈臻曰至其为士者之

考异古本注以赈贫穷赈作振 将复若发棠时劝王也无将字 见虎走而迎迎下有之字○章指言可爲则从不可则凶言善见用得其时也非时逆指犹若冯妇暴虎无已必有害也谨按疏凶作止

孟子曰口之至不谓命也

考异古本注耳之乐五音五音作音声 则思安佚不劳若若作苦 凡人则有情从欲有作触 而求可身足利本身作乐 故君子不谓之性也无之字 在天而已在作任○章指言尊德乐道不追佚性治性勤礼不专委命君子所能小人所病究言其事以劝戒也

浩生不害问曰至四之下也

考异古本注不害爲善信之行谓何爲作问 使之不虚之下有意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神圣以下优劣异差乐正好善应下二科是以孟子爲之喜也补遗古本注见孟子问乐正子爲政于鲁而喜问作闻足利本同 不亿不信也亿作意

孟子曰逃墨至又从而招之

考异古本注苙栏也栏作兰足利本作阑下同 又复从而非之非作罪○章指言驱邪反正正斯可矣来者不绥追其前罪君子甚之以爲过也

孟子曰有布至而父子离

考异古本注厮养厮作斯○章指言原心量力政之善者繇役并兴以致离殍养民轻敛君子道也谨按疏作君之道也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

考异古本注居不离散居作民○章指言宝此三者以爲国珍寳于争玩以殃其身诸侯如兹永无患也

盆成括至杀其躯而已矣

○章指言小知自私藏怨之府大雅先人福之所聚劳谦终吉君子道也

孟子之滕至斯受之而已矣

考异古本注拒逆拒作距 君子不保其异心也无其字 见馆人殆非爲是来殆上有言字 谦以益之而已益作答无而已二字○章指言教诲之道受之如海百川移流不得有距虽独窃屦非已所絶顺答小人小人自咎所谓造次必于是也

孟子曰人皆至穿逾之类

考异古本注不爲人所尔女女作汝 而以有行所至有作自○章指言善恕行义充大其美无受尔汝何施不可取人不知失其臧否比之穿逾善亦远矣

孟子曰言近至自任者轻

考异古本注而道存焉无此四字○章指言言道之善以心爲原当求诸己而责于人君子尤之况以妄芸言失务也

孟子曰尧舜至以俟命而已矣

考异古本注谓加善于民也无也字 行命以待之而已矣作待命而已矣○章指言君子之行动合礼中不惑祸福修身俟终尧舜之盛汤武之隆不是过也

孟子曰説大至吾何畏彼哉

考异古本注孟子言説大人之法説下有此字 言语得尽而已无而已二字 堂高数仞作高堂数仞 榱题数尺榱题作振屋 奢太之室太作大足利本作汰后车千乘后作从○章指言富贵而骄自遗咎也茅

茨采椽圣尧表也以贱说贵惧有荡心心谓彼陋以宁我神故以所不爲爲之宝玩也

补遗古本注大室无尺丈之限室作屋足利本同

孟子曰养心至虽有存焉者寡矣

考异古本注晋国无国字 不存者众下有也字○章指言清静寡欲德之高者畜聚积实秽行之下廉者招福浊者速祸虽有不然盖非常道是以正路不可不由也

曽晳嗜羊枣至名所独也

考异古本注羊枣与脍炙孰美也作羊枣孰与脍炙美也 名所独也故讳下有之也二字○章指言情礼相扶以礼制情人所同然礼则不禁曾参至孝思亲异心羊枣之感终身不尝孟子嘉焉故上章称曰岂有非义而曾子言之者也谨按足利本情礼作情理

万章问曰至斯无邪慝矣

考异古本注孔子在陈在作戹 思鲁之狂士者也无者字 狷者能不爲不善狷作獧下狂狷同 能耻贱恶行不洁者恶作污 此六似者孔子之所恶也孔上有皆字 归于常经于作其○章指言士行有科人有等级中道爲上狂獧不合似是而非色厉内荏鄕原之恶圣人所甚反经身行民化于已子率而正孰敢不正也谨按足利本而正作以正疏同

孟子曰由尧至则亦无有乎尔

考异古本注言则亦者非实无者也下者作有○章指言天地剖判开元建始三皇以来人伦攸叙折道德班垂文采莫贵乎圣人圣人不出名世承闲虽有此限盖有遇不遇焉是以仲尼至获麟而止笔孟子以无有乎尔终其篇章斯亦一契之趣也谨按疏建始作更始折作析又按古本足利本孟子七篇分爲十四卷今从之【汉书艺文志作孟子十一篇胡元瑞经籍会通云盖七字误分爲二也】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百

猜你喜欢
  朝事第七十七·戴德
  轻重丁第八十三·管仲
  霸言第二十三·管仲
  卷之七·子华子
  近思録集注卷八·江永
  孟子通卷十三·胡炳文
  论语集解义疏叙·皇侃
  卷四·余萧客
  第五章 16·辜鸿铭
  春秋左传谳卷六·叶梦得
  有狐·佚名
  卷五百六十二·佚名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法海观澜卷第五·智旭
  评唯民月刊·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罗米欧与朱丽叶(节译)·徐志摩

    罗啊,轻些!什么光在那边窗前透亮?那是东方,朱丽叶是东方的太阳。升起来呀,美丽的太阳,快来盖倒那有忌心的月,她因为你,她的侍女,远比她美,已然忧愁得满面苍白:再别做她的侍女,既然她的心眼不大;她的处女的衣裳都是绿阴阴的病态,除了

  • 卷八十一·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书品彚卷八十一明 高棅 编五言排律十一旁流【以下有姓氏无字里世次可考者三十二人】朱延龄秋山极天浄洗高秋浄天临大野闲葱茏清万象缭绕出层山日落千峰上云销万壑间緑萝霜后翠红叶来殷散彩辉呉甸

  • 第五十三回 宠女侍僭加后服 闻母教才罢弹章·蔡东藩

      却说别儿怯不花执政,以与脱脱有宿憾,遂一意排挤,屡入内廷,密陈脱脱过失。顺帝尚疑信参半,嗣由别儿怯不花,陈请脱脱父马扎尔台,佯称就第养疾,意实结党营私,暗图不轨。于是顺帝转疑为信,竟下了一道严谕,放逐马扎尔台,安置西宁

  • ◎快婿变老夫·李定夷

    苏州有住居驳岸上之薛某,曾生一女,爱若拱璧,夫家系郑姓。初定婚约时,新郎曾由冰人带领与岳父母晤面,固翩然一美少年也。迨正式完姻日,新郎乘舆至坤宅迎娶,向岳父母登堂行礼。讵昔日之美少年忽变作半百之老年人,其发半已斑白,与

  • 卷九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九十九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刘敬者齐人也【索隐敬本姓娄汉

  • 苏定方传·欧阳修

    苏烈别名定方,别名更有影响,冀州武邑县人,后来迁居到始平。父亲名邕,隋朝末年,带领家乡几千人众,替自己的州郡讨伐贼寇。苏定方勇猛果敢,十五岁,跟随父亲征战,多次率先冲锋陷阵。苏邕去世后,苏定方接替带领父亲的队伍,打败了势力

  • 左光斗传·张廷玉

    左光斗,字遗直,安徽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职中书舍人。选拔担任御史,巡视宫城。逮捕整治吏部凶狠霸道的官员,缴获假印七十多枚,假官一百多人,震动京师。派出管理屯田,说:“北方人不知道水利,一年之后土地荒芜,二年之

  • 卷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陈文皇帝天嘉中大中大夫太常卿许亨奏曰昔梁武帝云天数五地数五五行之气天地俱有故南北郊内并祭五祀臣按周礼以血祭社稷

  • 六·钱穆

    清代学风的新趋势,集中到博学派。他们注意在以往历史文献中发掘实学,却疏忽了在当前现实社会中培植活人。满清政权不断高压,书院讲学精神再难复兴,而反政府的潜流,则仍隐藏在博学派之内心。晚明遗老都尚注意政治社会一切问

  • 明道编序·黄绾

      吾师久翁夫子,道德英华昭著于言议之间,自闺门以至天下,自修己以至诲人,《日录》凡六卷,门人所记凡四卷:语道德学问,语风俗教化,语礼乐法度,语古今名物;穷性命之本原,达会通之典礼,广大悉备,幽远不遗,猗欤至矣!果可以易言耶?夫子资

  • 大学序·王夫之

    一凡&ldquo;仁义礼智&rdquo;兼说处,言性之四德。知字,大端在是非上说。人有人之是非,事有事之是非,而人与事之是非,心里直下分明,只此是智。胡云峰据朱子解&ldquo;致知&rdquo;知字:&ldquo; 心之神明,所以妙众理、宰万物&rdquo

  • 孟子纂笺卷十四·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谓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也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

  • 复卫西琴先生书·太虚

    卫西琴先生大鉴:两次倾谈,极为心洽。今以依先生教育之宗旨而欲达其目的,必须先从大乘佛化,以得到符合外内上下浑然一体之宇宙、人生实际之孔家儒化与大乘佛化,乃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承先生之诚恳垂问,谨以此意贡献,幸参究之,并

  •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三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三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入定不定印经云。佛言。妙吉祥。假使有人于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悉挑其目至满一劫。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彼如上诸有情所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一·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上堂万历戊午上元日。霜轮上座檀越四众等请师开法于湖广衡州府潇湘湖东禅院。至座前连喝三喝云。还会么。也须高着眼。升座拈香云此瓣香浑沦世界管籥生成。吹之则书洛图河。扇之则云龙风虎。爇向炉中奉

  • 三姓山川纪·祁寯藻

    《三姓山川纪》仅五千余字,记载三姓(今属黑龙江省泣兰、境内窝肯哈达山、马鞍山、朱尔山、巴彦哈达山、阿吉玛玛山、大瓦丹山等四十八座山峰,老岭一座,短羊、凤凰硷子二座,大迎门石、小迎门石二座,古木呐城旧城遗址一

  • 幼科概论·佚名

    《幼科概论》医学专著,明代佚名著。光致所讲幼科,注重在实用二字,不尚虚文。以自己二十余年临证延医之经验,兼采各家学说医理,简易明通。于临证实用者,均采集不嫌其浅俗,以求对于病者实用,对症治疗。

  • 三洞群仙录·陈葆光

    旧题正一道士陈葆光撰集。二十卷。按《武进县志》,葆光受业天庆观,撰《神仙蒙求》三卷,晚住茅峰。其前有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竹轩序,约成书于南宋初年。全书收录道教神仙故事一千零五十四则,皆以四字俪语标题,并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