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21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辜讲
孔子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字子路)问孔子,他能否立即将所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不行,”孔子回答,“应当先问一下父母和家中老人的意见。怎么能自己决定对于所学的知识立即展开实践呢!”
另一位学生(冉有)在其他场合问孔子同样的问题。
“可以,”孔子回答,“马上开始实践吧。”
之后另一位学生(公西华)大着胆子问孔子,对于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他给出完全不同两个答案。
“这是因为,”孔子回答,“一个人(冉有)太懦弱,因此我说让他去做,是为了鼓励他。而另一位(子路)太莽撞,因此我说不让他做,是为了缓和他的性格。”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一 明堂位第十四·郑玄 哀公卷二十八(起十一年,尽十四年)·何休 卷七十三 易九·黎靖德 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孔子 附录五:驳胡适之《说儒》(钱穆)·胡适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一章 论常道·林语堂 卷十·张自超 田子方第二十一·刘文典 卷三·魏了翁 卷十三·何楷 卷四·许谦 聘礼·佚名 卷二百一十·佚名 禅行法想经全文·佚名 邪魔惑世·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