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為人者天第四十一

  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於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人之血氣,化天誌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春秋冬夏之類也。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樂,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號也。為人主也,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使其出也,答天之出四時而必忠其受也,是可生可殺,而不可使為亂。故曰:“非道不行,非法不言。”此之謂也。

  傅曰: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一國則受命於君。君命順,則民有順命;君命逆,則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之謂也。

  傅曰:政有三端:父子不親,則致其愛慈;大臣不和,則敬順其禮;百姓不安,則力其孝弟。孝弟者,所以安百姓也。力者,勉行之身以化之。天地之數,不能獨以寒暑成歲,必有春夏秋冬。聖人之道,不能獨以威勢成政,必有教化。故曰:先之以博愛,教以仁也;難得者,君子不貴,教以養也。雖天子必有尊也,教以孝也;必有先也,教以弟也。教化之功不大乎?

  傅曰:天生之,地載之,聖人教之。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體也。心之所好,體必安之;君之所好,民必從之。故君民者,貴孝弟而好禮義,重仁廉而輕財利,躬親職此於上,而萬民聽,故曰:“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此之謂也。衣服容貌者,所以說目也;聲音應對者,所以說耳也;好惡去就者,所以說心也。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恭,則目說矣;言理應對遜,則耳說矣;好仁厚而惡淺薄,就善人而遠僻鄙,則心說矣。故曰:“行思可樂,容止可觀。”此之謂也。

猜你喜欢
  祸福第四十八·佚名
  卷二十九·胡广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林语堂
  卷一百四十四·卫湜
  卷二十八·李明复
  卷十六·钱时
  卷九·姚际恒
  卷九·张大亨
  左传折诸卷十二·张尚瑗
  仪礼逸经卷二·吴澄
  卷四十七·王与之
  德者,性之端也(1)·戴圣
  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卷二十八·佚名
   第八十七則 雲門藥病相治·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七十四·洪迈

      七言  善巻先生坛       蔡 崑  几到坛边登阁望因思遗迹咏今朝当时为有重华出不是先生傲帝尧  南塘二首        鲍 溶  南塘旅客秋浅清夜深绿

  • 唐诗镜卷四十八·陆时雍

    唐诗镜卷四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十八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二十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陆龟蒙序略云承吉元和中作宫体小诗辞曲絶发老大稍窥建安风格诵乐府録知作者本意短章大篇往往间出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刋置别

  • 卷二百·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林泉结契【五】王质山水友余辞防看蚕色黒似屈陆儿雄者先如云防看蚕一百箔丝车辗转雌者次如云作田作掘又来掘初夏多鸣一百箔二百箔千百箔遍村落官绢不厌厚

  • 原叙·陈衍

    唐、宋、金诗皆有纪事, 【 金诗纪事未见传本,仅见数则于全金诗中。】 而元独无。钱竹汀先生尝病元史疏芜,欲采各家诗文集及笔记小说之类改修元史,恐违功令,改为元诗纪事。事详汉学师承记。乃记合元诗纪事于元史艺文志,统称

  • ◆剧话卷下·李调元

    “太公封神传”剧,按《唐书礼仪志》:“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曰:‘此必五方之神,来受事耳。’遂以名召入,各以其职命焉。”太公《金匮》亦详其事

  • 列传第六十五 艺术·房玄龄

    ○陈训 戴洋 韩友 淳于智 步熊 杜不愆 严卿 隗炤 卜珝 鲍靓吴猛 幸灵 佛图澄 麻襦 单道开 黄泓 索紞 孟钦 王嘉 僧涉 郭黁鸠摩罗什 昙霍 台产 艺术之兴,由来尚矣。先王以是决犹豫,定吉凶,审存亡,省祸福。曰神与智,藏往知来

  • 辨职第三十五·浦起龙

    夫设官分职,绩课能,欲使上无虚授,下无虚受,其难矣哉!昔汉文帝幸诸将营,而目周亚夫为真将军。嗟乎!必于史职求真,斯乃特为难遇者矣。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何则?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晋之董狐,齐之南史,此其上也。编次勒成,郁为不朽,若

  • 第七回 弑故主冤魂索命 丧良将胡骑横行·蔡东藩

      却说宋主刘裕开国定规,追尊父刘翘为孝穆皇帝,母赵氏为穆皇后,奉继母萧氏为皇太后,追封亡弟道规为临川王。道规无嗣,命道怜次子义庆过继,承袭封爵,晋封弟道怜为长沙王。故妃臧氏,即臧熹姊。已于晋安帝义熙四年,病殁东城,追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五·徐乾学

    宋纪十五【起重光单阏九月尽黓执徐九月凡一年冇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徳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二年九月己丑户部侍郎参知政事王沔给事中参知政事陈恕并罢守本官初给事樊知古累任转运使甚得时誉及为户部频以职事不治

  • 卷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十九时享下摄行礼摄行礼大定三年七月奏禀唐礼仪志四时各以孟月享太庙季冬腊享凡五祭拟今年十月择日祫享升祔以后时享有司依时举行従之十二月二十一日腊享命平章元宜摄太尉充初献防政石琚摄司徒

  • 卷六·陈天祥

    <经部,四书类,四书辨疑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辨疑卷六     元 陈天祥 撰论语郷党第十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注许氏说文侃侃刚直也訚訚和恱而诤也侃訚二字各有两训玉篇诸韵皆同侃字一训和乐貌又

  • 六言六蔽·孔子

    【原文】 子曰:“由也!女①闻六言六蔽②矣乎?”对曰:“未也。”“居③!吾语女。好仁不好学④,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5);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7);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 昭公·昭公三十年·左丘明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秋八月,葬晋顷公。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传】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不先书郓与乾侯,非公,且征过也。夏六月,晋顷公卒。秋八月,葬。郑游吉吊,且送葬,魏献

  • 卷二·佚名

    △世间净眼品第一之二复有释提桓因。於三世佛出兴住灭决定大智念喜法门。而得自在。普称满天。於众生色如来色身诸功德力清净法门。而得自在。慈眼天。於平等慈雲荫覆法门。而得自在。宝光称天。於众光色具足念佛普势

  • 起世经卷第二·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郁单越洲品第二之余诸比丘。郁单越人。发绀青色。长齐八指。人皆一类。一形一色。无别形色可知其异。诸比丘。郁单越人。悉有衣服。无有裸形及半露者。亲疏平等无所适莫。齿皆齐密。不缺不疏。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六尊者迦多行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鱼纳息第六总三世成就  不成就亦然善等根为因  此章愿具说若成就眼根。彼于二十二根。几成就。几不成就。乃至具知根。问亦尔。答若成就眼

  • 后周文纪·梅鼎祚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一。“后周”之谓,源于卢思道所作《兴亡论》;仅以史称,以别国号,固无实义。然清《四库全书》编撰者唯以令狐德棻《国史

  •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

    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集体编写。游国恩、王起等5人主编。因5人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教授,故该书又被称为“五教授本中国文学史”。全书4册,86.4万字,1963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1964年3月出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