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31.李白:战城南

去年战,桑乾源;

今年战,葱河道。(韵一)

洗兵条支海上波,

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

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

古来唯见白骨黄沙日。(韵二)

秦家筑城备胡处①,

汉家还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

征战无已时。(韵三)

野战格斗死,

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

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

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

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战城南”是汉代鼓吹乐中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是一种军乐,行军时用短箫和铙钹伴唱,故又称短箫铙歌。汉代的“战城南”曲辞,大意是描写将士英勇作战,身死阵地,自以为对君对国,效忠尽节,可是刀笔之吏,还有非议,以致功高而赏薄,欲为忠臣而不可得。李白此诗,也是描写捍卫边防的战士。题材是继承了旧传统的,但主题思想却稍有改变,针对着当时的现实情况了。

《旧唐书·王忠嗣传》说:天宝元年,王忠嗣率师北讨契丹,战于桑乾河,三战三胜。又《李嗣业传》说:李嗣业曾讨伐勃律,打通了去葱岭的道路。李白此诗开头两句,如果就指这两次战役,那么可以推测此诗作于天宝二年(公元七四三年)。

条支是汉代西域一个小国,在青海边上。这里两句是说唐军在青海上洗兵器,在天山下牧马,他们离家万里,永远过着战斗生活,人都衰老了。以上是全诗第一段,即第一韵六句,首先就说明了题目虽旧,内容却是时事。

第二段即第二韵四句,说匈奴没有农业生产,他们的生产劳动,就是以杀牛杀羊,乃至劫掠杀人,以代替耕作。自古以来,他们的田,不是稻田、麦田,而是白骨田、黄沙田。秦朝时在边境上构筑的城堡,到了汉朝时还经常燃烧着报告敌人入侵的烽火。这一段是简练地概括一下,在我国漫长的边境上,历代以来都有各个种族的敌人入侵,引起了战争。

第三段较长,也用一个韵,十句。“烽火然不息”二句是第二、三段之间的一个连锁:从秦汉到如今,烽火燃烧不熄,战争永远没有停止。参加野战的兵士在格斗中死亡,留下来的败阵之马在向天悲嘶,乌鸢飞下来啄食死人的肠子,衔着飞去挂在枯树枝上。在如此剧烈的激战中,兵士的血污染了草莽,将军也只剩一个空名。“将军空尔为”这一句,在语法上是“空尔为将军”的倒装。空尔即徒然,“尔”字是副词的语尾形式。全句用现代语来说,就是“只成了一个空头将军”。结尾二句,完全用老子《道德经》的话:“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由于看到了这样惨酷的战争,才知道武器实在不是好东西,圣人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决不贸然使用的。圣人,指帝王。这两句完全是散文句,李白开始大胆地用在诗里。者、而、之这些虚字,虽然先已有人用过,也没有李白那样突出地用。这都是李白诗的特征。“败马”、“乌鸢”一段,只是稍稍改变了汉乐府的辞句。现在把汉乐府的前半首抄在这里,以供对照。

战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在开元、天宝年间,玄宗好大喜功,在各方面边境上,对奚、契丹、突厥,吐蕃等经常用兵。虽然最初总是敌人先来侵犯,劫掠我边境,但在打退敌人以后,就不免要乘胜远征,而那时便会转胜为败,全军覆没。所以盛唐诗人以边塞为题材的诗,常常反映出一种既肯定战争又否定战争的矛盾心理,这在岑参、高适、王维的诗里,都可以找到例证。李白这首诗的第二段明白地说战争起于胡人入侵,那么第三段应当描写我军人卫国战争的壮烈场面。可是作者却描写了战争的惨酷。而且结句又并不对这场战争有什么赞扬。他主张兵器应该是“不得已而用之”,什么情况才是“不得已”呢?作者没有在这里说明,但已在《古风》第十四首中说了: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塞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王昌龄也说: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们都是同样的思想,以为只要坚守国防,不让敌人侵入,就可以免得“士卒涂草莽”。万一敌人竞敢于入侵,那就只好动用武器,把他们打退。这就是所谓“不得已”的时候。在我国的历史上,对待强邻压境的政策,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偶尔有几个皇帝发动扩张主义的战争,就会受到人民的讽刺或责怨。盛唐诗人写边塞战争的诗,可以说是反映了人民的意志的。

《战城南》是李白几十首乐府诗中最浅显明白的。运用汉代乐府歌辞的那几句,可以说是有点抄袭嫌疑,因为基本上还是用了原意,没有脱胎换骨。选李白诗的人,不很愿意选这一首,因为不够代表李白的豪放风格。我现在选讲这一首,是为了给学诗或作诗的青年提供一个适当的范本,如果参看汉乐府原作,可以懂得古诗变为近体诗的道路,用旧瓶装新酒的手法,以及正统乐府诗的模式。

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六日

①“备胡”诸本均作“避胡”,惟唐写本作“备胡”,较胜。今从之。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三十·彭定求
  卷十八·阮阅
  歴代诗话卷六·吴景旭
  ◆黄文学元实(廷美集)·顾嗣立
  江州司马青衫泪·臧懋循
  寂寞·戴望舒
  余集卷六·乾隆
  四集卷五·乾隆
  卷一百二·王奕清
  卷283 ·佚名
  卷一百三十六·曹学佺
  卷十二·胡文学
  卷九十五·陈元龙
  卷七十五·徐倬
  性情集巻二·周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储光羲诗集卷一·储光羲

    五言古诗述韦昭应画犀牛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逺人以之居山林食棘无秋冬絶流无浅深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骎骎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有我衰鸟郎新邑长鸣琴陛阁飞嘉声丘甸盈仁心闲居命国工作绘北堂隂耽耽若有神庶比来仪

  • 卷361 ·佚名

    苏籀 和洪玉甫秘监荔枝三 林杪摘星陨,江干疑烧然。 香包浣花锦,冰质藐姑山。 巨擘纷璀璨,丁香吐妙妍。 唐亡倾国笑,何物免罹愆。 苏籀 和洪玉甫秘监荔枝三 闽中谱殊盛,唐相赋初工。 万点凝

  • 卷八十六·国朝·蒋一葵

    【程信】 〔字彦实。世居徽之休宁,敏政学士之父,刘俨榜进士,号晴洲钓者。〕 程襄毅公参赞南都日,左安宁时为守备,燕公设席,中为己坐而以公位其下,公心不平。盖中官虽为主,亦居首席,六卿而下,皆列坐焉。

  • 志卷第八 高丽史五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五行二。○五行三曰木。 曲直木之性也失其性为 故生不畅茂及为变怪者有之时则有 祸时则有鼠妖是为木不曲直。 其征恒雨其色靑是为靑 

  • ●甲乙日历(下)·祁彪佳

    乙酉岁乙酉岁正月初一日,于寓山拜祝已,同内子及儿女进内宅礼祖先,聚曾祖以下团拜。又礼佛于新居之东楼,时为翁艾弟所居;予入之,若过客然。饭于止祥兄家。出礼土神,即还山;方无隅、戴逵明相候。午后,与内子闲坐梅花船,不知有新岁

  • 哥舒翰传·欧阳修

    哥舒翰的祖先是突骑施酋长哥舒部的后代。他的父亲是哥舒道元,任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因此仍然世代住在安西。哥舒翰少年时任效毂府果毅官,家里非常富有,行侠义重承诺,在长安街上随意赌博喝酒。四十多岁时,父亲去世了,也不

  • 熊朋来传·宋濂

    熊朋来字与可,豫章人。宋咸淳十年(1274),登进士第第四,授予从仕郎,宝庆府佥书判官厅公事,未上任而宋亡。世祖初得江南,尽力征求宋朝的遗老遗少,尤其重视进士,以亡宋宰相留梦炎为尚书,召咸淳十年状元王龙泽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

  • 序·钱时

    时未弱冠,先君子筠坡翁授以《论语》及《中庸》、《大学》,且曰只会得“学而时习之”一句,余书不解自通。属遭多难,虽崎岖颠顿万状,服膺斯训,未尝庋置。然不过寻,绎先儒文义,助之演说。年逾四十,忽自警省,始大悟旧学之

  • 卷二·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编卷二      宋 陈深 撰桓公【名轨惠公之子隐公之弟母仲子史记亦名允弑兄自立諡法辟土服远曰桓】元年【庚午】春王正月公即位【圣笔直书此九字其意盖曰天道之春王之正月而令弑逆者即位读之

  • 卷十八·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八安溪李光坡撰○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灋以佐王平邦国注曰平成也正也制畿封国以正邦国徐氏曰制九服之畿封五等之国则地之大小正设仪辨位以等邦国注曰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辨别也别尊卑之位进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五·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三)第一分典尊经第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执乐天般遮翼子。于夜静寂无人之时。放大光明。照耆阇崛山来至佛所。头面礼佛足已。在一面立

  • 恭告全国僧界文·太虚

    ──十七年七月在南京作──近来我全国僧界,亦可谓多故矣!不惟常有毁寺提产逐僧之外患,而僧内亦屡呈水火冰炭之冲突。至全国信佛之士女,固无不一致拥护三宝者,然以僧内有派别之歧,致居士亦因之莫知所从适,而间呈互异其趣之势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五尔时世尊。说是义已。复增教示诸大菩萨摩诃萨众。说伽陀曰。应观世间能救护一切有情最胜因诸无边智悉了知获得涅盘无量乐往来殊

  • 卷第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十九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分别慧品第七之一已说诸忍及诸智已。说正见及正智。诸忍为非智。正智为非正见耶。偈曰。无垢忍非智。释曰。是前所说八种无流忍非智。是所应灭随眠疑惑未灭故。可

  • 卷第九·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九 法语下 示谅禅人 东林门下无禅道佛法。无向上向下。无之乎者也。无得失胜负。虽聚衲子唯以金刚圈栗棘蓬。跳者不可着力跳。吞者不可着力吞。但退步冷地里蓦然体得如昼锦还乡。千人万人中一人半人

  • 卷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屾峰宪禅师语录屾峰宪禅师语录卷十嗣法门人(智质 智原)同阅杂着横山净土诗序原夫净土惟心心净则土无不净圆修即性性圆则修无不圆斯净圆之性生佛同原觉迷一致但悟之则圣量都融昧之则凡情兢起于是前圣聿兴

  • 一个美好心灵的自述·歌德

    一直到我八岁之前,我始终是一个十分健康的孩子,不过对于这一段时期,我能够回忆起来的东西甚少,正如我无法记得我出生那天的情况一样。刚刚八岁时我得了咯血症。就在生病的那一时刻,我的灵魂一下子富有了感觉和记忆。那次病

  • 冷剑凄芳·王度庐

    《冷剑凄芳》是王度庐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该书是《绣带银镖》的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