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列传

元 【二十五】

○元二十五

彻辰巴图尔

  奇奇哩【桑噶苏】

塔本哲尔【塔尔齐  重喜】尼古尔【阿都齐  嘉珲  济延布哈】

  

阿尔斯兰

哈玛尔图

阿穆尔

  博啰哈达

约斡实

  摩哩

特默齐

  巴图尔

彻辰巴图尔

奇奇哩 【桑噶苏】

塔本哲尔 【塔尔齐  重喜】

尼古尔 【阿都齐  嘉珲  济延布哈】

阿尔斯兰

哈玛尔图

阿穆尔

博啰哈达

约斡实

摩哩

特默齐

巴图尔

△彻辰巴图尔

彻辰巴图尔钦察人初事太宗掌牧马从攻凤翔战潼关皆有功后从大将苏布特攻汴京拔金人木栅于河南师还金将高都尉邀于路

彻辰巴图尔迎击斩其首以归从攻蔡州前锋搭搭尔与金将战金将捽其须彻辰巴图尔进斫金将蔡州破金将守立城上以铁椎击杀之帝

嘉其能命从皇子攻枣阳继从宗王昆布哈攻光州一曰五战光州下升百户从攻滁州与宋兵大战至暮追杀之世祖伐宋募能先绝江者彻

辰巴图尔首应命率众逼南岸诏与托欢同宋使谕鄂州使降鄂守将杀使者来袭奋击大破之中统三年授蔡州蒙古汉军万户宋人犯西平

彻辰巴图尔逐北踰淮至元二年由安庆入庐州闻宋兵至亟设伏于竹林击杀之五年从元帅阿珠围襄阳击夺宋将夏贵米舟阿珠以其有

功俾与扎拉尔引军南下略地淮东十一年遣招鄂州十二年招滁州诛王安抚改管军千户十三年复略地淮东获其总管二人以献迁滁州

总管府达噜噶齐宋都统姜才率军取粮高邮从史万户夺其马及粮橐二万 【按宋史姜才护饷至马家渡史万户将兵击夺之史万户名

弼事亦见弼传】 十四年从讨叛人珠尔噶丹于和啰海图改滁州路总管府达噜噶齐十七年率其子托欢孙茂入见帝命以托欢为管军总

管茂为滁州路总管府达噜噶齐其后托欢以征倭及征卓斡功累升镇守无为滁州万户府达噜噶齐

△奇奇哩 【桑噶苏】

奇奇哩斡尔喀氏太宗南伐以千户从库腾攻安丰寿州又从诸王塔齐尔攻荆山破之与万户鼐尔台以兵守沂郯略涟海又从元帅辉

图攻襄阳卒子桑噶苏袭从丞相阿珠攻襄樊又从达春筑正阳堡泸军乘舰来窥壁垒桑噶苏率征骑逆之夹淮水而军射死者甚众至元十

二年从御史大夫博啰罕平涟海秋九月从丞相巴延攻淮安南门破之又从元帅博啰罕筑湾头堡权领蒙古女真汉人三万户十三年 【

原文于十二年秋九月下突接夏五月显有脱误今据世祖纪增】 夏五月宋扬州都统姜才引兵来侵从丞相阿珠袭制置使李庭芝及姜才

于泰州皆杀之十四年加管军总管累升蒙古侍卫亲军副指挥使司事子尼古尔岱元贞元年为蒙古侍卫亲军百户大德六年袭父职延佑

四年升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塔本哲尔 【塔尔齐  重喜】

塔本哲尔苏尔嘉氏太宗时以招讨使将兵出征破信安河南以功授征行万户岁甲寅卒子塔尔齐袭已未率兵渡江破十字寨子重喜

与敌兵战于洋隘口夺战舰一流矢中左足勇气愈倍世祖亲劳之及塔齐尔卒以重喜袭职 【按原史别立重喜传与本传所载略同显系

重出今删归本传】 中统三年从征李璮有功至元二年筑十字路城以备守御重喜率兵南巡为游击军四年从招布哈出征至泗州北古城

时蔡千户为敌兵所围重喜奋战救出之十一年宋兵围正阳从战败之十二年从下连海诸城俄命率五千人从出征与宋将李提辖等战大

败之遂驻兵瓜洲十三年宋都统姜才围城堡败之从兵袭击李庭芝等于秦州十四年进婺州路总管府达噜噶齐未几卒庆孙袭初授管军

总管二十四年领诸翼军镇太湖教习水战征行上万户皇庆二年卒子布哷齐袭

△尼古尔 【阿都齐  嘉珲  济延布哈】

尼古尔宪宗时与额哩页乌苏三十人来归后从征钓鱼山讨李璮皆有功子阿都齐世祖时围襄阳下江南败实喇及征纳颜皆以功受

赏后事成宗武宗为扎萨固逊仁宗时厯官至左阿苏卫千户卒子嘉珲初为舒库尔齐继袭父职平必里克图天厯元年从丞相雅克特穆尔

战居庸北有功迁章佩卿子济延布哈初事仁宗为舒库尔齐天厯元年迎文宗于河南命为伊勒都齐往居庸关料敌道逢二军谓特默齐曰

今北兵且至其避之济延布哈恐摇众心即拔所佩刀斩之进兵部尚书领军六百人迎敌通州会丞相雅克特穆尔至檀子山与图们岱尔战

败之迁大司农丞

△阿尔斯兰

阿尔斯兰阿苏特氏初宪宗闉其城阿尔斯兰偕其子额森展迎谒军门帝赐手诏命博领阿苏特人以额森展置左右道遇实哷格叛军

额森展力战死之帝遣使褁尸还葬之阿尔斯兰复以次子尼古尔献帝命从乌苏哈达征哈喇章有功又从伐宋中流矢死子呼尔敦岱尔充

管军百户世祖命从博啰诺延使哈喇茂之地以疾卒子呼图克特穆尔武宗潜邸时从征海都至大元年授左卫阿苏亲军副都指挥使四年

△哈玛尔图

哈玛尔图苏页氏宪宗时从攻钓鱼山又从亲王塔齐尔北征充千户所都镇抚后从托伦伐宋没于阵子察罕从塔察攻樊城西门领扬

州等处游击军与宋兵战有功至元十一年从呼图克特穆尔攻江陵东南城堡又从阿喽罕败宋兵于阳罗堡之南十二年分隶托克托总管

与宋兵战败之又从攻独松千秋拨出等关及诸山寨其降民悉绥抚之十三年授瑞安县达噜噶齐始至招集逃移民十万余户十四年升管

军总把并领新附军五百人从宣慰唐古特战于司空山有功命以其职兼都镇抚累升至左翼屯田万户府副万户大德五年卒子塔纳袭

△阿穆尔

阿穆尔巴图都喀喇氏初从苏布特诺延征钦察攻河西城数西关破河南继从定宗略地阿努皆有功又从四太子南伐命充齐哩克昆

阿都齐博克逊又从兵渡江攻鄂以疾卒于军子伊苏岱尔从讨阿勒达尔珲塔哈征李璮伐宋累功授管军总把至元十四年从攻福建兴化

招古田等处民五千余户以功授千户又招手号亲军二千五百余人升总管二十年从攻重庆以功迁征行元帅二十一年命统蒙古特默齐

军从征金齿蛮平之都元帅蒙古岱征罗必甸博啰哈达率游兵先行江水暴溢率众泅水而渡诸军会城下先登拔其城遂屠之又从征八百

媳妇国诸王库库命博啰哈达往招之不听进兵攻之毁其北门木遂入其寨其地悉平授云南万户府达噜噶齐卒子孟克布哈袭管军千户

约斡实阿苏特人父伊埒巴图尔从其国主来归太宗命充宿卫从宪宗征蜀数有功尝出猎遇虎于隘下马搏虎抉其舌刺杀之帝壮其勇别

立阿苏军使领之从世祖征额哷布格又从亲王噶必齐征李璮俱有功授本军千户从下襄阳又从下沿江诸城宋洪安抚既降复叛诱其入

城宴乖醉杀之长子伊苏岱尔代领其军从攻扬州中流矢卒约斡实袭为阿苏军千户从丞相巴延平宋赐巢县二千余户珠尔噶岱叛击之

斩其将其众悉平诸王和琳及实喇等判从皇子北安王征日本进万户递迁钦察亲军都指挥使二十四年从征纳颜有功明年卒追封成武

郡公谥显敏

△博啰哈达

博啰哈达蒙古鸿吉哩氏祖安珠努太祖时率蒙古军千人从诸王察罕台征河西攻下定会阶文诸州以功为元帅驻军汉阳礼店戍守

西和阶文南界及西蕃边境父彻尔袭职从都元帅耨埒攻成都宋将刘整以重兵守云顶山彻尔击败之进拔其城攻重庆彻尔将兵千人为

先锋 【耨埒传作以张威为前锋】 败宋兵于马老山诸军还屯灰山宋兵夜来击营彻尔击败之世祖即位为鄂啰元帅改征行元帅至元

二年以老疾不任事诸王阿济格命博啰哈达代领其事八年 【按世祖纪咎万寿攻成都在至元九年】 制授管军千户宋将昝万寿攻成

都佥省严忠范遣博啰哈达将兵御之流矢中颊战愈力大败其军十一年行院汪良臣 【原作汪特格今据汪良臣传改】 以兵围嘉定博

啰哈达率众攻九顶山破之嘉定降进攻重庆宋军突围出博啰哈达追之斩首二百级泸州叛还军讨之破宝子寨岁余不下乃造云梯先登

急击遂破之杀虏殆尽十六年取重庆以功迁武略将军征行元帅二十一年命统蒙古特默齐军千人从征金齿蛮平之都元帅孟古代征罗

必甸博啰哈达率游兵先行江水暴溢率众泅水而渡去越三百步而营居七日诸军会城下乃进攻之博啰哈达登拔其城遂屠之又从征八

百媳妇国至车厘车厘者其酋长所居也诸王库库命傅啰哈达将游骑三百往招之降不听进兵攻之都镇抚侯正死焉博啰哈达毁其北门

遂入其寨其地悉平赐金虎符授怀将大将军云南万户府达噜噶齐卒孟古布哈袭

△约斡实

约斡实阿苏特人父伊埒巴图尔从其国主来归太宗充宿卫从宪宗征蜀数有功尝出猎遇虎于隘抉其舌刺杀之帝壮其勇使领阿苏

军从世祖征额哷布格又从亲王哈必齐征李璮俱有功授本军千户从下襄阳又下沿江诸城宋洪安抚既降复叛诱入城宴乘醉杀之长子

伊苏岱尔代领其军从攻扬州中矢而卒约斡实袭为阿苏军千户从巴延平宋赐巢县二千余户珠尔噶岱叛击之悉平诸王和琳及实喇等

判从皇子北安王讨之北安王战失利陷敌阵中约斡实追至金山王乃得脱进前卫亲军都指挥使诸王纳颜叛世祖亲征约斡实为前锋屡

败之擒纳颜纳颜余党塔布岱金嘉努聚兵茂诺海从大军讨平之既而哈坦复叛追击其军渡河而遁又与海都将巴林特尔格岱必瑠齐等

战屡捷成宗时在潜邸帝以海都连年犯边命出镇金山约斡实率所部在行从皇子库库楚丞相托多尔海击海都军突阵而入大破之复从

诸王永和尔丞相托多尔海击海都将巴林败之海都复以图古木领精兵三万据险来袭约斡实率善射者三百人守其隘注矢以射全军而

归武宗镇北边海都复入寇约斡实败之时扎尔古齐博啰特穆尔所将兵为海都困于小谷约斡实援出之武宗南还命约斡实后从敌惧莫

敢近因留之戍边后海都子彻伯尔等遣人请和朝廷许之遂撤边备约斡实乃还大德十年卒子伊奇尔台袭

△摩哩

摩哩绰克台氏祖实里济诺延从太祖与王汗战同饮班珠尔河水以功授千户领彻尔台部征讨诸国卒于河西父穆济袭职从太宗定

中原以疾卒摩哩袭职从定宗略定钦察阿苏俄罗斯诸国从宪宗伐宋有功世祖即位诸王呼珲叛摩哩与其弟僧格达喇率所部击之一月

八战夺其所掠诸部民以还巳而僧格达喇为呼珲所杀帝闻而怜之遣使者迎至摩哩赐号曰达尔罕寻卒子图古勒

△特默齐

特默齐图鲁卜台人从诸王穆尔齐征蜀后以兵从塔海干布和尔齐耨埒诸大帅岁戊午耨埒攻涪州还军至马湖江宋兵连舰绝江不

得进特默齐率精兵击之夺其舟以济又于横江嘉定宣化三县造浮桥以达成都耨埒以为能命从万户锡勒塔克略地碉门黎雅土蕃锡勒

塔克死行院塔齐以特默齐为万户领其军中统四年授蒙古汉军万户至元九年从行省伊苏岱尔征建都战于梅子岭大败之复与左丞奇

尔济苏乘胜进击建都势蹙请降十一年又从行院汪良臣 【原文作特格误今据汪良臣传改正】 呼敦等攻嘉定重庆泸叙诸州以功兼

崇庆府达噜噶齐十九年卒子巴延袭蒙古军万户戍甘州

△巴图尔

巴图尔阿苏特氏世居上都宜兴宪宗在潜邸与兄阿索勒布尔罕及玛达喇苏帅众来归玛达喇苏从征穆克尔苏城为前锋时身中二

矢奋战拔其城又从征蜀至钓鱼山殁于军巴图尔从征李璮围济南身二十余战世祖嘉其能命领阿苏军常居左右后从塔布岱南征与敌

军战于金刚台师还命充博克逊兼领阿苏军至元二十三年授后卫亲军副都指挥使明年从征纳颜擒金嘉努塔中岱以归大德元年卒子

巴济拉袭至大四年河东陕西巩昌等地诸翼卫争草地讼者二百余起命往究之悉正其罪致和元年从丞相雅克特穆尔擒都尔苏党额上

德哷勒等领诸卫军守居庸关及诸要害地 【按本纪泰定帝致和元年即文宗天厯元年也擒额上德哷勒事在文宗即位之初故系之致

和元年之下】 天厯元年复从丞相击旺沁兵败之寻以疾辞子伊埒图袭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三·列传第二百二十二·外戚上·脱脱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六·赵尔巽
  卷二十三 补遗·计六奇
  第十八章荆公之用人及交友·梁启超
  白门新柳记·薛时雨
  尚史卷二十五·李锴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徐紘
  第五一红禀光绪七年十一月六日一一二○七-一○·佚名
  二三八 军机大臣奏进呈吕留良《万感集》暨《四书讲义》片·佚名
  永徽·周绍良
  欧阳守道传·脱脱
  萧授传·张廷玉
  附録五·佚名
  十一年·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允之·唐圭璋

      允之号竹屋。   渡江云   春感用清真韵   蔷薇开欲谢,峭寒渐少,轩槛俯晴沙。先来愁未了,又听一声,新阕落渔家。徘徊伫立,似玉笛、三弄昭华。春昼长、暗怀谁写,戏墨乱翻鸦。   吁嗟。诗情犹隽,酒兴偏豪,记南楼月下

  • 卷十八·陈廷敬

    目  录 十九调五十四体,起七十六字至七十九字荔枝香十体又名荔枝香近 婆罗门引四体又名婆罗门、望月婆罗门引 御街行六体又名孤雁儿 韵 令一体 春声碎一体 凤楼春一体 祝英台近八体

  • 卷三百七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王尚书遗稿王应麟字伯厚鄞人九嵗通六经父性严急每授题设巍坐命坐堂下刻烛以俟少缓辄诃谴之由是为文益敏捷淳祐元年举进士时年十九从王埜受学初调西

  • 卷六前赵录六·崔鸿

    刘曜中 光初四年夏五月终南山崩长安人刘终于崩所得白玉方一尺有文字曰皇亡皇亡败赵昌井水竭构五梁咢酉小衰困嚣丧呜呼呜呼赤牛奋靷其尽乎时羣臣咸贺以为勒灭之征曜大悦斋七日而后受之于太庙[

  • 卷十八·王夫之

    ◎二张列传(朱嗣敏、万年策、揭重熙、刘季矿等,周鼎翰、田辟附) 张家玉,字子元,广东东莞人。年甫十九,中崇祯癸未进士。改庶吉士,卓荦不随时俯仰。北都陷,家玉衣斩衰,哭思宗皇帝于东华门,扣额抢地,血出被面,宛转号啼不能起。贼

  • 锦里耆旧传卷二·句延庆

    【起武成三年尽同光四年春】(宋)勾延 庆撰三年大梁遣使通聘书曰夫唐虞致治遵禅让之明文汤武开基允神人之至愿必有神器是膺皇图况古今迭代之期英豪兴隆之数莫不上开天命下顺人心启王覇之宏机为子孙之大计咸遵轨辙并载简

  • 魏纪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午、238)·司马光

    魏纪六 魏明帝景初二年(戊午,公元238年) [1]春,正月,帝召司马懿于长安,使将兵四万讨辽东。议臣或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帝曰:“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也。”帝谓懿曰:“公孙渊将何计以待君?”对曰:“渊弃城豫

  • 第十七章付委动议·孙中山

    一百三十四节付委付委即付事件于委员以筹备或审查也。此动议之作用,乃欲将事件措置裕如,或将事件考求详尽者也。其顺序居附属动议之五,只在修正动议及打消动议之前而已。其受前列附属动议之影响,同于一百二十九节之所陈,即

  • 六经奥论卷一·郑樵

    宋 郑樵 撰易经三易周礼筮人及太卜并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并不指言何代之易杜子春曰连山伏羲归藏黄帝郑康成又以为夏商周之易或者又从而释之曰夏建寅用人正其书以重艮为首曰

  • 卷一·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一国风一【孔氏颖达曰诗国风是大师所题也○刘氏瑾曰集传於国风之下系以一者以国风居四诗之首也下文周南一之一者周南又居国风中十五国之首也】集传国者诸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二·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八念義之餘   念法者.如佛演說.行者應念是法巧出.得今世果.無熱惱.不待時.能到善處.通達無   礙。巧出者.二諦不相違故.所謂世諦第一義諦。智者不能壞.愚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五戒品第十四(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是众中。我不见一法修已。多修已。成地狱行。成畜生行。成饿鬼行。若生人中。受命极短。所谓杀生者也。诸比

  • 序·宗鉴

    续藏经 释门正统宋 宗鉴集释门正统序编年者。先圣旧章也。王有德。官有守。能使列国遵行。赴告策书。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而旧章举矣。洎三光五岳气分王制。尚存同盟。岁聘间朝。再朝而会。再会而盟。从政者严

  • 承庵先生集·胡松

    诗文集,明 胡松撰明胡廷杰等编

  • 西南夷风土记·佚名

    记载西南少数民族和缅甸风土人情的著作。作者姓名已佚。最早见于明人朱孟震的《游宦馀谈》。《学海类编》题为朱孟震所作,不确。书的作者当是亲历明神宗万历年间刘綎率兵征西南地区之事的。书中记叙木邦、孟养、孟密、

  • 君子堂日询手镜·王济

    广西横州志书。一卷。明王济(字汝舟,号白铁道人,今浙江吴兴人)撰。正德十六年(1521),济任横州州判,在官250日,以母忧告老还乡,后作是书,以代口舌,故名。成书于嘉靖元年(1522)秋。是一部专门记载明代广西横州地区风土

  • 见闻纪训·陈良谟

    一卷。明陈良谟(1482-1572)撰。陈良谟,字中夫(一作忠夫),号栋塘,安吉人。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陈良谟性恬淡寡欲,诗文温醇典雅。着有《天目山房集》等。《见闻纪训》是一部杂记见闻的笔记小说。这部书记载的故事多挖掘因果

  • 大乘中观释论·安慧

    梵名Mu^la -madhyamaka-sandhi-nirmocana-vya^khya^ 。凡九卷。安慧菩萨造,宋代惟净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又作中观释论。乃随文解释龙树之中观,为中观八大注释书之一。本论所释之颂,与鸠摩罗什所译之中论、波罗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