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缀白裘》
《缀白裘》(新集),清代刊印的戏曲剧本选集,收录当时剧场经常演出的昆曲和花部乱弹的零折戏。书名《缀白裘》,是“取百狐之腋,聚而成裘”(李宸序)的意思。全书12编(集)48集(卷),由钱德苍根据玩花主人的旧编本增删改订,自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763~1774)陆续编成,并由他在苏州开设的宝仁堂刊行。明代末年已有题为《缀白裘》的戏曲选本。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翼圣堂补刻、郁岗樵隐和积金山人同辑的《缀白裘合选》序言中记载,它最早是由“醒斋”编选的,以后出现过多种同名的选本。钱德苍编印的《缀白裘》(新集)发行后,深受读者欢迎,各地书坊不断翻印,其它《缀白裘》刊本便逐渐被它代替,很少流行。
钱德苍字沛思,号镜心居士,生卒年不详,曾应科举不第。他性格豪放不羁,常流连于酒旗歌扇之场。王公贵人爱慕他的才华,欲延为幕宾,都被谢绝。他自称“生计萧条,穷愁益甚”,编选《缀白裘》是作为“口”之计(《求作白裘序启》,宝仁堂刊《缀白裘》8编)。他在编辑本书时,常常自歌自咏,若醉若狂。由于他对戏曲的爱好和熟悉,使得这个选本具有演出脚本的特点。如第 7集(编)序言的作者朱禄建所说:“其间节奏高下,斗笋缓急,脚色劳逸,诚有深得乎场上之痛痒者。”
《缀白裘》收录的主要是昆曲剧目,有80余部作品的 400多个选出。每剧所选多寡不等,有多至26出的,如《琵琶记》;也有仅收一出的。明、清时期,苏州戏曲活动极盛,从《缀白裘》中,可以看出当时这个地区昆曲演出剧目是相当丰富的。它以折子戏为主,包括南戏和明、清传奇作家的创作,有些在明代称为“诸腔”(弋阳、青阳、太平、四平等腔)、“北腔”的剧目,也被昆曲吸收了。有些整本失传了的作品,在这里保存了零出。《缀白裘》还收录总题为“梆子腔”的剧本30余种,50余折,所用曲调包罗很广,有〔梆子腔〕、〔乱弹腔〕、〔西秦腔〕、〔吹调〕、〔批子〕、〔西调〕、〔秦腔〕、〔京腔〕以及时尚小曲等。当时这些“梆子腔”剧目已与“时调昆腔”同台演出,称为“文武双班”或“文武合班”。清初花部诸腔盛行,但剧本很少刻印流传,幸赖《缀白裘》的收录,才使今人得见部分曲文,其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缀白裘,是明清戏曲的摘选本,玩花主人编,钱德苍(沛思)增为十二集,每集分四券,共四十八卷,辑于乾隆中叶。民国二十年汪协如重新校读标点,由中华书局出版。明清的戏曲,特别是传奇,采用长篇的写法,一本传奇分四、五十出,实际上主要的剧情及精彩的部分不过五、六出,真正流行的、表演的也是这五、六出。所以在明末就有传奇摘选本出现,每部传奇只摘最精彩的一两出,至多不过四、五出,如来凤馆精选古今传奇,又叫最娱情,另外有醉怡情选的更多。最娱情辑于顺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所选不满四十种,这些都是缀白裘的先例,不过缀白裘选得最多罢了。赵万里说:「明清戏曲之有缀白裘,正如明朝短篇小说有今古奇观,有了今古奇观,三言二拍的精华都被保存下来了。有了缀白裘,明清两朝的戏曲精华也都被保留下来了。」缀白裘所收的戏曲,都是当时戏台上通行的本子,都是排演和演唱的内行修改过的本子,最大的改削在于科白方面。缀白裘是苏州人编纂的,苏州是昆曲的中心,所以这里面的戏文是当时苏州戏班通行的修改本,说白都改成为苏州话了。但缀白裘也保留了许多俗曲,如梆子腔、弋阳腔、乱弹腔的戏文等资料。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五·彭定求 第十出 嘱婢·李渔 第二折·佚名 五集奏折·乾隆 卷十六·佚名 巻二十六·胡震亨 卷350 ·佚名 古乐府巻二·左克明 卷七十九·陈元龙 卷四百二十九·陈廷敬 卷二百八十八·陈廷敬 卷二百七十五·陈廷敬 卷七百四十八·佚名 卷三十四·查慎行 第五回 大王打围·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