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陽尊陰卑第四十三

  天之大數,畢於十旬。旬天地之間,十而畢舉;旬生長之功,十而畢成。十者,天數之所止也。古之聖人,因天數之所止,以為數紀。十如更始,民世世傳之,而不知省其所起。知省其所起,則見天數之所始;見天數之所始,則知貴賤逆順所在;知貴賤逆順所在,則天地之情著,聖人之寶出矣。是故陽氣以正月始出於地,生育長養於上。至其功必成也,而積十月。人亦十月而生,合於天數也。是故天道十月而成,人亦十月而成,合於天道也。故陽氣出於東北,入於西北,發於孟春,畢於孟冬,而物莫不應是。陽始出,物亦始出;陽方盛,物亦方盛;陽初衰,物亦初衰。物隨陽而出入,數隨陽而終始,三王之正隨陽而更起。以此見之,貴陽而賤陰也。故數日者,據書而不據夜;數歲者,據陽而不據陰。陰不得達之義。是故《春秋》之於 禮也,達宋公而不達紀侯之母。紀侯之母宜稱而不達,宋公不宜稱而達,達陽而不達陰,以天道製之也。丈夫雖賤皆為陽,婦人雖貴皆為陰。陰之中亦相為陰,陽之中亦相為陽。諸在上者皆為其下陽,諸在下者皆為其上陰。何名何有,皆並一於陽,昌力而辭功。故出去起雨,必令從之下,不敢有其所出,上善而下惡。惡者受之,善者不受。土若地,義之至也。是故《春秋》君不名惡,臣不名善,善皆歸於君,惡皆歸於臣。臣之義比於地,故為人臣者,視地之事天也。為人子者,視土之事火也。雖居中央,亦歲七十二日之王,傅於火以調和養長,然而弗名者,皆並功於火,火得以盛,不敢與父分功美,孝之至也。是故孝子之行,忠臣之義,皆法於地也。地事天也,猶下之事上也。地,天之合也,物無合會之義。是故推天地之精,運陰陽之類,以別順逆之理。安所加以不在?在上下,在大小,在強弱,在賢不肖,在善惡。惡之屬盡為陰,善之屬盡為陽。陽為德,陰為刑。刑反德而順於德,亦權之類也。雖曰權,皆在權成。是故陽行於順,陰行於逆。順行而逆者,陰也。是故天以陰為權,以陽為經。陽出而南,陰出而北。經用於盛,權用於末。以此見天之顯經隱權,前德而後刑也。故曰:陽天之德,陰天之刑也。陽氣暖而陰氣寒,陽氣予而陰氣奪,陽氣仁而陰氣戾,陽氣寬而陰氣急,陽氣愛而陰氣惡,陽氣生而陰氣殺。是故陽常居實位而行於盛,陰常居空位而行於末。天之好仁而近,惡戾之變而遠,大德而小刑之意也。先經而後權,貴陽而賤陰也。故陰,夏入居下,不得任歲事,冬出居上,置之空處也。養長之時伏於下,遠去之,弗使得為陽也。無事之時起之空處,使之備次陳,守閉塞也。此皆天之近陽而遠陰,大德而小刑也。是故人主近天之所近,遠天之所遠;大天之所大,小天之所小。是故天數右陽而不右陰,務德而不務刑。刑之不可任以成世也,猶陰之不可任以成歲也。為政而任刑,謂之逆天,非王道也。

猜你喜欢
  卷十二 道应训·刘安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十六·王顼龄
  卷七·赵鹏飞
  卷十·熊过
  对作篇第八四·王充
  卷十四·李光地
  卷二十二·朱熹
  卷五十七·王与之
  卷二十八·王志长
  卷五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十三·道世
  与法尊书(六十通)·太虚
  甘地运动的成败关系世界文化·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佚名
  佛说宝雨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周作人

    这里所收集的三十多篇东西,是我所写的诗的一切。我称他为诗,因为觉得这些的写法与我的普通的散文有点不同。我不知道中国的新诗应该怎么样才是,我却知道我无论如何总不是个诗人,现在“诗”这个字不过是假借了来,当作我自己

  • 梨园原·黄旛绰

    淸黄旛绰等着论戏统古时戏,始一出鬼门道,必先唱【红芍药】一词。何也?因传奇内必有神、佛、仙、贤、君王、臣宰及说法、宣咒等事,故先持一咒,以释其罪;兼利诸己——隔宿昧爽,因喉音闭塞,故齐声而扬。古制云:“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法婴秘籍》·张次溪

    (清)双影庵生 辑●目录《法婴秘籍》序法婴秘笈●《法婴秘籍》序向之为燕台花谱者,凭臆妍媸,任情增减。壬癸之年以后,甲乙之籍更多。岂知云台烟阁,论功犹有未平;雪岭墨池,逞笔何尝足据?况乎月旦半类风闻,或尊嫫母而黜仍妃,或出刘

  • 卷之八十·佚名

      顺治十一年。甲午。春正月。壬辰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入宫拜神毕朝皇太后于慈宁宫御太和殿诸王、文武群臣、及外藩蒙古、上表、行庆贺礼是日赐宴。  ○朝鲜国王李淏。遣陪臣沈之源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圣节

  • 卷三·王明清

    ●卷三○刘廷、黄大本、朱弁行状刘廷者,开封人,向氏甥。颇知书。少年不检,无家可归,从张怀素左道于真州。一日,怀素语廷云:“吾尝遣范信中往说诸迁客于湖、广间,久之不至,闻从京口入都矣,岂非用心不

  • 九朝编年备要原序·陈均

    九朝编年备要原序莆田陈君均以其所辑皇朝编年举要与备要之书合若干巻踵门而告曰均之幼也侍从祖丞相正献公获观国朝史録诸书及眉山李氏续通鉴长编意酷嗜之独患篇帙之繁未易识其本末则欲删繁撮要为一书以便省阅时方从事

  • 元善传·李延寿

    元善是元舒的儿子,又名善住。从小跟随父亲到江南,本性好学,通晓《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侯景之乱时,元善回到北周,周武帝对他很礼遇,任命他为太子宫尹,赐爵位为江阳县公,经常拿着经书教授太子。  隋开皇初年,被任命

  •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74)·司马光

    汉纪十六 汉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 [1]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 [1]春季,二月,汉昭帝下诏书将七岁至十四岁百姓交纳的口赋减少十分之三。 [2]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

  • 第四十五章 扩大会议与北上护党·李宗仁

    一1930年春初,蒋先生和阎、冯的关系已濒于决裂,双方都在积极备战。 自我第四集团军在武汉解体后,蒋先生及其所控制的“中央”气焰很盛,拟乘势一举消灭阎、冯,以实现其党政军“清一色”的理想。事态发展至1930年2

  • 谈道·吕坤

      大道有一条正路,进道有一定等级。圣人教人只示以一定之成法,在人自理会;理会得一步再说与一步,其第一步不理会到十分,也不说与第二步。非是苦人,等级原是如此。第一步差一寸,也到第二步不得。孔子于赐,才说与他一贯,又先难

  • 苕之华·佚名

    ——饥年叹悲苦【原文】苕之华(1),芸其黄矣(2)。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清清。知我如此,不如无声。牂羊坟首(3),三星在罶(4)。人可以食,鲜可以饱(5)。【注释】①苕(tiao):凌霄花,藤本蔓生植物。②尝

  • 第三 内揵 3·王诩

    【原文】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①,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②。外内者,必明道数③,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④

  • 卷九·佚名

    △戒品第七慧人护戒,福致三宝。名闻得利,后上天乐。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慧人欲求三法者,常当护于禁戒。云何为三法。一谓善者称之慎以法律。二者设得利养无能遏绝。三者身坏命终上生天上。是谓持

  • 佛说玉耶女经之二·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诸四辈弟子说经。是时国中给孤独家为子娶妇。得长者女名曰玉耶。端正殊特不以妇礼。轻慢公姑及以夫婿。给孤独长者夫妇议言。是妇不顺当云何教。若加杖捶非

  • 道余录·道衍

    逃虚子姚广孝着卓吾李贽阅明道先生曰:佛学大概且是绝伦类,世上不容有此理。又其言待要出世,出那里去?又其迹须要出家,然则家者,不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此等事皆以为寄寓,故其为忠孝仁义,皆以为不得已尔。又要脱世网,至愚迷

  • 高士传·皇甫谧

    古代人物文学传记。晋代皇甫谧著。作者自序说:“自三代秦汉,达乎魏兴受命,中贤之主未尝不聘岩穴之隐,追遁世之民。”“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又说:“谧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属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自尧至魏凡

  • 旃陀越国王经·佚名

    Candrapati-s&umacron;tra,一卷,宋沮渠京声译。旃陀越国王信婆罗门之谮,埋怀胎之夫人于土中。儿生于冢中,母之半身不朽,三年饮乳。至六岁,佛度使出家,证阿罗汉果。乃以神通化其父王。

  •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佚名

    一卷。不著撰人。《金刚经》全称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以后出现多种译本,主要有唐玄奘、义净译本等。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